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方法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wsx07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动机又是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
  关键词:数学学习 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一个人是否想学习,为什么学习,喜欢学习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等等,都能够通过学习动机加以说明。在初中数学学习方面,学生如果有了强烈的数学学习动机,就有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能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所以,只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如何在实际上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使动机得以持久,使他们那种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学习的动力,进而转化成实际的主动学习行为呢?下面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认识:
  一、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和充分的认识,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前提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即预习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即使在学习环节中注重了预习,也是为了更好地讲授新课,为了更快地让学生接受新知。久而久之,客观上导致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因而也就根本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以至于学习上失去了兴趣。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提高学习质量。而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有充分的认识,我们需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成绩只是对数学学习的一种检验,重要的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在独立分析、认识问题后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智力水平得到更好地培养和发展。
  (2)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也不是识字很少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新知识的巨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善于学习、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
  (3)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辨、习惯于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否则,仅仅知晓一个个问题的现成答案,自己的思维没有得到任何的锻炼,就失去了“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的作用。久而久之,定会两手空空,无所收获!
  二、运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自然、生动、新奇地引入新课
  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复杂的、枯燥的数字游戏,它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会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
  2.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3.引起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注意
  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4.进行情感交流,培养师生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师通过数学或数学史学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
  5.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是活动课上,会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6.及时反馈
  从信息论和控制论角度看,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控制。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这需要教师给予恰当的评价,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教师既要注意课堂上的及时反馈,也要注意及时对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反馈,使反馈与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当通过反馈,了解到一个小的教学目标已达到后,要再次“立障”、“设疑”,深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始终充满学习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状态,才能真正地深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7.让每一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持续的动机。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8.把竞争和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它是一百分的话,你拿走了三十分去想和做其它的事,那么只有剩余的七十分能利用在学习上,与用九十分的人来比较的化,就处于劣势,容易造成失败,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和学生正确对待,及时把失误的原因找出来,克服它。还有一种情况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就是对于竞争的逃避或者不能面对对方比自己强的一种态度。其实本来社会就是个竞争的社会,及早地去适应这个机制,也是不错的,所以在学校教学中,把竞争与学习有效地结合进来,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得教学效果有更好的提高。
  总之,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是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而后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性问题,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教师们有效地利用上述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
  参考文献:
  [1]王振宏.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包燕.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耿爱民.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08(7).
其他文献
腱/韧带是坚韧的结缔组织,通过其结构、力学性质和外形的变化以响应外力的刺激,在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活动范围超过极限或拉扯过剧,腱/韧带都会受到损伤甚至断裂,严重影响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全局性考试,关系到每个学生前途命运和所选拔人才的优势,也关系到中学教学改革是否顺利发展,根据选拔服从导向的原则。总结近几年各省市中考命
3.3.3评价曲线的绘制用(1)式求出的值,特纵轴刻成距离比例尺;由(2)式求出的各种照片图的比例值Rj作为景观评价的因素绘制成曲线,这样就作成了评价曲线。作为开来后的露天坑景观影响程
目的:进一步提高一种选择性5-HT重摄取抑制剂(SSRIs)的选择性和抗抑郁活性。方法:通过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方法(CoMFA),建立有较高的预测能力的苯茚胺类似物抗抑郁活性的三维定量构效模型,研究其结构与活性间的关系,指导设计并优化合成出新的化合物,然后用小鼠悬尾实验进行初步的抗抑郁药理活性的筛选,得到具有抗抑郁活性的新的苯茚胺类似物。结果:该三维定量构效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CV=0.660
实施新课程,落实新课标,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必须拓宽内容。我的做法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现在作业设计上,追求灵活多样,鼓励学生动手动脑,乐练乐学,形成能力。这
数学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为依据,基于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对课程性质的分析,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可以说科学的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活动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而,数学教学设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就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设计中应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的观点。  教学活动是各种教学信息进行多向交流并发生作
摘 要:新课引入是教学过程中最初的环节,同时也是最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组织此堂课的教学布局的重要依据,即好的引入是一堂新课优秀的开始。笔者在本文中就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物理新课引入方法的小结。  关键词: 物理 新课 引入    新课引入是一堂教学的最初环节,成功的新课引入不仅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快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有些新课引入有承上启下、温故知新之
本课题从三个方面对广枣四香滴丸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 广枣四香滴丸是由广枣、丹参、零陵香、苏合香、冰片等组成,具有理气止痛、活血化瘀功能,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的收率
摘 要:针对在学习《机械制图》课程中有部分同学由于空间思维能力有所欠缺而无法直接想像出视图,作者将切割体还原成基本体再一步步进行切割的方法将问题简单化,使斜面较多的切割体三视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增减法 切割体 机械制图    1 绪论  《机械制图》课程是工科院校在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目的是培养学生识读与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作用在后续的
摘 要:语文自学能力是激发小学生主体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从激发兴趣、自学方法、自学习惯和自学动机四方面入手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学能力    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人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