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家纺行业刚刚起步的时候,人们还没有真正弄清家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更别提自主研发设计了,那个时候中国的家纺产品主要是通过大量购买国外花样画稿的方式来开发新产品。渐渐地,也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模仿进而抄袭。而对此,相当之大的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现在已经成为继美国纽约第五大道和德国法兰克福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家纺中心——南通家纺,在十几年前,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只是对此他们迅速做出了反应,早在1997年,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乡镇级版权管理机构——志浩市场版权管理办公室,办公室成立之初,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向百姓宣传版权保护的意义,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转变百姓的观念才是最难的。
南通市川姜镇志浩版权管理办公室杨文信主任早前接受中央台记者采访时曾说“以前这个市场,当时只有三百多户经营户,一百多款的花型,千篇一律。你有我有他也有,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你的流行花型我来抄袭,谁干涉就开始打架,是这样一种情况。”
1996年的时候,某公司从台湾引进了一百多过款花型出现在市场上后,引起轰动,有的一天之内就销售一万米,这样的巨大经济利益诱使当地一些小商户开始盗版,为此公司出示他们在台湾行政当局注册的版权证明,很多小商户看不懂,听不明白。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况,“说真的,当时真的不懂什么叫版权,没有这个概念,每天都能看见有很多新的好看的花型出来,这个好看的花型,对于我们来讲,不仅是一个花型。他就是成捆成捆的人民币。”一位从事家纺行业多年的当地人说。
志浩市场版权管理办公室的成立,一开始的维权道路是艰难的,因为有太多的不理解。南通市川姜镇党委书记龚卫说:“当初在维权过程中,就有人认为,你这样做,就是要了我们的命,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做的,靠这个生财来养家糊口的。这样做就是保护了少数人的利益,放弃了我们大多数人的利益。”很多人在抄袭的过程中,看不到别人经济利益损失,只是看到自己赚钱了,这样的愉悦让他们很满足。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创新意识的增强,南通有很多企业也开始慢慢强大起来,而当他们辛辛苦苦设计出来的花型,投放市场很短的时间就被盗用的时候,才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心痛,才更明白版权保护的重要。
版权保护保护的是企业的经济利益,保护的是创新的积极性,保护的是竞争力的整体提高。版权保护这样一个从白发、无序、低水平到自觉、规划和高层次的发展过程,则是中国家纺行业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让企业远离产权被侵
在这个以知识为主导的时代,一个毋庸置疑的现实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甚至可称得上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杀手锏”。创造、利用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融入经济全球化并从中获益的重要条件。先后荣获“省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全国版权保护示范单位”、“省级正版正货示范街区”、“世界版权优秀案例示范点”等荣誉称号的南通家纺,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作出了非常成功的探索。2009年12月,《南通家纺市场版权保护调研报告》得到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确认,这是WlPO首次在一个国家特定地区和行业进行专项调研并发布报告。该组织官员认为南通版权保护的成功经验最重要是两点:系统的法律框架支撑以及各级行政机关强有力的支持。
“过去我在东北做了10多年的布料生意,花型被盗版是常有的事,到处反映情况也没个人替我维权,亏了几百万哪!原本决定收手不干,回家享享清福算了,后来听说南通家纺城版权保护得相当好,过来考察了一番,果然名不虚传,于是带着一帮兄弟来南通投资了。”日前,南通恒俪布业有限公司经理秦恒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早在1997年前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乡镇级版权管理机构——志浩市场版权管理办公室,一套完善的版权管理、保护和登记机制也应运而生。家纺城版权管理办公室还与区司法局签订对接协议,在保护模式、市场信息、证据保全、调解机制、保护措施五个方面形成互通协调机制,并在区科技局的组织下对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培训,提高企业版权保护意识,2006年起每年进行一次“版权管理示范户”、“版权保护先进者”评选,对先进企业及个人进行嘉奖,此举进一步激发企业版权自我保护意识。2009年,家纺城又成立了全国乡镇首家“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统筹协调知识产权事宣,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为企业建设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资料显示,十多年来,已累计登记著作权美术作品17938件;申请专利971件,已授权246件:拥有商标(含引入商标)936个。累计接受版权投诉1635起,成功调解案件1526起,累计为权利人挽回经济损失达18 5亿元。
江苏南通、浙江绍兴、山东潍坊、广东佛山为我国著名的四大纺织品集散中心,四地每年纺织品交易额都在百亿元以上,纺织品花样仿冒频繁也一直困扰着市场的提升发展。南通家纺在做好自身版权保护的同时,还主动走出协助浙江、山东等外省家纺市场成立版办公室,并把多年积累起来的经验加以推广,为兄弟省市家纺市场构筑良好的版权防护体系。为顺应知识产权战略发展需要,促进版权管理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4月12日,南通家纺与浙江绍兴、山东潍坊、广东佛山四地政府官员和行业代表共同签署了《纺织品市场版权保护与合作协议》,涵盖了版权登记、案件协查、信息共享、宣传协作等版权保护方面的重要问题。四地联手签约,抱团合作,突破跨地区异地版权保护瓶颈,形成纺织产业的版权保护“联合体”,不仅能减少各地市场花样版权的恶性竞争,杜绝仿冒侵权,而且更有利于进一步规范纺织品市场版权管理与保护,有利于提高市场创新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四地版权保护协作机制的建立,翻开了中国纺织品市场版权保护新的一页,开创了我国跨省开展纺织品市场版权保护与合作的先河,多方位保护,为南通家纺企业远离知识产权被侵之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为进一步培育和繁荣南通家纺市场夯实了基础。
赢官司也要赢市场
家纺市场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产权案件的数量与日俱增,类型也呈多元化的特点。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给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一个更好的法律环境,成为人民法院在司法实践中的一个新课题。
为适应家纺知识产权对司法保护高效快捷的需求,2008年区法院在南通家纺城成立了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主要针对 涉及家纺知识产权案件侵权证据易灭失、花型的市场效益周期短等特点,在立案、保全、审理等各个环节上构建了快速反应机制:凡是家纺城的企业或者业主申请有关知识产权禁令和保全的,审判庭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凡是版权办公室调解无果的案件,只要当事人提出起诉的,都可以就地依法立案和调解。“当事人一旦申请在本区范围保全,5分钟内启动审查程序,15分钟内完成立案,20分钟内制成裁定书,1小时内赶到保全现场。”通州法院院长刘惠;中向记者这样描述。
在家纺城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能动司法不只是口号,更是行动。在区法院审判质效考核信息系统里,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据:家纺类版权纠纷案件调撤率达84.82%,其中庭前调解的案件占比52%,调解案件无一进入强制执行程序。2009年8月27日,从事商标标识设计的李某起诉南通某纺织品公司,要求停止商标著作权侵权。公司负责人很纳闷,在原告李某注册前好几年的产品上就已经使用过的商标标识,怎么一夜之间就成了侵权品呢?
法官对着两个标识仔细研究,发现虽然两个标识的确有点细微的差别,但相似度很高,按照法律规定,商标能引起产生误解即为侵权。面对法律条文的硬性规定,纺织品公司无言以对,但只同意赔偿几千元。第一次开庭调解当事人双方不欢而散后,承办法官有了新的思路:不管是调解、判决还是民事制裁手段的运用,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司法效益的最大化,取得双赢的效果。倘若判决纺织品公司立即停止侵权,那么该公司之前所投产的包括这个标识的产品均需作废,对这家公司无疑是个毁灭性的打击。对于原告李某来说,让那个标识束之高阁,无疑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让争议的标识在市场继续活下去新的办案思路清晰后,法官在第二次开庭中提议双方不要在停止侵权和赔偿多少上徒劳,而应将焦点转移到如何有偿使用标识中来,将智力成果转化为有偿使用。在法官入情入理的分析说服后,双方均接了这种“双赢”建议,最终以3.6万元转让著作权。
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创意产业司官员根切夫、世界知识产权保护组织总干事助理王彬颖在南通家纺市场调研期间到过巡回审判庭,他们的评价是“家纺市场里设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不仅为商户诉讼提供方便,无形之中更提高了布商的版权保护意识,以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打造企业“护身符”
13年前,提起著作权、版权,家纺城的农民布商大多茫然不知,甚至会嗤之以鼻:“什么版权不版权的?我们不懂,照着好看花样依葫芦画瓢,自古以来就是这么干的!”。而今,昔日不知版权为何物的他们高攀知识产权的利剑,将版权保护视为“护身符”、“保护伞”。
靠创意打拼市场的雅惠布业是最早一批申请版权保护的企业。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想当年,因为企业间相互仿制、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的行为实在太厉害了。如果我们当初连一点版权保护意识都没有,事先没有登记注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侵权工厂生产我们的产品,并把客人拉走,这将给公司带来多大的损失啊!现在实行版权保护,心里边踏实多了,而且有了版权几万米的单子一下子就能订下来,年经营额外大幅提升,版权保护让我看到了版权的产业化价值。”香港情语轩寝室用品公司总经理杨斌如今成了版权管理办公室的“常客”,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到版权管理管理办公室“报到”,为公司新研发出的花型注册登记版权。最近他一口气申请了25件新研发出来的新花型注册登记版权,迄今已申请了上千件版权作品登记,并且这些版权作品95%以上都已产业化。业内人士都知道,杨斌这位如今的版权大户,几年前曾是屡被打击的“盗版大王”,最严重的时候3个月就被打击了6次,企业人不抵罚。正是版权保护这根神奇生命线,牵引他走出了盗版模仿的死胡同,走上了浴火重生的崭新路径。“跟着别人走,不如领着市场走。”2006年,杨斌招聘10多个专业设计师,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团队。如今他开发的新花型一推向市场,立马成为流行风向标,一个新刨花型赚几十万不为鲜见。在志浩市场,像杨斌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他们的成败起落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鲜活的范例,利用版权保护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财富的能力,已逐渐成为企业家们的共识,提起版权保护,古琦布业的老板说:“以往企业是很封闭的,做起事来瞻前顾后,就怕自己辛辛苦苦开发出来的花型一不留神就被人家克隆去了。现在有了版权保护,我们就敢放开手脚大胆地去创新,开发新产品了。”这家企业已连续4年荣获家纺城版权管理示范户主。
通过版权保护,企业主们不仅鼓起了“钱袋子”,而且催生出家纺市场创意设计产业,带动了整个产业的提档升级。据不完全统计,南通家纺产业去年总产值近千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其中志浩和叠石桥年成交额500多亿元,出口创汇5亿多美元,成为继美国纽约第五大道和德国法兰克福之后的世界第三家纺中心,实现了传统纺织产业向现代高端家纺业发展的华丽转身。今年4月26日,第十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南通家纺城被省商务厅、省版权局和省知识产权局确定为“江苏省知识产权重点联络点”,这意味着从此南通家纺城优先享受相关优势资源,包括申报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申报出口知识产权项目资金、优秀作品版权输出贸易、正版正货承诺、境外商标注册、出口产品境外认证、收购境外知名品牌、建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公共服务平台。
一个基层乡镇的版权保护,改变了一方农民的生产方式,造就了一方市场的昌盛繁荣,富裕了一方朴实善良的农民。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官员实地考察后惊叹:“一个偏僻乡村,通过版权保护,打造出世界家纺航母一南通经验,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现在已经成为继美国纽约第五大道和德国法兰克福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家纺中心——南通家纺,在十几年前,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只是对此他们迅速做出了反应,早在1997年,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乡镇级版权管理机构——志浩市场版权管理办公室,办公室成立之初,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向百姓宣传版权保护的意义,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转变百姓的观念才是最难的。
南通市川姜镇志浩版权管理办公室杨文信主任早前接受中央台记者采访时曾说“以前这个市场,当时只有三百多户经营户,一百多款的花型,千篇一律。你有我有他也有,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你的流行花型我来抄袭,谁干涉就开始打架,是这样一种情况。”
1996年的时候,某公司从台湾引进了一百多过款花型出现在市场上后,引起轰动,有的一天之内就销售一万米,这样的巨大经济利益诱使当地一些小商户开始盗版,为此公司出示他们在台湾行政当局注册的版权证明,很多小商户看不懂,听不明白。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况,“说真的,当时真的不懂什么叫版权,没有这个概念,每天都能看见有很多新的好看的花型出来,这个好看的花型,对于我们来讲,不仅是一个花型。他就是成捆成捆的人民币。”一位从事家纺行业多年的当地人说。
志浩市场版权管理办公室的成立,一开始的维权道路是艰难的,因为有太多的不理解。南通市川姜镇党委书记龚卫说:“当初在维权过程中,就有人认为,你这样做,就是要了我们的命,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做的,靠这个生财来养家糊口的。这样做就是保护了少数人的利益,放弃了我们大多数人的利益。”很多人在抄袭的过程中,看不到别人经济利益损失,只是看到自己赚钱了,这样的愉悦让他们很满足。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创新意识的增强,南通有很多企业也开始慢慢强大起来,而当他们辛辛苦苦设计出来的花型,投放市场很短的时间就被盗用的时候,才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心痛,才更明白版权保护的重要。
版权保护保护的是企业的经济利益,保护的是创新的积极性,保护的是竞争力的整体提高。版权保护这样一个从白发、无序、低水平到自觉、规划和高层次的发展过程,则是中国家纺行业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让企业远离产权被侵
在这个以知识为主导的时代,一个毋庸置疑的现实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甚至可称得上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杀手锏”。创造、利用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融入经济全球化并从中获益的重要条件。先后荣获“省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全国版权保护示范单位”、“省级正版正货示范街区”、“世界版权优秀案例示范点”等荣誉称号的南通家纺,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作出了非常成功的探索。2009年12月,《南通家纺市场版权保护调研报告》得到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确认,这是WlPO首次在一个国家特定地区和行业进行专项调研并发布报告。该组织官员认为南通版权保护的成功经验最重要是两点:系统的法律框架支撑以及各级行政机关强有力的支持。
“过去我在东北做了10多年的布料生意,花型被盗版是常有的事,到处反映情况也没个人替我维权,亏了几百万哪!原本决定收手不干,回家享享清福算了,后来听说南通家纺城版权保护得相当好,过来考察了一番,果然名不虚传,于是带着一帮兄弟来南通投资了。”日前,南通恒俪布业有限公司经理秦恒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早在1997年前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乡镇级版权管理机构——志浩市场版权管理办公室,一套完善的版权管理、保护和登记机制也应运而生。家纺城版权管理办公室还与区司法局签订对接协议,在保护模式、市场信息、证据保全、调解机制、保护措施五个方面形成互通协调机制,并在区科技局的组织下对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培训,提高企业版权保护意识,2006年起每年进行一次“版权管理示范户”、“版权保护先进者”评选,对先进企业及个人进行嘉奖,此举进一步激发企业版权自我保护意识。2009年,家纺城又成立了全国乡镇首家“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统筹协调知识产权事宣,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为企业建设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资料显示,十多年来,已累计登记著作权美术作品17938件;申请专利971件,已授权246件:拥有商标(含引入商标)936个。累计接受版权投诉1635起,成功调解案件1526起,累计为权利人挽回经济损失达18 5亿元。
江苏南通、浙江绍兴、山东潍坊、广东佛山为我国著名的四大纺织品集散中心,四地每年纺织品交易额都在百亿元以上,纺织品花样仿冒频繁也一直困扰着市场的提升发展。南通家纺在做好自身版权保护的同时,还主动走出协助浙江、山东等外省家纺市场成立版办公室,并把多年积累起来的经验加以推广,为兄弟省市家纺市场构筑良好的版权防护体系。为顺应知识产权战略发展需要,促进版权管理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4月12日,南通家纺与浙江绍兴、山东潍坊、广东佛山四地政府官员和行业代表共同签署了《纺织品市场版权保护与合作协议》,涵盖了版权登记、案件协查、信息共享、宣传协作等版权保护方面的重要问题。四地联手签约,抱团合作,突破跨地区异地版权保护瓶颈,形成纺织产业的版权保护“联合体”,不仅能减少各地市场花样版权的恶性竞争,杜绝仿冒侵权,而且更有利于进一步规范纺织品市场版权管理与保护,有利于提高市场创新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四地版权保护协作机制的建立,翻开了中国纺织品市场版权保护新的一页,开创了我国跨省开展纺织品市场版权保护与合作的先河,多方位保护,为南通家纺企业远离知识产权被侵之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为进一步培育和繁荣南通家纺市场夯实了基础。
赢官司也要赢市场
家纺市场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产权案件的数量与日俱增,类型也呈多元化的特点。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给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一个更好的法律环境,成为人民法院在司法实践中的一个新课题。
为适应家纺知识产权对司法保护高效快捷的需求,2008年区法院在南通家纺城成立了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主要针对 涉及家纺知识产权案件侵权证据易灭失、花型的市场效益周期短等特点,在立案、保全、审理等各个环节上构建了快速反应机制:凡是家纺城的企业或者业主申请有关知识产权禁令和保全的,审判庭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凡是版权办公室调解无果的案件,只要当事人提出起诉的,都可以就地依法立案和调解。“当事人一旦申请在本区范围保全,5分钟内启动审查程序,15分钟内完成立案,20分钟内制成裁定书,1小时内赶到保全现场。”通州法院院长刘惠;中向记者这样描述。
在家纺城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能动司法不只是口号,更是行动。在区法院审判质效考核信息系统里,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据:家纺类版权纠纷案件调撤率达84.82%,其中庭前调解的案件占比52%,调解案件无一进入强制执行程序。2009年8月27日,从事商标标识设计的李某起诉南通某纺织品公司,要求停止商标著作权侵权。公司负责人很纳闷,在原告李某注册前好几年的产品上就已经使用过的商标标识,怎么一夜之间就成了侵权品呢?
法官对着两个标识仔细研究,发现虽然两个标识的确有点细微的差别,但相似度很高,按照法律规定,商标能引起产生误解即为侵权。面对法律条文的硬性规定,纺织品公司无言以对,但只同意赔偿几千元。第一次开庭调解当事人双方不欢而散后,承办法官有了新的思路:不管是调解、判决还是民事制裁手段的运用,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司法效益的最大化,取得双赢的效果。倘若判决纺织品公司立即停止侵权,那么该公司之前所投产的包括这个标识的产品均需作废,对这家公司无疑是个毁灭性的打击。对于原告李某来说,让那个标识束之高阁,无疑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让争议的标识在市场继续活下去新的办案思路清晰后,法官在第二次开庭中提议双方不要在停止侵权和赔偿多少上徒劳,而应将焦点转移到如何有偿使用标识中来,将智力成果转化为有偿使用。在法官入情入理的分析说服后,双方均接了这种“双赢”建议,最终以3.6万元转让著作权。
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创意产业司官员根切夫、世界知识产权保护组织总干事助理王彬颖在南通家纺市场调研期间到过巡回审判庭,他们的评价是“家纺市场里设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不仅为商户诉讼提供方便,无形之中更提高了布商的版权保护意识,以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打造企业“护身符”
13年前,提起著作权、版权,家纺城的农民布商大多茫然不知,甚至会嗤之以鼻:“什么版权不版权的?我们不懂,照着好看花样依葫芦画瓢,自古以来就是这么干的!”。而今,昔日不知版权为何物的他们高攀知识产权的利剑,将版权保护视为“护身符”、“保护伞”。
靠创意打拼市场的雅惠布业是最早一批申请版权保护的企业。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想当年,因为企业间相互仿制、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的行为实在太厉害了。如果我们当初连一点版权保护意识都没有,事先没有登记注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侵权工厂生产我们的产品,并把客人拉走,这将给公司带来多大的损失啊!现在实行版权保护,心里边踏实多了,而且有了版权几万米的单子一下子就能订下来,年经营额外大幅提升,版权保护让我看到了版权的产业化价值。”香港情语轩寝室用品公司总经理杨斌如今成了版权管理办公室的“常客”,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到版权管理管理办公室“报到”,为公司新研发出的花型注册登记版权。最近他一口气申请了25件新研发出来的新花型注册登记版权,迄今已申请了上千件版权作品登记,并且这些版权作品95%以上都已产业化。业内人士都知道,杨斌这位如今的版权大户,几年前曾是屡被打击的“盗版大王”,最严重的时候3个月就被打击了6次,企业人不抵罚。正是版权保护这根神奇生命线,牵引他走出了盗版模仿的死胡同,走上了浴火重生的崭新路径。“跟着别人走,不如领着市场走。”2006年,杨斌招聘10多个专业设计师,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团队。如今他开发的新花型一推向市场,立马成为流行风向标,一个新刨花型赚几十万不为鲜见。在志浩市场,像杨斌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他们的成败起落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鲜活的范例,利用版权保护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财富的能力,已逐渐成为企业家们的共识,提起版权保护,古琦布业的老板说:“以往企业是很封闭的,做起事来瞻前顾后,就怕自己辛辛苦苦开发出来的花型一不留神就被人家克隆去了。现在有了版权保护,我们就敢放开手脚大胆地去创新,开发新产品了。”这家企业已连续4年荣获家纺城版权管理示范户主。
通过版权保护,企业主们不仅鼓起了“钱袋子”,而且催生出家纺市场创意设计产业,带动了整个产业的提档升级。据不完全统计,南通家纺产业去年总产值近千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其中志浩和叠石桥年成交额500多亿元,出口创汇5亿多美元,成为继美国纽约第五大道和德国法兰克福之后的世界第三家纺中心,实现了传统纺织产业向现代高端家纺业发展的华丽转身。今年4月26日,第十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南通家纺城被省商务厅、省版权局和省知识产权局确定为“江苏省知识产权重点联络点”,这意味着从此南通家纺城优先享受相关优势资源,包括申报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申报出口知识产权项目资金、优秀作品版权输出贸易、正版正货承诺、境外商标注册、出口产品境外认证、收购境外知名品牌、建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公共服务平台。
一个基层乡镇的版权保护,改变了一方农民的生产方式,造就了一方市场的昌盛繁荣,富裕了一方朴实善良的农民。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官员实地考察后惊叹:“一个偏僻乡村,通过版权保护,打造出世界家纺航母一南通经验,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