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改下的品社课教学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l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课程改革已全方位地展开,构建一种更加符合新时期少年儿童生活,关注人文教育,体现生活教育理论的课程已是当务之急。在教学《品德与社会》的课时,教师必须认真贯彻课程标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转变教学观念,摈弃过去那种纯粹的思想教育,以及过多地说教,改变传统课堂教育呆板、枯燥、忽视儿童需要的弊端。
  
  一、开放课堂空间,启发创新思维
  
  传统品德课教学把学生禁锢于教室,流行的是以知识为本,教师为中心,灌输唯上的教学模式,教室是学生唯一活动的天地。学生只是个容器,任凭教师灌输。这种教学完全不顾学生的体验与感受,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品德与社会》课程明确指出:课程要面向儿童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其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要加强和发挥儿童的创造力,要了解儿童,解放儿童,尊重儿童的人权。应给儿童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把儿童从学校放到大自然之中。教育家的话充分说明了作为品德与生活的课程,课堂的空间已经不能局限于教室,而应该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融入自然。例如,在教学《我们播种春天》时,学生在教师启发下,通过畅想春天,引申学生认识3月12日是植树节,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与体会,来畅谈树木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学生能够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弄明白树木“带给人们新鲜的空气”,“人们可以在树下乘凉”,“为小鸟安家”,“美化绿化我们的环境”等。在学生明白了树木的好处后,教师接下去安排了学生到实践活动的场地,学生分小组进行植树,学生情绪高昂,个个主动参与,有的挖坑、有的扶树、有的开始培土、有的浇水,一棵棵小树在他们的小手下栽种了,他们充分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学生在活动中,懂得了“不能在树上刻字,不能乱摘花,践踏花草”。这种教学空间的延伸,无疑给学生注入了活力,使他们在自然界中,感受身边的事与物,在动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把道德教育寓于活动之中,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课程。从教材图文并茂的亲切画面中,我们不难了解到:课程遵循了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拘泥于书中那几幅图片,更多的是让他们了解生活,走进生活实际,图片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只是给了孩子们一个清晰的思路。例如,在教学《冬爷爷在哪里》时,教师可事先布置学生对天气温度变化作一系列记录。同时带领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各种花草树木、人类动物的活动情况,发现冬天的特征,积累冬天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发表一下自己一段时间以来的体会,交流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同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比如:冬天里有的树木落叶了,有的却仍郁郁葱葱?有的花草枯萎了,而腊梅、水仙却傲霜斗雪,竞相开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探索为什么。可能解答的结论不是正确的,但作为对一年级的儿童来讲,更重要的是考察他们能否勇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况且在之前观察记录的时间里,已经培养了的学习科学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就足够让他们受用一辈子了。
  
  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体验学习的快乐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学习方式上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品德与社会》课程同样也要求运用这一方式指导课堂教学。作为教师,我们常常担心学生这个做不好,那个有点难度,喜欢给学生“造阶梯”,把学生的大脑看成是白纸一张。有时满以为自己精心设计的一个教案定会赢得满堂喝彩,却不料因为不切学生实际而教得一败涂地。教学不能一厢情愿,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品德与社会》课程明确指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要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教师可以“微笑和点头,专心听他说”向学生传达友好的信息;还可以像于永正老师那样“蹲下来,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这样才能与孩子们有共同语言。比如,在教学《过新年》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小组讨论,为新年活动提出一些金点子。学生积极参与,纷纷发表自已的见解,最后教师进行汇总。儿童的性格天真烂漫,无拘无束,他们喜闻乐见的点子有“贴鼻子”,“套环”,“画画”,“讲故事”,“猜谜语”,甚至有人还提出要“包饺子”!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更是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同时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和倾听人家,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
  
  四、用好教材的策划功能,开展活动式课堂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活动性”,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中介。课程还要求教师有正确的教材观,指出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此,教师应该把握这一理念,“用”好教材,而不是“教”好教材。教学中更多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比如,教学《坐立走有精神》一课时,教师假若是单纯地讲解坐、立、走的姿势和要领,定有不少学生仍然达不到要求。那怎样让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呢?教师可以组织“我来当评委”“军营大检阅”等等各种各样的展示活动来达到目的。因为展示活动是最令儿童兴奋的,准备训练的过程特别能给学生以美好的体验,它能使每个儿童都能积极参与到,不论能力的大小,都有事可做。若教师在活动前能先布置一下教室,用音乐渲染一下现场气氛,用语言不断给以信心和鼓励,学生的表现欲会大大增强。
其他文献
摘要:新的中学《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把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为提升学生的基本艺术素质服务。  关键词:中学音乐;情感;审美;方法    音乐是最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在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中,音乐教学应当立足于
期刊
一、教学评价理念的转变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评价中,我对学生的评价只关注反映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体现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在形成性评价中,只重视教师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评价功能上,只重视评价的甄别功能,而忽视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服务的功能;在评价内容上,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而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只重视书面考试,而忽视学生各种
期刊
摘要:对于内蒙古通辽地区首次进行新课程改革,我们每位思想政治课教师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看法,经过这段时间学习实践和假期的培训,使我们对新课改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觉得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教学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课改实践;创新;课堂教学;自身素质    2009年内蒙古通辽地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已全面铺开,面对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史上这次空前、彻底的课程调整和改革,作为政治课教师的
期刊
一、正确认识数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
期刊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
期刊
长期以来,品德与社会课大都由语文教师兼任,这有不利因素,但也为整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何总结成功经验,为新课改提供借鉴和参考,本人做了有益的尝试。在把握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指向,踩稳其落脚点的同时,借用其丰富的资源以应和语文课程理念,并更好地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通俗地说这叫做“一只脚踩两只船”。一只脚是综合素质,两只船分别是语文和品德与社会。整合实践表明,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大有裨益。  
期刊
当前,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代,我们的语文教育为了能够顺应这个变革的时代,也在进行着一场如火如荼的变革,这场改革为语文教学洞开了一片美丽的天地。但是,由于上级部门评课时过于强调教法和学法的新颖,加上层出不穷的新理念,我们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至使我们一线的有些语文教师迷失方向,有许多教师会这样问:“语文课到底该怎样上?”窃认为,不管怎样改革,我们必须守住一颗平常的心,冷静地审视和反思当前语文教育现状
期刊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
期刊
一、开放型阅读教学的目的    1、加大情感熏陶力度强化民族情感,发展学生个性,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一条提到:要培养爱国感情,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还要尊重多样文化。这就说,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要加大学生个人情感熏陶力度,强化民族感情,尊重多样文化所反映出来的多种民族的情感内涵,营造学生健康、丰富、积极、向上的情感世界,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2、开拓文学鉴赏领域开放
期刊
如何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是一个新的重要课题。我们学校坚持抓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结合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特点谈谈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1、设计课堂提问要注意层次性。根据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提问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层层深入地提出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