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角色变换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dada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难教,语文教师的一大通病往往在于角色错位,认定自己是一个“教书先生”,只需“传道受业解惑”,只需要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语文老师应注重平时的精讲精批,扮演在而不在、不在而在,有中有无,无中有有的灵动角色,才能满足不同个性的学生,不同场合和不同时机的需要,真正落实“让学习过程
  1、多扮“新娘”角色
  大多数学生觉得语文乏味,学习兴趣不浓。面对学生,没有必要过多强调语文是多么的重要,教师倒不如抢先披上婚纱,脸上流出来自文学殿堂的笑靥,扮演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新娘,正含情脉脉地注视着这个语文新郎,脸上洋溢着迷人的幸福感。分析问题透出点文采和理性,说话聊天多摘引些课内外名言警语,平时自己适时地写几篇下水作文,这些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2、摒弃“权威”心理
  教师如果以“师”自居,高高在上,无疑会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出现等级之分。那么,学生只能一味地听信你这个权威者的“评判”,只能成为十足的“旁听者”,更不要说提出自己的观点甚至异议。因为一切由你这一权威说了算,问题的答案,作业质量,考试成绩等都由你操控,这样的角色俨然就是真理的代言人,学生只能顶礼膜拜,只能无条件接受。
  教师应该转变观念,转换自己“师”的角色。问题尽量由学生提出,答案尽量由学生自主探究,作业尽量由学生自评或互评,好的,学生共同分享;差的,学生自查自纠。学生的这种自我评价,是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灵丹妙药。
  3、做个“学徒”何妨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根据心理学中马斯诺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尊重的价值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好为人师是所有人的天性。然而,教师凭借“师”的特权理所当然处处为师,时时为师;而学生只能以“学”的身份处处为生,时时为生。于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成了传统的模式。其结果只能是教师指向哪里,学生就奔向哪里,教师不指向哪里,学生就不知往哪里奔!
  教师完全可以以“学徒”的身份定位。上课讲错了,自己公开纠正,如果学生提出教师的错误,更应公开纠正,并对这样的学生进行表扬,表示感谢。一个单元学完,还有什么疑难,不妨让学生自我提出,自行解决。尤其是针对高考专题复习,可以先让个别基础好的针对题型,搜集资料,总结规律,探寻攻关对策,这样,学生的资料教师可用,学生的心得教师可用,何乐而不为呢?
  4、当好导向“向导”
  就拿写作而言,面对学生的写作,与其喋喋不休地说着文章这样那样的缺点,或是用红笔在学生作文本上密密麻麻地圈圈点点,还不如安排学生写日记,鼓励学生多练笔,多给学生引荐美文,著作,多留时间给学生自由阅读,多让学生在精神家园享受色香味俱全的文化大餐。
  面对枯燥的课堂,有时完全可以大胆地引导学生到大自然的课堂沐浴,让学生放飞自己思想;有时可带学生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感悟前贤的心声、足迹;有时可带学生集体进图书馆阅览室自由阅读,在人文、科学的海洋中遨游。
其他文献
一、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巨大内驱力,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凡是他们喜爱的,学习持续时间相对就长,效果也较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采用故事激励、竞赛激励、展览等方法进行兴趣的培养。最常用的是,故事激励。孩子们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比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
期刊
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接近生活的,它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语文课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它知识广泛,引人入胜。然而,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语文课堂也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灵性。这种现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就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尽情展示语文课堂的情趣与魅力,迎接学生快乐求知,快乐成长。  (一)以学生爱好兴趣为出发点,
期刊
现在的教师对学生影响力越来越大,几乎可与学生的父母、兄长相提并论。学生喜欢某个教师,就会对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就能提高该科的学习成绩。所以,教师能否与学生很好地沟通,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形象,注重自己的人格和道德方面的修养,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那么,怎样才能与学生沟通呢?  一、教师应“为人师表”  教师应“为人师表”,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
期刊
拼音是汉字的注音符号,它是孩子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学习汉语拼音是整个小学阶段中最为基础,是学生漫长的求学生涯中的第一步。但对于刚入学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他们,掌握的难度较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培养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在平时的拼音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抓住心理之“奇”  对于每个刚入学的小学生,他们对学校、对教师充满了好奇心。在教学中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可
期刊
我是个文学爱好者,喜欢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为这些文学经典中精彩的文笔而深深陶醉。同时,我又是个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一直是我的研究课题和爱好。有一天,我想到一句古话,“取法乎上,可得其中;取法其中,仅得其下”,不禁想到,文学经典是最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小学作文教学,能否借鉴、学习文学经典呢?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摸索,我发现,文学经典中,包含着学生作文最丰富的营养,可以直
期刊
《新课标》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和对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高考实用类传记阅读探究性试题应运而生。  所谓“探究”,就是有“我”有“思”的解读。此类试题呈现出了主观性、启发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征。纵观近年高考实用类传纪阅读题,可以将其探究性题型归纳为以下四类:  一、语句理解型  传记中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其含义,指
期刊
语文必修二的第二单元教学已经结束了,笔者在单元反思,总结时发现有个探究问题的处理还不能让学生信服。第六课《孔雀东南飞》课后习题研讨与练习的第一题,这首诗叙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故事。同学之间讨论:这场悲剧如何产生?  按照以往的惯例,引导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1.没有遵从封建礼教妇德要求。“本自无教养”,“举动自专由”说明平时的言行僭越了封建礼教的规范,所以被焦母不容。2.认为兰芝多年不孕,不能为家族延
期刊
有关天宝遗事,“诗圣”杜甫在《哀江头》中已开其端,“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其间的感叹之意虽已将讽刺之情冲淡,却也是真情实感的强烈流露。到了中唐,文人墨客对这一段历史有了更多反思和认识,出现了许多咏叹诗和稗史小说,白居易的感伤类诗作《长恨歌》便是其中的翘楚。到了金元易代之际,剧作家们对李、杨的故事也表现出了极大兴趣。虽然关汉卿的《哭香囊》、瘐天锡的《华清宫
期刊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人们往往狭义地理解研究性学习,认为研究性学习需要一个响亮的课题,兴师动众,设计研究方案,搜集大量资料,然后整理成一部内容全面的专著。这固然属研究性学习,但却有点形式主义之嫌。其实,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方法,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  发现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研究性学习首先要有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意识,学习才有研究的对象。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
期刊
目前,《语文味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的课题研究正在语文教研界深入展开。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语文味的最高形式,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