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文从四个方面,就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使复杂繁琐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 从而对知识有更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数学;实践意识;动手能力
动手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在我国以往的教育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学习知识、结论,然后通过大强度的、机械的强化训练,最后达到“解题技能”熟练。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解题的“机器”;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满腹经纶”却不知如何内化而过到再创造。让学生在数学课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到指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推理等方法发现对象的一些特点或与其他对象的差异与联系,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创设氛围,玩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动、好奇”的心理,从生活中选取具有特定数学住处的现实背景或者利用信息技术(课件),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为学生创设有趣、有用、可操作、可探索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氛围的操作中,把抽象的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通过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动手操作活动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提出数学问题,逐步实践求知的意识。例如:在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这四个好朋友之后,我创设一个动画情境。——三只小猴在山坡上盖了一座新房子,……空旷的山坡上孤零零的一座房子多危险啊!要是大灰狼来了怎么办?学生纷纷举手,献计献策,其中一个说:“在四周建一个高高的围墙,这样大灰狼就不会进来了。”这时我顺水推舟地说:“那我们帮助小猴建围墙好不好?就利用我们桌上的材料,每个小组建一面围墙,比一比哪一组建得高,搭得牢。学生搭完后,让学生说一说都用了什么样的形状搭,为什么?学生通过刚才的拼一拼、搭一搭就体会发现:圆锥不适合围墙,圆柱要立着放才行,正方体和长方体最适合。再利用课件(设计成学生喜欢的动画)演示一下,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这四个好朋友特征的认识。
二、在生活情境中培养动手实践意识及能力
知识与生活不分家,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实施数学生活教育,教学内容就要面对生活教育,教学内容就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立足于实际需要中去寻求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比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的拳头绕一周,就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一个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一切,实际上是用这些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来计算的,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通过利用“人体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使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参与新知识的探究,达到真正提高参与实践的意识。再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利用多媒体引进一段动画:小云在操场上跑步,她跑了一周的路程是指操场的什么?如果在操场中间铺上草坪,要求铺多大,又是指操场的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动画片断来自于学生的生活, 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所以他们很快地就投入到迫切要求学习新知识的情境中来。众所周知,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序就越高。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使其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进而乐此不疲地去学习,有意识地去实践。
三、自主探究、动手实践
从现代教学理论的主体性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的一种主动构建过程,其本质就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即把书中的知识结构转化成他们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老师是代替不了的,必须由学生自己参与的一个过程。教师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情地实践,学生的发展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落实。
思维的转折处开展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能促进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利用各种现代技术的有效手段,在思维的转折处开展动手操作。例如:在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课《几何形体的体积》教学中,给每组学生准备一瓶不满的矿泉水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及圆锥体的容器,以及绳子、尺子,先让他们估测这瓶水的体积,再让他们自主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经过讨论后认为矿泉水形状不规则,不能准确估算出水的体积,必须倒进长方体、正方体等容器里,才能算出这瓶矿泉水的体积。通过这一操作,学生悟出“殊途同归”的道理,即“不规则——规则”,且都是先计算容器的底面积,再乘水位的高度,从而让学生自主归纳,梳理直柱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高”的体积计算方法,学生的思维在这里再次得到发展,进一步得到升华。
四、合作讨论,培养实践与创新能力
直观操作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但这仅仅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说只停留在直观的操作阶段,是永远不够的。因此,在知识的转折处,思维的模糊处加强合作讨论,促进动口至关重要。学生各抒己见,僵持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一个正确的答案,而让事实说话,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给学生把操作规程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学生动手实践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新倡导的三大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效率“而一味要求学生按照事先设定好的步骤去操作,从而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应该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索,也应该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龙浔中心小学)
【关键词】数学;实践意识;动手能力
动手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在我国以往的教育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学习知识、结论,然后通过大强度的、机械的强化训练,最后达到“解题技能”熟练。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解题的“机器”;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满腹经纶”却不知如何内化而过到再创造。让学生在数学课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到指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推理等方法发现对象的一些特点或与其他对象的差异与联系,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创设氛围,玩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动、好奇”的心理,从生活中选取具有特定数学住处的现实背景或者利用信息技术(课件),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为学生创设有趣、有用、可操作、可探索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氛围的操作中,把抽象的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通过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动手操作活动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提出数学问题,逐步实践求知的意识。例如:在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这四个好朋友之后,我创设一个动画情境。——三只小猴在山坡上盖了一座新房子,……空旷的山坡上孤零零的一座房子多危险啊!要是大灰狼来了怎么办?学生纷纷举手,献计献策,其中一个说:“在四周建一个高高的围墙,这样大灰狼就不会进来了。”这时我顺水推舟地说:“那我们帮助小猴建围墙好不好?就利用我们桌上的材料,每个小组建一面围墙,比一比哪一组建得高,搭得牢。学生搭完后,让学生说一说都用了什么样的形状搭,为什么?学生通过刚才的拼一拼、搭一搭就体会发现:圆锥不适合围墙,圆柱要立着放才行,正方体和长方体最适合。再利用课件(设计成学生喜欢的动画)演示一下,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这四个好朋友特征的认识。
二、在生活情境中培养动手实践意识及能力
知识与生活不分家,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实施数学生活教育,教学内容就要面对生活教育,教学内容就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立足于实际需要中去寻求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比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的拳头绕一周,就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一个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一切,实际上是用这些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来计算的,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通过利用“人体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使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参与新知识的探究,达到真正提高参与实践的意识。再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利用多媒体引进一段动画:小云在操场上跑步,她跑了一周的路程是指操场的什么?如果在操场中间铺上草坪,要求铺多大,又是指操场的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动画片断来自于学生的生活, 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所以他们很快地就投入到迫切要求学习新知识的情境中来。众所周知,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序就越高。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使其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进而乐此不疲地去学习,有意识地去实践。
三、自主探究、动手实践
从现代教学理论的主体性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的一种主动构建过程,其本质就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即把书中的知识结构转化成他们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老师是代替不了的,必须由学生自己参与的一个过程。教师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情地实践,学生的发展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落实。
思维的转折处开展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能促进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利用各种现代技术的有效手段,在思维的转折处开展动手操作。例如:在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课《几何形体的体积》教学中,给每组学生准备一瓶不满的矿泉水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及圆锥体的容器,以及绳子、尺子,先让他们估测这瓶水的体积,再让他们自主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经过讨论后认为矿泉水形状不规则,不能准确估算出水的体积,必须倒进长方体、正方体等容器里,才能算出这瓶矿泉水的体积。通过这一操作,学生悟出“殊途同归”的道理,即“不规则——规则”,且都是先计算容器的底面积,再乘水位的高度,从而让学生自主归纳,梳理直柱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高”的体积计算方法,学生的思维在这里再次得到发展,进一步得到升华。
四、合作讨论,培养实践与创新能力
直观操作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但这仅仅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说只停留在直观的操作阶段,是永远不够的。因此,在知识的转折处,思维的模糊处加强合作讨论,促进动口至关重要。学生各抒己见,僵持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一个正确的答案,而让事实说话,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给学生把操作规程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学生动手实践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新倡导的三大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效率“而一味要求学生按照事先设定好的步骤去操作,从而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应该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索,也应该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龙浔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