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规范 强激励 重纠错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ssskyfree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省于都县第二中学(以下简称于都二中)创建于1979年,是贡江河畔的一颗璀璨明珠。于都二中从自身生源的基本情况出发,自2013年以来确立了以“两本一卷”为载体,采用以规范训练为核心,以适时引导自我激励和自我纠错为两翼的“一核两翼”高考复习模式,催生出高考新动力。近三年来于都二中高考屡创佳绩,二本上线人数不断攀升,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树规范:引导学生树立解题和答题规范
  为帮助学生树立解题和答题规范,于都二中以“两本一卷”为规范载体,即用解题样卷统揽规范复习,用月考周练批改记录本调控规范复习,用纠错本纠补规范复习。解题样卷分基础样卷和补充样卷,基础样卷主要选定一份历届高考试卷,通过对照高考标准答案,从中提炼出题型、知识点和解答规律,结合平时复习或积累所得,认真做好概括、提炼工作,做到“大题知原则,小题懂做法”。补充样卷主要是补充易错题目和新题型。月考周练批改记录本要求教师对每一次月考、周练有针对性地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就整体和个体的进一步规范提出下一阶段措施;纠错本要求学生对平时和月考、周练中出现的错误,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分类总结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纠补措施。
  学校还积极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根据引导、转化、沉淀、调适的原则,合理安排高三的三轮复习。 一轮复习解决知识点过关问题。在梳理出基本点、特殊点、易考点和易错点的基础上,结合高考题型,提炼出共性,建构识记体系;在概括知识点的直接用、变化用及对应的高考题型的基础上建构运用体系。二轮复习解决知识点整合问题。通过按章节或共性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归类、科学归类;通过提炼共性形成检索目录,完善识记体系;通过概括知识点的综合运用以及对应的高考题型完善运用体系。三轮复习解决知识点转化问题。梳理高考题型及概括解题规律;补充高考题型及完善解题规律;再提炼和再概括知识点检索体系;通过做限时练试卷、组合长卷及纠错卷进行知识点纠补;通过做全真模拟试卷进行全真模拟;梳理临考信息,以解题样卷为基础,以月考周练批改记录本和纠错本为补充,结合各种高考信息,认真做好简化知识检索体系、完善解题规律、沉淀应试经验、补充重点知识。
  于都二中要求所有高三教师必须掌握好规范复习的主要方法,即通过分析一道题的标准答案解决一类题做法的方法,指导学生就每一道题建立两个体系:快捷、高效的解答规律体系和应试知识检索体系。首先,教师从2015年高考试卷中精选典型的主观题和客观题各一道,深入分析标准答案。其中客观题通过分析答案解析,找出解决这类题最有效、最快捷的排除顺序、每个排除步骤所用的排除方法及相关知识;主观题则根据得分点、答题要点、解题步骤,完成解题步骤所用解题方法,完成解题步骤所用知识的思路练习。以后反复规范学生客观题按“排除顺序—排除方法—所需知识”的思路,主观题按“答题规范—答题步骤—答题方法—所需知识”的思路做出整张试卷的每种题型做法。其次,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性分析,运用2015年高考卷回顾高一、高二所学知识,以此为基础样卷,从每类题的解题思路是否清晰和每个知识点积累是否完善两个方面,弄清自身在以后复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在第一轮复习中有的放矢,把以后历次考试试卷作为补充样卷,基础样卷中有的题型不做,没有的题型重点梳理。按照“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规律来建构课堂,通过总结梳理、合作探究、检测提高,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沉淀出科学高效的应试方法体系及快捷实用的应试知识检索体系。
  强激励:激励学生获取成功内驱力
  于都二中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强化德育激励。学校结合毕业班特点,确定高三的德育思路为“宣传先行、榜样示范、典型引路”,围绕“抓习惯”来强化德育激励。落实德育激励主要措施,认真抓好主题班会、学生集会(专家报告会,各个层面学生教育)、每日励志、课前3分钟励志、学生教育承包、每日跑操和家访。抓好德育激励“两个关键”,一方面抓关键对象(尖优生、临界生、特长生、学困生及特异体质学生),分别就这几类学生建立档案,并进行分类承包;另一方面抓关键时段,学期首末和中段、放假前后、大考考前考后及各种节假日,通过多样化的激励来强化学生的成功意识。学校还积极表彰优秀典型,进行榜样示范。主要是针对班级与班级PK赛的优秀班级,班级内部挑战赛的优胜个人,适时将优胜班级、优胜个人的习惯进行总结,并就其中好的做法在全年级推广。
  有效的激励在于能够落实到日常的点点滴滴中,于都二中主要围绕“抓养成”来强化日常激励。学校对周考、月考、经验交流会、复习研讨会、质量分析会、表彰总结会等工作做了详尽安排,对教学常规、备课组活动、考试工作、培优培尖、学科平衡、班务工作、听课评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优化课堂教学,学校细化教学任务,要求任课教师创造性地执行市教育局下发的《教学常规》,加大落实检查力度。实施教学精细化管理,把复习内容细化到每节课及每一节课的时间安排上、复习内容上。要求每节课要有明确的任务。早读、午读、晚读将备课组精编读本发给每一位学生,供学生读背,教师对学生进行抽查背诵,从而强化学生基础,强化记忆。
  高三学生面临高考,难免会有压力,因此高三学生的心理疏导尤为重要,于都二中通过抓疏导来强化学生的心理激励。校领导积极主动参加高三备考阶段性总结会,参加尖子生、临界生、偏科生、学困生等各种会议,与师生交流研讨。班主任以爱施教,从严治班,抓好主题教育,培养浓厚班风、学风,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为学生排解心理问题、心理障碍、青春期困扰,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纠错:让学生学会适时纠正错误
  以纠错本为载体,抓日常纠错。于都二中结合学校实际,设计了富有特色的统一纠错本,主要由知识点概括、错题与分析、启示三部分组成,要求学生通过纠错本解决存在的知识运用错误及解题错误思维问题。学生从切入点是否正确、关键点是否找准、答题是否规范这三个方面进行错题分析。启示主要指导学生从技术性失误(解题技巧没掌握)、思维性失误(解题思路不清晰)、常识性失误(基础知识不牢靠)、习惯性失误(马虎大意、答题不规范等)四个方面进行总结。纠错时,教师指导学生用红黄蓝三色笔分别表示上述三方面内容,监督学生及时纠错。
  学校以月考周练批改记录本为媒介,抓考试纠错。为了使每一次月考和周练都能成为准确检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重要手段,适时地总结经验,纠正阶段性失误,在高三毕业班推行月考周练批改记录本,通过月考周练批改记录本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知识运用错误及解题错误思维问题。月考、周练记录本主要包括命题分析、质量分析、问题分析和纠错措施,要求分析必须找出问题的性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纠错主要围绕三个原则进行:合理调整知识点复习详略,学生错得多的知识点要详细、深入地讲解,学生错得少的知识点略讲,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措施,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和基础训练的质量和效益;教师要正确引导重点学生,明确个人所承包的培优生、临界生的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教学拾遗、查漏补缺,使教师保持自身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
  学校以重构解题样卷为途径,抓整体纠错。高三复习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对自己在中学阶段思维习惯、学习习惯和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查漏补缺,主要解决解答规范问题、易错点把握问题、知识盲点问题。于都二中在第三阶段复习结束后,根据“减三看七”的原则,各科精选一套2011年的高考卷(注:必须有详细的标准答案)作为基础样卷,再选择2006—2010年的高考卷(附答案)作为补充样卷,引导学生以此为载体,按照基础样卷中有的题型不做,没有的题型重点梳理的要求,老师把时间充分留给学生,让学生在重构解题样卷的过程中,回顾前段时间所学知识和所掌握的解题方法,找出自己的不足,达到整体纠错的目的。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于都二中创造性的“一核两翼”复习模式为高三学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它给予学生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方法,在这种态度、方法的引领下,学生学会了复习,爱上了复习。(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 王 慧
  E-mail:729628267@qq.com
其他文献
我是一名“70后”,出生在江西省弋阳县南岩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我记忆中的童年时代,农村生活很贫困,物质也极为匮乏,普通农民家庭根本没有书。但是我却因为我大姐的原因,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却有幸与书结缘。“文革”末期,我风华正茂的大姐嫁给了一位城里下放知青。上世纪70年代末,下放知青陆续返城,我的大姐也随着姐夫一同返城。由于刚刚返城没有工作,他们便在城里信江边摆了一个书摊,靠卖书谋生。大姐有一次回娘家
期刊
“多边形的内角和”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这一领域的内容,属于规律探索类课型。教材安排这一实践活动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得出一个结论,而是重在让学生经历规律探索的过程与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发现的眼光、科学严谨的态度、归纳概括的能力。怎样在活动中开启学生的思维呢?严育洪老师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诠释。  【片段一】 导入:变开门见山为曲径通幽  师(出示三角尺):三角尺有什么用?
期刊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总抱怨农村的孩子阅读面窄,视野不够开阔。这让刚参加工作的我迷惘、困惑。  后来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里面写到“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要掌握这门艺术,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应当好比是在你的教育车间里增添了一件新的精致的工具”,令我茅塞顿开。  回想自己刚开始备课时,拿着课本,教学用书,有时参考他人的教
期刊
我是个教研员,热爱与孩子们打成一片的英语教师工作,也喜欢游山玩水的旅游,更喜欢把教学做得像旅游一样轻松惬意。如果真的把教学的种种比作旅游,我想课程标准是旅游的总体规划,教材是各种各样的风景名胜,而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像是一次次的具体行程。课程标准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有效使用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教材是教师对课程标准理解与运用的载体,课堂教学对二者的实践应该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作为教研员,近日在研读人教版高
期刊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人教版高中新课标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一节中的第一课时。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主要阐述的就是细胞的新陈代谢进行及其条件。其中,生物酶以其高效、专一的特性使得细胞内的新陈代谢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有序地进行,这对于保障细胞正常生命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酶的催化活性是会受到环境中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非常重要,它不仅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来思考、设计和改进课堂教学,是有效关注教学过程,达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目标,落实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等过程性目标的有效策略。小学阶段统计内容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出内容的兴趣点,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加以数学思考,在思考中积淀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笔者很荣幸参加了第八届全国
期刊
笔者作为教研员到农村小学支教,发现学科教研组存在难以组织有效教研活动的窘境。经过一年的实践,笔者和教师们一起为建设有活力的学科教研组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实践的过程中大家都收获了成功的快乐,真正意义上地提高了职业幸福指数。  一、发现的问题  笔者是一名基层教研员,2014年支教走进一所农村学校——熊坊小学。学校在语文组办公室挤出饮水机的位置,为我安放了一张60厘米高的桌子。有一段时间,只要我在办公室
期刊
当前,我国乡村教师约有330万人,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在稳定队伍、扩大规模、提高待遇、加强培训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乡村教师队伍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乡村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广大乡村教师为乡村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受城乡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学校办学条件滞后等因素影响,乡村教师队伍面临职业吸引力不强、补充渠道不畅、优质资源配置不足、年龄结构不合理、整体
期刊
编者按:何为“微课”?有人说,“微课”就是小于40分钟上完一节课;有人说,“微课”就是上一个浓缩的教学片段;有人说,“微课”就是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精彩的教学活动……而在名师孙建锋的眼里,“微课”除了要有“时度”与“效度”外,它还要有一定的“质度”。其“质度”指的是 “微课”的灵魂!“微课”的灵魂在哪里?孙老师的这堂《邀非老师到课堂来》习作教学课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另外,孙老师还从“‘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