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实验既是科学教学的重要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教学现状,提出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中国分类号:G301
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能为学生形成科学基本概念和科学基础理论提供感性认识的材料,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积极性,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是科学教学中学生获取科学经验知识和检验科学知识的重要媒体和手段,一句话:小学科学实验既是科学教学的重要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科学实验教学如此重要,但是,在大部分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要么没有实验,要么就是教师让自己的演示实验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明确小学科学地位,重视开展科学实验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小学科学课作为小学教育阶段唯一的理科综合科目,它关系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关系到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目前小学科学课都是在三年级才开始开设,从2012年开始,浙江省小学一二年级都将开出科学课。这说明社会对科学普及教育越来越重视。其实就应试教育而言,也应该重视小学科学的基础性作用,须知将来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都是跟小学科学直接关联的。小学科学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好奇、好问、好动,故而小学科学学习要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而科学实验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现代教学理念认为:实验的过程既是学生参与探究自然事物的过程,也是思维外显的过程,获得科学结论的过程比科学本身更为重要。实验教学时的思维训练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而不单单只是语文和数学。
二、规范课堂行为,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力
实施新课程以后,新的教学理念指引着教法和学法的变革,要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合作性、探究性,故而课堂是"热闹"的。学生对科学实验的认知不足,很多学生把实验当作游戏来玩。在这课堂上过多严厉的批评可能影响探究气氛,防碍学生的自主活动,软弱的,缺乏针对性的管理并无效果。要实现变革,就要构建新的学科教学常规,规范学生课堂行为。
常规落实到位,我们的科学实验就有了保证。我曾尝试在开学伊始就让学生学习常规,明确实验不是儿时的玩耍,向学生解释常规的含义,让学生对比曾经的不足。学生对于课堂上的自我会有新的认知与追求。努力让学生在仔细观察与有目的的实验,积极发言与良好倾听的好习惯的养成中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在平时的实验课堂上把常规作为一个行为准则,课前先读一遍,课中适时强调,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督约束,学生能初步遵守,慢慢地习惯这样的科学课堂学习。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课堂表现逐渐有了变化:小组活动时声音轻了,他人发言时不再有那么多的学生随意插话了......当一切都在朝着目标前进的时候,虽然离目标尚远,教师的心理也不再那么急噪,更能心平气和地看待学生。毕竟是儿童,在理解儿童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逐步地接近标杆,获得一个美好的课堂。
三、深入钻研教材,周密设计实验
指导学生整个实验大致要经历: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讨论和交流提炼结论→小结反思等过程。当然并不是每个步骤每次都要经历。教学设计时一定要细致,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分解难点,夯实重点,侧重于某个或某几个步骤的训练。同时是示范演示还是有指导的学生实验还是学生独立实验,根据情况对书本实验作出调整。
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章《沉浮与那些因素有关》涉及三组材料。实验简单,实施较易,三个实验都定为学生实验。首先要求学生关注实验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学生猜测物体是沉还是浮可能与物体的大小和轻重有关后教师及时抛出第一组材料:木块、石头、泡沫塑料、回形针、牙签、橡皮泥、胡萝卜、蜡烛,学生通过实验比较发现与自己猜测不相符的结果--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可能没有关系,这就与经验产生矛盾冲突。那到底是不是这样?交流讨论后改进研究方法,立即收掉第一组材料,第二组材料提供: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铁块、铝块、塑料块、木块、萝卜块,研究后收掉第二组材料,第三组材料提供: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铁块、铝块、塑料块、木块、萝卜块。实验中三组材料有序呈现,指引探究。
正如科学家巴斯德所说:"当你终于确实明白了某件事物时,你所感到的快乐是人类所能感到的一种最大的快乐。"我们要努力通过我们的周密设计让学生体会到这种科学的快乐。
四、把握儿童心理,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
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有着强烈的活动需要,包括对游戏的需要和对活动的需要。顺应儿童的这种心理,实验教学中可以安排一些游戏。
例如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章《土壤中有什么》一节中我给同学一个挑战:把沙和黏土分开。说出你的方法后,再到材料超市去挑需要的器材。又如在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章《光与热》一节中设置"锦囊妙计"一环节,收集把火柴点燃的方法。并请在课后验证,提供实验证明(如手机视频,照片,证明人的签名)的,给予奖品。又如在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章《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的对比实验中设计"找不同"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学才会更有成效。
总之,通过上术种种努力,目的就是尽可能地让小学生眼睛多看一看,手多动一动,脑子多想一想。这样才能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课标所倡导的"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中国分类号:G301
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能为学生形成科学基本概念和科学基础理论提供感性认识的材料,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积极性,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是科学教学中学生获取科学经验知识和检验科学知识的重要媒体和手段,一句话:小学科学实验既是科学教学的重要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科学实验教学如此重要,但是,在大部分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要么没有实验,要么就是教师让自己的演示实验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明确小学科学地位,重视开展科学实验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小学科学课作为小学教育阶段唯一的理科综合科目,它关系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关系到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目前小学科学课都是在三年级才开始开设,从2012年开始,浙江省小学一二年级都将开出科学课。这说明社会对科学普及教育越来越重视。其实就应试教育而言,也应该重视小学科学的基础性作用,须知将来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都是跟小学科学直接关联的。小学科学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好奇、好问、好动,故而小学科学学习要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而科学实验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现代教学理念认为:实验的过程既是学生参与探究自然事物的过程,也是思维外显的过程,获得科学结论的过程比科学本身更为重要。实验教学时的思维训练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而不单单只是语文和数学。
二、规范课堂行为,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力
实施新课程以后,新的教学理念指引着教法和学法的变革,要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合作性、探究性,故而课堂是"热闹"的。学生对科学实验的认知不足,很多学生把实验当作游戏来玩。在这课堂上过多严厉的批评可能影响探究气氛,防碍学生的自主活动,软弱的,缺乏针对性的管理并无效果。要实现变革,就要构建新的学科教学常规,规范学生课堂行为。
常规落实到位,我们的科学实验就有了保证。我曾尝试在开学伊始就让学生学习常规,明确实验不是儿时的玩耍,向学生解释常规的含义,让学生对比曾经的不足。学生对于课堂上的自我会有新的认知与追求。努力让学生在仔细观察与有目的的实验,积极发言与良好倾听的好习惯的养成中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在平时的实验课堂上把常规作为一个行为准则,课前先读一遍,课中适时强调,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督约束,学生能初步遵守,慢慢地习惯这样的科学课堂学习。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课堂表现逐渐有了变化:小组活动时声音轻了,他人发言时不再有那么多的学生随意插话了......当一切都在朝着目标前进的时候,虽然离目标尚远,教师的心理也不再那么急噪,更能心平气和地看待学生。毕竟是儿童,在理解儿童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逐步地接近标杆,获得一个美好的课堂。
三、深入钻研教材,周密设计实验
指导学生整个实验大致要经历: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讨论和交流提炼结论→小结反思等过程。当然并不是每个步骤每次都要经历。教学设计时一定要细致,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分解难点,夯实重点,侧重于某个或某几个步骤的训练。同时是示范演示还是有指导的学生实验还是学生独立实验,根据情况对书本实验作出调整。
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章《沉浮与那些因素有关》涉及三组材料。实验简单,实施较易,三个实验都定为学生实验。首先要求学生关注实验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学生猜测物体是沉还是浮可能与物体的大小和轻重有关后教师及时抛出第一组材料:木块、石头、泡沫塑料、回形针、牙签、橡皮泥、胡萝卜、蜡烛,学生通过实验比较发现与自己猜测不相符的结果--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可能没有关系,这就与经验产生矛盾冲突。那到底是不是这样?交流讨论后改进研究方法,立即收掉第一组材料,第二组材料提供: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铁块、铝块、塑料块、木块、萝卜块,研究后收掉第二组材料,第三组材料提供: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铁块、铝块、塑料块、木块、萝卜块。实验中三组材料有序呈现,指引探究。
正如科学家巴斯德所说:"当你终于确实明白了某件事物时,你所感到的快乐是人类所能感到的一种最大的快乐。"我们要努力通过我们的周密设计让学生体会到这种科学的快乐。
四、把握儿童心理,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
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有着强烈的活动需要,包括对游戏的需要和对活动的需要。顺应儿童的这种心理,实验教学中可以安排一些游戏。
例如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章《土壤中有什么》一节中我给同学一个挑战:把沙和黏土分开。说出你的方法后,再到材料超市去挑需要的器材。又如在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章《光与热》一节中设置"锦囊妙计"一环节,收集把火柴点燃的方法。并请在课后验证,提供实验证明(如手机视频,照片,证明人的签名)的,给予奖品。又如在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章《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的对比实验中设计"找不同"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学才会更有成效。
总之,通过上术种种努力,目的就是尽可能地让小学生眼睛多看一看,手多动一动,脑子多想一想。这样才能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课标所倡导的"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