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陪你走一会儿”:后观光时代的发现与深度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yue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的朋友们最近常提到业态发生的巨变:消费群体日益成熟,因此以往比较单一的观光游模式,正逐渐被更多元化的新业态取代。有趣的是,本期杂志的专题策划《重新发现中国》中,我们的作者——古代民族史领域的大学者罗新教授也提到,学术应该摆脱“观光客”的态度。他说,不少研究者“沉浸于图书馆、书页和数字之中”,因而失去了与现实社会的实际关联;这样做出来的学问,固然还可算是以中国为对象的研究,但从根本而言,就好比只是当了一回“观光客”,行程的深度不够,未能与其研究对象真切相遇,所以也收获不到鲜活的体验、深入的理解。
  罗教授素有“学者中的旅行家”之雅誉,他在历次访古考察后写下的多篇散记都是我们特别偏爱的读物;因此他拈出的这番道理,就尤其值得大家省思:无论是在真实的旅行、还是在学术的历程中,单纯的观光态度原来有这么大的局限!说起来,观光客的行程未必就比深度旅行者来得容易——时间、金钱没少花,吃苦、遭罪也免不掉。既然如此,观光游在“深度”方面的缺嗽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
  罗教授在“从大都到上都”的徒步纪行讲到的一件小事,或许有助于我们剖析观光游与深度旅行之间的差异:在途中,罗教授向一位闲坐的老人问路,却发现对方谈吐不凡,淹通文史,说起当地的古迹和掌故更是如数家珍。老人也看出问路者是位探访的学者,不由一见如故,主动提出:“我陪你走一会儿。”罗教授至今还感到遗憾的是,在后来的行程中因为忙着赶路,没能接受老人邀请去家里喝茶,不然,兴许还能收获更多生动的故事吧。
  大学者讲的这点小花絮,令人读来特有余味;尤其是那句“我陪你走一会儿”,远不只是发自陌生人的简单寒暄,倒仿佛具有十足的象征意义:它标记着“观光”与“深度”两种旅行方式之间的分界线。在每一次的路程中,总有一些瞬间、场所和话语向我们发出未经预备的邀请。对于只顾完成计划行程的观光客来说,“我陪你走一会儿”无非是凭空蔓生的枝节,肯定要耽搁原本定好的正事;而在追求深度体验的旅行者看来,这句话则是发自旅程本身的召唤。迎接、接受这样的邀请,旅行者才算真正放下了甲胄,走出自己的世界,進入到旅程本身的真理之中。
  当今有不少旅行者不满足于一味闲适和放松,愿意把探寻和发现当成旅行的目标。目标虽类似,各人的收获却差异不小,有些行程只完成了普通观光的摄影指标,丰富了微信朋友圈的晒图内容,另一些则打开了全新的认知视野,促成了学业或职业生涯的根本转折——差别的关键,没准就在于人们对这句“我陪你走一会儿”的不同反应。根据电影《一代宗师》里宫二小姐的金句,习武有“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三个阶段,旅程的道理大概也与此类似。旅行者的出发点似乎都是为了“找回原本的自我”,但旅程本身却总包含着远为阔大而微妙的因缘,传达着发自天地众生的邀请。在旅游的“后观光时代”,我们能收获怎样的发现与深度,这或许首先取决于大家对类似邀请的回应。
其他文献
G.K.切斯特顿(1874-1936),英国小说、散文家,著有《布朗神父探案》系列小说。他的散文风格轻盈多变,酷爱使用悖论。  记得在暑假里的一天早上,天气晴朗,一片碧蓝和银白。我本来没有正经干什么,不过应付点差事,这时想勉强摆脱手边的工作,就戴上一顶什么帽子,抄起一根手杖,口袋里揣上六支颜色鲜艳的彩色粉笔,然后走进厨房(厨房,连同这幢房子其余部分的主人,是苏塞克斯农村一位十分古板而又通情达理的老
摘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深入分析了蜡烛由高处向低处依次熄灭的原因。实验和分析表明若用烧杯倒扣在高低两支点燃的蜡烛上,导致高的一支蜡烛先熄灭的原因主要是N2,并非蜡烛燃烧产生的CO2气体。随着蜡烛的燃烧,越来越多的N2和CO2气体充满整个烧杯,是蜡烛由高处向低处逐渐熄灭的原因。  关键词:理论分析;实证探索;蜡烛熄灭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11-0094-02 中图分类号:G63
走出大门,广阔的道路笔直地从宅子前头穿过。我试着站在路中央环顾四周,映入眼帘的房舍一律是四层建筑,又一律是同一种颜色。邻居和对面都是相似的结构,很难区分开来。刚才出来的是哪一家呢?走出五六米再回来,就弄不清楚了。好奇怪的城市啊!  昨夜睡在火车的轰鸣声里。过了十点钟,又在马蹄声和铃声的陪伴下,梦一般驰骋于黑暗之中。那时,千百个美丽的灯影,点点灼灼,往来于眼眸之间。此外什么也看不到。所能見的,现在刚
西汉时,汉武帝为彻底击败匈奴,与乌孙结为兄弟,并下嫁公主实行和亲。但匈奴也实行了同样的战略,当时的单于也将女儿嫁给乌孙国王猎骄靡,被立为左夫人,汉朝的细君公主为右夫人。不幸的是,乌孙国以左为大,细君公主难免要受匈奴王妃的气;更不幸的是,这个娇弱的江淮女子不但要适应异域生活,还要遵从当地的特殊风俗,在丈夫死后,又嫁给了自己的孙子。她写了一首诗寄回家乡: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
初冬的气候会给旅行者带来独特的疏离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寒风枯叶和雨雪纷扬的氛围中,万物失去了原本的色泽与风采,好像被冬天的魔法放进了一个透明的屏障里,与我们熟知的面貌、熟悉的环境割裂开来。  但引申来讲,这种失色和割裂未必是一时的缺失,反倒内在于旅行的本质。无论是哪个季节,我们在旅途中看到的事物都会或多或少地脱离原貌。一个场所就像一匹织锦,有着多年形成的繁复纹路和机理
我整个人几乎都趴在泥里,听着石块打在背包上的声音,非常害怕。扭头向下望,发现身下的泥水正整体向路边悬崖滑去,我心想:完了,尸首都要不见了……万幸的是,泥石流是向侧下方滑动的,就在快要滑到悬崖边的一刹那,我向侧面扑了过去,双手正好搭到公路边缘,再用尽力气猛地一跃,跳到公路边上,赶紧往前爬了几下,总算是脱离了死神的魔爪。  『要小心了,不能再说话,几步之内你就会看到绿孔雀。』带路的老乡对我比划了一个噤
摘要:以绿色化学为理念,用日常生活中的废品设计绿色微型实验,培养高中生绿色环保意识。同时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其它学科元素,真正让化学课堂从单一到多彩,从无味到“五味”。  关键词:绿色化学实验;二氧化硫;五味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4-0030-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4.011 
看园林也是一件雅事,不同的访客会看出不同的意味。  邱晓翔是地道的苏州人,毕业于清华建筑系,现在是新加坡一家公司的中方总规划师。起初,邱晓翔是单纯从建筑专业的角度去看苏州园林的,后来看得多了,似乎渐渐获悉了园林文化的精神密码。  空闲时,邱晓翔喜欢去逛深藏于苏州巷陌深处的那些小园林。来苏州的游客往往会看“四大园林”:拙政园、网师园、沧浪亭、留园。“拙政园在园林建筑艺术的角度来讲很有代表性,可是如果
接地气儿的新角色  漆桥老街,是高淳所有老街中最古老的一条,离县城有十几公里。据说这里曾是孔子周游列国时开设杏坛之所,宋代后又成为孔氏族人聚居之地,被视为“江南邹鲁”。与淳溪老街的热闹相比,漆桥老街多了一份清幽,1800多年沧桑岁月,褪去了急切与浮躁,多了一份生活的笃实。  孔德潮是漆桥老街上的老住户,曾做过村小学的校长,搁在以前,要算是漆桥老街孔氏一族的族长。老爷子参与过族谱的修葺,家里有好几本
来到罗马,是像《罗马假日》中的奥黛丽·赫本一样坐在西班牙台阶上呆萌地吃冰激凌,还是像《甜蜜生活》中的安妮塔·埃克伯格一样在许愿池前忘情戏水?在这座步步名胜的“永恒之城”,选择的确是一个问题。  从我的房间可以看到人民广场中间的方尖碑,以及始建于公元前86年的城墙和城门,在房间外的走廊,可以看到罗马市中心唯一的私家花园。如果是住在我正上方的那间套房,则可以俯瞰“永恒之城”的历史中心,直到世界天主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