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之思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zy0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活跃在当代散文诗坛的女性诗人,“爱斐儿的散文诗散发着婉约的典雅,意境悠远,蕴含着文化的厚重”[1],以特有的女性视角来凝视生活,情感丰富而细腻,正如其代表作《非处方用药》以中草药入题,“她笔下的中草药演绎出诗性和人性的光辉,传达出抵达人心深处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具有深沉的文化意境与精神内涵。”[2]在其近作《青花瓷》当中,传统的中国古典元素——青花瓷,得到了全新的现代性诠释,青花瓷背后隐含的博大的文化意蕴通过诗歌显现出来。
  青花瓷是我国传统名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自青花瓷出现以来,古人就对其赞赏有加,与华丽的五彩相比,青花清隽逸气,清朝时期乾隆帝和龚轼都曾作诗对青花瓷进行描绘,时至今日,也曾出现在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当中,此曲的词作者是方文山,“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首歌曲的传唱度非常高,属于典型的中国风歌曲,歌词借用青花瓷描绘的意境飘渺优美,充满古风古韵。但是,在对青花瓷描摹、体现其独有的民族特色时,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却停留在比较浮浅的表面,青花瓷于此曲当中仅仅成为一种爱情较为具体的意境的烘托渲染,却没有拓宽在诗意和思想层面上的内涵。爱斐儿笔下的散文诗,既描写了青花瓷独具中国风韵的美,又于其中深挖植根于青花瓷当中的中华民族风骨与特色。
  爱斐儿在散文诗组章《青花瓷》当中,以“青花瓷”为主题,共写成了二十五篇散文诗,组成一部完整的青花之歌。英国著名的文化理论家雷蒙·威廉斯曾在《漫长的革命》中提出:“我们把每一种因素都当作一种沉淀物来认识,但在它那个时代的活生生的经验中,每种要素都是溶解的,是一个复杂整体的不可分割的部分”。[3]
  正如威廉斯所说的,青花瓷作为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爱斐儿在对其进行描写时,结合自身情感以及时代特点,同时也将其放入当今时代的大背景当中,渗入了诗人对人生、生命、自然的感怀。
  散文诗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散文和诗的特征,随着文字的铺叙展开,可以慢慢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深入过程。整组散文诗可以大致分为三部分,对青花瓷外观的描写,青花瓷中隐含的文化意蕴以及在这二者之上,诗人结合现实人生对青花瓷更深层次上的思考感悟。
  在开头,诗人对青花瓷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写:
  “我已听到了你的声音。
  是一朵青花在轻叩陶土。
  ……
  是一叶扁舟引来了小桥、流水、人家,也引来一两只鸟雀飞来落在一棵老树的枝上。……”《青花瓷(一)》
  诗人与青花瓷相遇,青花瓷虽只有简单的青白二色,但是却在不动声色之中发散让人震撼的光辉,让观者拥有神奇的感受,像“青花轻叩陶土”,像“素手轻抚慢弦”,青花瓷所留给世人温柔敦厚的印象便跃然纸上,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的考验,穿过历史的浓雾,看到它诗人便不由得感叹“我不得不停于你的蓬檐旧瓦之下,也停于你清波荡漾之处,就如一捧陶土从一场酣梦中醒来,突然面对你微蓝的气息,不由脱口而出:哦,青花”《青花瓷(一)》。这一段描写,可以用灵焚提出的“意象性细节”来概括:“所谓‘意象性细节’,那就是在貌似散文性的细节中,通过意象性语言的运用,把一群具象性的语言凝聚起来,形成一种完全诗化了的细节,……这种细节的运用……可以只是片段性地展开,通过意象性语言张力的作用,使某种场景、心境或情绪自主实现细节的自足性完成。”[4]
  可以看出,这种“意象性细节”在文本中的出现是很密集的,名词的紧密罗列,有点类似于诗的“列锦”,“笔锋”“墨痕”“素绢”“杂花烟树”“扁舟”,既能独立形成一幅美丽画面,组合在一起又能创造出一种淡泊雅致的意境,让人能够从各个方面感受青花瓷的美。
  对青花瓷的赞叹,惊叹于其烈火中诞生的美,“如诗词里描述的那样,白陶承于天光,青花沉于釉中,她们从火中涅槃而生。”《青花瓷(二)》承接清朝龚轼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匠人在白泥上精心勾勒青花,涂上一層薄薄的釉,这种姿态像极了“凤凰涅槃”,一件青花瓷器似凤凰一般,在火中经历锻造考验,经历过一千多度的高温之后,青花瓷便以一种惊心动魄的美展现在人们面前,于是美好的光景便展现在眼前,“陶瓷里有片天地,那里天空蔚蓝,浮云漫天,水草紧拥河水,所有的花朵都跃跃欲飞。《青花瓷(二)》”
  诗人于不动声色之中,由物及人,慢慢展开思想情感的探索挖掘以及对于生命、自然的感悟。青花仍存,但是“那些在釉下描绘青花的人,已退入旧时语境。他们在用一朵又一朵青花交谈,其时,他们低眉素手,笔下皓月烟波、水云无数。”《青花瓷(三)》正是经由这些匠人的精心制作,才有如今传世的青花瓷。诗人看到了情感的渗透“如果爱是陶瓷,情是青花,如果分离是白色的,思念就是蓝色的,就像别无选择的青花与陶瓷,他们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彼此的心里。如果一颗心里装着另一颗心是一种温暖,那么,爱就是一种深深的痛惜,如青花痛惜陶瓷。”《青花瓷(四)》,不知不觉,这曾经盛过酒的青花瓷器似乎至今仍有醉人之意,让诗人不禁发出“把我也染蓝吧”的呼唤。这其中更有关于历史沧桑和现实人生的感悟:“一百年一百年的数,还是太慢。光阴里,一些故事破碎,一些故事被束之高阁,只有满目的蓝与宁静同在,就像乐曲与琴弦同在。”《青花瓷(六)》
  这让人联想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无奈与感伤。但是“在一颗陶瓷的心里”却总是有美好的画面,“还原自己最纯粹的内心”《青花瓷(九)》。
  由历史回到现实,当诗人来到景德镇,“追随陶瓷的老灵魂,去回望那些不老传说诞生的细节,”[5]在青花瓷诞生之地,诗人感慨道:“说起来,我们都是陶瓷,灵魂和陶瓷一样古老。同样经过了土、水、泥,经过了柔肠百结、烈火焚心,经过了未知的窑变,终于在轰然坍塌的黄昏,窑火熄灭,我们同时坐在流逝里,欣然接受了曾经的锻造和锤炼,就像陶土接受了自己陶瓷的命运。”[6]这是多么奇妙的相似,当锻造考验过去之后,俱已成型不可改,却能存留住美好的记忆,“我们曾是莲花般的少年,我们曾在村庄和田野中奔跑,我们曾是数星星的孩子”《青花瓷(十四)》。于沉静当中,诗人与青花瓷无声交流,“慢慢把生活过成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与心仪的陶瓷彼此依靠,静静倾听月光轻敲陶瓷。”《青花瓷(十六)》在理想与激情日渐式微的当下,独立于娱乐喧嚣之外,青花瓷似乎能够带给我们一种清新和宁静,引发人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青花瓷是我国主要的外销瓷,在我国古代的贸易当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商品,其文化内涵对外销地的经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诗人对其进行了诗意化的描写,“你通体发着光,以白银为马,青花为翼,空行于丝绸之路,也漂洋过海……你为阔大未知的彼岸引来了东方。……认出你的人都大声地唤你:China,China China!”《青花瓷(十七)》让人在读的时候胸中慢慢升腾起一股敬畏与自豪之感。这,就是我们的青花瓷!在后半部分,诗人写到“其实从未离开,也从未背对故乡,我们只是走在朝圣之路上。……你们必须被命运之手放在一场火中涅槃。然后,合一,重生。见证爱。并成为爱的本身。”《青花瓷(二十一)》“陶瓷如果不是遇见青花,他们可能就是白云飘过山间。”《青花瓷(二十三)》青花瓷的出现是历史予的馈赠,这份馈赠让人心生感激,“有时候,你自己可能也不知道,你冉冉升起的名字,正在接受万物的臣服。”《青花瓷(二十五)》由“臣服”一词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青花瓷的喜爱程度,不是折服,不是屈服,而是心甘情愿的臣服。
  通过上述对《青花瓷》的分析,诗人的情感脉络逐步清晰地显露出来,与诗人描写内容相对应,诗人的情感大致可以分为:欣赏→赞叹→沉思感悟,这也基本勾勒出作者深层的情感结构。海德格尔认为,诗和思是邻居,诗人在青花瓷中注入自己真实的生命情感体验的思考感悟,在这个抒情的过程中,和青花瓷實现精神上的共鸣。通过这样层层挖掘,跟随着诗人的思路,我们看到了青花瓷作为古典艺术的一种标志性符号,从另一个侧面所反映的现实人生问题,让诗歌获得了一种时代感。
  与爱斐儿其他散文诗作品比较,借用青花瓷这一古典意象来进行集中描写,每一篇的篇幅都不长,但是却篇篇温柔有力,营造的意境氛围更加深刻幽远,语言随着情感而更加饱满富有诗意。在散文诗文化意蕴的阐释方面,诗人由青花瓷的诞生慢慢延伸到当下语境。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灯红酒绿的生活让人目眩神迷,在娱乐至上的年代当中很容易被卷入洪流当中,从而迷失自己,在这种时代的大环境下,爱斐儿透过“青花瓷”告诉我们面对纷繁的现实人生,该如何去整合、面对自身独特的生活经验而不感到陌生忧虑以及犹疑不前,在不可追回的时间面前,我们又该如何去看待历史,感知一个传统文化艺术符号在当下所能给与我们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诗人以刚柔并济的文字,游刃有余的叙述,充满温情的诉说,将比喻、拟人、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手法运用到极致, 将自身丰富细腻的情感寄托在淡泊的青花瓷之中。整个诗篇的展开自然而又有序,像青花瓷一样显得沉静、从容又裹挟着一些淡淡的充满历史沧桑的忧伤,呈现出节制的、内敛的理性之美。
  爱斐儿在以青花瓷为核心的意象当中将历史、情感与民族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青花瓷”世界。在诗人笔下,有很多独特的描写,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青花瓷的美丽,白描融入故事,细致当中显其真纯,通篇情感起伏错落有致。这种独特抒情描写随着青花瓷在历史发展中产生,在青花瓷之中,诗人发现其所蕴涵着的淡泊幽远的传统文化和雅致俊逸的人文精神,随着岁月积淀,愈发显现出温柔敦厚之美,并慢慢成为可以引发仁人志士共鸣的精神归宿,这种美日益丰盈,引人入胜,在这样一个娱乐喧哗的消费时代当中,也能够一次次地激发着民族的青花瓷情结。
  【参考文献】
  [1] 孙晓娅.新世纪十年散文诗选[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
  [2] 孙晓娅. 文本间性与意象的生态诗学内涵——以爱斐儿的散文诗为例[C].北京. 2011
  [3] 黄雪敏. 灵的追问与心之翔舞-浅谈散文诗的——思与诗 [C].北京,2011
  [4] 罗小凤.精神王国的构建——论爱斐儿散文诗的架构[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第35卷(3)
  [5] 钱娜. 《本草纲目》的现代性原创——读爱斐儿系列散文诗《非处方用药》[J],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第21卷(2)
  [6] 高颖君. 累蒙·威廉斯的“情感结构”[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17卷(6)
其他文献
记得奥克塔维奥·帕斯说过这样一段话:“疯子劈开宇宙,向他自己的体内跳去。他顷刻间失去了踪影,被自我吞咽。……那爱是一块磁铁,整个世界吊挂在他身上。万物苏醒,冲破硬壳,展开双翅,自由飞翔。”诗歌在我看来是诗人领悟生活的一种本领。如果生活中缺少了诗歌,那必将是暗淡无光的。诗歌又是宗教,召唤着一个人的灵魂。由此,诗歌写作是一种精神昭示。  读安徽桐城诗人王妃的诗歌,我想到了帕斯。一看这本诗集的书名,就有
期刊
谈到汉语诗歌传统,我想一是精神潜脉,或者说是诗歌之血,二是美学形态,三是艺术手法。  当我确定本期的话题是汉语诗歌传统时,我的内心突然荒凉起来,大有独坐黄昏的感觉。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会有这样的感悟,其实黄昏是深刻的是丰富的是独具力量的,我尊重我此刻的感受,就好像真的独自坐在黄昏里,感受这一份黄昏的孤独与沉郁,感受这一份莫名的哀婉与惆怅。  是的,自五四新诗以来,我国源于《诗经》的源远流长的诗歌好
期刊
文学的金字塔上,诗歌一直被奉为塔尖。在这几年,这些我们熟识的观念正在被崭新的现实所质疑和挑战。有人感慨道:诗歌已经沦落为文学金字塔的塔基。套用尼采那句著名的话:“诗歌(原句:精神)曾经是上帝,后来变成了人类,而现在更变成了一般群众。”一方面,诗歌的群众基础在扩大,另一方面,诗歌的精神和技艺在退化。这是喜忧参半的事情。作为一个诗歌的国度,何以在短暂的几年时间内,诗歌的观念竟然有如此大的改变?这是值得
期刊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普鲁斯特在其煌煌巨著《追忆似水年华》的最后一部《重现时光》里庄重地指出:“爱情与忧伤曾为诗人效力”。将忧伤与爱情,作为文学的原动力,或者作为诗歌的原动力,足见“忧伤”于诗人和诗歌中的地位。而这也是诗歌长久以来的一个传统,或者说是诗歌的一种品质。譬如下面的这些诗句  ——我开始得晚。也必将/结束得晚(敬文东)  ——我的两只眼睛/一只充满泪水的时候/另一只干渴如同沙漠(吉狄马
期刊
人们时常不无道理地发问:地中海世界——主要指爱琴海,我诗歌的主题之一——怎么会和超现实主义在同一人物或诗歌上发生联系;还说这委实叫人感到蹊跷。然而,任何事情都取决于你观察它的方法。在我看来,爱琴海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是一种指纹(正如某评论家准确指出的那样)。我与我的同时代人——塞弗里斯应算在内——千方百计地寻找希腊的真实面目。这样做十分必要,因为迄今为止,它一直被欧洲人眼里的那个希腊所冒充。为
期刊
在个体意识已经崛起的今天,一种被广泛体认的孤独,成为挥之不去的共识。以致在当下的生活中,恐怕再没有哪个诗人可以终其一生而不与存在主义发生关联。或许存在即是意义,然而对于诗人来说,他们需要一个自我的“更精致的”回答。因为他们实在是太敏感,太孤独——一种透在骨子里的孤独。  这种孤独是无言的,是“那个肇事逃逸者”所“不了解”的(《宠物医院的上午》),是那个骂人“滚”的“老板娘”所不能同理的(《在刀削面
期刊
一首歌曲唱道:“天上的星星为何像人群一般的拥挤呢/地上的人们为何又像星星一样的疏远”(《答案》李泰祥曲,罗青词)。“新现实·星现实”这栏目很吸引人,“星星”和“现实”有什么关系呢?容我阅读后发散思维一下:现实中的各种事情与星星一样多,也有许多相似处,有光,有暗影。本期栏目的这些诗歌反映出既琐碎又庞大的种种现实,而且它必将继续进行下去。诗人来自各行各业,来自各个阶层,他们所感受到的,想表现的,就是最
期刊
许军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诗的江南诗人,在那时的《诗歌报》《星星》《青年文学》上常能读到他的作品。这么多年来,他给我的印象是沉静的,略为内敛的,江浙人的智慧与灵秀之气,从人到诗的内在统一。我至今虽未见过他,但通过他操作摄像机的照片与几部诗集,我能判断出这个帅气的江南诗人的审美方向。  江南诗:美的控制力处处闪现出中国诗人特别的成就。只是我发现许军的诗,与我们通常所认识到的江南诗风有所差别,他的格局
期刊
在当今作家作品中看到的象征主义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在每一位伟大的想象性作家那里也看到了以这样那样形式掩盖着的象征表现”。这是亚瑟·西蒙斯先生在《象征主义文学运动》中提出来的观点。这是一部我应该赞誉的很精致的著作,但是我不能那样做,因为它是题赠给我的。作者还接着指出过去几年里很多有深度的作家在象征主义学说里寻求一种诗的哲学,甚至在那些不屑于寻找诗的哲学的国家里,新作家们也紧跟他们寻找着诗的哲学。 
期刊
向东虽然被冠以“乡土诗人”,但他的诗早已从农耕文明的乡村语境,拓展到世界视野的人文语义场。他张扬生命主体,观照、审视生存境遇,不断扩展自己的感知边界。他写树、写草、写花、写石、写鸟、写人等等,无一不触及到生命。他完全是站在原乡的背景上叙写生命。农耕只是这类生命存在的方式,也许更原始化。他们每时每刻离不开土地,他们的衣食来源完全依赖于土地,他们的命运更是与土地凝结为一体。为了说明这类生命与土地的密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