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教学是先进的教学手段。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可以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多媒体手段,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多媒体技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直接以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方式表现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时空限制,中学地理教材中有不少内容是学生不熟悉的,这给学生的思维造成了障碍。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要充分运用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多媒体教育技术,通过制作形象生动、动静结合的教学课件,逼真地再现当时的情景,沟通地理与现实生活,提供思维的各种感知材料,帮助学生对客观事物充分感知,丰富其感性认识,从而顺利实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给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铺垫和有力的起跳板。
例如,“地球的运动”这一节内容比较抽象,而初中生的知识储备和空间思维能力有限,因此学生对于地球如何自转和公转,以及在自转公转的过程中会产生什么现象等问题不容易理解,对于太阳高度角的移动和计算问题也很难掌握。这时,如果教师利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Flash动画来演示这一现象,学生通过观看演示,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原因等知识。再如,讲“亚洲河流”的特征时,让学生观看“在亚洲地形图上模拟亚洲大河如鄂毕河、叶尼塞河、长江、黄河、湄公河、印度河等河流的流向”的动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很快就能说出亚洲河流的特征及原因,而且各大河的名称、位置在学生的脑海中会留下很深的印象。
二、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赫巴特曾说过:“真正的感觉观察比单纯的描述更可取。”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教具是挂图、课本插图和一些投影,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以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能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交互功能,在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通过观察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这样,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发挥了学生的能动作用,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
例如,在讲其中的“地形”因素时,先让学生看几张位于赤道附近的非洲最高峰——乞利马扎罗山的图片,学生欣赏着山下的热带风光,情绪十分活跃。画面逐渐转移到乞利马扎罗的山顶,学生看到了山顶上的皑皑白雪和冰川,这时画面停住,屏幕上跳出一个问题:“这儿为什么会有冰川的存在呢?”学生这时都愣住了,不禁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再联系自己所知道的一些实例,从而获取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讲“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中“长江”一段时,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把有关长江的许多知识容纳在其中。先插入一段关于长江的视频(《话说长江》中节选一段),配合有关讲解提问:“长江被称为中国第一大河的原因是什么?”
在讲长江上、中、下游时,为突出“人地关系”的思想,笔者首先引导学生看视频中长江各段的自然特征,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人们怎样利用和改造长江的,让学生感到情境即在眼前,身在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构想的热情,以及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落实地理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也是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对中学地理教学来说,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完成得好坏,是检查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要使德育教育融入地理知识的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独到之处。
例如,在讲“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时,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高新技术取得的丰硕成果,特别是“神舟八号”的成功发射更让全国人民鼓舞振奋。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或录像,自然产生了热爱祖国的强烈感情。在讲到“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时,可以选用下列一组图画:
■
教师在学生观看的同时提出问题:立在海冰上的北极熊还能坚持多久?这幅图片给学生带来的震撼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描述的。如果人类再不审视自己的行为提高环保意识,北极熊的命运将会和左图中“史德拉海牛”一样,在地球上彻底灭绝。这些图片会久久留在学生的脑海中,指引他们走上环保之路。
一、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时空限制,中学地理教材中有不少内容是学生不熟悉的,这给学生的思维造成了障碍。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要充分运用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多媒体教育技术,通过制作形象生动、动静结合的教学课件,逼真地再现当时的情景,沟通地理与现实生活,提供思维的各种感知材料,帮助学生对客观事物充分感知,丰富其感性认识,从而顺利实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给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铺垫和有力的起跳板。
例如,“地球的运动”这一节内容比较抽象,而初中生的知识储备和空间思维能力有限,因此学生对于地球如何自转和公转,以及在自转公转的过程中会产生什么现象等问题不容易理解,对于太阳高度角的移动和计算问题也很难掌握。这时,如果教师利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Flash动画来演示这一现象,学生通过观看演示,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原因等知识。再如,讲“亚洲河流”的特征时,让学生观看“在亚洲地形图上模拟亚洲大河如鄂毕河、叶尼塞河、长江、黄河、湄公河、印度河等河流的流向”的动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很快就能说出亚洲河流的特征及原因,而且各大河的名称、位置在学生的脑海中会留下很深的印象。
二、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赫巴特曾说过:“真正的感觉观察比单纯的描述更可取。”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教具是挂图、课本插图和一些投影,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以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能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交互功能,在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通过观察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这样,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发挥了学生的能动作用,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
例如,在讲其中的“地形”因素时,先让学生看几张位于赤道附近的非洲最高峰——乞利马扎罗山的图片,学生欣赏着山下的热带风光,情绪十分活跃。画面逐渐转移到乞利马扎罗的山顶,学生看到了山顶上的皑皑白雪和冰川,这时画面停住,屏幕上跳出一个问题:“这儿为什么会有冰川的存在呢?”学生这时都愣住了,不禁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再联系自己所知道的一些实例,从而获取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讲“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中“长江”一段时,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把有关长江的许多知识容纳在其中。先插入一段关于长江的视频(《话说长江》中节选一段),配合有关讲解提问:“长江被称为中国第一大河的原因是什么?”
在讲长江上、中、下游时,为突出“人地关系”的思想,笔者首先引导学生看视频中长江各段的自然特征,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人们怎样利用和改造长江的,让学生感到情境即在眼前,身在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构想的热情,以及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落实地理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也是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对中学地理教学来说,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完成得好坏,是检查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要使德育教育融入地理知识的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独到之处。
例如,在讲“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时,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高新技术取得的丰硕成果,特别是“神舟八号”的成功发射更让全国人民鼓舞振奋。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或录像,自然产生了热爱祖国的强烈感情。在讲到“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时,可以选用下列一组图画:
■
教师在学生观看的同时提出问题:立在海冰上的北极熊还能坚持多久?这幅图片给学生带来的震撼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描述的。如果人类再不审视自己的行为提高环保意识,北极熊的命运将会和左图中“史德拉海牛”一样,在地球上彻底灭绝。这些图片会久久留在学生的脑海中,指引他们走上环保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