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人们对自己体型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与每个人的身体意象有关。身体意象就是指个体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体以及如何看待他人对自己身体的评价。本文主要介绍了身体意象的相关理论,简单评述了我国身体意象研究的不足,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身体意象;理论;研究
近些年来,减肥、整容等相关行业的火爆,表明了人们对自己外貌体型的要求越来越高,有的人甚至达到了苛刻的地步。如果减肥过度或者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就容易造成强烈的自我否定、焦虑、饮食失调等问题,甚至会产生厌食症等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对身体意象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身体意象的相关理论
16世纪,精神病学家Henry Head最先提出身体意象这一概念。此后的百余年里,身体意象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神经病学。20世纪30年代,Paul Schilder最早将此概念引入心理学研究领域。随后,大量学者投入了身体意象的研究中,产生了大量的概念化、结构化和可操作化的成果。
关于身体意象的定义,Corey 在《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中将其定义为个体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体外形以及如何看他人对自己身体的评价。中国台湾学者张春兴认为,身体意象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特征的一种主观性、综合性、评价性的概念,包括个人对自己身体各个方面特征的了解与看法,也包括所感知到的他人对自己身体外貌的看法。
综合来说,身体意象就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外形的评价,这种来自于社会文化的内化以及社会比较的评价,将会影响个体对外界的态度和行为。下面将简单介绍关于身体意象主要的三种理论。
1.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个体所处社会体现出的价值观会影响个体的价值观,并对个体进行自我评价时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整个社会文化都崇尚以瘦为美,那么个体也会认为体型苗条才是有魅力的。同时,社会文化主要从家庭、同伴、媒体三个方面影响个人形成自身的身体意象。家庭影响主要包括与父母的关系和家庭文化氛围。同伴影响主要是指同伴压力,即如果有一个有吸引力的瘦的同伴,那么个体对身体外形方面就有比较大的压力。媒体影响是最重要的一种影响因素,大众媒体总是向大众传递一个美的标准,久而久之,这种标准就内化成个体自身的评价。社会文化理论比较全面地讲述了影响个体身体意象的三大因素,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明确,而且缺乏个体心理过程的解释。
2.社会比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对自己的评价需要一定的标准,但是社会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所以个体就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获得对自己的评价。社会比较分为三种:向上比较、平行比较和向下比较。而社会比较的动机也分三种:自我评价、自我满足和自我完善。个体的身体意象主要是通过不同种类的比较来评价自身体型而获得的。其中,媒体作为中介在社会比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比较理论讲述了社会比较在身体意象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该理论并没有提及身体意象形成的内部心理过程,因此并不全面。
3.信息加工理论。身体意象的信息加工理论加入了“自我图式”这一概念。自我图式是指个体对自身的整体认知,这一认知来自于过去的经验。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身体意象是认知偏向的一种,它来源于与身体有关的自我图式。这种自我图式能使个体将注意力集中于身体、食物等的刺激以及和肥胖有关的事件上。信息加工理论着重讲述了身体意象形成的内部心理过程,强调了自我图式的作用。但是,社会因素对于身体意象的形成也非常重要,不应忽略。
除了以上理论,还有其他从不同角度阐释身体意象的理论,如身体意象失调模型、进化理论、遗传与神经理论等。这些理论论述了身体意象的影响因素、形成过程、行为问题等,但是一直缺乏一个能较全面地解释身体意象的整合模型。
二、我国研究的不足及对其研究前景的展望
1.研究样本的选择问题。其一,年龄的选择。我国关于身体意象的研究对象大部分是大学生或高中生。但是,随着大众传媒的影响,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对外形苦恼不已,出现了焦虑等负面情绪。所以关于身体意象的研究样本应该覆盖尽量多的年龄层。其二,性别的选择。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更关心自己的外在形象, 因而现阶段的研究样本大都是女性。但随着社会发展,男性也开始关心自己的外在形象,所以把男性纳入研究范围也是必要的。
2.研究的方向问题。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对于身体意象的干预研究很少。身体意象的干预研究是所有研究的落脚点,也是所有的理论正确性的验证方式。如果不利用之前的基础理论研究来开展之后的应用研究,那么这些基础研究也只能束之高阁,不能体现它本身的作用。
3.研究的方法问题。关于身体意象的研究主要是采用测量的方法,用得最多的就是问卷法。近些年来,心理学发展了许多研究方法与技术,如ERP、眼动以及FMRI等。这些先进的实验方法和技术以后可以应用于身体意象的研究中,更快地推进这一方面研究的进展。
三、总结
关于身体意象的研究开始于神经病学,后被引入心理学。随着心理学的研究发展,产生了许多关于身体意象的理论,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比较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方面阐述了身体意象的基本问题。以后的研究中,应该从研究的样本选取、研究的方向以及研究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张林,周盈英. 关于西方身体意象研究的理论述评[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版),2011, 24(5): 122-125.
[2]郭纪昌,陈继惠.性别因素对大学生身体意象的影响[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5(1):128-132.
关键词:身体意象;理论;研究
近些年来,减肥、整容等相关行业的火爆,表明了人们对自己外貌体型的要求越来越高,有的人甚至达到了苛刻的地步。如果减肥过度或者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就容易造成强烈的自我否定、焦虑、饮食失调等问题,甚至会产生厌食症等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对身体意象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身体意象的相关理论
16世纪,精神病学家Henry Head最先提出身体意象这一概念。此后的百余年里,身体意象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神经病学。20世纪30年代,Paul Schilder最早将此概念引入心理学研究领域。随后,大量学者投入了身体意象的研究中,产生了大量的概念化、结构化和可操作化的成果。
关于身体意象的定义,Corey 在《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中将其定义为个体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体外形以及如何看他人对自己身体的评价。中国台湾学者张春兴认为,身体意象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特征的一种主观性、综合性、评价性的概念,包括个人对自己身体各个方面特征的了解与看法,也包括所感知到的他人对自己身体外貌的看法。
综合来说,身体意象就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外形的评价,这种来自于社会文化的内化以及社会比较的评价,将会影响个体对外界的态度和行为。下面将简单介绍关于身体意象主要的三种理论。
1.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个体所处社会体现出的价值观会影响个体的价值观,并对个体进行自我评价时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整个社会文化都崇尚以瘦为美,那么个体也会认为体型苗条才是有魅力的。同时,社会文化主要从家庭、同伴、媒体三个方面影响个人形成自身的身体意象。家庭影响主要包括与父母的关系和家庭文化氛围。同伴影响主要是指同伴压力,即如果有一个有吸引力的瘦的同伴,那么个体对身体外形方面就有比较大的压力。媒体影响是最重要的一种影响因素,大众媒体总是向大众传递一个美的标准,久而久之,这种标准就内化成个体自身的评价。社会文化理论比较全面地讲述了影响个体身体意象的三大因素,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明确,而且缺乏个体心理过程的解释。
2.社会比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对自己的评价需要一定的标准,但是社会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所以个体就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获得对自己的评价。社会比较分为三种:向上比较、平行比较和向下比较。而社会比较的动机也分三种:自我评价、自我满足和自我完善。个体的身体意象主要是通过不同种类的比较来评价自身体型而获得的。其中,媒体作为中介在社会比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比较理论讲述了社会比较在身体意象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该理论并没有提及身体意象形成的内部心理过程,因此并不全面。
3.信息加工理论。身体意象的信息加工理论加入了“自我图式”这一概念。自我图式是指个体对自身的整体认知,这一认知来自于过去的经验。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身体意象是认知偏向的一种,它来源于与身体有关的自我图式。这种自我图式能使个体将注意力集中于身体、食物等的刺激以及和肥胖有关的事件上。信息加工理论着重讲述了身体意象形成的内部心理过程,强调了自我图式的作用。但是,社会因素对于身体意象的形成也非常重要,不应忽略。
除了以上理论,还有其他从不同角度阐释身体意象的理论,如身体意象失调模型、进化理论、遗传与神经理论等。这些理论论述了身体意象的影响因素、形成过程、行为问题等,但是一直缺乏一个能较全面地解释身体意象的整合模型。
二、我国研究的不足及对其研究前景的展望
1.研究样本的选择问题。其一,年龄的选择。我国关于身体意象的研究对象大部分是大学生或高中生。但是,随着大众传媒的影响,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对外形苦恼不已,出现了焦虑等负面情绪。所以关于身体意象的研究样本应该覆盖尽量多的年龄层。其二,性别的选择。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更关心自己的外在形象, 因而现阶段的研究样本大都是女性。但随着社会发展,男性也开始关心自己的外在形象,所以把男性纳入研究范围也是必要的。
2.研究的方向问题。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对于身体意象的干预研究很少。身体意象的干预研究是所有研究的落脚点,也是所有的理论正确性的验证方式。如果不利用之前的基础理论研究来开展之后的应用研究,那么这些基础研究也只能束之高阁,不能体现它本身的作用。
3.研究的方法问题。关于身体意象的研究主要是采用测量的方法,用得最多的就是问卷法。近些年来,心理学发展了许多研究方法与技术,如ERP、眼动以及FMRI等。这些先进的实验方法和技术以后可以应用于身体意象的研究中,更快地推进这一方面研究的进展。
三、总结
关于身体意象的研究开始于神经病学,后被引入心理学。随着心理学的研究发展,产生了许多关于身体意象的理论,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比较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方面阐述了身体意象的基本问题。以后的研究中,应该从研究的样本选取、研究的方向以及研究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张林,周盈英. 关于西方身体意象研究的理论述评[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版),2011, 24(5): 122-125.
[2]郭纪昌,陈继惠.性别因素对大学生身体意象的影响[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5(1):12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