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同时《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而高中语文教材在课程设置上,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语文教学尤其是文言文教学,应充分发掘课文中的传统文化,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下面,笔者以高中语文的课文来浅谈一二。
通过分析高中的文言文我们可以发现,其内容渗透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借此教育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怀。
一、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并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也是时代的主旋律,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加以挖掘。
1.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无论是《采薇》中“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戍边的战士;《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死表示忠贞的屈原;《烛之武退秦师》中国家危难之时冒死劝谏秦王的烛之武;《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冒死为国、身受委屈也不抱怨的蔺相如;还是坚苦环境中“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也放下符节的苏武;穷困潦倒流离失所仍“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杜甫;失意忧郁中仍高呼“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辛弃疾;到后来发问“谁主沉浮”的毛泽东,无不充满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他们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通过对他们的学习了解,可以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2.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兰亭集序》描绘了兰亭美丽的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赤壁怀古》则描绘了赤壁雄伟壮观的景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这些都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可以充分让学生领略祖国的山川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川的情感。
3.民本思想教育。这一思想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另外,中国历史也把目光投向普通人民,《氓》中女主人公的不公命运;《孔雀东南飞》中焦刘的悲剧;《琵琶行》中的女子生活遭遇;《窦娥冤》中窦娥的悲惨命运……可见在中国历史上,自古都非常重视并关注人民。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尊重人民。
二、完美人格和道德教育。
追求高尚节操,保持完美人格,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写的人,是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目标,也由此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天下为公”的理念,“积极入世”的态度,“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内圣外王”的人格修养,“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处世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荣辱不惊,杀身成仁”的正气……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在中华文明史上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合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亲情教育。《陈情表》中李密充分表达了自己对祖母刘氏的真挚情感:“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对祖母的拳拳之情一览无余。对此可以引导学生孝敬老人,尊重兄长,关爱他人。
2.友情教育。《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教学中可借此教育学生珍惜友情。
3.乐观豁达。贬谪之时,仍能于山川“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于山林“吟啸且徐行”的苏轼,告诉学生身处何境都要乐观豁达,相信自己,走出困境。
4.宽容待人、知错就改。“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蔺相如的宽容大度值得我们去学习,同样廉颇知错就改也值得我们去学习。这一切能够教育学生怎样去和他人交往。
5.不怕挫折,执着追求。《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充分的表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尽管如此,我门还是要对自己追求的目标不放弃,“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的司马迁,“就极刑而无愠色”,仍“思垂空文以自见”。这种精神不正是当代青少年缺少的吗?
三、哲辩性思维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哲辩性思维也是其重要特征之一,这一点在高中课文中也得到了体现。
1.对历史的哲辩性思维教育。《过秦论》指出秦的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阿房宫赋》则指出秦的灭亡是由于秦不“爱六国之人”,……这些都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认识,教育学生辨证的去认识历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对生命的哲辩性思维教育。《兰亭集序》中“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都表现对生命的思考,教育学生珍惜光阴,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四、培养学生的母语情怀。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是民族身份的标志。汉文字和汉语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深刻感受汉文字和汉语言的美丽,培养学生的母语情怀。
1.汉语言的抒情性。这一点在古文尤其是诗词曲中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充分感受,在感受中培养学生的母语情怀。
2.汉语言的形式美和音乐美。《阿房宫赋》、《滕王阁序》的语言形式之美和音乐美让我们可以歌唱起来。
总的看来,在高中语文中深深渗透着传统文化的精髓,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应当承担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重任,站在时代的讲台,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人物的精神之美、人物的人格之美、祖国的山川之美、民族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怀,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通过分析高中的文言文我们可以发现,其内容渗透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借此教育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怀。
一、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并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也是时代的主旋律,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加以挖掘。
1.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无论是《采薇》中“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戍边的战士;《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死表示忠贞的屈原;《烛之武退秦师》中国家危难之时冒死劝谏秦王的烛之武;《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冒死为国、身受委屈也不抱怨的蔺相如;还是坚苦环境中“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也放下符节的苏武;穷困潦倒流离失所仍“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杜甫;失意忧郁中仍高呼“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辛弃疾;到后来发问“谁主沉浮”的毛泽东,无不充满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他们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通过对他们的学习了解,可以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2.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兰亭集序》描绘了兰亭美丽的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赤壁怀古》则描绘了赤壁雄伟壮观的景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这些都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可以充分让学生领略祖国的山川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川的情感。
3.民本思想教育。这一思想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另外,中国历史也把目光投向普通人民,《氓》中女主人公的不公命运;《孔雀东南飞》中焦刘的悲剧;《琵琶行》中的女子生活遭遇;《窦娥冤》中窦娥的悲惨命运……可见在中国历史上,自古都非常重视并关注人民。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尊重人民。
二、完美人格和道德教育。
追求高尚节操,保持完美人格,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写的人,是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目标,也由此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天下为公”的理念,“积极入世”的态度,“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内圣外王”的人格修养,“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处世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荣辱不惊,杀身成仁”的正气……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在中华文明史上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合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亲情教育。《陈情表》中李密充分表达了自己对祖母刘氏的真挚情感:“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对祖母的拳拳之情一览无余。对此可以引导学生孝敬老人,尊重兄长,关爱他人。
2.友情教育。《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教学中可借此教育学生珍惜友情。
3.乐观豁达。贬谪之时,仍能于山川“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于山林“吟啸且徐行”的苏轼,告诉学生身处何境都要乐观豁达,相信自己,走出困境。
4.宽容待人、知错就改。“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蔺相如的宽容大度值得我们去学习,同样廉颇知错就改也值得我们去学习。这一切能够教育学生怎样去和他人交往。
5.不怕挫折,执着追求。《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充分的表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尽管如此,我门还是要对自己追求的目标不放弃,“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的司马迁,“就极刑而无愠色”,仍“思垂空文以自见”。这种精神不正是当代青少年缺少的吗?
三、哲辩性思维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哲辩性思维也是其重要特征之一,这一点在高中课文中也得到了体现。
1.对历史的哲辩性思维教育。《过秦论》指出秦的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阿房宫赋》则指出秦的灭亡是由于秦不“爱六国之人”,……这些都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认识,教育学生辨证的去认识历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对生命的哲辩性思维教育。《兰亭集序》中“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都表现对生命的思考,教育学生珍惜光阴,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四、培养学生的母语情怀。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是民族身份的标志。汉文字和汉语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深刻感受汉文字和汉语言的美丽,培养学生的母语情怀。
1.汉语言的抒情性。这一点在古文尤其是诗词曲中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充分感受,在感受中培养学生的母语情怀。
2.汉语言的形式美和音乐美。《阿房宫赋》、《滕王阁序》的语言形式之美和音乐美让我们可以歌唱起来。
总的看来,在高中语文中深深渗透着传统文化的精髓,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应当承担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重任,站在时代的讲台,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人物的精神之美、人物的人格之美、祖国的山川之美、民族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怀,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