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在美术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型的设计、新课程的改革等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但美术理論教学和美术实践教学在不少院校的课程设置上严重脱节,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美术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育;理论教学;方法
美术教育通过近百年的发展已进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然而在美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已形成了不少固定教学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美术院校、美术从业者及学生的发展。美术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去突破这些固定的模式,解除这些禁锢。
一、提高对美术理论教学的重视
在很多人看来,画者进行创作并不需要理论的支撑,他们需要的是手上工夫、创作灵感。而事实上灵感来源于理论,来源于对各个方面美术理论的吸收。在西方国家,根据格内尔与艾斯纳(西方本质主义美术家)的观点,美术教学应当由美术创作、美学、美术批评及美术史四个部分的内容构成。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美学理论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此,不难发现,西方的美术教育家非常重视美术理论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理论修养。
现阶段,我国美术院校的审美教学的比较科学的途径应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的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具体而言,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的是学生的精神素质,而专业实践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技巧与技能,二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只有在既重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又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情况下,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美术人才。
二、重视美术鉴赏教学的指导意义
对于美术鉴赏这样的非必考科目,很多学生会忽视,而对于美术类学生而言,非重视不可,因为于美术鉴赏教学可以融合美术创作、美学、美术批评以及美术史四个部分的教学内容。美学让学生形成关于美的类型、本质及形态的系统认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对美的判断、感悟、认识及鉴赏的能力。美术批评则是基于美术欣赏的基础之上,是按照相应的标准对美术现象与美术作品进行价值判断及理论分析。对学生而言,学习美术批评的相关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审美判断力、艺术感受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每个富有成就的美术家对于艺术形象的创造、对于美术语言的运用都常常达到一往情深甚至痴迷的程度。美术鉴赏可以让学生了解过去和现在优秀画作,“读史使人明智”,因此,学生通过对中西方美术的鉴赏学习,能够掌握美术的发展脉络及发展现状,并且能在吸收其精华的基础上拓展美术发展的崭新局面。在美术鉴赏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课堂引导教育,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造型、构图、色彩、质材、肌理、线条等画面形式和内容进行自我体验,使其能够真正体会到作品中的美,能够深入发现并理解作品深邃而复杂的内蕴,进而提升自己对美术作品的判断力和鉴别力。然后结合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吸收其精华的基础上及时地进行自我创作。
三、改善美术教学方法
通过美术理论的学习,以及在美术鉴赏课中的运用,最终我们可以使前两者来指导我们的美术创作活动。但这种指导并不表示我们需要去用一个“规矩”去束缚学生的思想、创新,而应该给学生一些自己选择的权利;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给学生一个自己去找答案的问题。事实上,学生只有今天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明天才能善于创新、善于超越。让学生得到情感、智慧以及创造力培养的美术学习权利,并且通过这个权利获得进入“生活世界”的路径,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出发点。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术教育应该是最不强调一致性的教育,美术课程是最不追求标准答案的课程。
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如在色彩教学中同一个命题默写可以让学生有三个作业选择,分别是:写实性绘画默写;装饰性绘画默写;仿中国画小写意绘画默写等。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教”应该向“学”转移,纠正那种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程式化行为,真正地从实际出发,使学生能够学有所获。
综上所述,中职美术不能把学生的绘画制作水平当做最终目的,而应该着力于激发学生审视美、抒发美、创造美、传播美。不管是立志成为艺术家的创作者,还是实用美术领域中的从业者,都需要相应的美术理论基础。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逐步认识到美术理论知识的不可替代性及重要意义。最后以一句名言结尾:“在艺术领域之中,人的思想意识与理论知识的高度决定着他的眼界的高度,也影响着其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育;理论教学;方法
美术教育通过近百年的发展已进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然而在美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已形成了不少固定教学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美术院校、美术从业者及学生的发展。美术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去突破这些固定的模式,解除这些禁锢。
一、提高对美术理论教学的重视
在很多人看来,画者进行创作并不需要理论的支撑,他们需要的是手上工夫、创作灵感。而事实上灵感来源于理论,来源于对各个方面美术理论的吸收。在西方国家,根据格内尔与艾斯纳(西方本质主义美术家)的观点,美术教学应当由美术创作、美学、美术批评及美术史四个部分的内容构成。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美学理论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此,不难发现,西方的美术教育家非常重视美术理论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理论修养。
现阶段,我国美术院校的审美教学的比较科学的途径应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的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具体而言,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的是学生的精神素质,而专业实践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技巧与技能,二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只有在既重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又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情况下,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美术人才。
二、重视美术鉴赏教学的指导意义
对于美术鉴赏这样的非必考科目,很多学生会忽视,而对于美术类学生而言,非重视不可,因为于美术鉴赏教学可以融合美术创作、美学、美术批评以及美术史四个部分的教学内容。美学让学生形成关于美的类型、本质及形态的系统认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对美的判断、感悟、认识及鉴赏的能力。美术批评则是基于美术欣赏的基础之上,是按照相应的标准对美术现象与美术作品进行价值判断及理论分析。对学生而言,学习美术批评的相关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审美判断力、艺术感受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每个富有成就的美术家对于艺术形象的创造、对于美术语言的运用都常常达到一往情深甚至痴迷的程度。美术鉴赏可以让学生了解过去和现在优秀画作,“读史使人明智”,因此,学生通过对中西方美术的鉴赏学习,能够掌握美术的发展脉络及发展现状,并且能在吸收其精华的基础上拓展美术发展的崭新局面。在美术鉴赏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课堂引导教育,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造型、构图、色彩、质材、肌理、线条等画面形式和内容进行自我体验,使其能够真正体会到作品中的美,能够深入发现并理解作品深邃而复杂的内蕴,进而提升自己对美术作品的判断力和鉴别力。然后结合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吸收其精华的基础上及时地进行自我创作。
三、改善美术教学方法
通过美术理论的学习,以及在美术鉴赏课中的运用,最终我们可以使前两者来指导我们的美术创作活动。但这种指导并不表示我们需要去用一个“规矩”去束缚学生的思想、创新,而应该给学生一些自己选择的权利;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给学生一个自己去找答案的问题。事实上,学生只有今天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明天才能善于创新、善于超越。让学生得到情感、智慧以及创造力培养的美术学习权利,并且通过这个权利获得进入“生活世界”的路径,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出发点。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术教育应该是最不强调一致性的教育,美术课程是最不追求标准答案的课程。
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如在色彩教学中同一个命题默写可以让学生有三个作业选择,分别是:写实性绘画默写;装饰性绘画默写;仿中国画小写意绘画默写等。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教”应该向“学”转移,纠正那种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程式化行为,真正地从实际出发,使学生能够学有所获。
综上所述,中职美术不能把学生的绘画制作水平当做最终目的,而应该着力于激发学生审视美、抒发美、创造美、传播美。不管是立志成为艺术家的创作者,还是实用美术领域中的从业者,都需要相应的美术理论基础。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逐步认识到美术理论知识的不可替代性及重要意义。最后以一句名言结尾:“在艺术领域之中,人的思想意识与理论知识的高度决定着他的眼界的高度,也影响着其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