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归根结底是我们的语文课堂效率太低,学生普遍感到收效甚微。对此,我们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对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及时地审视初中语文课堂的现状,并以此为基点,在新课标的引领之下,努力地探寻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语文初中教学课堂建设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理解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把课前有效预习作为高效课堂的有力支点,运用课前三分钟演讲激发兴趣,重视教师情感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协作、探究深化,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什么是高效课堂?我认为:就是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积极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动脑、动手、动口,使每个学生知识得到掌握,能力得到培养, 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好效果。那么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教师应深入钻研文本,研究文本价值,锁定学习目标
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必须是建立在教师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基础之上的。作为语文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绝不能够仅仅停留在我们的教参或者是其他的参考书上,教师必须对课文内容作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探究其原生价值。选入课本中的文章,都是凝聚了民族精神源泉,渗透到人们心灵深处的经典作品,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探究其价值,从而让我们的学生汲取其精神养料,积淀孩子们的人文底蕴。除此之外,教师还需将文本中所蕴涵的丰富内涵拓展延伸到我们的生活中去,让孩子们不仅在课堂上学语文,在生活中也能学语文、用语文,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这一目标的达成也必须以教师对文本的细致钻研为前提。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精神文化积累的过程。
二、课前演讲激情趣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说到底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教师主宰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心智处于压抑的状态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真正调动起来。只有当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讲者,语文教学才会脱胎换骨,焕然一新。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为了演讲成功,获得大家的肯定,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准备。他们精心地去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反复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同学们变的勇敢自信,由于演讲内容都是自己构思完成的,学生们爱讲、爱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三、课前有效预习
俗话说: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前教学,许多人都把课堂效率的目光投向老师,要老师精心备课,尽心设计,其实学生也需要备课,那就是课前预习。作为教者我们深知:只有熟读课文才能领会文章的中心,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领会作者的意图,体验作者的情感。“文不读熟不讲”,这是许多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常说的一句话,那么对于学生,他们必须有充足时间自主接触文章,但课堂时间的是有限的,如果留足时间给学生熟读,势必会造成教学内容无法完成,如果不留足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自主探究,文本的生疏课堂学习不仅节奏放慢,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也会停滞,或者说他们的讨论与交流就只能是蜻蜓点水或不找边际。如此以来课堂势必低效,无效。在这种情况下,预习的重要性凸现,它是课堂学习的铺垫,能为高质量的教与学打好基础。让学生做有效预习,才能确保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四、构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只有通过自身体验和合作对话等方式,学生才能真正完成真正意义的构建。所以课堂教学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能做的事。教师要做的是指明方向,让他们去寻找,探索。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流,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
现在,我们许多学校采用小组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的交流模式,形成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也学会了借助他人力量成就自己。但让小组的合作真正动起来还真不容易。受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班也就十几个能专心抓学习的同学,搞小动作,说话、出神、发呆、需要老师提醒两三次的的不下十几个,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时,有乘机闲聊的,有瞎起哄者的,有装装样子的,并没有真正俯下身子进行思考;还有的只有合作没有思考,只在听听别人的意见,不思考也不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以来,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且让学生形成了随随便便的习惯。因此,我们语文老师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努力让所有的学生思维一步步跟着老师的引导走,说思考就思考,说讨论就讨论。其次,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指导学生分工要具体,讨论时,不急于发言,要先思考,争取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不怕出错,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五、让多媒体教学为高效课堂插上翅膀
一位苏联教育家曾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在今天的语文课中,多媒体教学正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生动性、丰富性显示了独特魅力,能激发学生兴趣,产生强烈学习愿望,从而产生学习动机。由于语文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或豪迈或婉约,或赞扬或激励。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视听情境,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这种以声音、图形创设课堂情境,代替枯燥乏味的口讲,大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总之,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也远非上述的几点,它涉及到各个方面,既有教师因素,也有学生方面的影响,还有各种教学环境的制约。随着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推进,随着教学新理念的深入人心,语文教学的课堂有效性会水涨船高,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真正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语文网 语文教育教学名言警句
[2]值得我们牢记的四十句教育格言
【关键词】语文初中教学课堂建设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理解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把课前有效预习作为高效课堂的有力支点,运用课前三分钟演讲激发兴趣,重视教师情感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协作、探究深化,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什么是高效课堂?我认为:就是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积极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动脑、动手、动口,使每个学生知识得到掌握,能力得到培养, 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好效果。那么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教师应深入钻研文本,研究文本价值,锁定学习目标
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必须是建立在教师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基础之上的。作为语文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绝不能够仅仅停留在我们的教参或者是其他的参考书上,教师必须对课文内容作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探究其原生价值。选入课本中的文章,都是凝聚了民族精神源泉,渗透到人们心灵深处的经典作品,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探究其价值,从而让我们的学生汲取其精神养料,积淀孩子们的人文底蕴。除此之外,教师还需将文本中所蕴涵的丰富内涵拓展延伸到我们的生活中去,让孩子们不仅在课堂上学语文,在生活中也能学语文、用语文,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这一目标的达成也必须以教师对文本的细致钻研为前提。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精神文化积累的过程。
二、课前演讲激情趣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说到底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教师主宰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心智处于压抑的状态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真正调动起来。只有当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讲者,语文教学才会脱胎换骨,焕然一新。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为了演讲成功,获得大家的肯定,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准备。他们精心地去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反复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同学们变的勇敢自信,由于演讲内容都是自己构思完成的,学生们爱讲、爱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三、课前有效预习
俗话说: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前教学,许多人都把课堂效率的目光投向老师,要老师精心备课,尽心设计,其实学生也需要备课,那就是课前预习。作为教者我们深知:只有熟读课文才能领会文章的中心,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领会作者的意图,体验作者的情感。“文不读熟不讲”,这是许多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常说的一句话,那么对于学生,他们必须有充足时间自主接触文章,但课堂时间的是有限的,如果留足时间给学生熟读,势必会造成教学内容无法完成,如果不留足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自主探究,文本的生疏课堂学习不仅节奏放慢,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也会停滞,或者说他们的讨论与交流就只能是蜻蜓点水或不找边际。如此以来课堂势必低效,无效。在这种情况下,预习的重要性凸现,它是课堂学习的铺垫,能为高质量的教与学打好基础。让学生做有效预习,才能确保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四、构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只有通过自身体验和合作对话等方式,学生才能真正完成真正意义的构建。所以课堂教学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能做的事。教师要做的是指明方向,让他们去寻找,探索。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流,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
现在,我们许多学校采用小组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的交流模式,形成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也学会了借助他人力量成就自己。但让小组的合作真正动起来还真不容易。受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班也就十几个能专心抓学习的同学,搞小动作,说话、出神、发呆、需要老师提醒两三次的的不下十几个,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时,有乘机闲聊的,有瞎起哄者的,有装装样子的,并没有真正俯下身子进行思考;还有的只有合作没有思考,只在听听别人的意见,不思考也不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以来,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且让学生形成了随随便便的习惯。因此,我们语文老师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努力让所有的学生思维一步步跟着老师的引导走,说思考就思考,说讨论就讨论。其次,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指导学生分工要具体,讨论时,不急于发言,要先思考,争取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不怕出错,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五、让多媒体教学为高效课堂插上翅膀
一位苏联教育家曾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在今天的语文课中,多媒体教学正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生动性、丰富性显示了独特魅力,能激发学生兴趣,产生强烈学习愿望,从而产生学习动机。由于语文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或豪迈或婉约,或赞扬或激励。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视听情境,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这种以声音、图形创设课堂情境,代替枯燥乏味的口讲,大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总之,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也远非上述的几点,它涉及到各个方面,既有教师因素,也有学生方面的影响,还有各种教学环境的制约。随着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推进,随着教学新理念的深入人心,语文教学的课堂有效性会水涨船高,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真正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语文网 语文教育教学名言警句
[2]值得我们牢记的四十句教育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