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练结合 纲举目张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kFland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对于说明文这一文体,学生在七年级上册中已有所接触,八年级时又进行了系统学习,该文体虽知识性较强,但其知识点较简单,很多问题在文本阅读时就可以找到答案。
  2.学情分析
  九年级语文该文体较少,学生作文很少选择该文体,这就导致:最简单的文体阅读,学生反而掌握不好。
  语文中考时间为120分钟,用来阅读的时间不可能太多。很多学生为了抢时间,省去读文章环节,对文章内容不了解,就直奔题目而去,所做答案往往支离破碎,不够规范。
  鉴于以上情况,在九年级学生面临中考的第一轮总复习时,我选择说明类文体阅读作为现代文阅读复习的开端。希望在复习中,学生学会说明文知识,熟悉说明文常规题,并掌握解题方法,做到规范答题,养成扎扎实实读文本的习惯。
  二、案例描述
  1.复习目标
  复习并掌握说明文(科技作品)的一般知识,熟悉并掌握常规题型;掌握解题方法,做到规范答题;培养学生研读文本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2.复习重难点
  掌握说明文的一般知识,熟悉并掌握常规题型,做到规范答题;认真研读文本,养成勾画中心句、关键词的阅读习惯。
  3.复习过程
  (1)分析讲解《中考指导书》中已做练习——《海洋深处的声音》。要求先读文章,再用笔勾画中心句、关键词;前后左右的同学互相交流勾画内容;师生整理文章主要内容;指导答题,强调答题的规范性。
  (2)结合上面所做题目,指导归纳相关知识点,熟悉常规题型,并掌握解题方法。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方法及作用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生动与平实);说明文结构;说明文顺序。
  (3)学生练习——《病毒的话》。出示文章,生读文章,勾画重点,互相交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出示题目,生自由解答;(题目和《海洋深处的声音》题型一致,考点相同)学生交流答案,互改评分;(尤其注意常规题答题规范性)师生归纳总结。
  (4)小结。说明文考点;答题规范性。
  三、案例反思
  复习课应该纲举目张。纲是主题即关键知识点,抓住纲带动其他环节,才能体现出指导性。复习课既要体现指导性,更要有活动性。一堂高效优质的复习课必须包括四个部分:考点阐述、解题指导、练习、反馈。
  1.纲举目张,思路清晰
  这节课复习目标设计明确,抓住了说明类文体的特点,符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从读文本——勾画中心句、关键词——做练习——小组交流——讲解归纳,到范文练习——总结考点——课外习题练习。两个思路结合,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知识分析脉络清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注重了文本研习与拓展延伸统一,敢于创新,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现象,教学语言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2.选材精当,题型规范
  复习课材料运用很讲究,中考复习资料铺天盖地。这些资料绝不可能、也不允许都做,这就要求老师精选资料,首要紧扣中心,每则材料都要为主题服务。这堂复习课,我选用《中考指导书》中文本规范、题型多样的文章《海洋深处的声音》;其次选材要新,信手拈来材料会适得其反,为了向课外拓展,我精选《病毒的话》,它与《海》相比语言生动。我又模仿《海》题型设计题目,让学生在课外迁移时有熟悉感,及时巩固。
  3.讲练结合,反馈到位
  复习课相对于新授课而言,练习量更大,学生只有在讲练结合中才能更好巩固知识。“讲练结合”教学方法的关键就是如何将“讲”、 “练”有机结合,“讲”要突出知识体系结构,“练”要服从讲的体系要求。我在复习过程中重视知识梳理,形成科学知识结构体系。本节课不仅安排了两篇阅读文章,做完题目,还安排了两次反馈——学生小组交流,教师讲评,补充了一些重要知识,深入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做到分析到位。做到讲、练、评三位一体。
  4.学生主体,教师指导
  这节复习课主旋律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关键要把握师生角色、地位转变,上课前,特别安排学生做了《海洋深处的声音》,目的让学生对文章、文体有感性认识。上课开始,让学生再用约3分钟时间读课文,并要求画出各段中心句、关键词。然后,师生一起分析关键词句,学生有了整体了解,这可以避免盲目做题。通过题型分析,学生对文章内容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课外延伸拓展环节中,我首先给学生文章,要求读懂,勾画各段中心句、关键词。然后小组交流,对内容加深认识。最后,再发练习题,大部分学生做起来得心应手。这也是本课的重要目的之一:养成读文本习惯。总之,课堂主体是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才能算是一堂好复习课。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六合区冶山镇初级中学(211500)
其他文献
《故乡》写于1921年1月,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的生活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塑造了两个天涯沦落人:闰土、杨二嫂。  一、沦落之前  少年闰土是活泼可爱的孩子,是富有表现力的少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
期刊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多是“满堂灌”,学生思想不能高度集中,一节课下来,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轻松地接受知识,应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皇帝的新装》教学过程  我在教授《皇帝的新装》中进行了一次教学实验,寓教学于愉悦之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了学生的表演才能,课堂效果极好。《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充满了夸张、
期刊
2013年南通市中考早已落下帷幕,作为重头戏的作文题目《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备受人们关注。对于文题中的“声音”,“写作提示语”从自然、生活、情境等几个方面给出了较为详细的解读。这个提示语表明,可以写的声音非常广泛,只要是在记忆深处停留的、有价值的,能“潮湿眼眸,温暖人生”即可。这极大地拓宽了考生的选材空间。“声音”诉诸于听觉,与视觉形象、触觉形象相比,“声音形象”不容易描述,这给考生具体表现
期刊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名篇,并且在单元中安排了经典文学的欣赏提示,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是让初中生获得经典文学的滋养,另一方面通过欣赏,让学生学会从人物角色、情节设置、故事架构等多个角度,感悟文学经典,提高文学素养,提高人文水平。下面,笔者结合《智取生辰纲》教学实践,谈谈初中阅读教学中对经典文学的欣赏策略。  一、预设疑问,确定经典文学的学习主题  《智取生辰纲》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很多学生
期刊
《变色龙》中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面对同一个受害人和同一只狗的情境下,围绕着狗是否是“将军家的”而把自己的态度变来变去,彻底暴露出一副可恶的“变色龙”嘴脸。他对狗的称谓变换是其卑下人格的真实写照,他的变色行为证明,他自己也是一条狗,一条搜刮民脂民膏的“走狗”。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从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对狗的称谓变化上,看到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的“善变”性格和丑恶
期刊
背景:   杨绛在《老王》中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体现了作者对社会不幸者的深切同情和关爱。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把握人物性格,感悟人物形象,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老王和作者一家人的善良,关爱生活中的弱势群体,陶冶美好情操。  案例描述:   一、图片导入   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泪流
期刊
谢池春   残寒消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乐寿(今河北献县)人,出生于无棣李氏名门望族。他22岁就进士
期刊
在电视走进千家万户的时候,它也走进了语文教学。可是在家里,不少家长担忧两点:一是把看电视看作是纯粹的娱乐,怕影响了孩子的学习;二是怕看电视时间长了,影响孩子的视力。因而把孩子与电视完全隔离。把有弊端的事物视为洪水猛兽,加以完全拒绝的做法,就正如鲁迅在《拿来主义》中举的一个例子:一个穷青年,得了一所大房子,因为反对房子的主人,“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鲁迅评价这样的人“是昏蛋”
期刊
作文,是我们中学教育中一个多少年来使学生生厌、教师头疼、家长无所适从的课程,是一个久攻不破的堡垒。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了许多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他们把写作当成了一件痛苦的事。鉴于此,我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方面,谈一谈几点粗浅认识,以供同仁们参考。    一、加强“三个联系”,拓宽作文训练天地    1 加强作文训练内容与课文教学的联系。  针对语文教学与作文训练脱节的现象,语文教学要把作文训练作为单
期刊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这首词作于绍熙元年庚戌(1190)八月十七日夜。篆冈,是辛弃疾在上饶的带湖别墅中的一个地名。小酌,便宴。词就是在这次吟赏秋月的便宴上即兴写成的。  上片写带湖秋夜的幽美景色,见出秋色之可爱,说明古人悲愁没有多少理由。“夜月楼台,秋香院宇”以工整清丽的句式描绘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