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明摘要一】
2016年思想品德学科中考命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继续坚持德育为魂、发展为本、能力为重、生活为基、智慧为上、特色为求的命题原则,突出思想品德课程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解读】
“德育为魂、发展为本、能力为重、生活为基、智慧为上、特色为求”的24字命题原则是江西省思想品德历年中考命题经验的高度提炼和总结。
德育为魂——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特殊的德育功能,通过试题的情境设置,使学生经历生命的过程,激发内在的情感,在自我反思、自我建构中获得认知、升华思想、内化品德,使考生的答题过程既是一次能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一次思想道德升华的过程。
发展为本——不苛求知识的覆盖面,不考查零碎的知识点,精选对学生具有终身发展意义的知识。试题注重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和考生的应答思维方式,通过对所学习内容的重组、整合、转化和拓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能力为重——命题注重能力的考查,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考查全面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生活为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试题将有机结合省情和地方实际,激发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将通过形式新颖、贴近生活的素材,建立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
智慧为上——思想品德课程不是知识的学科,而是智慧的学科。在试题命制全过程中都应彰显命题的智慧,如:选取材料时,要有一双慧眼,具有化平庸为神奇的能力,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统一于试题中;问题设计时,能让考生较为明确地感悟到答案的展开程度和过程;答案设计时,应反映试题的立意,力求简约、准确、完善,层次清楚,并体现开放性原则与特点等。
特色为求——在背景材料的选择上,重视以乡土材料为背景设计试题,注重引导青少年关注家乡、热爱家乡,养成亲近社会的行为,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发展,领略家乡的魅力。在试题的命制上体现创新性。
【说明摘要二】
“思想品德学科考试目标包含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次,考查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重点,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解读】
1.关于考试目标的三个层次
知识和能力目标包括由低到高的八个层次:记忆、理解、分析、应用、综合、论证、评价、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四个层次:接受与认同、体验与感悟、判断与选择、参与与展现。
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次目标中,高一层次的要求包含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各层次要求主要通过行为动词来呈现,这些动词指向学生学习的不同水平,其中能力要求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内在地包含知识内容要求。
考试说明中描述的不同目标,应根据课程相关要求和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经验加以把握,并在考试命题中加强渗透。
2.关于能力考查的三个层级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学业考试的具体能力层级要求为三层级:
一是了解。主要要求学生能再认或回忆所学的有关事实、概念、原理和观点;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二是理解。主要要求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对有关知识进行转换、解释、推断;收集、整理信息等。
三是运用。主要要求学生把有关知识运用到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之中;通过实践活动,对有关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分解剖析、探究,综合认识评价并能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为要求,解决问题;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
□责任编辑:邹明华
E-mail:421383194@qq.com
2016年思想品德学科中考命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继续坚持德育为魂、发展为本、能力为重、生活为基、智慧为上、特色为求的命题原则,突出思想品德课程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解读】
“德育为魂、发展为本、能力为重、生活为基、智慧为上、特色为求”的24字命题原则是江西省思想品德历年中考命题经验的高度提炼和总结。
德育为魂——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特殊的德育功能,通过试题的情境设置,使学生经历生命的过程,激发内在的情感,在自我反思、自我建构中获得认知、升华思想、内化品德,使考生的答题过程既是一次能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一次思想道德升华的过程。
发展为本——不苛求知识的覆盖面,不考查零碎的知识点,精选对学生具有终身发展意义的知识。试题注重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和考生的应答思维方式,通过对所学习内容的重组、整合、转化和拓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能力为重——命题注重能力的考查,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考查全面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生活为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试题将有机结合省情和地方实际,激发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将通过形式新颖、贴近生活的素材,建立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
智慧为上——思想品德课程不是知识的学科,而是智慧的学科。在试题命制全过程中都应彰显命题的智慧,如:选取材料时,要有一双慧眼,具有化平庸为神奇的能力,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统一于试题中;问题设计时,能让考生较为明确地感悟到答案的展开程度和过程;答案设计时,应反映试题的立意,力求简约、准确、完善,层次清楚,并体现开放性原则与特点等。
特色为求——在背景材料的选择上,重视以乡土材料为背景设计试题,注重引导青少年关注家乡、热爱家乡,养成亲近社会的行为,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发展,领略家乡的魅力。在试题的命制上体现创新性。
【说明摘要二】
“思想品德学科考试目标包含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次,考查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重点,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解读】
1.关于考试目标的三个层次
知识和能力目标包括由低到高的八个层次:记忆、理解、分析、应用、综合、论证、评价、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四个层次:接受与认同、体验与感悟、判断与选择、参与与展现。
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次目标中,高一层次的要求包含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各层次要求主要通过行为动词来呈现,这些动词指向学生学习的不同水平,其中能力要求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内在地包含知识内容要求。
考试说明中描述的不同目标,应根据课程相关要求和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经验加以把握,并在考试命题中加强渗透。
2.关于能力考查的三个层级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学业考试的具体能力层级要求为三层级:
一是了解。主要要求学生能再认或回忆所学的有关事实、概念、原理和观点;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二是理解。主要要求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对有关知识进行转换、解释、推断;收集、整理信息等。
三是运用。主要要求学生把有关知识运用到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之中;通过实践活动,对有关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分解剖析、探究,综合认识评价并能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为要求,解决问题;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
□责任编辑:邹明华
E-mail:4213831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