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保护死刑犯生育权的合宪性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pp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刑法尚未对剥夺死刑犯的人身自由的范围做出明确的规定,一些学者从宪法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思想出发,认为死刑犯虽然被剥夺了人身自由,但是并不妨碍其行使宪法赋予其作为基本人权的生育权。本文主要从刑罚的目的和宪法保障人权的目的出发,分析死刑犯具有生育权的合理性。
  关键词:宪法 死刑犯 生育权
  “郑雪梨”案引发了死刑犯是否具有生育权的争议。我国刑法尚未对剥夺死刑犯的人身自由的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关于死刑犯能否行使生育权问题存在立法上的空白。一些学者从宪法保障人权的角度出发,认为应当保障死刑犯的生育权。笔者认为,这一争议产生的根源在于权利边界不清晰,当刑法剥夺死刑犯的自由与公民生育权之间发生冲突时,如何确定权利的界限。解决死刑犯是否具有生育权问题的实质在于价值选择,即应当如何协调宪法保障人权的目的与生育目的、刑法惩罚目的关系。《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其他法律制定的依据和权利来源,因此其他法律的制定必须要符合《宪法》的基本精神;《刑法》作为保障法律实施的最后一道防线,其惩罚措施必须具有有效性和威慑性。当《宪法》保障的人权中的生育权与《刑法》剥夺的人身自由之间,因为内涵不清晰导致外延不确定或者可能引发冲突时,首先要确定二者边界,确保法律的统一性。
  一、死刑犯享有《宪法》中的生育权与《刑法》剥夺自由的关系
  1.《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宪法》第33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权利,这种权利是基于人的自然属性产生的,即使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人”被纳入到法律意义上的“人”范畴,法律确定“人”因主体资格而享有一些权利时,仍然应当把这些基本权利纳入到法律保护的权利范围中,否则制定的法律会违背人的本性成为“恶法”。生育,是人基于本性所享有的一种权利,应当被纳入到人权的范围中。
  2.《刑法》剥夺人身自由。《刑法》作为保障法律实施的最后一道防线,主要是通过对违反《刑法》规定的罪犯实施刑罚的手段来保障权利不被侵犯,刑法的内容包括剥夺罪犯的人身自由。剥夺罪犯自由的目的是把罪犯与外界隔离开,通过限制其人身自由,强迫其劳动的方式达到对罪犯的惩罚、教育以及预防在短期内再次发生危害的可能性的目的。宪法上的生育权与刑法规定的剥夺自由之间的关系,即刑法剥夺死刑犯的自由是否包括宪法上的生育权。死刑犯虽然被判处死刑,但是在死刑尚未被执行之前,其法律主体资格并未消灭,仍然具有宪法上的“人”的属性,享有宪法赋予的基本人权——生育权。根据中“法无禁止即自由”的原则,死刑犯虽然因为触犯《刑法》被剥夺了自由,但是法律没有对于自由的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自由的内涵和外延都不确定,生育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其内容清晰,即生育或者不生育子女的权利。当刑法没有明文规定剥夺自由的范围包括生育权时,应当认为刑法并没有剥夺死刑犯的生育权。根据刑法“罪责相适应的原则”,对死刑犯剥夺自由的目的是与其实施的犯罪行为相关,目的是惩罚死刑犯、预防危险发生;死刑犯实施生育行为与犯罪行为无关。综上所述,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宪法的位阶高于刑法,当出现法律漏洞时,优先运用宪法解释对法律漏洞进行补充,应当认为死刑犯具有生育权。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出死刑犯具有生育权的结论,但是实践中仍然出现一些基于死刑犯的生育权引发的价值冲突,或者引发的法律冲突。
  二、保护死刑犯生育权需要解决的问题
  1.死刑犯的生育权与人工生殖之间的关系。由于死刑犯被剥夺人身自由,只能在监狱里面活动。一种观点认为可以通过人工受孕的方式,让死刑法行使生育权,因为死刑犯仅被剥夺了人身自由但尚未被剥夺生育权;另一种观点认为死刑犯不可以通过人工辅助生殖的方法行使生育权,因为人工生殖技术只适用于那些存在生理缺陷不通过自然性行为受孕的主体之间。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争议不能否认死刑犯具有生育权,这个争议的本质在于应当采用人工辅助生殖的方法还是其他方法实现死刑犯的生育目的,这是一种采用何种措施保障死刑犯的生育权的实现的讨论。
  2.死刑犯的生育权与未成年人利益保护之间的关系。一种观点认为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应当否定死刑犯具有生育权。产生争议的根源在于应当如何协调宪法保护的公民的权利与未成年人的利益之间的关系。反对死刑犯具有生育权的观点认为,死刑犯被关押的时间长或者因执行死刑死去生命,无法对生育的子女尽到抚养义务,因此,从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的角度出发,认为死刑犯不具有生育权。笔者认为,当尚未出生的未成年人的利益与死刑犯的剩余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最这一问题进行综合考量。胎儿是否能够顺利出生具有不确定性,法律不能因为一种不确定的权利而否定死刑犯切实存在的生育权。
  3.死刑犯的生育权与婚姻法之间的关系。承认死刑犯具有生育权,那么单身男性或者女性应当如何行使生育权?是否为了保护其生育权可以忽视其通过未婚行使生育权的行为?笔者认为,单身男性或者女性仍然享有生育權,把结婚设置为单身男性或者女性生育权的前置条件,否则男性要实行生育权必须通过代孕的方式行使,由于我国法律尚未承认代孕的合法化。未婚生育行为不被法律提倡,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监狱违罪犯举行婚礼的事件。
  4.女性死刑犯的生育权与刑法保护女性的政策。一些学者认为如果承认女性具有生育权,那么与刑法规定相违背,对女性适用这一规定,违背了男女平等的精神。《刑法》第49条规定: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如果女性死刑犯在服刑期间怀孕那么死刑是否还需要执行?笔者认为,刑法保护审判时怀孕的女性的目的是保护胎儿的利益,对于服刑期间女性的生育权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是保护女性的生育权。如果女性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可以在胎儿出生后的一段时间执行死刑;如果女性没有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那么就采用适当的方式处理即可。这样做既不会违背刑法的目的,也保障了死刑犯的生育权。
  三、保护死刑犯生育权的意义
  保护死刑犯的生育权主要具有一下几点意义:第一,有利于保障死刑犯的宪法上的生育权。生育权属于一项人权,保护死刑犯的生育权,有利于实现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目的。第二,有利于人类的种族的延续。生育有绵延种族的功能,通过生命的新陈代谢推动社会的进步,保障死刑犯的生育权,增加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口因素。第三,有利于缓解人口减少的压力。为了解决人口压力国家实行二胎政策来刺激人口增长,通过保护死刑犯的生育权也不失为一种解决人口压力的方法。第四,保障死刑犯的生育权具有伦理属性。生育行为在传统理念中具有延续某一家族后代的伦理属性,保障死刑犯的生育权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伦理观念。从作为独生子女的死刑犯的父母的角度讲,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对独生子女父母带来的牺牲,为了考虑其利益应当对其进行弥补,赋予死刑犯生育权对独生子女父母的一种补偿,独生子女的后代为其提供精神依托。第五,保障死刑犯配偶的生育权。死刑犯的配偶作为非过错方,如果法律因死刑犯的过错限制其行使生育权,那么其间接限制了死刑犯配偶的生育权。因为生育行为具有特殊性,需要男女双方相互配合才能够行使,当法律限制一方的生育权时,另一方必然无法行使生育权,保障死刑犯的生育权有利于其配偶实现生育权,为作为无过错方的死刑犯的配偶提供了行使生育权的可能性。第六,有利于对死刑犯的改造。保障死刑犯的生育权,使得死刑犯即使因为犯罪被剥夺自由,但是其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尚未被剥夺,人格尊严未被侵害,有利于教育死刑犯改造自己的行为,调动其改造自身行为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参见死刑犯罗峰的妻子郑雪梨向法院提出人工受精的请求,被法院驳回。http://44239633lj.blog.163.com/blog/static/1054512932008810102733548/,2016年7月2日最后一次访问.
  [2]参见张小玲、王陈平、雷姣姣:《对死刑犯生育权的法律思考》,载《法制与社会》,2010年4月(上);王冠、谢晶:《论死刑犯的生育权》,载《前沿》,2006年第10期.
  [3]参见张磊:《保障服刑人员生育权的问题探讨》,载《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第10期.
  [4]参见李蕊佚:《服刑人员生育权研究》,载《法学评论》,2010年第4期.
  [5]http://news.e23.cn/content/2013-12-27/2013C2700465.html,最后一次访问2016年7月2日;http://www.qqhrnews.com/system/2011/07/21/053295549.shtml,最后一次访问2016年7月2日;http://city.shenchuang.com/guonei/20160301/315764.shtml,最后一次访问2016年7月2日.
  [6]参见何睦:《论罪犯生育权》,载《知识经济》,2009年第16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冷凍胚胎界定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更符合国家的立法规定和人伦风俗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能够控制的物的范围越来越大,难以穷尽,冷冻胚胎属于民事主体合法权益万千中的一种,对于立法规定的民事权益客体应做扩张解释。在无立法规定的情况下,应当依据国家政策和风俗习惯,定纷止争。  关键词:冷冻胚胎 客体 风俗习惯  一、引言  宜兴人沈某和妻子在南京鼓楼医院做了试管婴儿手术。后两人驾车发生车祸,
期刊
摘 要:本文运用“内部控制五要素”框架理论,分析当前武警消防部队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五个方面提出建立和完善武警消防部队财务内部控制:一是落实党委理财机制,优化内部控制环境;二是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减少非预算支出;三是严格落实财经制度,控制关键点;四是加强信息沟通,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核算准确;五是借助外部审计,强化内部监督。  关键词:消防部队 财务管理  武警消防部队历来十分重视后勤财务工作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经济法责任理论的研究也是不断的深入。通过经济法学人的不断奋斗,我国经济法责任的体制也是逐渐的健全。本文针对经济法责任理论的有关问题,在前人不断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经济法 经济法责任 理论分析  经济法责任一般指的是在不遵守经济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承担其造成的不利后果,是以一种独有的法律责任形态存在于有关的经济法部门。作为社会本位法之一的经济法,其
期刊
摘 要:高校良好的预算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学校完成各项工作计划,还能保障学校合理调度资金与资源,预算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是高校实施各项经济活动的重要保证。为了保证高校经济活动正常的进行以及财务管理健康发展,各大高校应科学、合理的对财务预算进行管理。本文分析了高校预算管理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高校 预算管理 现状 对策  高校预算是指高校以本校的发展目标、计划为基础对校内的资金
期刊
摘 要:职务行为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愈来愈重要,对于职务行为的认定和责任承担的研究越来越多。由于会计职务直接接触到核心经济信息,在工作中对第三人造成财产损害的有可能性较大。如何确认职务行为的性质及其责任承担,密切关系到对受害方第三人的保护,乃至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本文首先对会计职务行为进行明确的认定,再分析其中会計职位行为的法律关系,进而讨论会计职务行为的法律责任的分配与承担。  关键词:会计 职
期刊
摘 要: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数量呈几何数增长,格式条款已成为主要交易合同之一。近年来,消费者对格式条款的异议发生的诉讼案件激增,关于合同的格式条款的公益诉讼频发,法学理论界一直普遍关注,特别是近两年来被各界点评为“霸王”条款,使国内对格式条款的研究日渐增多。本文对我国格式条款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作些总结分析,重点对强化合同格式条款风险的防范措施作些研究探讨,以期与法律界同仁共勉。  关键词:格式条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连年扩招,大学生群体日益增加,高校招生与就业服务成为了高等院校教学和发展中重要的组成环节。首先,随着科学水平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能够为高校的招生工作提供重要的途径和便利,因此如何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促进高校招生工作更加快速、公平和透明,是当前高校需要研究的课题;其次,随着高校毕业生群体的连年扩大,学校的就业服务工作对于学生的职业选择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国高校在大学
期刊
摘 要:处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加强高校的后勤管理水平的提升就比较有利,通过后勤管理的加强,就能对学校的其它方面的管理有着促进作用,能有效帮助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在财务绩效的视角下对高校后勤管理的措施实施,就需要充分注重管理制度的优化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就高校后勤管理的现状以及管理的重要性加以分析,然后对财务绩效视角下管理的实质和管理的原则加以分析,最后对财务绩效视角下高校后勤管理制度优
期刊
摘 要:我国跨境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建设的滞后导致了跨境电商产业人才的相对匮乏。针对该问题论文重点探讨了跨境电商与高职商贸类专业的耦合机理。  关键词:跨境电商 高职 商贸 专业建设  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的协同创新与发展体现于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探明区域跨境电子商务与高职商贸类专业建设的耦合机理对于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有机衔接至关重要。鉴于我国当前跨境电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滞
期刊
摘 要:保险事故发生后的诉讼难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保险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在法院诉讼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有效的保险纠纷诉讼外解决制度是解决诉讼难问题的最佳途径。本文通过对保险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比较,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保险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纠纷解决机制 保险消费者 保险机构 启示  无论从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还是纠纷双方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以非诉讼机制为主的多元化纠纷解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