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与思考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xj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逐渐脱离了僵化的训练模式——题海战术。采取有效的作业设计不仅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同时还可有效进使学生的智力、思维、意志以及兴趣等方面均得到同步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参与学习,数学作业的设计应增加趣味性、层次感,力求实现多元化,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一、布置课堂作业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趣味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加强与生活的联系,避免学习与实际脱节,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作业的设计也应多与生活相关联,增加数学的生活价值,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作为主要学科的必要性,进而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如,六年级“百分数的认识”这一内容进行布置作业时,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在衣服的标签上看到这样的数字符号:“含聚酯纤维67%,粘纤33%”“含羊毛量82%,氨纶18%”等。在衣服标签中,这些百分数有哪些含义呢?同学们在商品的标签中试着寻找一些百分数,并思考这些百分数在商品中所代表的含义。同时,想一想有些商家所说的百分之百纯羊毛的商标应该是如何的呢?是否在购买时有欺骗消费者的情况?2.在家中的酒瓶上寻找一下,是否也含有百分数,对比白酒、啤酒、红酒这三种酒的酒精度,根据在课堂中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思考一下什么酒更容易醉人?
  通过与生活相关联的作业设计,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这样的实践类作业,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布置探索性、实验性、开放性的作业,提高巩固知识的效率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大部分教师采取的是大量做题的方式,过多的作业对小学生而言是一种压力,并且这只注重数学知识的掌握,书面作业过多,非书面作业基本没有。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身心发育皆不完全,思考问题时过于感性化,因此,这种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会让学生对作业产生厌倦心理,促使他们从厌倦作业到厌倦数学,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改变单一的书面作业形式,把小学数学作业从机械性、重复性中拯救出来,作业多元化发展,从而提升学生数学作业的积极性。
  如,教学完“元、角、分的认识”一课后,教师可以这样设计作业:同学们,你们现在的学习用品中哪些是还需购买的,大家回去之后,去商店把自己需要的学习用品买齐,并且算一算:你们一共花了多少钱?商店售货员又找回你们多少钱?
  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远离生活趣味的作业关闭了让学生了解数学的窗口。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选择多元化的方式,改善现有的作业布置问题。
  三、注重作业的分层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發展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时,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学习能力,分层设计作业,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个性化发展。
  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可以这样设计作业。一类作业:学校校园里一个圆形花坛半径为6米,求花坛的面积。二类作业:学校校园里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为120米,求花坛的面积。三类作业:有一头牛被主人拴在草地的树桩上,拴牛绳长为6米,这片草地长30米、宽15米。请问:这头牛能把草地上所有的草都吃光吗?为什么?它最大吃光的青草面积是多少?
  教师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了三种作业。第一部分作业对初次接触“圆的面积”的学生,只要会套用公式求出圆的面积,就算完成了学习目标。另一部分学生则需拐个弯,先找出求圆面积的必要条件,依次求出,方可解决问题。这对学生既是挑战,又能品尝成功的喜悦。第三部分学生的作业既有趣味,又充满了挑战性,各得其所。
  总之,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应该是可以选择的、个性化的,应该充分给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展现个人能力的机会。作为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作业设计,来点燃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进一步推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其他文献
在许多教师心目中,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或许正是由于语文边界的宽泛性,致使一些教师不加限制地将哲学的、道德的、逻辑的、自然的、思维科学等非语文的东西揽入语文教学的视野。语文教学陷入了信息的汪洋大海,教学内容接踵而至,教师讲解滔滔不绝,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都塞给学生。然而,语文教学内容的多少与质量的高低并没有直接联系。虽然教学的高质量须以一定的数量为前提和基础,但课堂容量绝非多多益善,偏离学科本
期刊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面临的问题变得错综复杂,优化方法在解决问题时显得非常重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经历一轮又一轮课程改革后,新版本教材中的“数学广角”蕴含的“优化思想”逐渐引起教研人员和教师的重视。  一、“ 数学广角”的内容分析  1.“优化思想
期刊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古诗词是最灿烂、最耀眼的明珠。随着古诗词的繁荣发展,产生了关于诗词的“意境论”。“意境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思想性还是方法论,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初读古诗,以声律为窍,感受诗词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人在艺术发展长河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审美感情的心理对应物。因为年代的缘故,在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对理解古诗词有一定难度。因此
期刊
目前,“预设”与“生成”这两个词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点击率较高的热词。众所周知,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教师要使课堂教学既精彩又有效,就必须在备课时对动态的课堂教学进行精心预设。作者以小学数学“九义”教材四年级“数学广角·排队问题”为例,从三方面阐述精心预设的具体做法。  一、准确把握教材  教师在备课预设时要准确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只有对教材“了如指掌”,才能用好教材,更好地创造性使
期刊
研读教材一直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教师的课堂设计、课堂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目标的达成。教材也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  本文以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为例,通过发现、质疑、创造式的多元化研读方式和对教材纵横向对比联系,将教学设计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内容背景的发现与渗透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是的,语文教材作为例子,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学生听说读写的示范引领功能。用今天时尚的话语来说,就是要居高临下地解读、灵活有效地处理教材,从而把握文本特质,精选教学内容,让最有价值的词语、句子、段落及篇章要素,走进学生的言语实践,并逐步内化为他们的“自有财产”。可见,要发挥好教材的例子功能,必须让文本特质成为引领学生言语实践的向导。  一、让文本特质引领词
期刊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适应学校学习生活初期,学习观念淡薄,还不知道学好语文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适应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  1.关注特点,加强教育。低年级学生刚入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遵守纪律、安全知识、道德行为、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育,下功夫
期刊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来提高课堂效率。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认识。  一、教学设计求妙  巧妙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不知不觉学到知识,增长能力。这虽是高层次的、理想的教学境界,但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来看,这种教学境界是可以在我们平
期刊
特级教师孙双金指出:“好的课堂应当是情智共生的课堂,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情感的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的确,“情智语文”更关注“人”与“人”的精神需要,关注“人”的言语潜能、个性情感和心灵等。在教学实践中,“情智语文”更趋向于“工具”和“人文”的和谐统一,趋向于“情感”和“智慧”的同构共生,也更趋向于语文的本体和语文教学的本真状态。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智  在语文教学
期刊
在教学中,教师应确立适应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积极、合理、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求知、探索、创新。  一、营造氛围,指导方法  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技能技巧的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叶圣陶说:“不拿现成的解决办法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指导学生以最短的时间去找到这种办法并利用这种办法来找到别的办法,解决别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