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例心脏病事件除颤救治现状调查与研究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cold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0.029
  
  由于各种心脏原因,没有人为或外伤的因素,不可预料的突然死亡,这样的疾病统称为心脏性猝死(SCD)。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ICD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的流行病学调查部分已公布,我国的SCD发病率为41.84/10万,约占总死亡的9.5%。若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SCD发生率约为54.4万人/年,美国大约是40万人。本研究旨在提高这种疾病的认识,以加强预防。最终能够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让更多人的健康得到保障。
  临床资料
  本组57例心脏病事件患者,其中男44例(77%),女13例(23%);年龄10~98岁,平均53.3岁。同期急诊9821次人,急诊死亡252例,心脏病事件57例。急诊死亡率2.57%[1],心脏病事件占急诊死亡人次的22.62%[3]。其中除颤成功12例(21.05%),均为院内患者。院前除颤4例(7.02%),且无1例成功。57例心脏病事件患者中,其中0~20岁4例,20~40岁7例,40~60岁26例,60~80岁16例,>80岁4例。40~60岁发病率最高,为45.61%;其次为60~80岁,约占28.1%;0~20岁及>80岁均为4例(7%);20~40岁占12.28。
  结 果
  从发病到医护人员开始救治的时间为1~180分钟,平均24.56分钟。其中除上述12例除颤成功的病例一发病就给予除颤治疗外(时间<1分钟),其余患者均在院外发病,发病后除呼救外,均未给予其他任何救治措施,其中4例患者发病时间分别为10分钟、10分钟、10分钟及20分钟,医务人员给予除颤治疗,但无任何效果,最终均死亡。
  讨 论
  心脏性猝死发生非常突然,心脏病导致猝死的直接过程是:急骤发生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室速和室颤,此时心脏停止收缩,失去泵血功能,医学上称之为心脏骤停。患者出现脉搏消失,随后意识丧失,呼吸停止。这种疾病一旦发生,患者存活的几率非常小。在国外,存活的几率只有5%~10%,而在我国可能连1%都不到。而致命性室速或室颤发生后20~30秒内迅速地除颤,几乎100%能获得成功,除颤在1~2分钟内实施,生存率约80%~90%,但10分钟后再除颤,生存率低于10%。因此,致命性室速或室颤从倒地到除颤,每延迟1分钟,患者生存的几率就降低7%~10%。心脏复苏首先是心脏除颤。无条件时,使用徒手的心前叩击;有条件时,则使用体外心脏除颤器(AED)。
  心脏复苏包括4个相互依赖的环节: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基本心肺复苏、早期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需要通过改善社区ECC体系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现在强调要尽早进行电除颤;尽量缩短由胸外按压转到电除颤的时间,这样可以挽救更多的患者。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应出现问题,那一环节最为重要?当然,及时发现紧急情况,并立即开始救治的环节最重要。如果没有人发现、识别病情,立即开始求救的话,患者是不可能生存的。由于快速早期除颤是惟一充分有效的治疗手段(只有除颤才能救治室颤性猝死),故称其为“决定成人心脏性急症患者生存率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培养一支训练有素、人员固定的专业急诊医师队伍是综合性医院的当务之急,也是提高CPR抢救成功率的关键[2]。ILCOR(1997年)和欧洲复苏学会(1998年)的建议报告均指出了早期除颤的重要性。在指定地点安装AEDs,由受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使用,这是提高院前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率的关键。我国大中城市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EMSS,但运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到达现场的时间过长(本组57例患者平均到达现场时间24.56分钟),县、区以下区域性EMSS系统尚需完善,我国推广普及应用AED,非医务人员使用AED,还需要政府部门立法支持[3]。
  AED操作者包括社区内的人员,PAD(普及公众除颤)的快速反应人员可分为以下三类:①非医务急救人员,如警察、消防员、保安、船员、以及飞机上的服务员等。他们有职责对急性事件做出反应,只要求其掌握CPR技术。在PAD项目中,他们具有使用AEDs的能力。②岗位急救人员,又称工作场所救助人员或公众救助人员。其多为参加PAD项目的人员。由于岗位急救人员每天都在固定场所工作,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们是首先使用AED的人。这种部署可有效缩短社区或工作场所发生心脏骤停后的除颤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③高危人群的救护人员,是指与高危患者同住的家人或朋友。他们参加早期除颤课程的学习,掌握在家人或朋友可能发生心脏性猝死时如何进行CPR并使用AED的方法。以后随着除颤器逐步在社区内安放,还要对社区居民进行培训,使大众都能掌握除颤器的运用知识,以便及时对发生心脏病事件的人进行救治,而不是像现在只是简单的呼救。从而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AEDs的合理放置:50岁以上人口较多的地区需备有AEDs,经常人数超过10000人的地点也应安装AEDs,较理想的方法是总结该区域心脏骤停发病资料,以发病率最高的地点作为放置点。在某一区域建立PAD项目的依据包括:①心脏骤停事件的发生率水平(预计为1次/1000人年);②求救EMS后,急救人员5分钟内无法到达现场;③社区EMS系統内经培训的非专业救护人员,能在收到呼救后5分钟内赶到现场,判断心脏骤停情况,拨打急救电话,并能实施CPR和电除颤。有研究表明,与其他医疗急救措施相比,由现场急救人员使用AED和开展PAD项目比较经济,合理地设计和实行PAD项目,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景炳文,蒋礼平,任彩娟,等.5535例急诊死亡病因分析.中国急救医学,1988,8(6):10.
  2 张卫玲,张宏伟,郎建苏,等.关于心脏骤停时心肺复苏中几个问题的探讨.中国急救医学,2004,24(3):219.
  3 黄子通.提高我国心肺脑复苏水平的措施与对策.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4):153-154.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纤维桩树脂复合材料在残根残冠修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集口腔门诊残根、残冠病例115例176颗牙,其中残冠110颗,残根66颗,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用DT Light Post纤维桩系统恢复桩核后做全瓷或烤瓷冠修复。结果:随访1/2~3年,8例发生冠连核桩脱落,总成功率为95.5%。结论:纤维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桩核修复系统,粘接剂种类、粘接技术及合理的病例选择是其成功的关键。  关
目的:探讨在腰硬联合麻醉(CSEA)中通过不同药物浓度、注药方向、调整体位等措施预防和减少剖宫产手术中低血压发生率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100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方法与手术结果的关系。结果:治愈55例,死亡3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选择合理术式,术后正确治疗是减少小肠破裂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小肠破裂诊断治疗
资料与方法2006—2009年收治腰间盘突出患者200例,男124例,女76例,年龄19~77岁,平均51岁。术前均经CT或MRI及临床确诊。部位L1/2 3例,KL2/3 7例,L3/4 56例,L4/5 104例,L5/S1 91例。严格
摘 要 目的:观察喘嗽宁片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支气管哮喘(热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喘嗽宁片加用外用贴剂;对照组给予口服缓释茶碱,定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对喘嗽宁片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并同时采用纯西药内服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治疗组临床控制为66.67%,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临床控制为43.33%,总有效率73.33%,
期刊
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10月19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韩正指出,上海正在按照中央部署筹划建立自由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病毒含量患者肝组织损害程度,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PCR法检测74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的含量,同时行肝穿刺病理检查。结果:在HbsAg阳性患者中,HB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