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眩晕与颈椎稳定关系探讨

来源 :按摩与导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与颈椎稳定的关系。方法:对32例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与随机抽取的20例年龄分布相当的健康成人做对照研究。结果:32例颈性眩晕患者中颈椎失稳20例,占62.5%;40例对照组人群中颈椎失稳8例,占20%。两者比较进行对照分析,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颈椎失稳是颈性眩晕发病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眩晕,颈性颈椎失稳相关性
  
  颈性眩晕是指由颈椎病引起的,以眩晕及交感神经症状为主的综合征。是颈椎病中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伴恶心呕吐耳鸣视觉障碍等表现呈多样化,认为是多种原因压迫刺激椎动脉、椎基底动脉缺血引起。我们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颈性眩晕大多合并颈椎失稳,认为颈椎失稳是颈性眩晕发病的重要原因。为了探讨颈性眩晕与颈椎失稳的关系,对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32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并与40例年龄分布相当的健康成人做对照,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符合颈性眩晕诊断标准患者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35~68岁,平均43岁。病程6个月一8年,平均2年。对照组为年龄分布相当的健康成人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36-69岁,平均44岁。
  1.2 方法颈椎x线检查:两组对象均摄取自然侧位片(中立位),动力性侧位片(过伸过屈位)。测量采用游标卡尺(精确度0.02mm)和量角器(精确度1度)进行测量。按文献报道方法在过伸过屈位测量:①椎体角度位移(angular displacement,AD);在相邻两椎体的下缘各做一直线,两直线相交角度就是该椎体角度位移。②椎体水平位移(1lorizontal displace-ment,HD):上位椎体后缘相对于其下位椎体后缘的水平位移即是椎体水平位移,见图1。在中立位记录颈椎曲线变化。
  1.3 病例资料观察组32例,行颈椎正侧位x线摄片检查者32例,行动力位x线摄片者32例,行cT检查者20例,行MRI检查者12例。对照组40例,行颈椎正侧位x线摄片检查者40例,行动力位x线摄片检查者40例,行CT检查者20例,行MRI检查者20例。动力位片和正侧位x线片观察颈椎的稳定性(国人White标准,椎体间矢状而移位超过3mm或矢状面旋转超过11。为颈椎失稳),cT和MRI观察椎间盘退变,骨赘增生、椎管前后径、脊髓变性受压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Excel软件录入计算机,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选用成组资料t检验,a=0.05。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颈椎失稳和椎间盘退变。观察组颈椎病的发生率为43.8%,对照组颈椎病发生率为10%,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颈椎失稳是颈性眩晕发病的重要原因。
  
  3 讨论
  
  由于脊柱力学不平衡而致肌张力失衡,骨关节轻度移位,压迫刺激周围血管神经,引起身体、其它系统相应症状、体征的称为脊柱相关性疾病。本文研究显示:颈椎失稳是颈性眩晕发病的重要原因。颈性眩晕病人颈椎失稳的刺激可能比直接压迫更为重要。
  颈椎失稳导致交感神经激惹而发生颈性眩晕。动物试验显示,刺激颈部交感神经会产生椎—基底动脉缺血。Watauuki A的研究也显示过度的颈椎失稳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刺激,并出现交感神经症状.刺激是Barrre-Lieou综合征最重要的发病机制。此外,文献报道退变椎间盘可产生NO,IL-6和前列腺素E2等炎症因子作用于外层纤维环和后纵韧带中的神经末梢,从而引起颈部交感神经兴奋。椎动脉外膜分布着丰富的交感神经,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受激惹或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症状。传统的观点认为椎动脉受到突出的椎间盘或钩椎关节的骨赘压迫而出现狭窄,扭曲甚至闭塞是导致症状的原因,但是在临床中经常见到一侧椎动脉扭曲严重甚至完全闭塞的患者却没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的症状,有时因为手术需要,不得不结扎或栓塞一侧的椎动脉,但是患者没有任何不适,因此椎动脉受压可能不是导致症状的主要原因。傅求真等研究认为椎一基底动脉眩晕与颈椎不稳密切相关,颈椎不稳很可能是导致临床眩晕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熊焱吴等通过研究认为在颈性眩晕中椎体半失稳和椎体的旋转是它们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孙树椿等通过观察认为:颈性眩晕的x线表现以颈椎退变,失稳移位较多见,而钩椎骨赘形成阳性率并不高,其中x线移位改变可视为颈性眩晕的重要诊断依据。我们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认为:骨赘压迫并非是颈性眩晕的重要原因。临床许多事实说明,椎动脉缺血症状与骨赘大小不平行,’大的骨赘不一定产生明显症状,因此认为用单纯机械压迫来解释单例颈性眩晕的发病是行不通的。在临床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年轻患者症状很重,但在颈椎动力片显示骨赘增生并不明显,只是存在失稳状态;同时笔者也观察到一些老年患者x线检查有颈椎退变,但大多数不出现症状,仅少数出现颈椎不稳时发生颈性眩晕症状,说明颈椎不稳在颈性眩晕发病过程中起了相当重要作用。临床中行颈前路间盘切除或椎体次全切、椎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后症状亦被解除或明显改善。临床观察证明,颈椎失稳、颈椎退变是诱发颈性眩晕的关键所在,所以在治疗颈性眩晕时必须重视颈椎的稳定性,症状缓解后进行颈部肌肉锻炼重建颈椎平衡,恢复颈椎正常生理序列和稳定性,阻断对交感神经牵张及炎症刺激,消除或减轻症状。
其他文献
论文对已有的流-固耦合问题的水弹性理论加以扩展,使之满足气泡振动方程、速度连续条件和压力连续条件,以建立固体-气幕-液体耦合问题的水弹性分析方法,用来解气幕中结构的振动问题
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政务公开工作取得新成效近年来,宁波市政务公开工作在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领导下,以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和“阳光政府”为目标,扎实落实《政府信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门诊主诉仅次于感冒。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方法是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采用手术治疗,主要方法有:椎板切除经硬膜入路行椎间盘切除手
今天,来自省内外的各界人士在这里集会,纪念60年前牺牲在江西这块红色工地上的著名烈士彭干臣同志.彭干臣是我党早期革命活动家和军事领导人,在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军事斗争
摘要 目的:探讨三位立体动正整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予采用三位立体动正整脊手法加局部脉络宁注射液注射治疗,对照组予传统手法(坐位斜扳手法)加曲安奈德注射液注射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评分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中医症候积分两组之间比较,治疗前症状评分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试验组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
摘 要 目的:研究推拿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胃胆囊运动功能影响。方法:选择80例,A组40例,B组40例,A组应用推拿治疗(补脾经、揉板门、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揉中脘、分腹阴阳、按弦走搓摩、按揉足三里、捏脊),B组选用药物多潘立酮片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92.5%,B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均按国际公认的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教育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应用中的热点问题,网络教学在此形势下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本文立足于民族院校学生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推进财政资金评估工作”,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财政
针对发动机节气门传统的拉索操纵方式的缺点,设计了以80C196KB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给出了智能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