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考记叙文阅读巧答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delph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考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文体的阅读理解。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现代文阅读,很多省市只选择两种文体加以考查,其中必考的一种文体就是记叙文。由于记叙文阅读一直占主导地位,相对而言所占分值也较多。记叙文阅读试题紧扣《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要求设计,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阅读材料来自课外,材料内容文质兼美,人文内涵丰富,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性,体现了时代特色和精神。阅读材料更多的选择主要反映亲情、友情的内容,因此能够给予我们人生启迪。
  其次、试题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具体来说有这几个方面:1.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清记叙文要素;2.结合语境理解词句的含义;3.能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等;4.能从文体的角度理解文章的选材、布局谋篇的艺术特点;5.能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究,并谈出自己的感受;6.能区别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在文中的表达作用;7.能够把握文章的关键词句,概括段落和文章主旨。
  第三、考查角度灵活,题型多样。设计的试题紧扣“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一重点,试题设置难易适中,并进一步强化了联系生活,整体感知,注重理解,关注语言品味,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的心灵对话的意识。同时突出了认知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强调了情感体验,鼓励创新能力,注重自主、探究等理念的渗透。
  由于记叙文阅读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表达等能力,因此难度大,大多数学生此项内容丢分较多。可见记叙文阅读练习在复习备考中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作为中考考生,必须掌握记叙文的相关知识以及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和基本格式。
  一、记叙文的分类
  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记叙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二、记叙文的知识点
  1 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对于记叙文要素的交代,既可具体也可概括,既可直接也可间接。因此分析清楚每个要素的作用,有助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 记叙文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三类:一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楚,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3 记叙文的线索。记叙文常以时间、地点、事物、人物情感或话语等为线索。线索贯穿全文,增强表达效果。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找线索的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4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1)记叙:要注意叙述的人称和内容的详略。人称,可以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用第一人称的好处是亲切自然,真实可信,便于抒情。用第二人称的好处是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交流。用第三人称的好处是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详写与略写,取决于文章中心的需要。(2)描写:①人物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②环境描写。其作用有a、烘托气氛b、烘托任务心理c、推动情节发展(3)议论:包括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三种基本方式。(4)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5 划分记叙文的段落的方法。(1)按时间的顺序划分;(2)按地点的变换划分;(3)按事件情节的发展划分;(4)按任务活动的场面划分;(5)按材料的性质划分;(6)按总——分——总的形式划分;(7)按作者的思路或感情变化划分。
  6 提炼文章中心的方法。(1)通读全文,把握要点;(2)分析题目;(3)分析开头、结尾;(4)借助中心句、议论句、抒情句和过渡句等;(5)分析事件背景,写作背景。归纳中心的小技巧:①写人: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记叙了……歌颂了(批评了)……表现了……;③写景:采用……手法,借助……描写,赞扬……;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7 记叙文结尾的作用。(1)总结上文;(2)深化主题;(3)照应开头(或标题)(4)含蓄委婉,发人深思。
  8 理解重点段落、关键词句含义及作用。
  (1)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①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笔;②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③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④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⑤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⑥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⑦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2)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作用:①语句在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作铺垫,埋伏笔,前后呼应,点题、点明主旨;②语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等;③语言风格(特色)评价用词等。
  总之,记叙文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最常用到的文体,初中三年,我们在课本中学习了大量精美的记叙文,我们应该从这些课文中学到阅读记叙文的一般方法,然后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阅读生活,从而掌握阅读和写作记叙文的方法,轻松解答中考记叙文阅读。
其他文献
乡土资源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历史人物、自然风貌、建筑特色、人情风俗、民间传说等的统称,范围相当广泛。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融入乡土资源,可以有效唤醒学生对家庭、对家乡的乡土情结,培育学生对家庭、对家乡的亲情观念,实现语文课知识传授与情感陶冶的双重教学目标。  一、乡土资源教育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认为:传统课程最明显的弊病就是与儿童的个人生活与经验相分离,若要建立儿童在学习知识
语文借助细腻而生动的语言,丰富而真挚的情感,深厚而独特的人文,博大而深邃的哲理浸透着学生的心田。那一幅幅如美的画卷,一件件如珍的精品,要求教师以一个优秀的导游员,一位出色的住持人的身份,引领着学生去欣赏、去解读、去品味、去揣摩、去感悟。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营造出和谐的氛围、高效的课堂呢?  一、教师要有革新意识  教师要有改革创新的意识,树立体现课改精神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要
一、转变观念,大胆尝试,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在课改中,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方面有了很大的收益。我深切体会到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核心任务。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能力突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
本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近三十年,且长期担任高年级语文教学。我在教学实践中也习惯留心、总结经验教训,尤其是复习课颇有心得。复习课是强化和巩固学生记忆痕迹的重要途径,它是通过把教学过的内容以再教的形式系统而有重点地再现;同时也是教学领域不可缺少的一个辅助手段;也是巩固教学成果的必要途径。由此来说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现就如何做好复习工作,笔者就浅谈几点做法。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着眼朴素,体现复习的重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过分注重“填鸭式”的应试教育离开了教育园地,取而代之的,是注重各项能力培养发展的素质教育。我认为,素质教育应该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和人道的教育,是充满着民主精神、散发着科学芬芳、闪烁着个性光芒的教育。那么,在充满灵气与感性的语文教学中,更应该以学生为本,更应该重视素质教育。下面,对于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我粗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人为本,树立充分尊重学生的意
期刊
历经近十年孕育的我国创业板市场终于进入了“预产期”。3月21日,证监会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就《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 Aft
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僵化单板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创新教育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教育传统弊端的金钥匙。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内容。  一、小学语文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  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创新几乎无处不在。如果细心挖掘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不乏创新所产生的就“物”。其中有古人用创新精神造出的赵州桥和精美绝伦的马踏飞燕,也有现代科技创
由于教育环境的迅速变化和教育改革的逐步实施,学校管理需要尽量保留优秀教师,来促进学校发展和实施教育改革。骨干教师是学校实现教育功能和组织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往往在骨干
组织文化是一个特定组织在处理回应外部适应和内部融和问题中所学习到的,由组织自身所发明和创造并且发展起来的一些基本的假定类型,它内含着特定时代的组织目标、价值、信念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不仅能使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还能让学生身心愉悦。作为教师,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项目之一。那么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