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伴视幻觉的影响因素及与睡眠障碍的关系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t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视幻觉的影响因素,特别是与PD睡眠障碍之间的关系。

方法

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至北京医院神经内科PD门诊就诊的187例Hohen-Yahr分期(H-Y分期)为1~3期的PD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有视幻觉(VH)组和无视幻觉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帕金森病常规的非运动并发症问卷(NMSquest)和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调查PD患者睡眠情况,分析PD视幻觉的影响因素。

结果

(1)187例PD患者视幻觉的发生率为22.5%。(2)VH组与无VH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抗PD药物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第一部分评分,VH组明显高于无VH组[3.5(2, 5)分比2 (1, 3)分,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明显高于无VH组[10(6.75, 15)分比8(5, 11)分,11(7.75, 17)分比9(5, 13)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生动梦境、快速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RBD)发生率VH组显著高于无VH组(61.9%比40.7%,71.4%比47.6%, P<0.05),日间嗜睡和不宁腿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病睡眠量表评分VH组明显低于无VH组[111(92.75, 128.25)分比123(109, 135)分,P<0.05]。(4)Logistic逐步向前回归分析显示生动梦境的出现(P=0.045)、PDSS低分数(P=0.006)是PD视幻觉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H-Y分期1~3期PD患者视幻觉发生率为22.5%。生动梦境的出现及严重的睡眠障碍与帕金森病视幻觉出现独立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肝病患者核因子-κB(NF-κB)及P-糖蛋白(P-gp)表达并探讨干扰NF-κB基因转录对肝癌多药耐药(MDR)逆转效果与机制。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294例肝病患者血NF-κB和P-gp浓度;培养肝癌HepG2细胞,加入阿霉素、以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下调NF-κB基因转录,以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表达,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析基因转录水平。结果从慢性肝炎、肝硬化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的产妇及新生儿结局,为临床处理提供评估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间,中国大陆北京、上海、吉林、辽宁、江苏等14个省、市、自治区共39家医院的所有住院分娩产妇临床资料,共103 124例,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分娩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足月胎膜早破发病率13.6%(14 073/103 124),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窘迫发病
目的分析初诊为阑尾炎并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确诊为克罗恩病(C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独立诊断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诊(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及临床检查结果CD组纳入28例,阑尾炎组纳入84例,匹配比例为1∶3。分析比较CD组和阑尾炎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独立诊断
目的研究在接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中,两种非侵入性肝纤维化诊断模型,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APRI)、肝脏纤维化指数(FIB-4)对术后发生急性肝功能恶化(ALFD)的预测作用。方法按随机抽样原则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0年1月—2014年8月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HCC病例中抽取33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文中标准分为ALFD组与对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估超急性期脑出血血肿增大的预测指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105例超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症状发生在6 h以内,均行首诊头颅CT平扫、CT血管成像(CTA)及24 h内复查头颅CT平扫。影像资料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分析,以血肿有无增大为因变量,以血肿位置、形态、初始血肿体积、斑点征及UHG速度分组为自变量做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
期刊
目的探讨自制可冲洗式单管双腔"H型"引流管在慢性硬膜下血肿外引流术的引流效果。方法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需手术的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选取56例采用钻孔置管外引流术,并随机分为A组(使用自制可冲洗式单管双腔"H型"引流管21例)和B组(使用传统硅胶引流管35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残液量、置管天数及拔管时残液量。结果A组术后第1天残液量(23±15)m
目的比较3D打印模板引导粒子植入术前术后剂量差异,探讨其剂量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5年8至11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实施3D打印模板引导粒子植入患者9例,术前手术体位固定患者扫描CT,行术前计划后打印3D模板,术中按模板预设针道位置穿刺肿瘤,扫描CT确定针尖位置无误后按术前计划植入粒子,术后行验证计划。观察手术前后的90%靶体积的最小吸收剂量(D90)、90%处方剂量覆盖的体积占靶体积的百分比(V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