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俄罗斯作家的悲哀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shui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平台:
  本刊之“银光副刊”栏目内容由台湾地区《文讯》杂志提供,并同步刊行。
  
  我刚刚从国外归来,还没来得及在澳洲阳光下洗去旅途的疲惫,就被来自俄罗斯的紧急呼叫送到了飞机上。
  在昔日老大哥的国度,我面对的是在俄罗斯经商的同胞们的一张张写满了蚀骨悲哀的面孔,听到的是他们永远也说不完的凄惨遭遇。可当我问他们,为何不打道回府时,他们一个个却都在装聋作哑。一直到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摆脱了临时客串俄文翻译的尴尬处境时,我才明白了一个道理:俄罗斯是冒险家的乐园。
  从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中俄边界易货贸易的兴起,在大学教俄文的我,利用寒暑假和授课的间隙,随着一个个贸易代表团几乎走遍了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这期间,我结交了不少俄国朋友。其中,交情最深的是远东地区的一位俄罗斯作家。
  在没见到他之前,我在俄罗斯远东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期刊《远东》杂志上读到了他的一篇小说。说来也巧,我还悲哀地沉浸在小说的凄凉氛围中时,一家文学杂志的编辑就登门约我翻译俄罗斯远东作家的作品。我高兴得几乎叫了起来。
  就这样,他的短篇小说在中国刊登了。就这样,我和他书信往来,一直到他手捧鲜花在哈巴罗夫斯克机场将我紧紧拥抱。我在他那苏维埃模式的公寓度过了难忘的一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写作的方式。他的书桌上放着一台打字机,但他却用手写,而手写的工具是地地道道的苏维埃铅笔。离别时,我感谢他的俄罗斯美味佳肴时,他笑着说:“萨沙,我的好朋友!你是在自己感谢自己,如果不是你托你的中国朋友将我的稿费转交给我,我还真没有这个能力在自由市场上买这些高档货呀!”
  其实,我没有对他实话实说。编辑部付给的稿费是给我这个翻译的,作为原作的他没有稿费。但我知道当时俄罗斯生活的艰难,而人民币在远东地区又是俄国人心目中的“第二美元”,所以,我才托朋友将我的稿费200多元人民币,作为他的稿费,给他带到了哈巴罗夫斯克。
  后来,我们之间一直保持着联系,一直到他那悲痛欲绝的哭声消失在电话里,我就失去了和他的联系。
  那是1993年,我已定居澳洲三年,应约回国和一位电视剧编辑商谈我的一个以中国人闯荡澳洲为题材的电视剧大纲,可当编辑先生看到从我的口袋里挖不出资金时,他脸上的赞美霎时间变成了冰雪覆盖的伏尔加河,我们只好不欢而散。
  我走出电影厂的大门时,满腹的失望变成了饥饿的呼叫。于是,我走进了一家饭店。想不到,就在那人声鼎沸的大厅里,我和一个在俄经商的大陆老板萍水相逢。也许,是他对几年前我在西伯利亚为他雪中送炭还记忆犹新,他特意将我请进了一个包厢。当茅台酒在我腹中歌唱时,我痛痛快快地发泄了刚刚受到的侮辱。想不到大陆老板却笑逐颜开了:“那个不讲信用的狗屁编辑,不是对事先答应的机票钱装聋作哑吗?那好,你从澳洲来中国的往返机票我包了,我请你去布拉格维申斯克的公司客串三个月的翻译。”
  我来到布市的当天晚上,就给我的俄罗斯作家朋友打电话。电话筒里传来了他的热情和兴奋,我们相约在哈巴罗夫斯克见面。可我从第二天起,就忙得团团转,只能让我的朋友在电话里大喊大叫了。
  我记得那是前苏联最动态的日子,克里姆林宫里的保守派将枪口指向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结果是保守派坚守的大本营白宫被新思维攻陷。随后,叶尔辛就在苏维埃人的咒骂声中,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送进了悲壮的历史画卷。
  就在那些动荡不安的日子,我的朋友在电话里大吼大叫:“萨沙,我们完了,我们完了……”
  如果不是我的护照签证已到期,我会去哈巴罗夫斯克见他的。回到澳洲后,我曾给他打过电话,写过信。可电话打不通,信也是石沉大海。
  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切都变成了过去,但我和他的友情却是亲切的怀念。也因为如此,我为朋友解决了燃眉之急后,就千里迢迢地从卡兰卡达飞到了哈巴罗夫斯克。
  当我一面在心中祈祷上帝,一面敲门时,房门却自动打开了。
  我的上帝!见到他的第一眼,我激动不安的脑袋里“嗡”的一声巨响,险些被熏天的酒气击倒在地。出现在我眼前的他,赤着双脚,手握着伏特加酒瓶,当年那双喜气洋洋的蓝眼睛里却是一片混浊,一片茫然,失去了生命的光泽。
  对我的突然出现,他似乎惊讶又不惊讶,只是用不修边幅的老脸在我面颊上留下了一个见面礼。
  我尾随他走进房间,出于礼貌,没有用手捂住鼻子。他的房间里几乎找不到一寸净土,满屋子里弥漫着一种奇特的味道,那是烟、酒、旧鞋脏袜和俄罗斯男子的体味混合创造出来的怪味,令人窒息。我从他手中接过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却没有勇气用嘴去碰那脏乎乎的杯子。
  “怎么,萨沙,不喜欢咖啡?那就来杯俄罗斯的伏特加。”
  我急忙摇头,急忙喝了一口苦涩的咖啡。
  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本应在幸福相见的时刻,彼此倾诉自己的故事,可他却是一面灌伏特加,一面破口大骂,从1993年白宫的惨败骂到克里姆林宫今天的新主人,从一个月就出版一本书的富婆女作家骂到当今的出版界和影视媒体,一直骂到声嘶力竭,倒在破旧的沙发上鼾声如雷。
  我轻轻地叫着他的名字,轻轻地推了推他,他却文风不动。我知道,没有几个小时,他不会从浑浑噩噩中睁开眼睛。
  我只好不辞而别,从卡拉卡达朋友付给我的酬劳费中拿出两张百元绿色钞票,匆匆写了个便条,最后望了他一眼,走出了他的家门。当我轻轻地将房门关上时,一滴滴苦涩的泪水在我的面颊上滚动起来。
  
  我的上帝!见到他的第一眼,我激动不安的脑袋里“嗡”的一声巨响,险些被熏天的酒气击倒在地。出现在我眼前的他,赤着双脚,手握着伏特加酒瓶,当年那双喜气洋洋的蓝眼睛里却是一片混浊,一片茫然,失去了生命的光泽。
  
  李明晏
  1936年生。澳洲中文作家协会秘书长,《澳洲日报》、《大洋时报》特约记者。创作以小说为主。作品有小说《澳洲C悲剧》、《私生子》、《澳大利亚赌场情商商场》等;译有俄罗斯文学小说《妓女》、《夜里发生的案件》等。
其他文献
上个月的某个星期五,也就是11月13日的半夜3点半,木马王子和老友弗拉德·梅兹瑞曲〔注〕坐在捐血车旁的公园里叙旧,聊着聊着口渴了,弗拉德竟然举起拳头,敲破空无一人的捐血车窗户,伸手取出几个血袋,插进吸管,就这么喝了起来。他一边大口喝着,同时递了一袋到我面前,用那令人发寒的死白表情示意我“拿去拿去”,我急忙甩甩手表示“不必不必”,并赶紧转移话题,客套地问弗拉德:最近可好?  “还不是一样,每天和一些
期刊
2009年有一部电影让我十分感动,这部电影以“朗读”当片名,台湾译为《为爱朗读》,大陆则直译为《朗读者》。在我印象中应该是第一次以“阅读”为名跃上电影的作品。书影、朗读声韵的交晃萦绕,那是阅读者梦寐的交响乐。    阅读疗愈心灵填充智慧    《朗读者》片中的女主角,于二战期间曾担任纳粹集中营的警卫职务,在集中营时,以换取美食的方式,要求犹太俘虏为她朗读文学著作。战后,她当了电车收票员,与十六岁少
期刊
儒家所强调的五伦关系,是由家庭延伸开来的。礼肇端于夫妇,而后有父子、兄弟,这都属于家庭内部的伦理关系,社会性的伦理才是君臣和朋友。发生及实践之次序则是由内而外、由近而远,由家庭再到社会的。所以修身齐家之后才治国平天下。  在这套伦理观底下,家庭之重要性不言可喻。它是伦理行为起始之处,人学会一切修己待人之方法的伦理实践场域,故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现代化社会变迁对儒家思想的最大冲击,其
期刊
2009年,紫禁城出版社隆重推出了《故宫珍藏历代名家墨迹》及其《故宫珍藏历代名家墨迹技法精讲系列》。为了表现墨法的神彩风韵,使读者有如临真迹之感,故宫博物院不仅为出版提供了最优秀的原迹影像资料,而且采用了目前最为先进的彩色印制技术。故而谓其所出法书系真迹一等,绝非虚语。传神的精美印制也构成了本套墨迹出版物的最鲜明的特色,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字帖。  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法书”“碑刻”“法帖”历代
期刊
作者与编辑的关系十分微妙。有些人努力一阵子,获得文学奖,并希望日后可以在报章杂志写稿。但得了奖之后,却等不到编辑的电话,因为他以为得了奖等于领到写稿的“护照”,其实不然。成就写稿的因素,不外乎机缘、人际关系、文笔、学问等。  有人常常投稿给报章杂志,但往往石沉大海,或是投十篇登一篇,这当然跟期待有所落差。其实,有些版面往往是以邀稿的方式登载文章,这一来,稿子上版面的机会便难上加难。不过,换个方式也
期刊
雷峰塔   作者:张爱玲 译者:赵丕慧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4月    琵琶出生在显赫的上海贵族家庭里,围绕着她的是丝绒门帘、身穿水钻缎子的宾客、裹小脚的老妈子,和一堆关系庞杂的二大爷、姨奶奶、表姐表哥们。但父母的缺席却是永恒的常态,沉迷在鸦片里与旧时繁华的父亲难得现身,而坚持要离婚的母亲则与琵琶的姑姑出洋念书。在这种文化、利益相冲突的幽森豪门里,难怪四岁的琵
期刊
2008年《推力》在美国上市造成话题,除了两位作者与奥巴马关系匪浅,还有《苹果橘子经济学》利瓦伊特大力推荐,当时我尚未到时报工作,只觉得此书封面相当有趣,内容也颇为特别,心想这本“不能错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语)的好书,肯定又掀起台湾出版社一番版权竞价。事隔一年我到时报出版任职,没想到抢下版权的就是时报,而责编就是我。    什么文案吸引读者    编辑翻
期刊
港孩  作者:黄明乐  出版社:明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年10月    上世纪九十后和本世纪初出生的孩子,生活在网络化和全球化的富裕社会里,对一切应该认真和辛苦的事物,即现实生活,仿佛完全漠视。香港如是,中国大陆如是。“港孩”其实是网络世代的一个缩影。在今日香港教育制度处于新高中学制改革的背景中,要求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港孩虽更易获得信息,却比上一辈更缺乏思考,他们希望永远活在无责
期刊
2009年8月的最后一天,台湾资深出版人陈颖青宣布关闭经营了六年的“老猫学出版”部落格,从这一天起,“老猫学出版”进入历史,成为一个在线封存的网站。  为什么要停笔?老猫说,不是他要停笔,而是面对出版产业五百年来未曾有的变局,数字浪潮的冲击,“过去我所熟悉的技术和方法,已经很难再应对新时代的需求了”。老猫不再学出版,他新成立的在线据点以“内容推进实验室”为名。出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走进实体书店,新
期刊
这是上海书店成立即将届满五年以来,第一次将年度的销售数据对外发布,虽然它只是台湾众多简体字书店的其中一家,取样不足以代表整个台湾简体字书业的全貌,但是当我剔掉团购与书展活动等等不客观的变量之后,按销售量跑出数据后,所呈现的风貌不禁让我直呼“不会吧!”、“我有没有操弄读者呢?”,因为它给我的感动让我回想起10多年前在诚品书店任职的历历往事:喜欢读书的读者你们都还在,不管你们当时还在就学、初入社会、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