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专业太极拳运动员和非专业太极拳运动员16项个性心理特征的测试和综合分析后认为:优秀太极拳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乐群性、稳定性、敏感性、有恒性和自制性。了解这些特征不仅对于提高太极拳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的技术水平尤为重要,而且对于选拔优秀的运动员也很重要。
关键词:太极拳;心理特征;初探
太极拳既是一项古老的文化遗产,又是一项纳入现代体育赛事的竞赛项目。作为一项古老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有关太极拳健身机理方面的研究较多,而有关太极拳健心机理的研究却很有限,尤其关于太极拳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的探讨在武术理论界尚不多见。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这些特征对于太极拳练习者的言行举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反映了太极拳运动员的基本精神面貌和意识倾向,集中地体现了太极拳运动心理活动的独特性。在现代竞技武术运动中,人们演练太极拳已经不仅是单纯的健身,更重要的是为了适应现代体育项目的激烈竞争,提高太极拳的整体水平。因此竞争日趋激烈,对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太极名家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反复指出:“打拳心是主”,“以心为主,而五官百骸无不听命”,并要求“内宜鼓荡,外示安逸”。所以太极拳的演练是对运动员外显的技术和内隐的良好心理能力的抗衡交互作用,衡量一名太极拳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心理素质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将以太极拳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对比的研究方法探讨太极拳运动的个性心理特征,为现代太极拳运动的训练提供科学的依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实验组 全国太极拳、剑锦标赛的优秀专业太极拳运动员30名。
1.2.2 对照组 浙江省非专业太极拳运动员30名。
1.2 研究方法 采用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卡特尔编制的由华东师范大学修订的卡氏16种个性特点的测试分析。卡氏个性测验量表是目前世界上最完善的个性心理测验之一,有公认的效度、信度较高的个性测验工具。他通过对各种生活情景、行为事件进行观察、测验,并对所得数据采用数理统计的因素分析法,将人的个性抽取出16种基本特征或称16个性因素(表2)。该量表共有187个测试题,每题有A、B、C三个答案供选择,测试后把原始分换算成标准分。这16种个性因素在一个人身上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的人格,相当完整地反映了一个人个性的全貌,
分专业和非专业运动员,发调查表各40份,回收35份和39份,随机抽取各30份。
数据处理方法:将回收的卡氏16种个性因素量表,进行数据处理,并对有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学的显著性检验,统计学运算在CASIOFX—IBOP计算器上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表3表明,与太极拳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密切相关的一些个性中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具有显著差异,敏感性、自律性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这说明长期从事太极拳锻炼的运动员在个性特征方面表现为:
2.1.1 为人处世、处事上达观随和 实验组在乐群性这一项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得分高,二者相差2.05分。太极拳运动员给人的感觉比较安静、和蔼、乐观平稳、随和易相处,合作与适应的能力比较强,比较豁达,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太极拳运动本身外柔内刚,演练的动作则是柔和缓慢,平静安详、轻松舒适、心境开阔。所以根据测试者的所得数据及表现与运动员本身的特点是较吻合的。
2.1.2 以沉、静、稳为主的个性特征 太极运动主要表现在整个套路的体松心静,轻灵沉着之中,由沉方能静,进而达到稳的地步。实验组稳定性这一项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得分更高,二者相差2.07分。在某种程度上对稳定性的要求可以说到了“苛刻”的地步,有时一个轻微晃动就会导致比赛的失利,这是由它的特点、时间和空间、动作上的要求所决定的。比如:金鸡独立、退步跨虎、蹬脚、分腿等一些单腿独立支撑性动作,就是稳定性好坏的一种直接表现,虽然完成一个动作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但是心理的稳定是关键。在心理稳定的情况下,太极拳要求动作舒松,这样才能使动作绵绵不断,一气呵成。
2.1.3 坚韧顽强的意志力 在有恒性高一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得分差距进一步拉大,达到了2.27分。太极运动无论是赛场还是训练场,给人的感觉动作柔,节奏慢,时间久。特别是训练,长年累月,反反复复,至始至终都是在慢节奏中,训练课十分枯燥。而且心理上不能有大起大落的情绪,始终平静如水,在这样的训练中完全是恒心和惰性的抗衡,只有顽强的意志才能磨练出坚强的毅力。所以太极拳运动员必须具备坚定的恒心和极大的忍耐性,人们说太极拳是踏出来的,就是这个道理。
2.1.4 敏感性高 实验组在这一项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得分差距达到了高度显著性差异的程度,二者相差4.25分。太极拳运动要求动作细腻,柔和缓慢,连绵不断。太极拳的起势动作出手抬脚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套路的速度。因为它的速度不能因时间的需要而随意调节。太极拳演练的速度和时间是互相牵制的。同时太极拳是以慢动作为主的,所以“柔”、“缓”、“敏感”是太极的动作特征。要求“运动如抽丝”那样均匀连贯,动作刚柔相间,用力不僵不拘,速度不忽快不忽慢,保持一定的均速运动,逐渐使身体动作能够在柔和缓慢的运动过程中掌握好均匀的运动速度。所以对运动速度,套路时间和动作本身的感知和控制及精确度,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
2.1.5 自律性高 太极运动员的自律性表现在自我克制的能力,自律谨严,能够合理的支配自己的感情行为。众所周知任何比赛都会给人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力,但是太极比赛又要求运动员神态安详,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具备较好的自律性。另一方面是抗干扰能力比较强,太极拳属内家拳,演练注重意识。首先得全神贯注,某些动作的内含完全靠意识体会。如一些细丝劲、发力等等,都沉浸在太极拳特点的意识之中。太极要求“先花心、后在身”,势换劲连,所以自律性的良好表现为善于控制、调节、稳定情绪,做到镇定自如,情绪饱满,精神贯注。
2.2 (表4)表明实验组30名太极拳运动员中中间型有19人,占63.33%,外向型11人,占36.67%。因此太极拳运动员多数属中间型,其次是外向型。
2.3 (表3)表明实验组30名太极拳运动员的平均心理健康指数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太极拳运动既是竞技体育,同时本身又包含了健身作用。太极不仅对外能够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够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增强智力,以及自我控制力和适应能力,所以通过长期的太极拳训练能得到强身益智的效能,并在心理、生理上得到显著改善和调节。另外运动创伤率低,也是太极拳项目与其他众多竞技体育项目的区别和特点之一。
2.4 对全国太极拳、剑锦标赛,部分优秀太极拳运动员就有关平时训练和比赛时的心理感受、比赛时的心理调节技巧,以及练习太极拳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的评价等问题进行了访谈,可以总结归纳为两点:
1)训练中恒心和毅力是关键。太极拳属内家拳,某种意义上说并不要求运动员具有突出的身体素质,如速度、爆发力、弹跳等。但是它完全磨练和培养人的毅力,同时它又是属于那种日积月累功到自然成的项目,所以运动员的恒心与训练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
2)重视心理训练,特别是赛前准备活动,要求稳定情绪,做到心平气和,肌肉舒松。为了达到以上要求,可以延长准备活动时间,逐步进入太极意识,同时提高肌温,调整与掌握好自已的心理状态,使紧张度能够达到一定的低值,上场前做到胸有成竹,呼吸沉稳,这样有助于技术水平的发挥,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优秀太极拳运动员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乐群性、稳定性、敏感性、有恒性和自制性。
2)太极拳运动员的性格倾向以中间型为多数。
3)专业太极拳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均数明显高于非专业太极拳运动员。
3.2 建议 1)重视太极拳运动员的个性心理训练。
2)要特别注意培养运动员的恒心和毅力。
3)重视科学选才,结合太极运动特征与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关键词:太极拳;心理特征;初探
太极拳既是一项古老的文化遗产,又是一项纳入现代体育赛事的竞赛项目。作为一项古老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有关太极拳健身机理方面的研究较多,而有关太极拳健心机理的研究却很有限,尤其关于太极拳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的探讨在武术理论界尚不多见。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这些特征对于太极拳练习者的言行举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反映了太极拳运动员的基本精神面貌和意识倾向,集中地体现了太极拳运动心理活动的独特性。在现代竞技武术运动中,人们演练太极拳已经不仅是单纯的健身,更重要的是为了适应现代体育项目的激烈竞争,提高太极拳的整体水平。因此竞争日趋激烈,对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太极名家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反复指出:“打拳心是主”,“以心为主,而五官百骸无不听命”,并要求“内宜鼓荡,外示安逸”。所以太极拳的演练是对运动员外显的技术和内隐的良好心理能力的抗衡交互作用,衡量一名太极拳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心理素质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将以太极拳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对比的研究方法探讨太极拳运动的个性心理特征,为现代太极拳运动的训练提供科学的依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实验组 全国太极拳、剑锦标赛的优秀专业太极拳运动员30名。
1.2.2 对照组 浙江省非专业太极拳运动员30名。
1.2 研究方法 采用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卡特尔编制的由华东师范大学修订的卡氏16种个性特点的测试分析。卡氏个性测验量表是目前世界上最完善的个性心理测验之一,有公认的效度、信度较高的个性测验工具。他通过对各种生活情景、行为事件进行观察、测验,并对所得数据采用数理统计的因素分析法,将人的个性抽取出16种基本特征或称16个性因素(表2)。该量表共有187个测试题,每题有A、B、C三个答案供选择,测试后把原始分换算成标准分。这16种个性因素在一个人身上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的人格,相当完整地反映了一个人个性的全貌,
分专业和非专业运动员,发调查表各40份,回收35份和39份,随机抽取各30份。
数据处理方法:将回收的卡氏16种个性因素量表,进行数据处理,并对有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学的显著性检验,统计学运算在CASIOFX—IBOP计算器上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表3表明,与太极拳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密切相关的一些个性中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具有显著差异,敏感性、自律性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这说明长期从事太极拳锻炼的运动员在个性特征方面表现为:
2.1.1 为人处世、处事上达观随和 实验组在乐群性这一项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得分高,二者相差2.05分。太极拳运动员给人的感觉比较安静、和蔼、乐观平稳、随和易相处,合作与适应的能力比较强,比较豁达,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太极拳运动本身外柔内刚,演练的动作则是柔和缓慢,平静安详、轻松舒适、心境开阔。所以根据测试者的所得数据及表现与运动员本身的特点是较吻合的。
2.1.2 以沉、静、稳为主的个性特征 太极运动主要表现在整个套路的体松心静,轻灵沉着之中,由沉方能静,进而达到稳的地步。实验组稳定性这一项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得分更高,二者相差2.07分。在某种程度上对稳定性的要求可以说到了“苛刻”的地步,有时一个轻微晃动就会导致比赛的失利,这是由它的特点、时间和空间、动作上的要求所决定的。比如:金鸡独立、退步跨虎、蹬脚、分腿等一些单腿独立支撑性动作,就是稳定性好坏的一种直接表现,虽然完成一个动作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但是心理的稳定是关键。在心理稳定的情况下,太极拳要求动作舒松,这样才能使动作绵绵不断,一气呵成。
2.1.3 坚韧顽强的意志力 在有恒性高一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得分差距进一步拉大,达到了2.27分。太极运动无论是赛场还是训练场,给人的感觉动作柔,节奏慢,时间久。特别是训练,长年累月,反反复复,至始至终都是在慢节奏中,训练课十分枯燥。而且心理上不能有大起大落的情绪,始终平静如水,在这样的训练中完全是恒心和惰性的抗衡,只有顽强的意志才能磨练出坚强的毅力。所以太极拳运动员必须具备坚定的恒心和极大的忍耐性,人们说太极拳是踏出来的,就是这个道理。
2.1.4 敏感性高 实验组在这一项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得分差距达到了高度显著性差异的程度,二者相差4.25分。太极拳运动要求动作细腻,柔和缓慢,连绵不断。太极拳的起势动作出手抬脚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套路的速度。因为它的速度不能因时间的需要而随意调节。太极拳演练的速度和时间是互相牵制的。同时太极拳是以慢动作为主的,所以“柔”、“缓”、“敏感”是太极的动作特征。要求“运动如抽丝”那样均匀连贯,动作刚柔相间,用力不僵不拘,速度不忽快不忽慢,保持一定的均速运动,逐渐使身体动作能够在柔和缓慢的运动过程中掌握好均匀的运动速度。所以对运动速度,套路时间和动作本身的感知和控制及精确度,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
2.1.5 自律性高 太极运动员的自律性表现在自我克制的能力,自律谨严,能够合理的支配自己的感情行为。众所周知任何比赛都会给人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力,但是太极比赛又要求运动员神态安详,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具备较好的自律性。另一方面是抗干扰能力比较强,太极拳属内家拳,演练注重意识。首先得全神贯注,某些动作的内含完全靠意识体会。如一些细丝劲、发力等等,都沉浸在太极拳特点的意识之中。太极要求“先花心、后在身”,势换劲连,所以自律性的良好表现为善于控制、调节、稳定情绪,做到镇定自如,情绪饱满,精神贯注。
2.2 (表4)表明实验组30名太极拳运动员中中间型有19人,占63.33%,外向型11人,占36.67%。因此太极拳运动员多数属中间型,其次是外向型。
2.3 (表3)表明实验组30名太极拳运动员的平均心理健康指数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太极拳运动既是竞技体育,同时本身又包含了健身作用。太极不仅对外能够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够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增强智力,以及自我控制力和适应能力,所以通过长期的太极拳训练能得到强身益智的效能,并在心理、生理上得到显著改善和调节。另外运动创伤率低,也是太极拳项目与其他众多竞技体育项目的区别和特点之一。
2.4 对全国太极拳、剑锦标赛,部分优秀太极拳运动员就有关平时训练和比赛时的心理感受、比赛时的心理调节技巧,以及练习太极拳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的评价等问题进行了访谈,可以总结归纳为两点:
1)训练中恒心和毅力是关键。太极拳属内家拳,某种意义上说并不要求运动员具有突出的身体素质,如速度、爆发力、弹跳等。但是它完全磨练和培养人的毅力,同时它又是属于那种日积月累功到自然成的项目,所以运动员的恒心与训练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
2)重视心理训练,特别是赛前准备活动,要求稳定情绪,做到心平气和,肌肉舒松。为了达到以上要求,可以延长准备活动时间,逐步进入太极意识,同时提高肌温,调整与掌握好自已的心理状态,使紧张度能够达到一定的低值,上场前做到胸有成竹,呼吸沉稳,这样有助于技术水平的发挥,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优秀太极拳运动员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乐群性、稳定性、敏感性、有恒性和自制性。
2)太极拳运动员的性格倾向以中间型为多数。
3)专业太极拳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均数明显高于非专业太极拳运动员。
3.2 建议 1)重视太极拳运动员的个性心理训练。
2)要特别注意培养运动员的恒心和毅力。
3)重视科学选才,结合太极运动特征与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