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依据花鸟画的历史发展为脉络,宋画审美精神为主旨。针对宋代工笔花鸟画的绘画特征,审美需求,结合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真迹、个人学习、实践、感悟。对宋画所传达的寓意进行深度挖掘探究。和传统技法在中国花鸟画中的拓展运用与精神启迪进行剖析。分析当代工笔花鸟画的语言表现。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宋代;工笔花鸟画;起源
一、绪论
中国绘画,题材广泛,门科丰富,综合归类不外乎三大种类:人物花鸟和山水。“工笔花鸟”是我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因性质特殊寓意富贵吉祥,而更多的受到世人的喜爱。传统的中国绘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记录了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代的面貌,反映和凝聚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意志和传统思想。她以东方艺术特色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汇为全世界人文宝库的财富。作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个画种,中国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画门类中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传承千年,演变多端,美不胜收,是中国绘画史上不可替代的瑰宝,为人类精神文化提供了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养分。
二、工笔花鸟画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早期花鸟画的起源
花鸟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原始的彩陶上已经出现了线勾鸟兽图形纹样;战国时期的帛画;汉代时期画像石、画像砖、铜镜等物上以刻画和浮雕形式表现的花鸟形象;以汉墓室壁画长沙马王堆1号帛画为例,画中已经出现了许多花鸟动物的形象。这些都是工笔花鸟画的雏形,它的正式形成是在隋唐时期,在唐代独立成为一门独立画科,经过五代的发展,到宋代达到艺术的巅峰。
(二)宋代成为工笔花鸟绘画艺术的巅峰时代
1、宋代成为工笔花鸟画巅峰时代的历史背景
北宋是中国文化达到成熟,一切事物转向精致内涵的时期。顺应唯美浪漫思潮崛起文化艺术都达到相当的高度。郑午昌在《中国画学全史》中提到:“花鸟,至宋实为最盛之时代,亦可为宋代绘画之中心”。可见宋代花鸟画的历史影响意义。其创作理念严谨、构思创意精妙、构图布局推敲周详、观察物象细致入微、造型严谨、晕染设色章法清晰,且意境深远,富有诗意。这些突出的成就,使宋代的工笔花鸟画迥异于前代,开启了后代数百年工笔花鸟画发展的先河,并成为文化艺术史上鼎盛时期的一个首要的标志。
2、北宋初期“黄筌富贵,徐熙野逸”
北宋初期,写实形似是这个时期工笔花鸟画的内涵要求,同时并存着充满富贵气息的宫廷院体花鸟画派和表达自然朴素、清新野逸的徐氏画派,这是所谓的“黄家富贵,徐熙野逸”,这种风格的划分,也是花鸟画科进一步成熟的一种标志。其分别以黄家父子和徐熙为代表,两派都具有极强的写实功力。这句话为后人指引出了一条比较快捷的进入理解宋代画史的道路。
黄筌的《写生珍禽图》。画面中大大小小穿插描绘了麻雀、知了、天牛、蚂蚱、龟等24只小生灵。画家的写生功夫在这幅画中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每一只小动物都造型精准,又富有变化,活灵活现。即使极小的昆虫仍然须抓毕现。看这副《写生珍禽图》画家不仅将这些生灵画的很像而且很美。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这样评价黄筌:“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谓之写生。”整幅作品摆布大小错落,均衡有致,赋色用笔都有一种温文尔雅的风致在其中。黄筌,黄居寀父子一直是宫廷画家。宋人写的《图画见闻志》中提到黄家父子“俱蒙恩遇,图画殿庭墙壁,宫闱屏障,不可胜纪”他们的画富丽精宜,非常符合宫廷审美需求。
与黄筌平分秋色,并对宋初工笔花鸟画起重要作用的另一位画家便是徐熙。
徐熙被世人称之为:江南野逸派,徐熙志趣高雅,天真率性并喜爱游历于山林花丛之中,表现的对象多是闲云野鹤,他的绘画风格是独特的,他采用是“落墨为格,杂彩副之”的画法。是一种以水墨为主,兼用色彩调整的新画风。徐熙的传世作品是《雪竹图》,此画表现静谧的雪景中的竹石,墨晕染而成的雪覆盖在地坡上,竹竿是用粗笔写出,竹竿上的斑点极具真实,竹叶粗笔写出但又有细笔描绘其中的纹理,细小的竹枝依靠绢底的墨色反衬而来,这是一幅具有高度写实能力的作品,它敏锐地再现了作者主观感受与真实物象相结。
北宋初期对于“形似”的追求达到了写实的顶峰,严格追求物象的逼真,画风以富贵和野逸为准。
(三)北宋中期“折枝”的流行
北宋中期的“形似”已然发生了变化,并结束了黄氏父子专统,形成了宽松的创作环境,在技法和意境上都有所创新;折枝画成为了工笔花鸟画的主要流行形式,画面采用小景构图。
崔白的出现打破了黄家富贵的“传统绘画大一统思想”,他的画风受到文人思潮的影响和启示,画面呈现清淡高雅之气,颜色苍寂,意境淡远。同时,他非常注重写生,通过细心观察自然事物,多创作沙石芦雁,他在吸收黄筌、徐熙的写实风格之后,以写实写生作为本质,但精神领域高远、清淡。崔白传世的《寒雀图》描绘了黄昏之际,几只麻雀在枯木上停歇之态,树干通过皴、染、勾等手法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古木的苍健枯劲之感,麻雀的逼真灵动之感,静动结合,画面宁静活泼,充满野趣。
另一位代表人物:吴炳,南宋人,擅长描绘折枝花卉,谓之“写生折枝,可夺造化,彩绘精致富丽”。其创作谨守写实特征,同时在画面构图上进行革新,创新了折枝的绘画手法,例如他的《出水芙蓉图》。《出水芙蓉图》突出表现了一朵荷花的绚烂绽放,表现手法天真、直率,视觉冲击力强烈,画家对于荷花的形状姿态进行了细致的写实描绘画面细致妍丽,碧玉的荷叶和粉润花朵都写实的表现了荷花的淡雅脱俗之感。
(四)北宋后期“宣和画体”的形成
北宋后期,“宣和画体”的出现,标志工笔花鸟画的写实之风达到巅峰。宣和画体即:在宋徽宗的大力推崇下在宣和年间产生的一种院体画的流派。宋徽宗赵佶在花鸟画的创作与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成就了“宣和体”的画风。一方面他在工笔花鸟画的艺术创作上有很大的成就,另一方面他下令编撰了《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促成了宣和画体的形成。
“宣和体”的特点有三点,第一:重视传统继承。第二:重视物的真实形态,重法度。第三:题材多以祥瑞为主。宣和画体的艺术特点集合宋以来的院体写实风格,但是又颇具差别,设色更为雅致,多了几分文人画色彩。这开创了工笔花鸟画的新局面。他的《芙蓉锦鸡图》采用双钩填色法描绘菊花和蝴蝶,对于锦鸡的描绘表现其绚丽的毛色,技法颇有五代黄筌遗风,翩翩起舞的蝴蝶柔美可人,表现了工笔花鸟画的工整秀丽画风的同时还突出了画面的意趣,这也可以说是工笔花鸟画的又一大进步。
三、结语
本文通过从宋代工笔花鸟画对当代人绘画创作的启示来进行探索和解读,我们当代人得以继承享用这样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有幸并应加以弘扬光大,同时这也是当代人的责任。因此,如何重新审视、领会并探寻历代花鸟画经典,尤其是最成熟、最华美的宋代花鸟画,对提升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内在的文化精神品质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156.
[2]沈括.梦溪笔谈[M].凤凰出版社,2009:32.
[3]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画继[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213.
[4]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1.
[5]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M].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432.
[6]贾涛.中国画论论纲[M].文化美术出版社,2005:200.
[7]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M].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432.
【关键词】宋代;工笔花鸟画;起源
一、绪论
中国绘画,题材广泛,门科丰富,综合归类不外乎三大种类:人物花鸟和山水。“工笔花鸟”是我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因性质特殊寓意富贵吉祥,而更多的受到世人的喜爱。传统的中国绘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记录了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代的面貌,反映和凝聚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意志和传统思想。她以东方艺术特色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汇为全世界人文宝库的财富。作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个画种,中国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画门类中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传承千年,演变多端,美不胜收,是中国绘画史上不可替代的瑰宝,为人类精神文化提供了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养分。
二、工笔花鸟画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早期花鸟画的起源
花鸟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原始的彩陶上已经出现了线勾鸟兽图形纹样;战国时期的帛画;汉代时期画像石、画像砖、铜镜等物上以刻画和浮雕形式表现的花鸟形象;以汉墓室壁画长沙马王堆1号帛画为例,画中已经出现了许多花鸟动物的形象。这些都是工笔花鸟画的雏形,它的正式形成是在隋唐时期,在唐代独立成为一门独立画科,经过五代的发展,到宋代达到艺术的巅峰。
(二)宋代成为工笔花鸟绘画艺术的巅峰时代
1、宋代成为工笔花鸟画巅峰时代的历史背景
北宋是中国文化达到成熟,一切事物转向精致内涵的时期。顺应唯美浪漫思潮崛起文化艺术都达到相当的高度。郑午昌在《中国画学全史》中提到:“花鸟,至宋实为最盛之时代,亦可为宋代绘画之中心”。可见宋代花鸟画的历史影响意义。其创作理念严谨、构思创意精妙、构图布局推敲周详、观察物象细致入微、造型严谨、晕染设色章法清晰,且意境深远,富有诗意。这些突出的成就,使宋代的工笔花鸟画迥异于前代,开启了后代数百年工笔花鸟画发展的先河,并成为文化艺术史上鼎盛时期的一个首要的标志。
2、北宋初期“黄筌富贵,徐熙野逸”
北宋初期,写实形似是这个时期工笔花鸟画的内涵要求,同时并存着充满富贵气息的宫廷院体花鸟画派和表达自然朴素、清新野逸的徐氏画派,这是所谓的“黄家富贵,徐熙野逸”,这种风格的划分,也是花鸟画科进一步成熟的一种标志。其分别以黄家父子和徐熙为代表,两派都具有极强的写实功力。这句话为后人指引出了一条比较快捷的进入理解宋代画史的道路。
黄筌的《写生珍禽图》。画面中大大小小穿插描绘了麻雀、知了、天牛、蚂蚱、龟等24只小生灵。画家的写生功夫在这幅画中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每一只小动物都造型精准,又富有变化,活灵活现。即使极小的昆虫仍然须抓毕现。看这副《写生珍禽图》画家不仅将这些生灵画的很像而且很美。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这样评价黄筌:“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谓之写生。”整幅作品摆布大小错落,均衡有致,赋色用笔都有一种温文尔雅的风致在其中。黄筌,黄居寀父子一直是宫廷画家。宋人写的《图画见闻志》中提到黄家父子“俱蒙恩遇,图画殿庭墙壁,宫闱屏障,不可胜纪”他们的画富丽精宜,非常符合宫廷审美需求。
与黄筌平分秋色,并对宋初工笔花鸟画起重要作用的另一位画家便是徐熙。
徐熙被世人称之为:江南野逸派,徐熙志趣高雅,天真率性并喜爱游历于山林花丛之中,表现的对象多是闲云野鹤,他的绘画风格是独特的,他采用是“落墨为格,杂彩副之”的画法。是一种以水墨为主,兼用色彩调整的新画风。徐熙的传世作品是《雪竹图》,此画表现静谧的雪景中的竹石,墨晕染而成的雪覆盖在地坡上,竹竿是用粗笔写出,竹竿上的斑点极具真实,竹叶粗笔写出但又有细笔描绘其中的纹理,细小的竹枝依靠绢底的墨色反衬而来,这是一幅具有高度写实能力的作品,它敏锐地再现了作者主观感受与真实物象相结。
北宋初期对于“形似”的追求达到了写实的顶峰,严格追求物象的逼真,画风以富贵和野逸为准。
(三)北宋中期“折枝”的流行
北宋中期的“形似”已然发生了变化,并结束了黄氏父子专统,形成了宽松的创作环境,在技法和意境上都有所创新;折枝画成为了工笔花鸟画的主要流行形式,画面采用小景构图。
崔白的出现打破了黄家富贵的“传统绘画大一统思想”,他的画风受到文人思潮的影响和启示,画面呈现清淡高雅之气,颜色苍寂,意境淡远。同时,他非常注重写生,通过细心观察自然事物,多创作沙石芦雁,他在吸收黄筌、徐熙的写实风格之后,以写实写生作为本质,但精神领域高远、清淡。崔白传世的《寒雀图》描绘了黄昏之际,几只麻雀在枯木上停歇之态,树干通过皴、染、勾等手法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古木的苍健枯劲之感,麻雀的逼真灵动之感,静动结合,画面宁静活泼,充满野趣。
另一位代表人物:吴炳,南宋人,擅长描绘折枝花卉,谓之“写生折枝,可夺造化,彩绘精致富丽”。其创作谨守写实特征,同时在画面构图上进行革新,创新了折枝的绘画手法,例如他的《出水芙蓉图》。《出水芙蓉图》突出表现了一朵荷花的绚烂绽放,表现手法天真、直率,视觉冲击力强烈,画家对于荷花的形状姿态进行了细致的写实描绘画面细致妍丽,碧玉的荷叶和粉润花朵都写实的表现了荷花的淡雅脱俗之感。
(四)北宋后期“宣和画体”的形成
北宋后期,“宣和画体”的出现,标志工笔花鸟画的写实之风达到巅峰。宣和画体即:在宋徽宗的大力推崇下在宣和年间产生的一种院体画的流派。宋徽宗赵佶在花鸟画的创作与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成就了“宣和体”的画风。一方面他在工笔花鸟画的艺术创作上有很大的成就,另一方面他下令编撰了《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促成了宣和画体的形成。
“宣和体”的特点有三点,第一:重视传统继承。第二:重视物的真实形态,重法度。第三:题材多以祥瑞为主。宣和画体的艺术特点集合宋以来的院体写实风格,但是又颇具差别,设色更为雅致,多了几分文人画色彩。这开创了工笔花鸟画的新局面。他的《芙蓉锦鸡图》采用双钩填色法描绘菊花和蝴蝶,对于锦鸡的描绘表现其绚丽的毛色,技法颇有五代黄筌遗风,翩翩起舞的蝴蝶柔美可人,表现了工笔花鸟画的工整秀丽画风的同时还突出了画面的意趣,这也可以说是工笔花鸟画的又一大进步。
三、结语
本文通过从宋代工笔花鸟画对当代人绘画创作的启示来进行探索和解读,我们当代人得以继承享用这样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有幸并应加以弘扬光大,同时这也是当代人的责任。因此,如何重新审视、领会并探寻历代花鸟画经典,尤其是最成熟、最华美的宋代花鸟画,对提升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内在的文化精神品质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156.
[2]沈括.梦溪笔谈[M].凤凰出版社,2009:32.
[3]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画继[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213.
[4]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1.
[5]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M].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432.
[6]贾涛.中国画论论纲[M].文化美术出版社,2005:200.
[7]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M].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