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与文学素质的培育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1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学素质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文学教育给学生开拓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广阔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艺术环境。要求切实加强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性阅读,摒弃传统语文教学的概念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文学鉴赏与创造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鉴赏阅读;素质培育
  
  传统的的语文教学以知识、技能教授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需要用丰富的文学情感来调节生活节奏,用较高的文学修养来抵御不健康文化的侵袭,用较犀利的文学艺术眼光观察社会生活,用健康的的文学艺术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这使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了中学语文教育学的重点。因此我们应对语文对文学素质培养问题进行重新审视。
  
  一、文学素质培养是传统语文教学最大的薄弱环节
  
  长期以来,文学素质的培养,陷入了模式化的泥潭,教师给学生传递的是一些概念性的、僵化的形式。教师在课堂上,无非是讲解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家风格、基本常识、中心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思想感情、语言特点、结构形式、情与景的关系、表现手法分析思想内容,分析艺术形式等等,甚至用公式去套,我们并不能说这些内容不能用,而是说不能用这些呆板的内容去代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教师不应该在“教”的过程中给作品贴上“标签”,再教学生“辨认”,或者把学生们赶进教师的思维圈子里,因为文学作品的品味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而不能作为一种外在的、附加的东西硬塞给学生。
  文学是人学,表现人性、人情、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情感,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开拓鉴赏真、善、美的审美天地,创设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艺术环境。一个人性的形成,人格的完美,离不开情感的熏陶,审美的体验。因此,文学教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可以做得好的,而应该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经验去对作品作个性化的解读,去感受去感悟作品。
  
  二、语文新课程对文学素质培养的要求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教学的指导意见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带有更大的个人色彩,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反应,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标准”中强调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是教师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出个性化的解读,强调的是学生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不是教师的“教”。
  
  三、以新的观念和方法提高文学素质培养的效率和质量
  
  建构主义观点认为,课本知识是一种关于种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的“模板”,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却绝不是正确的最终答案。对个体来讲毫无意义可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的东西交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们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的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以此来决定自己的学习的取舍性与取舍度。作为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预先经验,不能把新知识作为一座凌空飞架的桥梁,高架于学生的经验水平之外。知识是不能通过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来自于学习个体内部通过新旧经验的作用而建构的。教师的作用是帮助这种建构的完成。
  文学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特点在于它有个性,甚至有它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这种个性的、多义的乃至不确定性的东西,决不是用一些统一的大概念能概括得了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做的却正好相反,千千万万个读者只有一个包法利夫人,只有一个鲁四老爷,只有一个王熙凤,个性化的东西被概念化了,文学性被政治化了,人性人情的东西被理性化了,审美的意识被格式化了,难怪我们的文学课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文学课应该怎么上呢?没有也不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但有两点必须指出:(1)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除了一些文学基本常识等技术性的部分外,课堂的分析、由分析而产生的一个又一个结论是不应太多的,最好的文学课就是把它办成一场文学盛宴,即搞成一堂集体欣赏课,尽可能地诱导每一学习者,让其个体经验复活,活生生地,一个一个地从群体中分离出来,让具体的生命有了具体的感动,而不是把大家的感受搅在一起,模糊化,统一化,格式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一个为主体服务,为每一个学习个体提供更大经验、思维空间的发起人、主持人和导航者,引导学生达成与文本的对话,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因为文学教育的最终结果是通过学习者自己的建构来完成的。(2)教师必须提高引导阅读的能力和质量。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决不是无序的自由谈,它是建立在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的基础之上的。教师可以在目标、方法等方面做一些必要的提示,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做一些适当的示范,然后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学,让他们自己去感知、领悟、联想、想象,让他们完全融进作品之中,陶醉于其中,在“走进”与“走出”中完成与作品的对话,完成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的解读,如果没有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作基础,课堂虽然热烈,实际上学生会收获甚微,文学教育的目标还是难以实现。因此教师应在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上狠下功夫。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正得到广泛的认同,对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探索。
其他文献
一、开放型阅读教学的目的    1、加大情感熏陶力度强化民族情感,发展学生个性,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一条提到:要培养爱国感情,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还要尊重多样文化。这就说,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要加大学生个人情感熏陶力度,强化民族感情,尊重多样文化所反映出来的多种民族的情感内涵,营造学生健康、丰富、积极、向上的情感世界,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2、开拓文学鉴赏领域开放
期刊
如何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是一个新的重要课题。我们学校坚持抓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结合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特点谈谈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1、设计课堂提问要注意层次性。根据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提问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层层深入地提出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
期刊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课程改革已全方位地展开,构建一种更加符合新时期少年儿童生活,关注人文教育,体现生活教育理论的课程已是当务之急。在教学《品德与社会》的课时,教师必须认真贯彻课程标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转变教学观念,摈弃过去那种纯粹的思想教育,以及过多地说教,改变传统课堂教育呆板、枯燥、忽视儿童需要的弊端。    一、开放课堂空间,启发创新思维    传统品德课教学把学生禁锢于教室,流行
期刊
课堂教学以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为宗旨,而实现这一宗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在课堂上针对教材内容及学生的状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现代素质教育提倡创新教育,实际上是说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创新,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要创新,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最根本要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学会自己学习的方法,同时创新教学还要立足于学习本身,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
期刊
摘要: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进程中,要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就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促进他们运用严密的逻辑去学习理解知识,改进学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逻辑思维;训练;运用;方法    如果我们对应语学习要要培养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深如的思考,就会知道:听、说、读、写的过程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思维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的方法进行训练和指导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全面的社会常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社会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一堂好的社会课要采用直观形象、灵活多样、具体生动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把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情感性和实践性,运用于各个教学环节中。为此,我尝试各种方法进行教学。    一、提出疑问,激发兴趣    要使学生产生学习社会课的愿望,使之不致于对自己的比较生疏、
期刊
一、课堂教学语言富有艺术性    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兴致勃勃。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具有驾权语言的高超技能:亲切舒缓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张驰相间的语速、强弱适当的音量。使教学语言给人以一种强烈的流利动听、富有磁力的语感美的刺激,为教学增辉添彩。    二、准确简练    所谓准确,就是用最确切、恰当的词
期刊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教育部最近分别对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进行了改革,在这种新的形势之下,如何在新的课程教学中突出创新精神、时代精神?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要认真学习创造学理论,了解创新精神的表
期刊
写作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中学生必须在具备了一定的词汇积累、语法基础和英语语感才能进行英语写作,因此英语写作也是对中学生学习英语提出的最高要求,是英语教学中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我认为,高中英语的写作教学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训练和引导。    一、以积累词汇和把握英语句法为基础,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通过翻译、描述事物和发表议论,启发诱导学
期刊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教学环境,既指物理环境,也指教学双方的关系。“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与境和谐统一方为情境。下面就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政治课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一、中学政治课创设情境的必要性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也是一种认识活动。认识的一般规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思想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