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反思及对策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137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高等职业院校田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反思,寻找对策方案,以期对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改革提出积极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田径;教学;反思;对策
  
  田径运动是在跑、跳、投这些自然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能全面有效地发展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促进各项运动技能的形成。由于田径运动的悠久历史、锻炼方式简便、能均衡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其他术科学习具备基础作用,使之成为了我国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新的时期,随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理念的确立,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重构成为体育教育领域重点研究课题。但是,高职院校的田径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身体素质达标和竞技技术水平评价这一层面,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忽视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健身习惯和健身兴趣的培养,与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目的相悖[1],改革田径课教学势在必行。
  1.当前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现状
  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把田径项目作为基础课内容来设置,是围绕身体素质“达标”进行的。导致田径教学都延续以竞技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体现出教学的模式、内容、方法过于陈旧。在教学中过分注重技术,忽视健身教学。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和对各项技术动作的理解有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学过分追求竞技项目的完整性、统一性、系统性,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难以适应和掌握,从而限制了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直接影响田径课的教学质量。在赵琦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田径教材只是对中学已学过内容的简单重复,且实用性不强,缺乏难度上的递进性;冯晓劲的调查表明:有56%的学生认为田径运动健身价值可以由其它运动项目替代,而且田径技术的学习对自己今后工作毫无意义。从而使得田径教学在学校体育的改革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2.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对反思
  2.1课程目标体系出现了偏差
  由于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沿袭,导致课程的目标忽视对学生能力、兴趣、特长的培养;忽视体育理论知识尤其是健康知识和健身方法的传授;忽视运动能力、锻炼习惯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对田径运动不够重视,甚至有其他错误的认识。
  2.2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陈旧
  田径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专业性与竞技性较强,缺少健身内容。学生对田径课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不易引起锻炼兴趣。在教学方法方面,缺乏创新与变化。教师仍是教学中主体,技术学习多采用“注入式”教学,忽视了团队精神的培养和学生间的互助学习,不能发展学生自主学的能力。使得田径教学方法和手段大同小异,上课模式程序化,缺乏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的特点。
  2.3考评情况
  传统田径的评价方式大都采用量化考评。量化要求一个统一的标准,从而忽视了学生体质体能上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阶段性的进步幅度,使得一些学生失去了参与体育课活动应有的轻松和乐趣。并且,田徑课的评价仅以教师评定为主,不注重学生自评与互评,使得成绩体现不出全面性与真实性,导致学生对体育评价的不重视。
  3.高职院校田径教学改革的对策
  3.1启动高职院校田径精品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目的是要重审高职体育的培养目标,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终生锻炼习惯。同样,高职院校田径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与建设、教学手段、教材建设、管理机制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多个方面。高职院校田径精品课程的价值取向是除了完成《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共性目标外,还要致力于提高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在确立田径课程目标是要从单纯的竞技式教学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变,重视田径运动的健康教学,注重田径健身习惯的养成,形成终身田径健身意识。
  在建设过程中,首先将一流的教师队伍列为首位。通过建设一支优秀团队,使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中青年教师队伍为主体,有计划地合理调配各年龄段教师,形成合理的教师梯队。通过教学、科研和进修提高教师水平。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方面,首先坚持优秀教材与创新内容相结合。田径的教学内容体系应更广泛全面地涉及健身、竞技、娱乐、休闲各领域,注意培养学生的田径健身意识和田径运动的文化素养、提高水平田径赛事的欣赏能力。其次逐步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推进田径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逐渐完善各种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开通师生交流通道,搭建以BBS和课程满意度信息收集的教学互动平台,为教师全面了解教学效果和在线答疑解惑提供交流的渠道,同时实现学生接受教师的在线指导。再次,是融教学与研究为一体,促进田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
  3.2加强田径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
  体育教学俱乐部是随着体育目标的更新、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形式。田径教学俱乐部是以田径练习者自觉结合为基础,依托学校的运动设施,围绕着田径运动项目,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运动训练、群体竞赛等融为一体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目前我国推行体育俱乐部模式的方式可分为三种:一是课外活动体育俱乐部,以体育俱乐部代替课外活动组织形式;二是体育教学俱乐部,以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进行体育教学;三是课内外一体化,课内俱乐部与课外俱乐部相结合。[2]田径俱乐部教学模式,能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实施分层学习。实现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其兴趣,使学生在各自的田径锻炼过程中体验成功的经验,树立信心。在田径俱乐部中,通过课内外一体化管理,促进学生课余田径锻炼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进行,保持了体育教学与课余体育活动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在田径俱乐部的活动中,打破了原有的班级建制,使学生社会活动、人际交往能力得意扩大和提升,丰富了简单的信息交流,促进了情感交流,有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能。通过田径俱乐部的活动,可以培养一批田径运动骨干,这些人员中有教师也有学生。同时他们的存在,可以对田径弱势群体进行有效的帮助与关心,使他们的体质得到了有效地增强。■
  
  【参考文献】
  [1]毕红星.我国部分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改革关键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1.
  [2]丁新兴.体育教学中实施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6.10.
其他文献
群文阅读教学是最近几年兴起的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它不仅关注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速度,更关注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改善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突破性的
中学生怕写作文是一种病,时至今日许多同仁也没有很好的药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心灵感受。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须认定国文是发展
诗词是我国最优秀文化的代表,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种文体,她融饱和的感情、高超的艺术、丰富的想象和精美的语言于一体,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改中,诗词教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本文认为高校政治辅导员应具备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等,并积极转变观念,刻苦学习,自觉提升自我素养,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素质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是高校思想工作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伴随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与学生的接触多,交流多,对学生进行
阅读是英语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之一,也是提高中学生英语水平的有效手段,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具体教学实践,从丰富学生文化背景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合理选择英语课外阅读素材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试就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合理运用进行探讨,以得出基本的方法。
教无定法,特别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又是灵活的,只有从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
教育以人为本。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了。我们谈论的素质教育不是空洞口号。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课程设置到教育形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值得瞩目的是,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
2002年,我亲历了百年校庆的全过程,那感人至深的情景使我非常震撼。当日,两万多名校友从祖国四面八方赶到母校团聚。同学重逢,深情诉说对母校和老师的眷念和感激之情。从这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