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于作为学生课堂学习和教师课堂教学延伸的作业的研究与反思是必要的。本文在调查了本校《历史与社会》作业的现状基础上进行了《历史与社会》乡土作业学生自主设计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乡土作业;有效设计
在平时的历史与社会乡土教学作业的设计中,要么脱离社会实践,学生缺乏亲身体验;脱离农村初中的学生发展,制约了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本文就历史与社会的乡土作业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设计趣味的乡土作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心理学表明,单调乏味的社会历史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社会历史乡土作业的设计也应讲究趣味性,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寓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于趣味性的练习之中。
以《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的作业设计为例:
作业目标:了解大同区域的自然条件。
A小组的6位同学:
李xx记录,方、王xx上网查找资料
张xx、项xx实地了解秦xx整理
6位同学就此项内容展开了设计和调查,得出的结果如下:
气候:亚热带气候。因为浙江是亚热带气候。
地形:丘陵为主,最高的山:清水塘(大同电视塔所在地)海拔(查不出)。
河流:境内有2条主要河流,一条从上马村流出、一条为李家镇流出,在大同汇合最后流入寿昌江。
动植物:植被以亚热带阔叶林为主。(实物:学生采摘了山上的一些植物的叶子有些其实是针叶)。
野生动物有野猪、黄麂、野兔、猴面鹰等。以前还有豺狗(村里人叫“狗熊”),现在已经消失。
这样的作业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不仅翻阅书籍,很多还实地去了解,向长辈请教。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使学生对课内知识能够很好的掌握,更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兴趣。
2设计多元的乡土作业,激活学习的多感官
社会历史乡土作业练习是社会学科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作业练习中,教师却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多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也很少想起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导致作业只是师生之间浅薄的文本符号的往来。学生不仅个性没有得到发挥,而且思维潜力也得不到挖掘,难以由此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能力。
以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的P88《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笔者进行了全方位的认识南非这个区域的教学。书本从确定南非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南非的自然条件、关注南非的人文特色、感受南非的发展四个方面详细探究了南非这个新加入金砖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在上完这个课程后,我设计下面多元的乡土作業。
作业设计A:请你用文字的方式来展示大同近年的发展。
作业设计B:请你通过调查用表格和图表的形式来展示大同的发展。
作业设计C:请你以图片的形式来展示大同的发展。
不难看出三种作业的设计的主题都是展示某地区的发展,但采用的方式是多元的,学生可以采用自己熟悉或擅长的方式来做这个作业。
新课程标准强调,作业创新,作业设计形式多样、多元化,更能使学生通过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生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这种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
3设计分层的乡土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难度的作业,让好、中、差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作业上得到相应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的收获,使得事半功倍。
下面以《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的作业设计如下: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12个学生:了解当地的一处人文景观:大同万佛寺。
第二层次12个学生:了解当地的一个产业发展状况:养蚕业。
第三层次10个学生:写一篇关于对家乡赞美的美文:《梦里大同》。
三个层次中第一个层次只是要求了解一处景观,比较直观简单。第二个层次则要求进行一定的调查和走访、数据分析。第三层次则要一定的作文水平才能写好。多样的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设计让学生走进了社会,亲身体验了家乡的人文景观和发展,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这样的作业是与我们《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经历观察、体验、感悟的过程,逐步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相匹配的。
4设计自选的乡土作业,发扬学习的自主性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得,需要教师给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布置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在学习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史前时代》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史前社会人类的了解。我带领学生去李家镇新桥村的“建德人牙洞”进行了参观。大家参观了遗址,我介绍了“建德人牙洞”的相关情况并介绍了关于建德人命名的经过。参观了遗址以后,我带领学生考察了人牙洞周边的环境。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交上来的作业五花八门,其中一位同学的作业设计如下:
问:建德人为什么会选乌龟洞生活呢?我们是“建德人”的后代吗?
答案:古人类生存很困难,这里是山洞,可以躲避风雨、防止野兽攻击。边上就有水,山也不高,居住方便。
我们不是建德人的后代,建德人是古代人类,和我们不是前后关系。
该同学的作业设计有感而发,在实地考察后,学生已经大致了解了古人类生存的环境及选址的原因。这样他理解起“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相关知识就简单很多啦,学生在自主设计的作业中完成了知识的迁移,以后遇到类似的知识点就不会成问题。
乡土作业的设计不能简单、想当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认知,作为作业的设计者要注重设计的有效性,避免重复、简单的作业设计。实践证明许多同学积极都投入到了作业设计当中。学生已经从最初的仅从书本找答案、简单的记忆到如今的能利用多种方法、协同完成自主设计作业。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设计乡土化的作业,能把书本上的知识点在实际的身边加以印证,能和同学协作完成任务。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乡土作业;有效设计
在平时的历史与社会乡土教学作业的设计中,要么脱离社会实践,学生缺乏亲身体验;脱离农村初中的学生发展,制约了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本文就历史与社会的乡土作业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设计趣味的乡土作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心理学表明,单调乏味的社会历史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社会历史乡土作业的设计也应讲究趣味性,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寓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于趣味性的练习之中。
以《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的作业设计为例:
作业目标:了解大同区域的自然条件。
A小组的6位同学:
李xx记录,方、王xx上网查找资料
张xx、项xx实地了解秦xx整理
6位同学就此项内容展开了设计和调查,得出的结果如下:
气候:亚热带气候。因为浙江是亚热带气候。
地形:丘陵为主,最高的山:清水塘(大同电视塔所在地)海拔(查不出)。
河流:境内有2条主要河流,一条从上马村流出、一条为李家镇流出,在大同汇合最后流入寿昌江。
动植物:植被以亚热带阔叶林为主。(实物:学生采摘了山上的一些植物的叶子有些其实是针叶)。
野生动物有野猪、黄麂、野兔、猴面鹰等。以前还有豺狗(村里人叫“狗熊”),现在已经消失。
这样的作业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不仅翻阅书籍,很多还实地去了解,向长辈请教。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使学生对课内知识能够很好的掌握,更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兴趣。
2设计多元的乡土作业,激活学习的多感官
社会历史乡土作业练习是社会学科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作业练习中,教师却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多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也很少想起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导致作业只是师生之间浅薄的文本符号的往来。学生不仅个性没有得到发挥,而且思维潜力也得不到挖掘,难以由此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能力。
以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的P88《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笔者进行了全方位的认识南非这个区域的教学。书本从确定南非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南非的自然条件、关注南非的人文特色、感受南非的发展四个方面详细探究了南非这个新加入金砖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在上完这个课程后,我设计下面多元的乡土作業。
作业设计A:请你用文字的方式来展示大同近年的发展。
作业设计B:请你通过调查用表格和图表的形式来展示大同的发展。
作业设计C:请你以图片的形式来展示大同的发展。
不难看出三种作业的设计的主题都是展示某地区的发展,但采用的方式是多元的,学生可以采用自己熟悉或擅长的方式来做这个作业。
新课程标准强调,作业创新,作业设计形式多样、多元化,更能使学生通过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生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这种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
3设计分层的乡土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难度的作业,让好、中、差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作业上得到相应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的收获,使得事半功倍。
下面以《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的作业设计如下: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12个学生:了解当地的一处人文景观:大同万佛寺。
第二层次12个学生:了解当地的一个产业发展状况:养蚕业。
第三层次10个学生:写一篇关于对家乡赞美的美文:《梦里大同》。
三个层次中第一个层次只是要求了解一处景观,比较直观简单。第二个层次则要求进行一定的调查和走访、数据分析。第三层次则要一定的作文水平才能写好。多样的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设计让学生走进了社会,亲身体验了家乡的人文景观和发展,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这样的作业是与我们《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经历观察、体验、感悟的过程,逐步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相匹配的。
4设计自选的乡土作业,发扬学习的自主性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得,需要教师给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布置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在学习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史前时代》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史前社会人类的了解。我带领学生去李家镇新桥村的“建德人牙洞”进行了参观。大家参观了遗址,我介绍了“建德人牙洞”的相关情况并介绍了关于建德人命名的经过。参观了遗址以后,我带领学生考察了人牙洞周边的环境。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交上来的作业五花八门,其中一位同学的作业设计如下:
问:建德人为什么会选乌龟洞生活呢?我们是“建德人”的后代吗?
答案:古人类生存很困难,这里是山洞,可以躲避风雨、防止野兽攻击。边上就有水,山也不高,居住方便。
我们不是建德人的后代,建德人是古代人类,和我们不是前后关系。
该同学的作业设计有感而发,在实地考察后,学生已经大致了解了古人类生存的环境及选址的原因。这样他理解起“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相关知识就简单很多啦,学生在自主设计的作业中完成了知识的迁移,以后遇到类似的知识点就不会成问题。
乡土作业的设计不能简单、想当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认知,作为作业的设计者要注重设计的有效性,避免重复、简单的作业设计。实践证明许多同学积极都投入到了作业设计当中。学生已经从最初的仅从书本找答案、简单的记忆到如今的能利用多种方法、协同完成自主设计作业。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设计乡土化的作业,能把书本上的知识点在实际的身边加以印证,能和同学协作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