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依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利用有关资料, 对“盖州市环城路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评估结果认为,评估区现状发育和分布的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灾害一种类型2处。详细介绍了地质灾害现状评估技术在公路建设用地中的应用。
[关键词] 建设用地 地质灾害 现状评估
1.工程概况
盖州市环城路工程起点位于黑大线k1504+140处盖州线沟村,向东经红旗园东、东双顶山坡脚东再向南,在k3+600(此处里程为相对黑大线k1504+140点的里程,全文同)处与省道桓盖线平交后,经前门家屯西k6+200处穿过盖梁线,再向西南k6+700跨越大清河,过大清河后在k7+600穿过太阳升乡(河南)、经科塞北与国道庄林线、再经张屯北、沙沟子南在k8+400盖亮线分别相交后,经尚和塞北至东王家窝棚南,止于黑大线k1511+200处。盖州市环城路全长11.831km。设计建设标准为二级公路,路基宽18m,路面宽15m,工程预期总投资7600万元。穿越地区主要地貌属于丘陵山前坡地,本评估区内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地质环境状况中等。盖州市环城路工程全长11.831km,占地面积约为748亩,工程估算总投资7600万元,设计标准为二级公路。评估面积12 km2。
1.1自然地理
该区地处北温带,东南临太平洋,西北依欧亚大陆,受季风影响很大,冬季盛吹北风、偏北风,夏季盛行南风、东南风,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雨量适中、气温适度、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少雨多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雨量适当;冬季较长,但少严寒。年平均气温为9.5℃。降水量年平均在636.3mm,年降雨日数 78~85天,评估区最大暴雨记载350mm/d。无霜期在189天,最大冻深为1.15m。
1.2 地质环境条件
盖州市位于营口市南,东西长约7km,南北平均宽约2.5km,地貌属于丘陵山前坡地。该区内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地面海拔高程为5m~126m之间,最高处位于东双顶,海拔标高为126m。该内根据地貌成因类型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侵蚀构造地形类高丘陵、剥蚀堆积地形类坡洪积扇裙、河流堆积地形类冲洪积平原和河流堆积地形类一级阶地。区内出露下元古界辽河群盖县组段(Pt1lhgx2),分布于k2附近路段,岩性组成为含石榴黑云绢云千枚岩,千枚状二云片岩,绢云千枚岩夹变质粉砂岩,在k5+250处为巨晶十字二云片岩,巨晶十字白云片岩,地层褶皱强烈,产状变化较大,原岩建造为粘土质岩建造,基本走向呈东西向展布,地层厚度>1900m。区内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Q1a 4、Q1a-p4)和上更新统(Q2a-p3)。全新统(Q1a4):为冲积相,亚砂土,砂砾,厚度10m,k5+200~k7+750。全新统(Q1a-p4):为冲积~洪积相,亚砂土,亚粘土砂,砂砾,k2+600~k5+200和k7+750以后。上更新统(Q2a-p3):坡积~洪积相,亚砂土与黄土状亚砂土含碎石,厚度5m~10m,k0+000~k5+200。
2. 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区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沿线现状地质灾害主要有两处崩塌灾害,叙述如下:区内在k2+200处有崩塌点,在线路西侧距线路中心300m,为人工采土场陡坡,崩塌体倾向近160度,倾角86度,坡长25m,坡高8.1m,为含石榴黑云绢云千枚岩,千枚状二云片岩,绢云千枚岩夹变质粉砂岩,上覆植被完好。在k5+250处有人工挖掘形成的崩塌点,为岩质崩塌,在线路经过小山体的东部,崩塌体高6.4m,长约7m,倾角78度,倾向近130度,为巨晶十字二云片岩,巨晶十字白云片岩。以上两处崩塌体岩面节理裂隙发育,有水蚀,块状构造,风化强烈。
3. 现状地质灾害评估[1][2]
现状评估是指对区内已有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其任务是根据已有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分布、稳定状态、危害对象进行危险性评价,对稳定性或危险性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作深入分析,判定其性质、变化、危害对象和损失情况[1][2]。
3.1地质灾害危险性
依前述可知,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属中类型,区内现状仅存在着崩塌灾害类型。现对崩塌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如下:
现状地质灾害中有k2+200、k5+250二处崩塌体,分别位于拟修建公路外的300m处和线路将挖方的小山体处。依据野外调查资料,影响崩塌危险性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条件,破坏动力和崩塌危害。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岩体结构;破坏动力包括降雨、温差、地下水、地表水、地震、植被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在野外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崩塌(滑坡)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评价结果为危险性小级别的崩塌体。
3.2 危险性起决定性作用因素分析
(1)地形条件
现状地质灾害中有k2+200、k5+250二处崩塌体,分别位于拟修建公路外的300m处和线路将挖方的小山体处。皆属人为小的挖掘活动所至。
(2)地层岩性
崩塌地质灾害现象分布于k2附近路段,岩性组成为含石榴黑云绢云千枚岩,千枚状二云片岩,绢云千枚岩夹变质粉砂岩,在k5+250处为巨晶十字二云片岩,巨晶十字白云片岩,地层褶皱强烈,产状变化较大,原岩建造为粘土质岩建造,基本走向呈东西向展布,地层厚度>1900m。由于人为活动较强烈,为崩塌地质灾害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构造与地震
该区位于一级构造单元中朝准地台的北缘东部。处于二级构造单元胶辽台隆三级构造单元营口—宽甸台拱的西端。局部属二级构造单元华北断坳, 三级构造单元下辽河断陷。该区区域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区域上属滨海太平洋断裂体系,郯庐断裂系、辽东断裂系、营口~宽甸断裂系。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现状崩塌地质灾害所发生的区段地震烈度Ⅶ度。
(4)人为活动
区内有人类长期活动,沿线有多条高等级公路及村庄,人为活动除农林耕植还有一定数量的路桥建筑工程,这些人为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较小,沿途地下水开采强度不大,目前未见不良影响。
3.结语
综上,沿线现状地质灾害主要有两处崩塌灾害,皆属人为小的挖掘活动所至,危险性评估为小规模的地质灾害崩塌体,评价结果为危险性小级别。
通过评估,为盖州市环城路工程在建设与运营中,对地质灾害的防治与治理提供了翔实的科学依据,对于加快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防止地质灾害造成损失和保护生态环境都将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及技术要求》(国土资发[2004]69号文件)[Z].北京 2004.
[2]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辽宁省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意见》(辽国土资发[2004]198号文件)[Z].沈阳 2004.
[关键词] 建设用地 地质灾害 现状评估
1.工程概况
盖州市环城路工程起点位于黑大线k1504+140处盖州线沟村,向东经红旗园东、东双顶山坡脚东再向南,在k3+600(此处里程为相对黑大线k1504+140点的里程,全文同)处与省道桓盖线平交后,经前门家屯西k6+200处穿过盖梁线,再向西南k6+700跨越大清河,过大清河后在k7+600穿过太阳升乡(河南)、经科塞北与国道庄林线、再经张屯北、沙沟子南在k8+400盖亮线分别相交后,经尚和塞北至东王家窝棚南,止于黑大线k1511+200处。盖州市环城路全长11.831km。设计建设标准为二级公路,路基宽18m,路面宽15m,工程预期总投资7600万元。穿越地区主要地貌属于丘陵山前坡地,本评估区内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地质环境状况中等。盖州市环城路工程全长11.831km,占地面积约为748亩,工程估算总投资7600万元,设计标准为二级公路。评估面积12 km2。
1.1自然地理
该区地处北温带,东南临太平洋,西北依欧亚大陆,受季风影响很大,冬季盛吹北风、偏北风,夏季盛行南风、东南风,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雨量适中、气温适度、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少雨多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雨量适当;冬季较长,但少严寒。年平均气温为9.5℃。降水量年平均在636.3mm,年降雨日数 78~85天,评估区最大暴雨记载350mm/d。无霜期在189天,最大冻深为1.15m。
1.2 地质环境条件
盖州市位于营口市南,东西长约7km,南北平均宽约2.5km,地貌属于丘陵山前坡地。该区内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地面海拔高程为5m~126m之间,最高处位于东双顶,海拔标高为126m。该内根据地貌成因类型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侵蚀构造地形类高丘陵、剥蚀堆积地形类坡洪积扇裙、河流堆积地形类冲洪积平原和河流堆积地形类一级阶地。区内出露下元古界辽河群盖县组段(Pt1lhgx2),分布于k2附近路段,岩性组成为含石榴黑云绢云千枚岩,千枚状二云片岩,绢云千枚岩夹变质粉砂岩,在k5+250处为巨晶十字二云片岩,巨晶十字白云片岩,地层褶皱强烈,产状变化较大,原岩建造为粘土质岩建造,基本走向呈东西向展布,地层厚度>1900m。区内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Q1a 4、Q1a-p4)和上更新统(Q2a-p3)。全新统(Q1a4):为冲积相,亚砂土,砂砾,厚度10m,k5+200~k7+750。全新统(Q1a-p4):为冲积~洪积相,亚砂土,亚粘土砂,砂砾,k2+600~k5+200和k7+750以后。上更新统(Q2a-p3):坡积~洪积相,亚砂土与黄土状亚砂土含碎石,厚度5m~10m,k0+000~k5+200。
2. 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区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沿线现状地质灾害主要有两处崩塌灾害,叙述如下:区内在k2+200处有崩塌点,在线路西侧距线路中心300m,为人工采土场陡坡,崩塌体倾向近160度,倾角86度,坡长25m,坡高8.1m,为含石榴黑云绢云千枚岩,千枚状二云片岩,绢云千枚岩夹变质粉砂岩,上覆植被完好。在k5+250处有人工挖掘形成的崩塌点,为岩质崩塌,在线路经过小山体的东部,崩塌体高6.4m,长约7m,倾角78度,倾向近130度,为巨晶十字二云片岩,巨晶十字白云片岩。以上两处崩塌体岩面节理裂隙发育,有水蚀,块状构造,风化强烈。
3. 现状地质灾害评估[1][2]
现状评估是指对区内已有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其任务是根据已有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分布、稳定状态、危害对象进行危险性评价,对稳定性或危险性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作深入分析,判定其性质、变化、危害对象和损失情况[1][2]。
3.1地质灾害危险性
依前述可知,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属中类型,区内现状仅存在着崩塌灾害类型。现对崩塌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如下:
现状地质灾害中有k2+200、k5+250二处崩塌体,分别位于拟修建公路外的300m处和线路将挖方的小山体处。依据野外调查资料,影响崩塌危险性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条件,破坏动力和崩塌危害。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岩体结构;破坏动力包括降雨、温差、地下水、地表水、地震、植被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在野外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崩塌(滑坡)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评价结果为危险性小级别的崩塌体。
3.2 危险性起决定性作用因素分析
(1)地形条件
现状地质灾害中有k2+200、k5+250二处崩塌体,分别位于拟修建公路外的300m处和线路将挖方的小山体处。皆属人为小的挖掘活动所至。
(2)地层岩性
崩塌地质灾害现象分布于k2附近路段,岩性组成为含石榴黑云绢云千枚岩,千枚状二云片岩,绢云千枚岩夹变质粉砂岩,在k5+250处为巨晶十字二云片岩,巨晶十字白云片岩,地层褶皱强烈,产状变化较大,原岩建造为粘土质岩建造,基本走向呈东西向展布,地层厚度>1900m。由于人为活动较强烈,为崩塌地质灾害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构造与地震
该区位于一级构造单元中朝准地台的北缘东部。处于二级构造单元胶辽台隆三级构造单元营口—宽甸台拱的西端。局部属二级构造单元华北断坳, 三级构造单元下辽河断陷。该区区域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区域上属滨海太平洋断裂体系,郯庐断裂系、辽东断裂系、营口~宽甸断裂系。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现状崩塌地质灾害所发生的区段地震烈度Ⅶ度。
(4)人为活动
区内有人类长期活动,沿线有多条高等级公路及村庄,人为活动除农林耕植还有一定数量的路桥建筑工程,这些人为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较小,沿途地下水开采强度不大,目前未见不良影响。
3.结语
综上,沿线现状地质灾害主要有两处崩塌灾害,皆属人为小的挖掘活动所至,危险性评估为小规模的地质灾害崩塌体,评价结果为危险性小级别。
通过评估,为盖州市环城路工程在建设与运营中,对地质灾害的防治与治理提供了翔实的科学依据,对于加快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防止地质灾害造成损失和保护生态环境都将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及技术要求》(国土资发[2004]69号文件)[Z].北京 2004.
[2]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辽宁省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意见》(辽国土资发[2004]198号文件)[Z].沈阳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