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疑让数学蒙上神秘色彩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eng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激“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教师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激疑:“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块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石子有长度,有的说因为有宽度,还有的说因为有厚度、有面积等。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巧“问”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的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讨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而且为随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
  
  三、示“错”
  
  教学时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与对之间的交叉冲突和悬念,进而引导学生找出致误原因,克服思维定势。实践证明,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容易做错的题目,展示错误,造成“悬念”,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四、设“障”
  
  教师要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出示两组题:(1)1.6÷0.25,15÷0.15;(2)10÷3,14.2÷22。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障”造成“悬念”,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五、求“变”
  
  求“变”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也使学生对学习始终感到新鲜、有趣,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出示两个条件:男同学20人,女同学16人,让学生根据所给条件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由此可以提出很多不同的问题:(1)男同学是女同学的几倍?(2)女同学是男同学的几分之几?(3)男同學比女同学多几分之几?(4)女同学比男同学少几分之几?(5)男同学比女同学多百分之几?……这样的变换使学生再度陷入问题的探索之中,而且这种求“变”,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学生思维潜力的发挥起到一个创景设情的作用。
  
  六、留“味”
  
  一堂数学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学贵存疑”,有疑是对知识“学而不厌”的需要。小学生年龄小,对新事物易产生好奇心,喜欢追根问底,倘若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教材的“新”、“奇”、“特”之处设置悬念,则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能力。例如,在“毫米、分米的认识”这节课下课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用我们学过的米、分米、厘米、毫米来计量郑州到北京的路程有多远,你觉得怎么样?”学生答:“不好量,太长了。”此时,教师设置悬念:“计量较长的路程有没有更合适的计量单位呢?下一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这样,在揭示矛盾的同时制造悬念,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
  总之,设疑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又可称为内驱力。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充分认识学生心理因素的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其他文献
“教师敬业,应当提倡。问题是路子对不对。我们拼命追求的是否符合规律。希望提高升学率,多考几个清华、北大原也无可厚非,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怀着什么样的心态,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并最终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来达成。”  去年扬子晚报上金陵中学丁强的文章《追求教育的原生态》给我很深的印象。作为农村初中教师,我认为,我们追求教育的原生态,就是还农村初中教育的乡土本色。  什么是农村教育的乡土本色?它应当遵循
期刊
浙江省嵊州市宣传部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调查与对策”课题组对全市未成年人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有一项“对社会上破坏公物的现象,你怎么看?”调查结果是40%的学生选择“上前阻止”,47.6%的学生选择了“心理难过但没有行动”,7.1%的学生选择了“视而不见”,5.3%的学生选择了“与己无关”。而这些学生中99%以上的学生都知道破坏公物是不好的。  上述调查情况真实地反映了当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现状—
期刊
强调创新发展的温州,曾为世人瞩目,人们对温州模式以及一次又一次的制度与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津津乐道。1994年在这里落成的温州苍南县龙港高级中学,建校之初,学校无论是办学硬件还是人员配置都比较薄弱,以年轻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和二流的生源使得学校的前途充满了未知数。然而仅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它就被成功打造为省重点中学、省文明单位、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国教育科研联合体常务理事校……  一系列的荣誉让人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在过程性目标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动词,强调小学数学要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觉深”。小学数学教学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去感悟数学,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下面笔者就从体验感悟入手,谈谈小学数学中的体积概念教学。    一、体验生活,感悟物体有大有小    
期刊
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初中数学教学不再是纯理论、纯理性的探索,不再是单一的对确定事实的灌输,对唯一答案的寻求和封闭习题的操练。“走出课堂、走向生活”是新课程最为显著的特点。因此,需要我们每个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握开放性教学问题。  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主要包含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方式的开放性、习题训练的开放性、考试评价的开放性等,这里我就如何通过开放
期刊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认知和情感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前者主要解决能不能、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而学生在能不能、懂不懂、会不会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心理态度、情绪体验的参与,产生愿不愿学、喜不喜欢学、信不信能学好等情感。有些学生不喜欢学习、不主动学习,这同我们教育者没有激发他们积极的学习心理有很大关系。“忽视情感,是忘了教育的另一半”,因此把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是课堂教学改革
期刊
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中,校园文化特色时刻影响着师生的精神成长。我们树立这样的一个理念:走出校门的每个孩子都应该成为有内涵的人。这里所说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的层面,让孩子们成为有丰富知识的人;二是做人的层面,让孩子们成为有涵养的人。因此,我们以营造书香校园为目标,用阅读引领师生成长,让学生在书的世界中受到精神的洗礼。多年来,学校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的实践经验,也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积极构建
期刊
(三)打造师生的精神家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人的生命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生命,一种是精神生命。我们一直认为,对师生生命的关注,是学校一切工作  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于是,我们把精神家园创建活动作为加强学校生命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我们关注师生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更关注师生的精神世界。我们努力促进师生身心的健康,更要让校园成为师生焕发生命光彩的家园。  1.确立主题,营造氛围——幼小心灵在这里扬帆  
期刊
历史活动课作为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课型,它之所以成为各个版本实验教材争先恐后、下大力气推出的“品牌”,不仅仅是因为它充分体现了此次课改的新理念,更为重要的是它本身是一种可激活历史教育、赋予历史教育以生机活力的理念。因此,对于人教版高中历史实验教材中的活动课教学,我们应选择与新课改理念相适应的教学策略。    一、准备阶段,做到“早”、“实”、“新”    所谓“早”就是早准备。开展探究活动课,学
期刊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实验教科书“用正多边形拼地板”、“设计轴对称图形”以及 “平移和旋转”中都有图案设计的相关内容。配套的教师用书[1]中提到:教材中增加了利用轴对称、平移与旋转或它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这主要是让学生在動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和欣赏这些基本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体现,体验数学美,提高审美情趣。但是笔者在查阅了一些关于美育的相关资料后发现,数学教育中的美育往往是被忽略的。  《教育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