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集雨灌溉工程 促山区经济发展

来源 :节水灌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lipi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区、丘陵区干旱缺水,农业效益低下.集雨灌溉工程能有效地利用当地降水资源,提升农业种植水平,只要抓好集雨场、水窖建设,配置好提水、输灌设备,落实工程主体,调整产业结构,集雨灌溉工程就能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纷繁复杂的过程,并不是几个单一元素的累积,而是综合了众多元素的有机整体,这其中包含了学生的原始经验、认知方式和教学资源的运用等。因此,阅读教学的开展就必须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由此,也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阅读教学就应该从原本关注课文内容信息的层面不断向学生的言语形式进军,为学生语言意识的铸造奠定基础。  一、紧扣语言妙趣,在唤醒童真中发展言语生命  教师要善于从教材的语言丛林中探寻语言之间的趣味性,凸显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从而在经验的升华与认知中,彰显语文表达的灵性。  1.紧扣文本语境,多维渗入
我们曾都区地处鄂西北,属封闭性流域,百川出境,无一客水过往,水资源十分紧缺,是有名的“旱包子”地区.全区国土面积6 989km2,165万人,耕地面积147万亩,山场605万亩,水域3.93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语言艺术,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魅力及教学修养、教学风格等都会从教学语言的具体运用上体现出来。因此, 抓住语文学科的特性,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质量,有效发展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规范性  如果说教师的行动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那么教师的语言就是有声的行为、无形的楷模。教师为人师表,口语的示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小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人们日常的言语活动中,听和说占到了75%。我们不仅要训练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那么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提高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互联网和语文作业结合在一起,设计出更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作业。利用微视频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展开预习,利用自媒体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利用大数据能更好地对学生的作用进行过程评价。如果巧妙使用,则互联网能成为探索语文作业新形式的利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巩固学到的知识,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少教师以抄写、背诵等作为作业的主要形式,让不少学生感到很乏味,缺乏参与的
将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的需求,有意识地把认识事物与学习语言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我强调运用文中的精彩语言,使用文中恰当的说明方法,就是为了将文中学到的语言,巧妙地转移到自己的习作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形式的范例,有用词精当的,对仗工整的,表达形象的,逻辑严密的,结构巧妙的等不一而足。《新型玻璃》就是很具语言特色的文本,是
制定节水灌溉规划促进节水农业发展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李英能解放40多年来,我国大力开发水资源,发展农田灌溉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1亿亩,增力。到1988年的7.2亿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前言”的“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崔峦老师也指出:“2011版的‘课标’出现频率最多的关键词是‘运用’。”也就是说,在教改课改盛行的今天,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焦聚“语用”。因此,每上一节课,我们语文教师都应该深入解读文本,解读学生,从文本中寻找语言训练的切入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让每一节的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