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缺乏的现状,分析了现存举措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实践创新能力;课程改革;大学生
作者简介:曹永锋(1976-),男,河北冀州人,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谢刚(1980-),男,贵州六盘水人,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贵州 贵阳 550001)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170-02
社会和企业期望大学生在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的同时还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然而,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较强调理论教学,把系统掌握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学生的核心任务,对学生评价也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但对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视不足,[1]其实践和实验环节远离生产实际,往往作为对理论教学内容的验证,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效果,“高分低能”学生屡见不鲜。
以杭州市统计局2010年发布的《杭州市大学生见习实训与创业企业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为例,当被问及对招收大学生的要求时,企业认为实践能力强和能吃苦耐劳是决定大学生是否被录用的重要因素的比重分别达到85.9%和84.6%,其后依次是思想品德好(68.4%)、专业对口(61.5%)、创新能力强(47.5%)。从行业来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以及教育、文化体育和社会娱乐业等企业都把实践能力强排在首位。然而,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现实情况可以使用全国首届大学生“生泰尔杯”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评委的一句话做总结“要是给大学生动手能力评个分,有及格就算不错了”。而且,这些参赛学生是经过了数层择优挑选并专门培训过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总结分析了现有改进举措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一、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现有举措
1.校企联合培养[2]
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环境和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参加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的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传统高校培养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的主体除了高校以外,还有企业的参与。企业更看重学生的实践经验与动手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必然重点关注和培养学生此方面的能力。具体的合作有订单式教育(即高年级学生就业指导和实习直接到签单工厂中去,实习后优先留用的方式)、高校与企业共建合作实验室(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一方面企业利用高校人才资源对生产实际和技术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和学生可以实际了解企业现状和最新问题,使研究和学习有所侧重)、高校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比订单式教育松散一些的形式,学生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指导其实习环节)、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双向挂职(企业技术人员走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和进行实践操作环节教学,从而将理论与现实应用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目标性;高校教师走进企业将实际需求带回到学校的实际教学当中)等方式。
2.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目前主要从国家、省和学校三个级别建立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体系。该计划通过项目申报、资金资助和教师辅导的方式,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一般情况下,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从校级计划中遴选产生,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从省级计划中择优推荐,形成以国家级计划为龙头、省级计划为主干、校级计划为基础,衔接紧密、结构完善的三级计划实施体系。
3.各类科技实践竞赛
各高校鼓励学生组队参加各学科和不同级别的专业技能竞赛。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例,常见的竞赛项目包括“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等。
二、存在的问题
校企联合培养是目前最佳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机会的方式。然而,企业是追求利益的,学校必须有一定基础才能引来“好”合作,否则反而演变为学生在毫无收获的情况下被企业和学校双重“剥削”。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放弃完全依靠外力的想法,首先要练好内功。目前学校内部为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所进行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和组队参加各类科技实践竞赛存在几个根本问题:一是上述举措仅能惠顾少数兴趣生、特长生和优秀生,难以提高学生整体实践和创新能力水平。二是学生相应学时学分的承认。目前只有少数竞赛获奖者能得奖励和补偿,而其他参赛者连学时都得不到承认。三是指导教师工作量的承认。目前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都非常繁重,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计划通常都不计算教师的工作量,这严重抑制了教师在此方面的积极性。
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水平的提高,也使得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现有举措实施起来有些举步维艰。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做好内功,因此在课程设置、实践学分学时和教师工作量方面提出了一些有益改革和建议,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二年级开始进行了尝试,效果良好。
三、课程改革的尝试和建议
1.精简专业课程,腾出实践时间
参考Stanford学校教学计划[3]对学生提出五个方面的要求:
(1)技术知识:学生不仅要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还必须具备与之相关的数学、科学和信息处理等工程基础。
(2)实验和设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能够完成和设计实验性课题的基本能力,以及利用所学过的技术知识和技巧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组织和阐述所获信息的能力,可以进行专业写作。
(4)深入学习能力的准备:为学生提供硕士和博士学习所需的足够广度和深度的知识。 (5)职业准备:给学生提供宽范围的职业训练,包括经济、道德、领导和组织才能及团队协作等多方面。在此计划指导下,精简专业课程,放松学分要求(之前学生普遍需要修满180个左右学分才能毕业,造成大学四年每天上十几节课,理论满堂灌,实践没时间),为学生腾出实践时间。实践表明,突然给学生很多课余支配时间,其自行安排进行的事情仍然多数是理论学习(如考研、英语等),因此需要结合实践进行引导。
2.开设“应用课题实践与项目开发训练”综合课程,承认实践学分
通过设计“应用课题实践与项目开发训练”课程把概念、理论和方法(分析、设计、实验)联系起来,缩短学生学习专业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学制,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兴趣更高,使其动手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锻炼。该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引导学生参加实践能力训练,同时解决了前面提到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举措受阻的两个关键问题:承认学生的科研实践学分;[4]承认教师指导科研实践的工作量。由于同时解决了学生学时学分和教师报酬问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师生双方的实践积极性。然而,实践中,此课程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一个学期内理论和实践内容很难兼顾,往往刚刚打好理论方法基础进入实践环节,却已经到了课程结束。因此,此课程成功开设还需要诸多细节和时间安排的配合。
3.课程细节和建议
可将“应用课题实践与项目开发训练”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这样就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以及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区分开来,成为面向所有学生的普遍提高实践能力的课程。当然,该课程也可以同时为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及各类科技竞赛参赛服务;课程不应仅开设一个学期,应当安排3~4个学期,以便于合理安排理论和实践环节,深入到真正的实践和项目问题;可以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开设;开设教师须满足一定条件,比如具有科研项目开发经历、主持或者正在参与一项纵向和横向课题研究、在某个研究方向上经验丰富等;这些条件主要为了避免课程重新沦为理论课;课程以小班(最多10人)形式进行,各班课程内容根据具体课题和项目而定,学生可根据兴趣自行选择小班;课程考核以项目成果(产品原型、软件、代码、论文、技术报告等)演示和讲解为主。
四、总结
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缺乏的问题,分析了现有主要举措的问题,提出了针对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的教学改革尝试与建议。主要通过设计“应用课题实践与项目开发训练”综合课程把概念、理论和方法(分析、设计、实验)联系起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改革举措可以较好地解决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举措受阻的两个关键问题,为得到更好的实际效果,还需要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细节安排等各个方面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文衍宣,吕小艳,龙云飞.地方高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3,(2):38-41.
[2]李志明,李艳,汪朝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探讨[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3):61-63.
[3]傅丰林,王平.MIT&Stanford两校电子与电气信息类课程设置比较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发[J].中国电子教育,2005,(3):30-34.
[4]杨宁,于立蕾.学分制的创新:本科生科研学分[J].比较教育研究,2002,(2):48-51.
(责任编辑:孙晴)
关键词:实践创新能力;课程改革;大学生
作者简介:曹永锋(1976-),男,河北冀州人,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谢刚(1980-),男,贵州六盘水人,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贵州 贵阳 550001)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170-02
社会和企业期望大学生在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的同时还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然而,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较强调理论教学,把系统掌握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学生的核心任务,对学生评价也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但对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视不足,[1]其实践和实验环节远离生产实际,往往作为对理论教学内容的验证,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效果,“高分低能”学生屡见不鲜。
以杭州市统计局2010年发布的《杭州市大学生见习实训与创业企业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为例,当被问及对招收大学生的要求时,企业认为实践能力强和能吃苦耐劳是决定大学生是否被录用的重要因素的比重分别达到85.9%和84.6%,其后依次是思想品德好(68.4%)、专业对口(61.5%)、创新能力强(47.5%)。从行业来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以及教育、文化体育和社会娱乐业等企业都把实践能力强排在首位。然而,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现实情况可以使用全国首届大学生“生泰尔杯”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评委的一句话做总结“要是给大学生动手能力评个分,有及格就算不错了”。而且,这些参赛学生是经过了数层择优挑选并专门培训过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总结分析了现有改进举措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一、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现有举措
1.校企联合培养[2]
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环境和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参加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的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传统高校培养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的主体除了高校以外,还有企业的参与。企业更看重学生的实践经验与动手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必然重点关注和培养学生此方面的能力。具体的合作有订单式教育(即高年级学生就业指导和实习直接到签单工厂中去,实习后优先留用的方式)、高校与企业共建合作实验室(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一方面企业利用高校人才资源对生产实际和技术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和学生可以实际了解企业现状和最新问题,使研究和学习有所侧重)、高校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比订单式教育松散一些的形式,学生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指导其实习环节)、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双向挂职(企业技术人员走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和进行实践操作环节教学,从而将理论与现实应用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目标性;高校教师走进企业将实际需求带回到学校的实际教学当中)等方式。
2.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目前主要从国家、省和学校三个级别建立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体系。该计划通过项目申报、资金资助和教师辅导的方式,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一般情况下,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从校级计划中遴选产生,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从省级计划中择优推荐,形成以国家级计划为龙头、省级计划为主干、校级计划为基础,衔接紧密、结构完善的三级计划实施体系。
3.各类科技实践竞赛
各高校鼓励学生组队参加各学科和不同级别的专业技能竞赛。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例,常见的竞赛项目包括“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等。
二、存在的问题
校企联合培养是目前最佳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机会的方式。然而,企业是追求利益的,学校必须有一定基础才能引来“好”合作,否则反而演变为学生在毫无收获的情况下被企业和学校双重“剥削”。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放弃完全依靠外力的想法,首先要练好内功。目前学校内部为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所进行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和组队参加各类科技实践竞赛存在几个根本问题:一是上述举措仅能惠顾少数兴趣生、特长生和优秀生,难以提高学生整体实践和创新能力水平。二是学生相应学时学分的承认。目前只有少数竞赛获奖者能得奖励和补偿,而其他参赛者连学时都得不到承认。三是指导教师工作量的承认。目前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都非常繁重,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计划通常都不计算教师的工作量,这严重抑制了教师在此方面的积极性。
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水平的提高,也使得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现有举措实施起来有些举步维艰。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做好内功,因此在课程设置、实践学分学时和教师工作量方面提出了一些有益改革和建议,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二年级开始进行了尝试,效果良好。
三、课程改革的尝试和建议
1.精简专业课程,腾出实践时间
参考Stanford学校教学计划[3]对学生提出五个方面的要求:
(1)技术知识:学生不仅要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还必须具备与之相关的数学、科学和信息处理等工程基础。
(2)实验和设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能够完成和设计实验性课题的基本能力,以及利用所学过的技术知识和技巧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组织和阐述所获信息的能力,可以进行专业写作。
(4)深入学习能力的准备:为学生提供硕士和博士学习所需的足够广度和深度的知识。 (5)职业准备:给学生提供宽范围的职业训练,包括经济、道德、领导和组织才能及团队协作等多方面。在此计划指导下,精简专业课程,放松学分要求(之前学生普遍需要修满180个左右学分才能毕业,造成大学四年每天上十几节课,理论满堂灌,实践没时间),为学生腾出实践时间。实践表明,突然给学生很多课余支配时间,其自行安排进行的事情仍然多数是理论学习(如考研、英语等),因此需要结合实践进行引导。
2.开设“应用课题实践与项目开发训练”综合课程,承认实践学分
通过设计“应用课题实践与项目开发训练”课程把概念、理论和方法(分析、设计、实验)联系起来,缩短学生学习专业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学制,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兴趣更高,使其动手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锻炼。该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引导学生参加实践能力训练,同时解决了前面提到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举措受阻的两个关键问题:承认学生的科研实践学分;[4]承认教师指导科研实践的工作量。由于同时解决了学生学时学分和教师报酬问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师生双方的实践积极性。然而,实践中,此课程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一个学期内理论和实践内容很难兼顾,往往刚刚打好理论方法基础进入实践环节,却已经到了课程结束。因此,此课程成功开设还需要诸多细节和时间安排的配合。
3.课程细节和建议
可将“应用课题实践与项目开发训练”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这样就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以及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区分开来,成为面向所有学生的普遍提高实践能力的课程。当然,该课程也可以同时为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及各类科技竞赛参赛服务;课程不应仅开设一个学期,应当安排3~4个学期,以便于合理安排理论和实践环节,深入到真正的实践和项目问题;可以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开设;开设教师须满足一定条件,比如具有科研项目开发经历、主持或者正在参与一项纵向和横向课题研究、在某个研究方向上经验丰富等;这些条件主要为了避免课程重新沦为理论课;课程以小班(最多10人)形式进行,各班课程内容根据具体课题和项目而定,学生可根据兴趣自行选择小班;课程考核以项目成果(产品原型、软件、代码、论文、技术报告等)演示和讲解为主。
四、总结
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缺乏的问题,分析了现有主要举措的问题,提出了针对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的教学改革尝试与建议。主要通过设计“应用课题实践与项目开发训练”综合课程把概念、理论和方法(分析、设计、实验)联系起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改革举措可以较好地解决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举措受阻的两个关键问题,为得到更好的实际效果,还需要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细节安排等各个方面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文衍宣,吕小艳,龙云飞.地方高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3,(2):38-41.
[2]李志明,李艳,汪朝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探讨[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3):61-63.
[3]傅丰林,王平.MIT&Stanford两校电子与电气信息类课程设置比较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发[J].中国电子教育,2005,(3):30-34.
[4]杨宁,于立蕾.学分制的创新:本科生科研学分[J].比较教育研究,2002,(2):48-51.
(责任编辑:孙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