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述 仝华 整理 王群
我有一个专用笔记本,上面记着嫂子每次给我的钱,日期和数目都一清二楚。我想等我长大挣钱了,一定要好好报答嫂子的养育之恩。
我家在浙江海边,主要以捕捞业为生。五岁那年,父母亲在一次出海作业时遇到台风不幸丧生。大我八岁的哥哥从此与我相依为命。因为我太小,哥哥又无法继承父亲的捕捞业。于是,哥哥只能到离家不远的一座煤矿挖煤,起早贪黑地干活。然而,祸不单行。我十三岁那年,一场矿难又夺走了我最爱的亲人,哥哥撇下我离开了。那时候,嫂子刚刚嫁到我家,既年轻漂亮又特别能干。出事后没过多久,就有好几个媒人相继来家里给嫂子说媒。面对这些人,嫂子只有一个要求,必须带上我,不然就不行。嫂子是殷实人家的女儿,当初嫁给大哥时,家人极力反对,她父母甚至要和她断绝亲情关系。可是嫂子仍然嫁了过来,她看重的是哥哥的人品。
十几岁的我也知道,嫂子那时进退两难的处境都是因为我。有时我也想劝嫂子改嫁,可想到嫂子一旦出嫁,从此自己的生活将无着落,一直没有说出口。因为改嫁的事,嫂子没少受娘家人的奚落。尽管嫂子美丽贤惠,但谁家又愿意她带着小叔子嫁过去?嫂子的话彻底伤了娘家人的心,娘家人不允许嫂子再回娘家,从此断绝了来往。
嫂子在一家毛巾厂上班,一个月才一百多块钱。那时,我正念初中,每个月至少得用三四十块。嫂子从来不等我开口要钱,总是主动问我。我有一个专用笔记本,上面记着嫂子每次给我的钱,日期和数目都一清二楚。我想,等我长大挣钱了,一定要好好报答嫂子的养育之恩。
中考之前,我对嫂子说:“嫂子,我报考了中专,可以早一点儿出来工作,减轻负担。”嫂子一听,愤怒地看着我:“你怎么能这样,你将来要考大学的。不行,得给我改过来。”第二天,不由分说,嫂子拉着我找老师,硬是将志愿改了过来。我顺利地考上了县重点高中。
有一天,嫂子回来的时候,我看见她的眼睛红肿着。我问她怎么了?嫂子沙哑地说,没事儿,沙子飞进眼睛了。说完赶紧去打水洗脸。第三天她弟弟跑到我家里来,一阵嘲讽。我才知道,嫂子为了给我筹集学费,在筹措无门的情况下硬着头皮回娘家借钱,被娘家人赶了出来。看着嫂子还有些浮肿的眼睛,我说:“嫂子,我不念书了,现在文凭也不那么重要,很多工厂对学历没什么要求……”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嫂子一巴掌打了过来:“不读也得读,难道像你哥一样去挖煤呀!”嫂子一直是个和蔼的人,那是她第一次向我发火,火气不仅大,还出手打了我。我不敢再吱声了。
那段时间,嫂子总是回来很晚,每次回来都拎着一个大编织袋,身体疲惫不堪。我问她袋子里装的什么,嫂子始终不给我看。有一天晚上到同学家取书,远远地看见路灯下蹲着一个熟悉的身影。面前铺着一块白布,上面摆满了鞋袜、针线之类的。我在远处观察了好长时间,是嫂子。可我没有走过去“揭穿”嫂子。我远远地看着她和别人讨价还价,把零碎的钱理了又理。十一点半,嫂子才提着编织袋回来,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一脸疲惫,却绽满笑容。看见我坐在桌前看书,“仝华,饿了吧?嫂子做饭给你吃。”我背对着她点点头,不让她看见我眼里的泪水。
但就在那天晚上,嫂子晕倒在了厨房里。我听见轰隆一声之后冲进厨房,她侧躺在地上,脸色苍白。我赶紧将她背往医院。医生说嫂子是因为营养不良引起贫血,加上劳累过度才导致晕厥。我决定在医院照顾嫂子,但被嫂子轰了出来。“快回家复习功课,就要开学了,高一是很关键的一年。”嫂子住了一天院就回家了,脸色仍然苍白。但她照常上班,晚上依然拎着编织袋去摆地摊。我实在忍不住,跑过去一把将编织袋夺了下来。嫂子似乎知道我发现了她的秘密,微笑着对我说:“本来已经够了,这一住院又花了点儿,都怪我身体不争气。还差一点,再挣些就够了。”说完从我手里拿过编织袋,又出去了。
那一年,我以全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了北京科技大学。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嫂子买了很大的一挂鞭炮,嫂子点燃一支香,递给我:“仝华,你去点吧!”我接过香,就像接过嫂子所有的期盼和祝福。噼里叭啦的鞭炮声引来了四乡八邻。那天,嫂子的爹娘还有弟弟也来了,站在人群中。嫂子看见他们,走了过去,扑在她母亲肩上失声痛哭。晚上,五个人围着一张桌吃饭。她弟弟拍拍我的肩膀说:“仝华,你真该好好读书。”我挨个敬了嫂子的家人,真诚地感谢他们给了我一个好嫂子。
大学生活轻松得多,每年我都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助学金。嫂子却仍然每个月寄钱给我,要我吃饱穿暖,注意身体。光阴荏苒,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转眼就过去了,在最终毕业时我选择了部队,成为一名国防生准军官。我第一时间将消息告诉嫂子时,她激动不已,在电话那头哽咽着,“这下好了,当了军官,嫂子就不用再为你操心了。你哥也可以安息了……”
那年冬天,我拿着四个月的工资兴高采烈地回到家里时,嫂子已经备好了饭菜,只等我回来。饭桌旁,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看见我回来,嫂子说:“仝华,快叫张大哥。嫂子以后就去跟他过了。”那个男人站起来,和我握手,一边称赞说:“真不简单,既是大学生又是军官,前途无量啊!”那一刻,我知道,嫂子终于有了自己的归宿。
工作后很忙,我不能时常回家,只将每个月的工资大半寄给嫂子,可每次嫂子都如数退回。她信上说:“仝华,嫂子老都老了,又不花费什么。倒是你,该攒点儿钱成家立业才对,北京离家远、消费高,自己要学会照顾自己……”每次收到她的信,我心里既感动又内疚。每次听到《嫂子颂》中“黑黑的嫂子,亲亲的嫂子……”我就想起了嫂子。那种感动,常常让我泪流满面。
责任编辑 王璇
我有一个专用笔记本,上面记着嫂子每次给我的钱,日期和数目都一清二楚。我想等我长大挣钱了,一定要好好报答嫂子的养育之恩。
我家在浙江海边,主要以捕捞业为生。五岁那年,父母亲在一次出海作业时遇到台风不幸丧生。大我八岁的哥哥从此与我相依为命。因为我太小,哥哥又无法继承父亲的捕捞业。于是,哥哥只能到离家不远的一座煤矿挖煤,起早贪黑地干活。然而,祸不单行。我十三岁那年,一场矿难又夺走了我最爱的亲人,哥哥撇下我离开了。那时候,嫂子刚刚嫁到我家,既年轻漂亮又特别能干。出事后没过多久,就有好几个媒人相继来家里给嫂子说媒。面对这些人,嫂子只有一个要求,必须带上我,不然就不行。嫂子是殷实人家的女儿,当初嫁给大哥时,家人极力反对,她父母甚至要和她断绝亲情关系。可是嫂子仍然嫁了过来,她看重的是哥哥的人品。
十几岁的我也知道,嫂子那时进退两难的处境都是因为我。有时我也想劝嫂子改嫁,可想到嫂子一旦出嫁,从此自己的生活将无着落,一直没有说出口。因为改嫁的事,嫂子没少受娘家人的奚落。尽管嫂子美丽贤惠,但谁家又愿意她带着小叔子嫁过去?嫂子的话彻底伤了娘家人的心,娘家人不允许嫂子再回娘家,从此断绝了来往。
嫂子在一家毛巾厂上班,一个月才一百多块钱。那时,我正念初中,每个月至少得用三四十块。嫂子从来不等我开口要钱,总是主动问我。我有一个专用笔记本,上面记着嫂子每次给我的钱,日期和数目都一清二楚。我想,等我长大挣钱了,一定要好好报答嫂子的养育之恩。
中考之前,我对嫂子说:“嫂子,我报考了中专,可以早一点儿出来工作,减轻负担。”嫂子一听,愤怒地看着我:“你怎么能这样,你将来要考大学的。不行,得给我改过来。”第二天,不由分说,嫂子拉着我找老师,硬是将志愿改了过来。我顺利地考上了县重点高中。
有一天,嫂子回来的时候,我看见她的眼睛红肿着。我问她怎么了?嫂子沙哑地说,没事儿,沙子飞进眼睛了。说完赶紧去打水洗脸。第三天她弟弟跑到我家里来,一阵嘲讽。我才知道,嫂子为了给我筹集学费,在筹措无门的情况下硬着头皮回娘家借钱,被娘家人赶了出来。看着嫂子还有些浮肿的眼睛,我说:“嫂子,我不念书了,现在文凭也不那么重要,很多工厂对学历没什么要求……”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嫂子一巴掌打了过来:“不读也得读,难道像你哥一样去挖煤呀!”嫂子一直是个和蔼的人,那是她第一次向我发火,火气不仅大,还出手打了我。我不敢再吱声了。
那段时间,嫂子总是回来很晚,每次回来都拎着一个大编织袋,身体疲惫不堪。我问她袋子里装的什么,嫂子始终不给我看。有一天晚上到同学家取书,远远地看见路灯下蹲着一个熟悉的身影。面前铺着一块白布,上面摆满了鞋袜、针线之类的。我在远处观察了好长时间,是嫂子。可我没有走过去“揭穿”嫂子。我远远地看着她和别人讨价还价,把零碎的钱理了又理。十一点半,嫂子才提着编织袋回来,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一脸疲惫,却绽满笑容。看见我坐在桌前看书,“仝华,饿了吧?嫂子做饭给你吃。”我背对着她点点头,不让她看见我眼里的泪水。
但就在那天晚上,嫂子晕倒在了厨房里。我听见轰隆一声之后冲进厨房,她侧躺在地上,脸色苍白。我赶紧将她背往医院。医生说嫂子是因为营养不良引起贫血,加上劳累过度才导致晕厥。我决定在医院照顾嫂子,但被嫂子轰了出来。“快回家复习功课,就要开学了,高一是很关键的一年。”嫂子住了一天院就回家了,脸色仍然苍白。但她照常上班,晚上依然拎着编织袋去摆地摊。我实在忍不住,跑过去一把将编织袋夺了下来。嫂子似乎知道我发现了她的秘密,微笑着对我说:“本来已经够了,这一住院又花了点儿,都怪我身体不争气。还差一点,再挣些就够了。”说完从我手里拿过编织袋,又出去了。
那一年,我以全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了北京科技大学。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嫂子买了很大的一挂鞭炮,嫂子点燃一支香,递给我:“仝华,你去点吧!”我接过香,就像接过嫂子所有的期盼和祝福。噼里叭啦的鞭炮声引来了四乡八邻。那天,嫂子的爹娘还有弟弟也来了,站在人群中。嫂子看见他们,走了过去,扑在她母亲肩上失声痛哭。晚上,五个人围着一张桌吃饭。她弟弟拍拍我的肩膀说:“仝华,你真该好好读书。”我挨个敬了嫂子的家人,真诚地感谢他们给了我一个好嫂子。
大学生活轻松得多,每年我都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助学金。嫂子却仍然每个月寄钱给我,要我吃饱穿暖,注意身体。光阴荏苒,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转眼就过去了,在最终毕业时我选择了部队,成为一名国防生准军官。我第一时间将消息告诉嫂子时,她激动不已,在电话那头哽咽着,“这下好了,当了军官,嫂子就不用再为你操心了。你哥也可以安息了……”
那年冬天,我拿着四个月的工资兴高采烈地回到家里时,嫂子已经备好了饭菜,只等我回来。饭桌旁,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看见我回来,嫂子说:“仝华,快叫张大哥。嫂子以后就去跟他过了。”那个男人站起来,和我握手,一边称赞说:“真不简单,既是大学生又是军官,前途无量啊!”那一刻,我知道,嫂子终于有了自己的归宿。
工作后很忙,我不能时常回家,只将每个月的工资大半寄给嫂子,可每次嫂子都如数退回。她信上说:“仝华,嫂子老都老了,又不花费什么。倒是你,该攒点儿钱成家立业才对,北京离家远、消费高,自己要学会照顾自己……”每次收到她的信,我心里既感动又内疚。每次听到《嫂子颂》中“黑黑的嫂子,亲亲的嫂子……”我就想起了嫂子。那种感动,常常让我泪流满面。
责任编辑 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