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自动除垢技术及现场应用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xww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有二合一加热炉火管管径小,火焰集中散热,加之形成水垢后没有及时清理,加热炉长时间运行,火管容易烧损。为了延长加热炉的使用寿命、提高热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对现有二合一加热炉实施改造,将加热炉双火筒改为单火筒,并添加自动除垢装置。加热炉采用自动除垢技术后不仅增大了加热炉的换热面积,还可设定指令进行自动清淤,减少了清淤费用,改善换热效果,通过现场运行,加热炉炉效升高6.12%,节气率为9%,节能效果良好。
  [关键词]加热炉 火筒 自动除垢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TB5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5-0168-01
  我国“三北”地区的油田以及全国的稠油油田,加热炉是应用最为普遍的重要热工设备。由于数量巨大,每年都要消耗掉数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加热炉运行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原油生产成本中能耗费用的份额,而且还关系到原油集输生产的安全,因此加热炉运行的安全性、高效性已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加热炉现場运行隋况及维修记录进行详细调研。我们发现现有二合一加热炉火管管径小,火焰集中散热,加之形成水垢后没有及时清理,加热炉长时间运行,火管容易烧损,因此我们对现有二合一加热炉采用了自动除垢技术。
  一、技术原理及实施方案
  现场选择在聚南5-1站1#二合一加热炉进行加热炉自动除垢技术试验研究。该加热炉原为掺水热洗两用炉,2.0MW,炉体尺寸为φ3.0×15米。
  1、技术原理
  加热炉自动除垢技术主要是通过对二合一加热炉内部结构进行改造以提高加热炉的运行热效率,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
  (1)加大火管直径
  火管直径变大,可防止火焰与火管壁的直接接触,减小火管被烧损的可能性。原有火管直径较小,即使火管内部砌有耐火砖,因为长时间受火烧烤,也容易导致火管鼓包。火管直径增大后,这时火焰不会直接接触火管管壁、烧穿管壁,所以取消耐火砖层,也可使热量均匀分散到管壁上,提高热效率。
  (2)炉体内增加自动除垢装置
  自动除垢装置是由磁感应传动装置、丝杠传动装置、除垢板和耐高温弹性除垢刷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由磁感应传动装置驱动丝杠传动装置,带动除垢板和耐高温弹性除垢刷作往复运动,实现防结垢、除垢。
  加入自动除垢装置能有效地改善炉内烟管、火管的结垢问题,避免频繁的清洗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与不便,延长了烟管与火管的使用周期,提高了整套设备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热传递效率,减少了能源损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2、实施方案
  (1)去掉耐火砖,将火管直径加大,由以前2个φ800mm的双火管改为中1600mm单火管,将加热炉燃烧器更换为一个直线型燃烧器。
  (2)在加热炉内增加了一套自动除垢装置,此装置不需在罐体上开孔,避免了在封头上开孔带来的不便。
  (3)增设了后烟箱,烟管的排列与连接也相应的改变,改为管束型烟管,加热炉换热面积由原来的127.98m2增加到133.94m2,换热面积增加4.7%,有效利用了热能,提高热效率。
  (4)火管与烟箱,通过波纹管相连接,有效的消除热应力,避免此处焊口开裂。
  (5)因原封头为双火筒结构,现为单火筒结构,根据设计标准更换封头。
  二、现场试验情况
  2009年12月开始对聚南5-1站1#二合一加热炉实施改造,2010年8月加热炉改造完毕投入使用。改造完毕后该台加热炉仍用于掺水热洗,用于热洗时进口温度37℃,出口温度可达75℃以上,升温速度较快,从37℃升高到70℃,需要1.5小时左右,而同情况下其他加热炉需要3小时左右。同时加热炉可按设定指令进行自动清淤,2011年10月17日对该站加热炉进行清淤时,年清淤量仅为4.5m3,加热炉自动清淤效果良好。另外,加热炉运行一年来,加热炉火管烟管运行良好,未出现任何烧损以及焊口开裂现象。
  2011年11月10日通过节能监测中心对该台加热炉及工况相同的南4-5站2#加热炉同时进行了加热炉炉效测试。两台加热炉均为2.0MW,且同时用于掺水,进口温度均为41℃,1#、3#加热炉出口温度分别为62.8℃、61.5℃,加热炉负荷分别为53.88%,51.38%。加热炉排烟温度1#加热炉为257℃,而3#加热炉仅为151℃,排烟温度较1#加热炉低106℃,排烟热损失低6.42%。1#加热炉反平衡炉效为77.69s,3#加热炉为83.81%,3#加热炉炉效高出6.12%,节气率为9%。
  三、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1、将二合一加热炉由双火管改为单火管,拆除耐火砖,并将加热炉的火嘴改为一个直线型燃烧的火嘴,同时将加热炉烟管改造为管束型烟管,加大了换热面积,有效利用热能,提高热效率
  2、在加热炉内增加了一套自动除垢装置,实现防结垢、除垢,既提高了炉体热效率,又减少工人的清炉次数和劳动强度
  四、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1)加热炉炉效高出6.12s,节气率为9%。以加热炉耗气量为160m3/h,年运行100天计算,年节省费用约为160×24×100×9%×0.9=31104元。
  (2)加热炉可设定指令进行自动清淤,减少了清淤费用,改善换热效果,同时火管直径变大,可防止火焰与火管壁的直接接触,减小火管被烧损的可能性,预计每年可节约加热炉维护修理费用5万元。
  综合节约费用约8.1104万元。
  五、推广前景预测
  加热炉自动除垢技术通过将加热炉双火管改为单火管,烟管改为管束型烟管,并添加自动除垢装置,增大了加热炉的换热面积,有效地改善炉内烟管、火管的结垢问题,避免频繁的清洗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与不便,延长了烟管与火管的使用周期,提高了整套设备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加热炉效率,减少了能源损耗,达到节能的目的,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摘要]杜66潜山油藏属于双重介质底水稠油油藏,于1985年以蒸汽吞吐方式投入开发,随地层压力下降底水锥进,造成油井普遍高含水,油藏含水上升速度快,产量迅速递减。区块年产油量从高峰期1996年的14.7萬吨以每年近2万吨的速度下降,2002年年产油仅4.37万吨。通过深入潜山内幕包括油藏构造特征、储层特征、裂缝特征研究,加强底水运动规律认识,并应用研究成果确定剩余油分布方式,针对性地开展油藏挖潜治
期刊
[摘要]主要针对纯梁滩坝砂油藏低孔、低渗、储层敏感性强,注水工作难度大,注入压力高、注入水不配伍、水敏等一直困扰着低渗滩坝砂油藏注水开发。为此采油厂围绕“做大滩坝”的工作目标,与地质院、采油院结合,开展了滩坝砂油藏防膨技术研究,并在樊147块、樊151块和高890块应用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低孔、低渗、敏感性强,注水难度大、防膨技术  中图分类号:TE357.6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本文以某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为例,采用有限元计算的方法,分析面板坝垂直缝止水失效后的渗流场,研究垂直缝失效后等势线和水力坡降的分布规律及失效缝的几何尺寸对其影响情况。本文计算中面板裂缝宽度假定为Ⅱ皿量级,计算成果详尽、精确,既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指标,具有工程代表性,可以为同类工程参考。  [关键词]水电站混凝土 面板堆石坝止水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高速公路事业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和设备管理还处于一个较低层次,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维护管理就十分重要。所以本文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人手,重点研究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组织的管理形式以及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管理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机电系统 高速公路 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
期刊
[摘要]在钻井施工作业中,为了有效地解决卡钻事故,常常需要在钻柱的某一部位安装随钻震击器。随钻震击器安放位置的不同,将极大地影响着震击效果。本文根据随钻震击器的震击原理,结合墨西哥EPc项目施工井的特點,优化了随钻震击器位置,改善了钻具结构,在安全的基础上大大的提高了钻井实效。  [关键词]随钻震击器;位置优化设计;EPC项目;钻具结构。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矿井原煤产量的增加、矿井开拓进尺的延伸、井下通风网络的复杂化,使得矿井风阻变化较大,井下通风量急剧增加。矿井主通风机已向安全可靠、高效节能、低噪、自动化程度高和安装简便等方向发展。  [关键词]矿井;主通风机;BDK系列軸流通风机。
期刊
[摘要]本文从互动数字电视通信系统模型的探讨入手,对互动数字电视通信系统加扰技术、存储区域网SAN以及网络技术做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视频业务 互动数字电视 互动数字电视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5-0170-01  引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音视频压缩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诸如VOD、视频会议,数字电视、IPTV等,本文就互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在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当前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存在问题。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有四大发展趋势:农业科技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更加精准;各种渠道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能力将大大增强;农民素质提高将使农业科技信息刺用率提高;网络信息平台将会得到较好利用。  [关键词]农业科技信息;信息传播渠道;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要]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与芽接法两种嫁接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为:采取髓心形成層贴接法嫁接平均成活率为64%,芽接法为87%,比髓贴接法提高36%。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成活后接穗平均生长量为5.9cm,芽接法为11.4cm,比髓心形成层贴接法提高93%。栽后5年保存率稳定,生长处于优势,比常规苗提前进入郁闭期。  [关键词]红松;嫁接方法;成活率;生长表现
期刊
[摘要]针对GPS RTK技術定位精度验后估计的欠缺,给出了GPS RTK测量成果的精度估计方法,通过实例介绍了此法的应用,并对GPS RTK测量技术用于控制测量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导出了相应的测量限差,为GPS RTK测量技术用于控制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规定,  [关键词]GPS RTK;精度估计;控制测量;应用探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