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冷链物流节点空间布局方法研究

来源 :无线互联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aowei2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冷链物流节点是城市冷链物流网络构建的重要基础,对冷链物流节点进行规划十分重要。文章分析了冷链物流节点空间布局规划的思路,提出了按照确立布局目标、确定设施体系层级和隶属关系、进行布局规划的思路,并提出了空间布局规划的相关方法,期望对该领域的布局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指导。
  关键词:冷链物流节点;设施体系;空间布局
  0   引言
  随着人民对冷链食品消费的提升,大城市构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已成为必然趋势,而城市冷链物流节点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构建冷链物流体系的关键步骤。冷链物流节点的发展是网络结构演化的基础,没有节点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就没有网络的发展[1]。节点的层次确定,决定了物流通道的线路结构,也决定了物流网络的整体形态,同时也直接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效率。
  1 总体目标的确定
  城市冷链物流节点布局应以提高全市冷链物流发展的区域竞争力、区域辐射能力和城市经济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优化枢纽型冷链物流设施、流通型冷链物流设施和产地型冷链物流设施的关系,建立健全一体化仓储、干线运输、转运分拨、城乡配送紧密衔接的冷链物流网络,提高行业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形成功能体系健全、空间布局合理、资源集约利用、要素聚集高效、区域统筹协调、规划适度超前的冷链物流节点空间布局形式。
  2 节点体系结构的确定
  2.1 体系层级关系
  在确定布局目标后,应按照布局合理、层级清晰、功能互补、衔接紧密的原则,为实现城市冷链物流体系全覆盖目标,一般可规划由“冷链物流集群发展区、冷链物流园区、城乡配送中心和产地仓储保鲜中心、基础性末端冷链服务站”四级节点构成的冷链物流设施体系(见图1),以完善“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的功能布局。一级节点为冷链物流集群发展区,二级节点为冷链物流园区,三级节点为城乡配送中心和产地仓储保鲜中心,四级节点为基础性末端冷链服务站。考虑到装卸成本、运输时效等问题,各层级之间应一般以串、并联结构展开,以达到物流成本最优化的目的。
  2.1.1 冷链物流集群发展区
  冷链物流集群发展区一般应位于交通运输便利、联运基础条件好的城市重要交通节点处,依托“公、铁、空、水”联运和资源集聚的优势,为众多企业提供冷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冷链物流产业集聚区,是整个设施体系的极核,是实现干线运输、中转转运、集运分拨、批量存储、冷链贸易等业务集约化发展的核心集聚区。
  2.1.2 冷链物流园区
  冷链物流园区应依托物流集散地优势,为区域及周边农产品生产、消费、集运提供规模化、专业化物流服务的节点。应布局在产业富集、消费密集、路网便利的区域。同时,也可定位于立足城市、面向园区合理辐射半径的区域性冷链物流设施,以提供农产品的集散、转运服务。
  2.1.3 城乡配送中心和产地仓储保鲜中心
  城乡配送中心应依托城乡交通便利性优势,布局在人口富集区域设立,为城区、近远郊区和农村地区提供中小批量、多频次、高时效性的冷链物流配送服务的节点,为农产品中末端消费需求提供物流服务。产地仓储保鲜中心应位于农产品产地,布局在产量大的乡镇或村,是农产品产地存储、分级处理和初加工的节点,可调节产销季节性矛盾,保障充足供给,兼顾批发、展售功能。
  2.1.4 基础性末端冷链服务站
  基础性末端冷链服务站应下沉至社区、乡村设置的冷链配送设施,提供小批量、多频次的冷链物流配送服务的终端节点,为农产品末端消费需求提供物流服务。设施可结合社区、办公楼、校园、政府机关、农村村委会等设置,服务站可依托普货、快递等末端配送体系实现共同配送。
  2.2  节点隶属关系
  对各个节点进行分级之后,需进一步确定节点之间的归属问题,具体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下级节点应归属于哪些上级节点,上级节点之间的衔接问题和相互关系。在冷链物流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物流联系密切,各节点之间均存在紧密的或一定程度上的相互作用,因此可根据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模型,得出各节点之间的空间吸引度模型:
  式中:Gij—节点与节点之间的物流吸引度;g—引力系数,可取值1-2,根据联系紧密程度取值;Mi—i节点的重要程度;Mj—j节点的重要程度;?—交通距离修正系数,可根据道路通路情况确定,可取值1-2;Dij—i、j两节点之间的最短运输距离;r—引力衰减系数,可取值为2。
  在计算出各节点之间的物流吸引度之后,可根据计算出的数值大小进行排序,并考虑到各节点之间的重要程度,可判断出各节点之间的隶属关系。
  3   节点布局方法的确定
  根据上述设施体系结构形成的的四级冷链物流设施布局,具体布局位置可结合需求预测、经济运距、辐射能力、产业布局、产能规模、投资回报等多因素考虑,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冷链物流节点所需考虑的布局方法均有区别。为配合下述方法的运用,布局顺序可以是先行布局一级和四级节点,再根据四级节点的布局情况考虑二、三级节点布局。
  3.1 冷链物流集群发展区
  冷链物流集群发展区是节点体系中的最高层级,数量较少,可借鉴中心地理论,以交通、市场原则为基础初步确定布局數量和落点区域,针对落点区域,运用辐射力模型测算区域辐射能力。首先针对落点区域建立以单个或多个行政区为数据来源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借助断裂点理论[2]确定各区域初步的辐射范围,再针对布点点位,运用可达性理论分析,进而最终布局点位。
  3.2 产地仓储保鲜中心和基础性末端冷链服务站
  产地仓储保鲜中心设立应考虑所处区域产能规模问题,对产能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需求预测理论测算特征年产量及入园货运量,再结合投资回报来确定布局可行性。
  基础性末端冷链服务站的设立,应对服务半径、服务人口与服务规模进行综合衡量,确定点位设立的数量。
  3.3 城乡配送中心布局和冷链物流园区
  在布局城乡配送中心时,将拟布局的基础性末端冷链服务站作为离散点,构筑泰森多边形[3],从而划分出若干个配送小区,并利用基于最小化阻抗模型[4]的O—D成本矩阵求解最小距离和最短时间,考虑到单纯以出行路径最短时间来衡量其可达性较为片面,若三级节点在人口分布密集区域,同样会影响其有限设施点的服务能力,因此可考虑引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模型[5]来进一步优化处理,最终确定三级节点位置和数量。
  同理,在布局冷链物流园区时,将城乡配送中心作为离散点,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布局规划。需要注意的是,冷链物流园区同样可以服务基础性末端冷链服务站,可运用ArcGIS并导入最小化阻抗参数进行位置分配,结合以三级节点作为离散点计算出的位置,综合考虑最终布局点位。
  4   结语
  城市冷链物流节点空间布局规划有利于城市构建科学、合理的冷链物流网络,对城市冷链物流规模化发展、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促进城市物流环境改善至关重要,通过对冷链物流节点层次、布局规划方法进行分析,使冷链物流节点空间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邬跃.区域物流节点空间布局研究[J].物流技术,2015(3):169-172.
  [2]成耀荣,单华夷,刘丰根.物流园区辐射范围的确定及物流量分摊计算[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8(6):122-126.
  [3]杨雯婷,黄坤,张勤勤.基于泰森多边形的油库配送区域优化[J].油气储运,2016(1):68-72.
  [4]张春阳.大连市生活型物流节点布局评价与优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7.
  [5]陶卓霖,程杨.两步移动搜寻法及其扩展形式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6(5):589-599.
  (编辑 傅金睿)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化时代,国内外很多行业、领域各类文档资料的存储基本实现电子化,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高。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应顺应时代发展,开展信息化建设。但是高等教育有着所特有的需求,文章结合移动智能终端,使用.net core+vue框架实现了针对高校的教学资料管理系统,方便了理论课程、实验实训课程、毕业论文、学生作业、科研项目、科研论文等教学文档资料的在线归档管理并提高了教学资源利用
摘 要:为了有效解决学生安全控制问题,文章研究了一种计算机网络安全控制系统,采用自动化控制和计算机网络传输、采集有效信息并智能处理的方法,将高校学生生活学习和活动区域的实时数据采集并分析处理解除安全隐患。该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信息智能处理的优势,解决了复杂性控制问题,在高校学生安全管理过程中实现了自动化管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安全管理;计算机控制;网络技术;控制中心 
摘 要:计算机技术在船舶生产检测工作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船舶的检验工作当中运用更加广泛,其中主要涵盖了业务管理、船舶检验工作发证等。就海事信息管理工作来讲,对一些小型的船舶检验、交通运输应用开发管理系统,船舶管理机构通过网络办公,真正实现了对船舶信息变化以及整体的运营状况进行实时的监督和检验。文章重点针对计算机在船舶检验工作当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对船舶产业的检验工作提供一定的
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的结合,可以推动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创新,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领域融合并改革,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文章详细分析了“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进程和人工智能教育现状,提出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策略。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融合发展  0 引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涵盖了计算机科学、控制学理论、信息理论、神经生物学、心理
摘 要:工程绘图已经从原有的手工绘图转变成了现代的软件绘图,当前最为常用的绘图软件为CAD软件,随着BIM技术的发展,已经开始考虑如何在工程绘图过程中借助BIM技术实现所有资源的整合。文章探讨了BIM技术体系下“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现状,发现了当前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之后探讨了如何在BIM技术下提高“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成果。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制图”;教学改革  0 引言  BIM技术
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内部资源和计算机之间的传输资源的安全性逐步受到威胁。鉴于此,文章对数据加密技术策略在网络安全中的运用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数据加密算法,然后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介绍了数据加密策略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关键词:数据加密;网络安全;计算机技术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各行业正逐步向“物联网”趋势发展,物联网
摘 要: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计算机的互动较少,学生不能有效地融入教学,教学往往流于形式,知识点浮于表面,学生不能有效理解。而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可加强教学互动,改变教师高控的局面,让学生主动、积极融入教学,进而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的教学质量。文章从互动式教学的内涵、对互动式教学的几点思考以及互动式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3个方面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互动式
摘 要:大数据可以为人们的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撑,文章提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教学诊改就是将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的全过程数据挖掘并且分析,对照各诊改点的目标链和标准链,对学院在人才培养、教学质量提升、招生就业等现状中的问题作出预警,促进教学及管理部门及时改进,达到提升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院校;诊改  1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2015年,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文件
摘 要:“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是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学生的职业应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在高职学生计算机基础分化较大的现状下,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以信息化手段增强学习效果、促进信息技术学习和专业应用融合、融入课堂思政、以赛促学等“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并分析了改革成效。  关键词:“计算机公共基础”;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0 引言 
摘 要:近年来,翻译需求快速增长,翻译技术不断更新,对新一代译员提出了“既要会翻译又要懂技术”的更高要求。国内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教学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课程教学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匮乏、软件效能有待提升等诸多问题。文章认为,不断优化翻译软件的文本处理能力,建设本地化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开启更加科学全面的培养模式,对于破解这些难题,冲出当前的教学困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