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ong790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人文精神的概念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经》, “关乎天文,以察事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它既体现在物质方面,也体现在精神方面。
  目前对人文精神教育的解释在各类文献中尚无明确概念,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人文精神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简言之,就是旨在培养人們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本文所言的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是特指对高等职业人才在思想品格、文化修养、身心素质、审美情趣等方面实施的影响。
  
  一、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与加强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
  
  1.当前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现状分析
  (1)当前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表明,当前我国高职生的人文素质的现状不容乐观,人文素质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知识、能力和修养三个层面。在知识层面上,高职学生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秀传统了解甚少;在能力层面上,大部分高职生口语、文字表达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欠缺,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在综合素质上不太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在修养层面上,不少高职学生语言不美、行为不文明,社会公德意识浅薄,缺乏抵御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的能力。
  (2)造成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的原因。
  首先,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环节薄弱。绝大多数以理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在办学中对人文精神培养不够重视,这就决定了高职生人文精神培养的薄弱状态。现今高等职业教育,在只重专业,不重基础;只重知识传授,不重人格养成等一些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的人文学科比重很低,课程范围窄,高水平的“人文知识讲座”少,高职学生很少有机会接受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的熏陶和文化名人的言传身教。
  其次,高职学生缺乏足够的关注和习惯。由于教学的限制,观念和环境的影响,高职学生没有自觉关注人文科学的习惯和动力,没有深入阅读的耐心更没有耳濡目染的环境,而且高职院校的图书馆里人文科学藏书既不系统又不丰富,更缺乏时代特色,从硬件上极大的限制了高职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2.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
  基于当前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凸现到至关重要的地位。具备良好的人文情感、人文精神是高职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跨进高职院校的每位学子都希望自己能成为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但如果只具备专业素质,而欠缺人文情感、人文精神,最终只能成为人们所说的“机器人”“工具人”,因此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人文精神培养可帮助高职学生克服心理弱势。高职院校的生源特点决定必须加强高职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多数高职生来自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或是没有考入理想的大学退而进入高职院校的,他们受到的人文素质教育较少,水平相对较低,他们与本科大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从而会产生某些自卑心理。然而,他们同样渴望在高职院校里接受文化艺术的教育熏陶,提高人生的品位,升华精神境界,将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为此,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的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职业技术教育,还要有更全面的人文精神的培养。高职生不应仅仅是谋生型的“工具人”“职业人”“技术人”,更应该成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平衡发展,理性物质文化与情感性精神文化平衡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加强人文精神培养可培养高职生创新思维能力。高职学生所从事的专业主要依靠收敛的、确定的、必然的逻辑思维,而人文科学主要是依靠发散的、多元的和或然的形象思维。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可使高职学生经常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差、互补训练,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这对高职学生创造思维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事实证明,超一流的科学家身上蕴聚着超一流的人文素质,如居里夫人、爱迪生、李四光、钱学森等,他们对人类的贡献,不仅在于科学本身,还在于他们伟大的精神力量和可贵品质。
  
  二、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的发展,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的薄弱问题已经凸现出来,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高职院校的生源特点,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尤其显得重要和紧迫。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综合教育思想,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坚实基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实践,是我们搞好教育创新的行动先导。因此,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必须确立人文科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师资培训等方面保证人文精神教育的需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高职院校开设人文社科类必修课、选修课,为高职学生受到较为系统的人文精神教育奠定基础。
  2.传授专业课、渗透人文精神,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手段。人文精神的培养要贯穿在每门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目前高职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而且备受学生重视。如果在学生最关心、花时间精力最多的专业课程中贯穿和渗透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职生需要这种培养,从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有力保障。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转变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社科教师的职责的观念,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把人文精神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如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对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4.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肥沃土壤。校园文化氛围是高职院校师生共同创建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内心深处,在较高层次上规范着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要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既包括校内的文化设施、文化组织、文化管理制度,也包括一个高校内全体师生员工所具有的共同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活方式,也是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外在表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开设人文课程和讲座,帮助和指导高职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精神素养;又要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艺术节、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科技节和举办学术报告会等;同时建立一些人文社团,如摄影、舞蹈、书法、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协会,来陶冶情操、塑造自我;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使高职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当代高职学生必须要努力培养人文精神,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具有良好人文素养之人,必是富含人生智慧之人。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要培育民族精神,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作者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近年来,广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取得成效。目前,在南丹大厂锡多金属矿区、环江北山铅锌矿区、贵港龙头山金矿区等重点矿区,桂西北所有重要铝土矿区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良
“如果你爱她就送她去复读,她可以走进梦想中的清华、北大。如果你恨她就送她去复读,她可能比上一次摔得还要惨。复读班带走了我的青春和朋友。”这是一位高考高分复读生写在日
由于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稀土资源,稀土应用对发展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用显著,国家对发展稀土产业一直特别重视.经过几代稀土人的艰苦努力,目前我国已成为储
“阳光”,意味着温暖、关爱,活力四射,代表着党的光辉和力量。“驿站”,意味着相对稳定的空间,是组织连接的纽带、沟通的桥梁。“阳光驿站”,是拼搏之余休闲的地方,竞争之后交流的平
应当引起注意的是:就调查研究本身而言,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倘若仅仅提出问题而不解决问题,无疑是“求木之长而不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而不浚其源泉”。    “调查研究极为重要。做好工作要有三条:一是情况明,二是决心大,三是方法对。”在这里毛泽东同志之所以将“情况明”作为做好工作的首要条件提出,这是因为“难者在弄清情况,不在决定政策”。为了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我们必须强调仔细地进行调查研究
信息不对称是指个体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拥有其他个体不具备的私有信息的状态,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普遍性,对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大影响。由于人力资源信息是私人
本文根据前向建模的思想建立了基于Madab/Simulink平台的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前向仿真整车模型和起动发电一体化(ISG)电机等主要部件模型,该模型既可以用踏板信号作为输入也可以
当前市场竞争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市场由价格竞争演变为非价格竞争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市场竞争的主体已由过去单纯的国内企业转变为当前包含国内、国际的众多企业,企业需要同时应对来自国内、国际的双重挑战。因此,谋求品牌优势,提高竞争能力,应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重大课题。  盼盼集团多年来一直奉行“名牌战略”,不但在市场竞争中“先声夺人”,取得了骄人业绩,而且企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今盼盼集团已由一
目前,国内外规模较大的制造企业为提高自身主导产品的竞争力,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全球竞争格局中,抢占有利位置,普遍采用专业化管理方式,把非主营业务委托专业公司进行管理,通过专业化
2005年3月22-25日,内蒙古包头市召开了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会上指出2005年包头市要加快建设钢铁、铝业等“六大基地”,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和重点骨干企业集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