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是最重要的语言能力之一,对学生今后的人际交往及良好沟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及发展状况并不乐观,相关的训练也无法得到有效开展。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现状;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173-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未来人才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如何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际,如何正确、流畅地表达自我观点,如何成功地进行个人营销,都离不开语言表达能力[1]。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对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而相对忽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实施多样化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在人的智力体系中,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逻辑思维严谨缜密的人,才能进行具有条理性的阐述与说明。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质上不仅是对学生的语言构建及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有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具有越来越高的社会参与度。而社会适应能力越强,学生就越能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取得更好的个人发展[2]。而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清晰地表达自我观点、想法及思维,减少因语言表达不当而产生的误会和误解,从而在今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获得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有助于實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网络时代下,知识信息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很难跟随学生的一生,极容易出现滞后、淘汰的现象。而学生通过口语交际,从他人的实践中汲取经验是进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能使其在良好的人际交往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有助于学生个人的良好发展。
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给予充分的重视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很多新型的教学理念纷纷被提出,给予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展重要的指导。因此,教师应积极学习与贯彻新型教学理念。首先,教师应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彻底打破以往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不再将基础知识的传授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从而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给予充分的重视。其次,教师还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实施使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因此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发展需求,并在有效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与安排教学活动。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学生今后社会生活中必备的一项主要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集中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二)积极营造宽松的语言表达氛围
教学氛围作为一种外部的环境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3]。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教师应注重营造语言表达氛围。首先,教师应注重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不对等的互动,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因生怕出错、怕受到教师的批评而不敢、不愿畅所欲言,不能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此,教师应积极调整与学生的关系,与学生成为朋友,这样就有效消除了学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宽松的发言氛围,使学生敢于、乐于交流、表达。其次,教师还应注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互动式教学,通过引导性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与表扬,从而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提出具有引导性、趣味性的问题,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同学们,假期都去旅游吗?去过桂林吗?”这样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问题一提出,就激发了学生的讨论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的氛围具有生机与活力,为学生踊跃发言,积极表达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和良好的氛围。
(三)通过多样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积极性
在新课程改革中,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纷纷涌现,不仅为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激发。首先,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语文与生活具有重要的联系,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学生具体的生活经验之上的。因此,教师应将语言表达训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进而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积极性。如在教学《猫》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养猫的经历和与猫之间的趣事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积极性。其次,教师还可以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够在与小组内及与同学的互动交流中,表达有关自主学习的观点,从而在互动交流中实现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教学《琥珀》一课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表达观点,应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这样能很大程度上实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交际活动,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形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普遍欢迎。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应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交际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激发表达欲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分角色表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得到语言能力的发展。如在教学《将相和》《司马光》等课文时,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学校、班级内开展多样化的辩论大赛、模拟课堂、演讲比赛等活动,这样不仅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消除了羞怯的心理,激发了表达的欲望,同时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表达机会,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长期的口语训练中得到有效培养与提升,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五)积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实现学生语言的积累
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语言素养,不是短期内就能得到提升的,而是需要学生长期的语言积累,由量变产生质变,从而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培养。因此,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课外阅读活动,并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摘抄和积累文中的优秀语段,从而使学生在语言积累基础上实现出口成章的语言表达效果,有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学生在今后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一项重要能力,在人际交往、良好沟通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应通过教学理念的转变、表达氛围的营造、多元化教学的实施以及语言交际活动的开展,有效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永喜.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9(18).
[2]陈小丽.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演说能力[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3).
[3]金露敏.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
【作者简介】
汤建鑫(1978~),男,汉族,福建漳州人,大专,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现状;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173-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未来人才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如何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际,如何正确、流畅地表达自我观点,如何成功地进行个人营销,都离不开语言表达能力[1]。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对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而相对忽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实施多样化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在人的智力体系中,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逻辑思维严谨缜密的人,才能进行具有条理性的阐述与说明。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质上不仅是对学生的语言构建及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有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具有越来越高的社会参与度。而社会适应能力越强,学生就越能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取得更好的个人发展[2]。而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清晰地表达自我观点、想法及思维,减少因语言表达不当而产生的误会和误解,从而在今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获得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有助于實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网络时代下,知识信息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很难跟随学生的一生,极容易出现滞后、淘汰的现象。而学生通过口语交际,从他人的实践中汲取经验是进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能使其在良好的人际交往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有助于学生个人的良好发展。
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给予充分的重视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很多新型的教学理念纷纷被提出,给予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展重要的指导。因此,教师应积极学习与贯彻新型教学理念。首先,教师应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彻底打破以往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不再将基础知识的传授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从而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给予充分的重视。其次,教师还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实施使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因此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发展需求,并在有效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与安排教学活动。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学生今后社会生活中必备的一项主要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集中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二)积极营造宽松的语言表达氛围
教学氛围作为一种外部的环境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3]。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教师应注重营造语言表达氛围。首先,教师应注重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不对等的互动,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因生怕出错、怕受到教师的批评而不敢、不愿畅所欲言,不能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此,教师应积极调整与学生的关系,与学生成为朋友,这样就有效消除了学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宽松的发言氛围,使学生敢于、乐于交流、表达。其次,教师还应注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互动式教学,通过引导性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与表扬,从而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提出具有引导性、趣味性的问题,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同学们,假期都去旅游吗?去过桂林吗?”这样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问题一提出,就激发了学生的讨论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的氛围具有生机与活力,为学生踊跃发言,积极表达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和良好的氛围。
(三)通过多样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积极性
在新课程改革中,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纷纷涌现,不仅为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激发。首先,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语文与生活具有重要的联系,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学生具体的生活经验之上的。因此,教师应将语言表达训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进而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积极性。如在教学《猫》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养猫的经历和与猫之间的趣事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积极性。其次,教师还可以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够在与小组内及与同学的互动交流中,表达有关自主学习的观点,从而在互动交流中实现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教学《琥珀》一课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表达观点,应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这样能很大程度上实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交际活动,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形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普遍欢迎。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应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交际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激发表达欲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分角色表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得到语言能力的发展。如在教学《将相和》《司马光》等课文时,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学校、班级内开展多样化的辩论大赛、模拟课堂、演讲比赛等活动,这样不仅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消除了羞怯的心理,激发了表达的欲望,同时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表达机会,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长期的口语训练中得到有效培养与提升,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五)积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实现学生语言的积累
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语言素养,不是短期内就能得到提升的,而是需要学生长期的语言积累,由量变产生质变,从而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培养。因此,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课外阅读活动,并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摘抄和积累文中的优秀语段,从而使学生在语言积累基础上实现出口成章的语言表达效果,有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学生在今后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一项重要能力,在人际交往、良好沟通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应通过教学理念的转变、表达氛围的营造、多元化教学的实施以及语言交际活动的开展,有效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永喜.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9(18).
[2]陈小丽.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演说能力[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3).
[3]金露敏.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
【作者简介】
汤建鑫(1978~),男,汉族,福建漳州人,大专,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