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T639物理量、风云2C红外云图资料,分析2014年2月1日昌吉州的寒潮天气,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是由西西伯利亚低涡在移动过程中向南加深和上游的冷高压移进新疆,其特点是影响范围广,冷空气的强度很强。
关键词 寒潮;环流形势;物理量特征;新疆昌吉;2014年2月1日
中图分类号 P4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255-01
2014年1月31日至2月1日上午,昌吉州大部分地区降了小到中雪,全州普遍出现寒潮。24 h西部、北部、东部地区及部分山区气温下降9~14 ℃;48 h降温在12 ℃以上。通过此次降雪天气昌吉州大部地区积雪深度已经超过15 cm,玛纳斯、天池、奇台、木垒等部分地区超过20 cm;对冬小麦安全越冬非常有利。此次寒潮天气昌吉气象台于1月29日以前通过媒体和各个渠道及时对外进行了预报。于1月31日17:00以前通过各个渠道发布了“2014(03)寒潮蓝色预警”。此次寒潮预警准确及时;降水结束后,及时将降雪量和积雪深度情况,通过农信通广泛进行了发布,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赞扬。
1 地面形势、高空实况和卫星云图分析
1月31日8:00地面图上:巴湖为宽广的冷高压,其前部进入北疆西部国境线以内,高压中心位于里海以北,中心值为1 057 hPa,西部国境线以内和北部(塔城、阿勒泰)都有连续性降水,大部的量级在中到大量(从媒体中得知此时伊梨和阿勒泰有雪灾)。31日8:00 850 hPa实况高空图上在阿拉木图到新疆西部的伊犁存在明显的风向切变(阿拉木图有14 m/s的东南风、伊梨河谷有18 m/s的偏西风);中天山为零度线的分界线,温度露点差较小。从31日20:00开始中尺度降水云系已移进沿天山上空,云团发展最强盛,且云体结构密实,边缘纹理清晰,在云系对应的地带已经有降水产生。沿天山从31日的21:00后自西向东开始出现降水,降水的产生和移动方向与地面冷高压的发展和移动方向基本相同。
强冷空气的堆积是形成寒潮的必要条件,1月27—28日乌拉尔山的高压脊在不断东移,且不断输送冷平流,在里海、咸海形成低涡,于29日低涡在东移过程中移到中亚,并东移北上成槽,此时从西西伯利亚有不断的冷空气输送到中亚。29日20:00沿天山受槽前的偏西气流控制;在30日20:00从西西伯利亚不断有冷空气南下,槽前北风带建立;但沿天山仍然在升温4~8 ℃、减压5~7 hPa。850 hPa预告图在1 ℃左右的线上。(西部1.4 ℃、中部0.6 ℃、东部0.7 ℃)。到了31日,在-5.8 ℃线(45°N,90°E);2月1日在-16.7 ℃线(45°N,90°E)。
500 hPa天气图上:31日20:00乌拉尔山地区的北风带从极区直进到咸海地区,使得高空锋区加强,西西伯利亚不断有冷空气补充,同时造成槽前的等高线密集,有10条以上的等高线,横跨20个经距,较强的冷空气在槽区内堆积,在巴湖到咸海之间形成了横槽。滞留在巴尔喀什湖附近的弱短波与北支锋区汇合,在阿拉木图到北疆形成一支密集的最大风速≥40 m/s的偏西气流。由于前期环流经向度不断加大,槽脊差明显,导致天气暴发时变高梯度大,在巴湖西北侧的最大正变高中心值为14位势什米,进入新疆的负变高最大值为11位势什米[1-2]。
2 物理量场分析
2.1 水汽条件分析
要想产生降水,水汽条件和上升运动很重要,降水的强度决定于该地区上空整个大气的水汽含量饱和程度[3]。
2.2 垂直运动条件分析
强降水的发生需伴随有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垂直速度是降水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4]。
2.3 动力、热力条件分析
此次天气最突出的特点是高度、气压、风等要素变化剧烈,增强了冷空气的暴发性,酿成了一次明显的强寒潮天气过程。
3 结语
此次寒潮天气是由西西伯利亚低涡在移动过程中向南加深和上游的冷高压移进新疆而造成的天气过程;其特点是冷空气强度强、影响范围广。此次寒潮天气在来临前7 d Ec数值预告图上就有征兆。笔者利用常规气象资料、T639物理量、EC细网格资料、风云2C红外云图资料,分析研究此次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卫星云图演变特征;经过认真分析天气形势的演变,特别是“降温幅度”和天气过后的“降温时段”,对前期降雪的量级和结束时间上把握的较准确,在预报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为今后预报和服务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4 参考文献
[1] 手册编写组.新疆短期预报指导手册[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98-105.
[2] 刘惠云,吕新生,杨莲梅.“96.7”新疆特大暴雨中期过程分析[J].新疆气象,1997,20(5):17-20.
[3] 王熙富.一次性乌拉尔长脊寒潮天气过程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1991(6):5-8.
[4] 张林梅,庄晓翠,胡磊.新疆阿勒泰地区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J].干旱气象,2010(1):71-75.
[5] 许爱华,詹丰兴,牛星球.2005年3月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J].气象,2006(3):49-55.
[6] 樊明,冯军,尚学军.“2001.4.9”寒潮天气形成过程分析[J].气象,2002(3):54-55.
关键词 寒潮;环流形势;物理量特征;新疆昌吉;2014年2月1日
中图分类号 P4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255-01
2014年1月31日至2月1日上午,昌吉州大部分地区降了小到中雪,全州普遍出现寒潮。24 h西部、北部、东部地区及部分山区气温下降9~14 ℃;48 h降温在12 ℃以上。通过此次降雪天气昌吉州大部地区积雪深度已经超过15 cm,玛纳斯、天池、奇台、木垒等部分地区超过20 cm;对冬小麦安全越冬非常有利。此次寒潮天气昌吉气象台于1月29日以前通过媒体和各个渠道及时对外进行了预报。于1月31日17:00以前通过各个渠道发布了“2014(03)寒潮蓝色预警”。此次寒潮预警准确及时;降水结束后,及时将降雪量和积雪深度情况,通过农信通广泛进行了发布,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赞扬。
1 地面形势、高空实况和卫星云图分析
1月31日8:00地面图上:巴湖为宽广的冷高压,其前部进入北疆西部国境线以内,高压中心位于里海以北,中心值为1 057 hPa,西部国境线以内和北部(塔城、阿勒泰)都有连续性降水,大部的量级在中到大量(从媒体中得知此时伊梨和阿勒泰有雪灾)。31日8:00 850 hPa实况高空图上在阿拉木图到新疆西部的伊犁存在明显的风向切变(阿拉木图有14 m/s的东南风、伊梨河谷有18 m/s的偏西风);中天山为零度线的分界线,温度露点差较小。从31日20:00开始中尺度降水云系已移进沿天山上空,云团发展最强盛,且云体结构密实,边缘纹理清晰,在云系对应的地带已经有降水产生。沿天山从31日的21:00后自西向东开始出现降水,降水的产生和移动方向与地面冷高压的发展和移动方向基本相同。
强冷空气的堆积是形成寒潮的必要条件,1月27—28日乌拉尔山的高压脊在不断东移,且不断输送冷平流,在里海、咸海形成低涡,于29日低涡在东移过程中移到中亚,并东移北上成槽,此时从西西伯利亚有不断的冷空气输送到中亚。29日20:00沿天山受槽前的偏西气流控制;在30日20:00从西西伯利亚不断有冷空气南下,槽前北风带建立;但沿天山仍然在升温4~8 ℃、减压5~7 hPa。850 hPa预告图在1 ℃左右的线上。(西部1.4 ℃、中部0.6 ℃、东部0.7 ℃)。到了31日,在-5.8 ℃线(45°N,90°E);2月1日在-16.7 ℃线(45°N,90°E)。
500 hPa天气图上:31日20:00乌拉尔山地区的北风带从极区直进到咸海地区,使得高空锋区加强,西西伯利亚不断有冷空气补充,同时造成槽前的等高线密集,有10条以上的等高线,横跨20个经距,较强的冷空气在槽区内堆积,在巴湖到咸海之间形成了横槽。滞留在巴尔喀什湖附近的弱短波与北支锋区汇合,在阿拉木图到北疆形成一支密集的最大风速≥40 m/s的偏西气流。由于前期环流经向度不断加大,槽脊差明显,导致天气暴发时变高梯度大,在巴湖西北侧的最大正变高中心值为14位势什米,进入新疆的负变高最大值为11位势什米[1-2]。
2 物理量场分析
2.1 水汽条件分析
要想产生降水,水汽条件和上升运动很重要,降水的强度决定于该地区上空整个大气的水汽含量饱和程度[3]。
2.2 垂直运动条件分析
强降水的发生需伴随有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垂直速度是降水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4]。
2.3 动力、热力条件分析
此次天气最突出的特点是高度、气压、风等要素变化剧烈,增强了冷空气的暴发性,酿成了一次明显的强寒潮天气过程。
3 结语
此次寒潮天气是由西西伯利亚低涡在移动过程中向南加深和上游的冷高压移进新疆而造成的天气过程;其特点是冷空气强度强、影响范围广。此次寒潮天气在来临前7 d Ec数值预告图上就有征兆。笔者利用常规气象资料、T639物理量、EC细网格资料、风云2C红外云图资料,分析研究此次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卫星云图演变特征;经过认真分析天气形势的演变,特别是“降温幅度”和天气过后的“降温时段”,对前期降雪的量级和结束时间上把握的较准确,在预报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为今后预报和服务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4 参考文献
[1] 手册编写组.新疆短期预报指导手册[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98-105.
[2] 刘惠云,吕新生,杨莲梅.“96.7”新疆特大暴雨中期过程分析[J].新疆气象,1997,20(5):17-20.
[3] 王熙富.一次性乌拉尔长脊寒潮天气过程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1991(6):5-8.
[4] 张林梅,庄晓翠,胡磊.新疆阿勒泰地区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J].干旱气象,2010(1):71-75.
[5] 许爱华,詹丰兴,牛星球.2005年3月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J].气象,2006(3):49-55.
[6] 樊明,冯军,尚学军.“2001.4.9”寒潮天气形成过程分析[J].气象,2002(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