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男血刃“仇家”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f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都不会想到,对防治艾滋病的宣传居然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一个明明没有感染艾滋病的人却因为防治艾滋病的宣传被艾滋病折磨得精神崩溃走向疯狂,极端残忍地手刃一个3岁小儿和一位年轻少妇,导致一死一伤。不是被他最害怕的艾滋病而是被自己,断送了自己的一生。
  
  小山村突发惨案
  
  2004年1月16日早晨7点左右,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李子萍乡黄泥巴村的村民大多还没有起床,村子里颇为宁静。村民邓志南的妻子梁红群正在厨房准备生火做早饭,梁红群三岁的儿子邓小兵今天不知为什么很早就醒了,起床后高高兴兴地在家门口玩木马,还不时地哼着儿歌。7点30分的时候,这个安宁幸福的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这个人手持锋利的勾刀,杀气腾腾地闯了进来,他是住在邓志南隔壁的邓明华。
  三岁小儿邓小兵第一个看见邓明华,但由于邓明华面带杀气,孩子疑惑了一下后,还是打算张嘴招呼邓明华,但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却被邓明华迎面一刀砍过来,孩子被砍后疼得哇哇大哭,却并没有让行凶的邓明华有丝毫的手软,在孩子的哭声中,邓明华又朝孩子的头部砍了一刀。听到邓小兵凄厉的惨叫声,梁红群慌忙放下手中的菜,从厨房跑出来,迎面碰到握着滴着血的勾刀的邓明华。梁红群还没来得及张嘴说出一个字,邓明华的刀就落在了她的身上,被砍后的梁红群大声尖叫,这叫喊声才让邓明华害怕起来,于是他又快速地朝梁红群的头部猛砍了两刀,之后慌慌张张地往外跑,跑到院门口时见重伤下的小孩子居然还在喘气,于是又给孩子狠狠地补了一刀,然后才慌忙逃离现场。
  还在床上睡觉的邓志南被惨叫声惊醒,顾不得穿衣就跑了出来,看见妻子和孩子已经倒在了血泊中,邓志南不顾一切地飞奔,赶往村公所打电话,向“120”求救,同时通过“110”向木县公安局李子萍乡派出所报了案。
  20分钟以后,急救人员和民警几乎同时赶到现场,三岁的邓小兵因年幼伤重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梁红群经医生的全力抢救于1月16日下午4点20分才苏醒过来。她流着泪向民警叙述了当天早晨那不堪回首的一幕。
  两小时以后,民警将邓明华捉拿归案,他对自己所犯事实供认不讳。然而他所供述的杀人动机却令人万分震惊,导致他对妇孺痛下如此辣手的原因并非是怎样的深仇大恨,却仅仅只是来自于他的臆想。
  
  老实人酒后乱性
  
  邓明华在黄泥巴村是远近闻名的老实厚道人,除了与邻居邓志南外,村上绝大部分村民都对邓明华和善有加,互相之间也和睦相处,谁也没有想到邓明华会成为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凶手。当然,谁也不知道,这样一个老实人会有一次上不得台面的“艳遇”。正是这场“艳遇”,让一直过着平静日子的邓明华陷入了无尽的恐慌并亲手毁掉了自己的一生。
  一切要追溯到1999年的夏天。这是一个非常平常的一天,老实人邓明华到木里县城办事,事后就在路边的大排档小酌了几杯,此时已是华灯初上,城里的夏夜非常迷人。邓明华不舍得立刻回村,借着酒意在街上闲逛。走着走着,就来到木里县城关镇的发廊一条街,“哟,大哥,进来洗个头吧,包你满意!”一个小姐连拖带拽地把邓明华拉进一家发廊里然后推到了椅子上。闲聊中邓明华知道这个小姐今年刚满17岁,叫李明敏。洗完头,按摩过后,邓明华应李明敏的要求请她到夜市摊吃了夜宵。
  吃完夜宵后,由于时间已晚,邓明华无法赶回村,对李明敏表示要找个地方住宿。在李明敏的带领下,邓明华跟随着她七拐八拐到了城关镇城西朱家大院李明敏的出租屋。在李明敏的一番“柔情轰炸”下,老实人邓明华意乱情迷,无法自持,完全忘记了眼前这个女人的身份,所谓的“老实”也抛到了九霄云外,跌下了人生的第一个大跟斗,此时的邓明华完全没有想到,这一个跟斗跌下去他再也没有爬起来。
  一番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云雨过后,邓明华还没有回过神来,李明敏却开始不停地吸烟,然后又进了卫生间。这一进去就是很长时间,左等右等不见李明敏出来,邓明华以为她在卫生间里出了什么事情,就走进卫生间查看,然而看到的情景让他眼冒金星浑身颤栗,原来李明敏正在卫生间里如痴如醉地往左臂注射着毒品。
  邓明华像见了鬼丧了魂一样从刚才的“温柔乡”里逃了出来。在大街上稍一定神后就联想到平时从报刊和电视中看到的嫖娼、吸毒同艾滋病的关系时,邓明华全身像泥一样瘫软下来。
  
  怕“爱滋”精神崩溃
  
  邓明华精神恍惚地回到家后,用清水反复地清洗了下身,一下子洗掉了大半块香皂还觉得不够,最后又用酒精反复清洗。之后他又找来各种报刊杂志,反复阅读关于性病、艾滋病与嫖娼、注射毒品之间的关系的内容,邓明华越读越害怕,越想越恐惧。为了确认自己到底有没有被感染艾滋病或其它“脏病”,邓明华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到那个出租屋去找李明敏问个究竟。可是当邓明华再次找到出租屋时,开门的却是别人,邓明华又急急忙忙赶到李明敏打工的那家发廊,可老板娘说:“李明敏已经离开。”
  为了家里其他人的安全,打那以后邓明华再不敢与妻子同房,哪怕妻子主动提出要求,他也会想出千百个理由来搪塞。一次,邓明华和妻子到山上砍柴,邓明华不小心被树刺划破了手指,鲜血长流不止,妻子见了心疼就想帮他吮手指,邓明华像被马蜂蛰了一样把手抽回,惶恐不安地说:“没事,没事!”在这荒山野岭,方圆几里无人,妻子见丈夫如此举动觉得很可笑,又心疼丈夫的伤,于是忍不住上前搂住他。邓明华被吓出一身大汗,用力一把将妻子推倒在地。妻子疑惑不解地盯着他,半天没反应过来,又联想到一段时间邓明华的变化,只能倒在地上委屈地哭了……这个时候的邓明华已经被“艾滋病”吓得失去了理智。
  2001年8月,为了不让妻子起疑心,邓明华以外出打工为借口告别妻子来到贵州省正安县,在一家民营厂找到了一份工作。由于无法摆脱对往事的后悔和对艾滋病的恐惧,他十分忧郁与沮丧,从不与外人交往,就是对同宿舍的工友也从不谈心,而是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独自承受着“极有可能感染艾滋病”这一猜测带给他的恐惧,并且在这种恐惧中忍受着严酷的煎熬。
  2002年4月,邓明华由于感冒出现持续发烧、咽喉疼痛等多处不适,本来被“艾滋病”折磨得神经已经十分脆弱的他觉得自己已经处在了崩溃的边缘,于是就到正安县医院做了肝、肾B超,胸片,透视等多项检查,可是医生发现他除了上呼吸道有轻微的炎症以外,怎么查都没有发现他的身体有什么大问题。邓明华还是不放心,最后终于鼓起勇气到正安县卫生防疫站性病艾滋病防治部门作HIV血检,报告显示他的HIV血检呈阴性,根本没有感染艾滋病。防疫站的血检目前是中国官方检验艾滋病的惟一也是最科学和权威的方法,按常理,这个时候的邓明华完全可以松一口气,重新开始自己的正常人生。但是邓明华却坚信是防疫站的医生误诊了,血检报告出了差错,并不能说明他没有感染艾滋病,完全被恐惧占领的邓明华依然陷入重重疑虑的沼泽不能自拔。
  
  “临死”前杀人“报仇”
  
  2003年11月2日,邓明华因为性格的扭曲无法与老板和工友正常相处,不得不回到李子萍乡黄泥巴村老家。12月17日,邓明华又感冒了,身体出现了发烧、头晕、咳嗽等感冒症状。邓明华不去医院就诊,却自己到山坡上找来了一些草药熬水喝,导致病情不但没有什么好转,反而更加加重。2003年12月21日,邓明华再次到木里县人民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医生通过认真检查后告诉他只是轻微的皮肤病和上呼吸道感染,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程是7天,要7天以后才能痊愈。可是邓明华根本不相信医生的诊断,始终觉得自己得了“重病”,而且从此会一天比一天严重,所有的这些症状邓明华都在关于艾滋病的报道中看见过,由此邓明华感觉到自己确实感染了艾滋病,而且已经从潜伏期发展到了爆发期,自己已经是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了。医生之所以说自己没有大碍完全是出于“人道主义”,担心他这个“绝症患者”无法承受压力……邓明华在供述中称当时自己感觉自己的一切都完了,只有等死了。
  2004年1月2日,正在自家门口为自己即将因为“艾滋病”而不光彩地死去黯然落泪的邓明华看见同村村民梁红群笑着从自己身边走过,他想起父亲以前跟他讲的邓志南的父亲和爷辈人(梁红群的夫家)与自己前辈和自己的恩恩怨怨,已完全心理失衡并且万念俱灰的邓明华愤怒地认为梁红群的笑容是因为他得了不治之症而高兴。“幸灾乐祸,我也让你不得好死”,恶念在这一天钻进了邓明华的脑子。
  2004年1月8日,邓明华又战战兢兢地到凉山州人民医院作了身体检查,医院在他身上取得化验样品后,安排他回家等候检验结果。1月15日,邓明华还不见凉山州人民医院寄来检验报告书,他断定一定是自己患上了艾滋病,医生才不敢贸然通报病情,邓明华坚信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此时已经完全丧失了任何理性的邓明华决定实施一个恶毒的计划——报复邓志南,让一切有个了断。邓明华后来供述当时他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反正自己已经病入膏肓,只有死路一条了,死前一定要让邓志南一家人感受一下家里死人的滋味,要死大家一起死。于是2004年1月15日晚上,邓志南对于自己三岁的儿子将在这个世界上度过最后一天毫无预感,一墙之隔的邓明华已经精心准备好了勾刀。熬到次日黎明,死神跟着邓明华和他抓起的勾刀一起径直向隔壁的邓志南家扑去。1月16日早晨的惨剧就这样发生了。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仇恨值得邓明华陷在“艾滋病”的绝望里还念念不忘,必要在“临死”前快意恩仇呢?
  案发后,被逮捕的邓明华对办案警察交代说,他和“仇家”邓志南是远房的亲戚和多年的邻居,但关系一直很紧张,两家的恩怨到现在已经积了三代人了,必须作个了结。
  所谓的“恩怨”是邓明华奶奶是改嫁到李子萍乡黄泥巴村的。因为他爷爷娶了改嫁的女人当老婆,就被邓志南的爷爷笑话和欺负。上世纪60年代两家因为相邻的田块的界线,曾经爆发了激烈的口角与打斗,此事先后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最后虽然被村干部调和平息,但两家还是因此加深了仇恨。当时年幼的邓明华经常被邓志南骑在身上打,邓志南和他的母亲李氏认为他们不是正宗的邓家人,而村里的其他族人几十年来念念不忘要把他们家赶出李子萍乡黄泥巴村邓家大院。1998年6月的一天,邓志南召集一家人把邓明华家的瓜棚掀翻,扬言要打他们母子。当时李氏年已70高龄,被气得当场昏迷过去。长期受欺凌的邓明华心胸越来越狭小,他觉得自己在村里卑微到连一只蚂蚁都不如。因此当邓明华自认为生命留给他的日子不多了之后,心里除了恐惧和痛苦,还越想越觉得由于自己惯常的软弱,从来没有为这个家出过一口气,很对不起自己的家人,因此,他认为临死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世代的家仇了结,搞死邓志南家人,给自己也给家庭一个交代。
  2004年7月8日,邓明华被凉山州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编后:
  
  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人的心理状态决定着人是否能够正常而健康地主宰自己和生活。一个健康的心态可以让人理智和清醒,而不健康的心态则完全可以让人迷失甚至愚昧。而健康的心态取决于人是否对自己和生活有足够的了解和把握,如果缺乏这两点,就容易产生偏执,而偏执常常是犯罪的根源。上述两个案例是令人惊心的,两个案件加起来将可能总共丧失4条性命,就因为两颗人心产生了偏差。
  在追溯这两个案件的背景的时候,我们都不难发现,血案发生之前,无论是局长太太黄敏还是山村老实人邓明华,他们的心理产生问题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黄敏因为青春不再产生的强烈心理落差已经让她在杀人之前就有了诸多过分和反常的举动。邓明华则在萌动恶念之前甚至恐惧艾滋病之前就因为遭到邻居歧视和欺侮长期无法摆脱压抑的心情。日积月深的心态的不平衡和扭曲让他们成为极度脆弱的人,并且不懂得或者说从未意识到该如何调整这种不平衡。因此黄敏和邓明华都由脆弱进而产生恐惧、臆断和愚蠢,黄敏选择用杀人来“保全”自己,邓明华选择“陪葬”来平衡自己,严重的“不安全感”使得他们的脆弱最终“顺理成章”地蜕变成了冷酷。
  因此,“脆弱”和“冷酷”并非一对矛盾,当人心发生异化,“冷酷”就成了“脆弱”的另一端,它们互为因果。但愿这两个案件能够令人关照自己的内心,心理的健康与否不仅决定着自己的命运,还有别人的。
其他文献
离 婚  丈夫到法院要求和妻子离婚。他说:“我们之间不和已经有三年了。”  法官问:“你们结婚多久了?”  丈夫回答:“两年。”    小偷和猪  小偷顺利地撬门入室,正翻箱倒柜,忽见墙上挂一张纸条,上写“小偷是猪!”小偷大怒,一把撕掉了墙上的纸条,顿时警铃大作。  小偷吓得面如土色,还没来得及逃跑,就被闻声而至的主人抓住了。此时小偷才发现原来在这张纸条的后面还写着另外一句话:“原来还是头笨猪!
期刊
出差损失  文/霍寿喜    上午刚上班,局长老秦就通知我到合肥出趟差。老秦走后,我便关了门,开始用办公桌上的电话,陆续通知那些经常打我手机的亲戚朋友。我打电话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避免亲朋好友在出差期间打我的手机。上次去合肥开了两天会,我一共接了二十多次手机,其中多半是朋友们打过来的,都没什么大事。回来一“盘点”:每天十块钱的出差补助,还抵不上手机的长途漫游费用。所以,这回我来个“提前通知”,以
期刊
期刊
“末班车”心理产生的最严重也是最可怕的体现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后果无疑是祸国殃民,大量的“59现象”(即干部59岁或接近60岁时职务犯罪)和“35现象”(即干部在35岁及接近35岁时职务犯罪)已经无数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劳平凡,男,广西灵山县人,现年57岁,原广西省地质矿勘查开发局副局长(副厅级)。因贪污公款350多万元,于2004年6月下旬被广西省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
期刊
人们用“火爆”两个字来形容这股持续了数月的“学车”热潮,这股热潮可以说是普遍的“症状一”的一次集中爆发,不仅饱含了“症状一”的所有特点,而且强化成了一种“盲目”,当人们拼命地往“末班车”上挤的时候,谁都不去考虑会带来的结果以及自己是不是能为这个结果负责任。    师傅说:我们根本忙不过来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上海闵行区的一所驾驶学校,碰巧天公不作美,下着大雨,道路湿滑泥泞,记者本以为在这样恶劣
期刊
人群:职业打假人  数量:以1995年王海崛起为标志,9年间冒出众多“上海王海”、“南京王海”、“重庆王海”、“河南王海”……其巅峰时期,全国有近百位“职业打假人”纵横出没。  概况:他们推崇“个人英雄主义”,通过打假实现或名或利的人生理想。虽然也互通消息,但基本是独来独往。  2004年,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明确表示不支持职业打假,但大部分打假人觉得他们可以采取向工商部门申诉或举报的形式继续打假行
期刊
火焰山下竖起金箍棒  10月1日,新疆吐鲁番火焰山脚下新添的“炼丹炉”景点正式对游人开放。它仿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描写的“炼丹炉”建造,地面和地下建筑面积达2700平方米,其中建有一根高12米的“金箍棒”造型的温度计,能够准确显示当地当时的温度。    “中国锅王”杭州开锅  9月25日,一口号称“中国锅王”的大锅被摆到杭州的武林路上,这口锅高3米、直径3.5米,锅盖要用吊车吊臂掀开。酒店的厨
期刊
2004年9月26日,F1方程赛在上海圆满结束。有消息称,2005年5月,世界摩托车坛的“F1”——世界摩托车GP赛又将在上海举行。“车”从未像现在这样吸引上海人的眼球,介入上海人的生活,影响上海人的文化。  在上海这个一向被认为是“阴柔”风格为主流的城市,赛车刮起的风造成了强大的雄性冲击波,裹挟着钢铁的男人们取代了精明优秀的上海女人而成为这个城市的新风景。F1固然完美,但离上海和上海人依然还有着
期刊
优缺点  房产经纪人对他的顾客说:“诚实待客是我们公司的一贯宗旨。我们将向您介绍所有房子的优缺点。”  “那么这座房子缺点是什么呢?”  “哦,首先这座房子的北面三英里的地方是一个养猪场。西面是两个污水处理厂,东面是一个化工厂,而南面则是一个酱制品公司。”  “那么,它又有什么优点呢?”  “那就是,您随时都能断定,今天刮的是什么风。”    真幸运  乘客对乘务员说,要到顿卡斯去。“这趟车周二不
期刊
据最新调查显示,上海生活成本高居全球第16位,比新加坡高30位,用上海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来解释这个排名16位的生活成本就是:“在上海,一睁开眼睛就要花钱。”而如此高的成本所制造的生活质量却排名世界107位,比新加坡低了74位。所谓的生活质量,包括这个城市的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心理健康与幸福感、公益性反馈行为、制度设置与社区质量等几大方面。据零点公司在全国范围关于生活质量的调查发现,目前制约中国居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