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21-羟化酶基因的变异研究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y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限制性内切酶TaqⅠ及21-羟化酶基因的cDNApC21/3C作探针,对40名正常人及16个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家系的血DNA进行Sourthern杂交分析。

其他文献
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纵隔淋巴瘤一例
期刊
应用酵母菌补体标记技术对88例流行性出血热(EHF)各期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做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各期病人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血清中红细胞免疫粘附(RCIA)促进因子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红细胞表面免疫复合物(IC)花环率及RCIA抑制因子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以少尿期变化最明显。提示红细胞免疫参与了EHF的发病过程。
观察了3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凝血象改变,最多见的异常是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因子VIII相关抗原(VIIIR∶Ag)的增高,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延长或缩短,抗凝血酶III(AT-III)含量减低。50%的病例符合DIC实验室诊断标准,急性DIC不多见,但高凝状态或高凝-低纤溶改变常见。32例中检出狼疮抗凝物质(LA)6例。临床见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故
我们测定了32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简称甲亢)及30例正常人的血清及红细胞膜胆固醇、磷脂含量、红细胞膜基础钙-镁三磷酸腺苷酶(Ca++·Mg++-ATPase)活性及其对无膜溶血物的反应性,并观察了该酶活性与脉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红细胞膜胆固醇、磷脂含量的关系。发现甲亢患者红细胞膜基础Ca++·Mg++-ATPase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该酶活性与患者脉压、血清总T3浓度均呈显性正相关。甲亢组
报告3例实体瘤后白血病及2例白血病后实体瘤。实体瘤至发生白血病的时间分别为11、8、23年。白血病至发生实体瘤的时间分别为7、4.5年。本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继发实体瘤的发生率仅2/500,远低于国外报道。讨论了实体瘤和白血病的相互关系及第二种肿瘤的可能发病机理。
患者女,51岁,教师。左下肢进行性、间歇性跛行3月余。于1989年11月4日住院。
期刊
患者女,45岁。病历号44524。1988年4月23日突感寒战,不规则发热,最高达40℃以上,于1988年5月2日到北京某医院诊抬,发现脾大,白细胞减少,用抗生素无效。因发热40余天诊断未明于1988年6月4日转入本院。自幼住北京,1985年11月去甘肃兰州1周,未到过其他地方。邻居养狗。
期刊
为查明HBsAg(-)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病原,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6例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结果24例(67%)阳性。其中单项抗HBc(+)12例中检出11例(92%);抗HBs(+)9例中检出4例;HBV标志物全(-)15例中检出9例。提示慢性活动性肝炎即使HBsAg(-),仍有可能是HBV感染,尤其是抗HBc(+)者;而且,病毒复制可能是其病变活动的原因。
胆石病(包括胆囊和胆管结石)的诊断一般不难,但在某种特殊情况时,由于临床医师对这些情况不熟悉或认识不足,常给诊断造成困难,甚至发生漏诊或误诊,酿成不良后果。有鉴于此,根据我们的临床实践,谈谈在诊断本病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临床病例讨论 第153例——发热、乏力、口干、蛋白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