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光大、东方3家券商扎堆港股IPO 融资额因大势低迷纷纷缩水近半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trackfor19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招商证券、光大证券和东方证券相继公布了赴港上市进程,由于在弱市行情下选择上市,募资金额出现了缩水,对于已在港上市的中资券商来说,估值仅有7倍,低于9倍市盈率的恒指。
  尽管当前A股、港股均是弱市行情,并未影响内地券商赴港上市的热情。
  近日,招商证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赴港发行上市的申请。据其上市方案,H股发行规模将不超过扩大后总股本的15%,集资规模逾百亿。
  除了招商证券,去年年底就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的光大证券进程也在加快,以及4月11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东方证券,未来“A+H”券商或将增加至7家,此前已有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以及华泰证券实现两地上市。
  不过,由于近期股市低迷,转战港股的3家券商也“随行就市” 缩减了募资额。招商证券H股集资总额据传在150亿~175亿港元之间缩减了60%,光大证券缩减了40%,只有15亿美元(约117亿港元)。
  对于数据是否真实以及上市的时机,当事券商以“静默期”为由未做回应,但业内人士分析,根据招股书显示,3家券商均有提速海外业务的计划,积极布局国际化或是其纷纷涌上港股的原因之一。
  3家券商排队上港股
  此次在港股排队的3家内地券商中,招商证券是体量最大的。截至2015年年底,招商证券总资产、净资产在中资券商中分别排名第八和第九,净利润排名中资券商第七。
  这家老牌券商在2009年A股上市以来,一直保持强劲发展。公开资料显示,招商证券净利润由2013年的22.38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109.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1%。
  对于目前的上市进程,招商证券方面对记者表示“尚不方便透露”。而此前已有报道称,其将于今年6月底或7月初得以挂牌,公司方面未做回应。
  光大证券的赴港上市启动要更早一些,在去年11月底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核准,并于当年12月7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但之后就一直没有新进展的消息传出。
  直到近期,有消息人士透露,光大证券H股招股时间表已初步敲定,将于6月初在港交所进行上市聆讯,中旬路演,当月底挂牌。
  此外,A股上市刚满一年的东方证券也追赶着这波港股上市的潮流。4月中旬,东方证券公告称,公司港股IPO申请已于4月8日收到证监会出具的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根据发行上市的时间安排,东方证券已于4月11日向港交所递交了该次发行上市的申请。
  融资额均大幅缩减
  受A股年初暴跌影响,券商今年业绩并不被看好。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证券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下滑32.56%和43.25%。其中,招商证券净利润跌幅近62%至10.13亿元,光大证券同比下滑同样超过60%,首季度实现净利5.91亿元,东方证券下滑更为严重,一季度净利润4.23亿元,同比下滑75.96%。
  今年弱势行情让券商的行业估值受到影响,去年年中曾有报道称,招商证券H股集资最多50亿美元(约390亿港元),但根据同业公司估算,招商证券此次集资总额在150亿~175亿港元之间。即使按照175亿港元计算,与去年华泰证券募集额340亿港元相比,仍然减少近一半。
  无独有偶,去年光大证券就启动赴港上市时有媒体报道称,其将集资25亿美元(约195亿港元),近日已有市场人士指出,光大证券此次募集资金减少了40%,只有15亿美元(约117亿港元)。此外,接近东方证券方面人士称,其融资金额同样低于A股融资额,约80亿港元。
  今年赴港上市券商募资规模缩水已是板上钉钉,事实上,即使去年获得高估值发行的华泰证券和广发证券当前的日子也并不好过,目前均处于破发状态。具体来看,华泰证券上市价在24.8港元,5月19日收报15.95港元,广发证券上市价在18.85港元,5月19日收报16.74港元。而这些中资券商股的市盈率普遍都在7倍左右,比起恒指的9倍市盈率略低。
  与 A股相比,目前“A+H”券商H股也存在折价,平均折价约20%左右。
  那对于投资者来说,香港的券商股是否值得购买呢?
  “目前在港上市的券商股估值还算合理,加上当前还有深港通、A股纳入MSCI等预期,投资预期并不悲观。”一位分析师称。
  国际化布局驱动
  对于券商来讲,此时并非内地券商赴港上市的最佳时机,但对于这些券商拓展海外业务有利。
  招商证券招股书称,公司集资所得拟用作发展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机构客户服务及投资交易业务、拓展海外业务和提升业务及产品开发能力等。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随着内地4家券商登陆港股获得融资并在国际化方面不断取得实质进展,给招商证券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这也是招商证券急于赴港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2015年收购了新鸿基金融70%股权之后,光大证券同样将香港作为推进国际化战略的平台,布局海外市场。东吴证券研究员丁文韬认为,收购新鸿基金融、首次在境外成功发行美元债,光大证券国际化战略实施在加快。
  对于当前海外业务仍然亏损的东方证券来讲,在港股上市后,如何探索出适合的海外业务模式将成为重点。
其他文献
华夏新起点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于5月26日起发售。华夏新起点主要以债券配置为主,并通过申购新股增厚收益,股票资产主要围绕打新底仓配置。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可在农行等各大银行、券商及华夏基金认购。据悉,华夏基金公司为华夏新起点配置了两位基金经理,其中,固定收益基金经理是韩会永。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其管理的所有固定收益公募基金,总回报达到120.05%,年化回报率6.71%;权益基金经
期刊
5月20日,首创证券“同携手 创共赢 ? 首创证券核心客户投资策略交流会暨“番茄财富”APP产品发布会”在京举行,并宣布与知牛财经和途牛网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及首创证券全新的生活理财软件“番茄财富”APP正式上线。据介绍,“番茄财富”是一款集理财、股票、服务三项功能为一体的APP,被定义为“您最贴心的理财管家”,比如贴心的生活服务以及强大的理财功能,打造了远超生活类APP和理财类APP的丰富功能库。
期刊
华商万众创新灵活配置型基金于5月26日发行,投资者可通过建设银行等各大银行、券商,以及华商基金官方直销平台认购。据悉,华商万众创新将深入研究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式及政策发展趋势,充分把握中国经济转型中涌现出的各类创新所带来的投资机会,并将适度使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在力争控制下行风险的同时,获得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其基金出色的投资能力,在2015年度基金业“三大奖”评选中,华商基金一举揽下“金牛
期刊
快递行业的新竞争模式迫使企业寻求更为低廉的融资渠道,从而出现快递巨头排队借壳上市的盛况,作为“龙头”的顺丰也不能免俗  一则来自马鞍山鼎泰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鼎泰新材”,002352.SZ)的公告引起资本市场热议。该公告称,顺丰控股(集团)股份有公司(下称“顺丰)将借壳鼎泰新材登陆A股市场。  万万没想到,曾宣称“不上市”的顺丰也要上市了,而且还是借壳上市。  早年间,顺丰掌门人王卫曾表
期刊
A股市场近期较为弱势,不过在机构眼中依旧有股票值得挖掘。《投资者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最近一周(5月20日~5月26日),机构给予柏堡龙、宜通世纪等7家公司超过目前股价1倍的目标价位。  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第三方服装设计公司,近年主要发展设计资源共享平台。公司总市值64.4亿,行业内排名第39。2015年营收增速10%,净利润增速13%,处于平缓增长水平。目前市盈率50.98
期刊
东风汽车今年1-4月各类商用车销量均出现下滑,尤其在需求正旺的SUV市场,其生产的SUV今年以来销量亦大幅下降,而同期竞争对手却销量大增760%,这就需要从公司决策机制是否缺乏效率上寻找原因了  在国内整车市场整体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老二”东风集团去年净利润下滑了10.08%。今年第一季度,东风集团旗下轻型商用车生产商——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风汽车”,600006.SH)净利润下滑11.
期刊
目前虽已将旗下多个新能源汽车产品在世界各地投放运营,新能源汽车排头兵——比亚迪仍未停止推陈出新的脚步,5月23日在北京道路运输车辆展首次展示的K6,标志着其未来将深耕新能源客车的细分市场  5月23日-25日,2016北京国际道路运输、城市公交车辆及零部件展览会(简称“北京道路运输车辆展”)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拉开帷幕。新能源汽车排头兵比亚迪携带其“新能源军团”参与了这次展览。  本次道路运
期刊
目前,中国家族企业正在进入接班高峰期,该如何解决企业的过渡、财富的传承?惠裕全球家族智库试图给出解决之道  5月26日,由惠裕全球家族智库FOTT、《华夏时报》、《CM华夏理财》联合举办的惠裕全球家族智库FOTT峰会在中国上海召开。  开幕仪式上,来自海内外专业的家族管理机构和研究家族管理传承的专家学者,借FOTT这一开放性智库平台,共同探讨了家族企业传承和家族财富延绵永续的破局之道。  海内外专
期刊
井贤栋对互联网金融企业有清晰的认识,他表示,合格的互联网金融有三条要素:第一,具有经营金融业务的技术能力;第二,合规经营,不能跨越红线;第三,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式,不能忽视金融本质,不健康增长  进入阿里巴巴9年时间,从集团副总裁到支付宝首席财务官,再到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参与见证了阿里金融体系——蚂蚁金服的诞生与成长。  随着近期蚂蚁金服完成B轮融资,不仅创下全球互联网行业私募投资的最大单笔投资纪
期刊
泸州老窖业绩好转仰赖于其在产品结构、销售体系上进行投入不菲的调整,未来,公司还计划通过定增扩大高端产品的产能,不过能否如意尚待观察。  近几年随着限制“三公”消费等政策的实行,高端白酒行业遭遇冲击。有着“国窖1573”等名酒品牌、市值行业第四的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泸州老窖”,000568.SZ)业绩就曾遭遇断崖式下跌:2013年营收104亿元,2014年下滑至53.5亿元。  但在一系列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