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巴金称其为“奇才”的萧乾,和妻子文洁若二人因译著结缘,本书为二人合著的书评集,该书前后收集了二人半个多世纪以来评书、话书及与书结缘的文字故事,从七十多年前萧乾先生的毕业论文《书评研究》开篇,以文洁若女士的最新书评《宗璞和她的代表作<野葫芦引>》收尾。一篇篇散文,记录了两位文学大家半个世纪以来的风风雨雨和翻译心得。
我的同辈人中间,有的已经四世同堂了,一般也多是儿孙满堂。逢年过节,总会热闹一番。像我和洁若这样三个子女都远走高飞的,寥寥无几。而且,从四十开外的老大到已过而立之年的老三,都还是单身,像这样的情况,恐怕就更少了。
我们还有一种共识——更重要的共识:人生最大的快乐莫如工作。我们有许多乐趣。楼下一个读小学的姑娘每周上来跟我学点英语。我爱听她那娇滴滴的发音,爱看她翻翻眼皮若有所悟的憨态。我还经常听音乐和相声,种花,搜集小摆设,饲养乌龟,揣着小半导体去湖边林间散步。洁若抽不出空来散步。她帮助三姐常韦做些家务(如扫地,倒垃圾,收拾卫生间),借此活动一下筋骨,运动量足够了——连锻炼身体也是生产性的。
我们都庆幸搞的是文字工作。干这行当,无所谓离退休。只要有纸笔,随处都可以出活儿。这不但矿工瓦匠办不到,就连搞科研的,也未必能如此便当。
洁若常说,退下来四年了,如今反而比在班上还忙多了。她又编,又写,又译。忽而是《小说神髓》,忽而是《万叶集》,忽而是《天人五衰》。有时电话铃响个不停——好在电话机就在她椅后。然而今后几年她的主要工作是完成那部80万字的英语世界名著——《尤利西斯》的翻译。我最佩服她那搞“定额”的办法(据她说,是小时她父亲训练出来的)。不论多么艰巨的工作,都能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去完成。
相形之下,我就疏懒多了,我从来也不是个“拼命三郎”。1954年同洁若结缡后,我变得勤快点了。1955年当上了专业作家后,就碰上审干,未能下去写作。然而三年之内,我一连译了三本书(《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选》)、《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和《好兵帅克》)。可惜好景不长,1957年我手中的笔就被夺走了。
1978年以还,我又连写带译了近百万字。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完成了关于我一生经历的《未带地图的旅人》。当然,还花了不少时间去整理旧著译。20世纪90年代,我着手写起文学生涯的回忆录,并已开始在《新文学史料》上连载。
洁若的书桌放在卧室,挤在我们那张大床旁边。由于搞翻译,她整个被英、日文工具书包围起来了。她是能坐下来就干上几个钟头的。
我的书房兼会客室,空间比她的大,设备也比她的齐全。我们两个就分头搞着各自的工作。有时她会探进头来问我要点什么。当然,我也短不了打搅她。我的“手稿”称得起是“天书”,而且经常长得像蜈蚣。我总是利用一些废纸的反面写,并且随写随接。每完成一篇,洁若不论手头有什么工作,都立即放下,替我誊成在编辑部够得上是甲级(指工整程度)的稿子。誊清时,凡她读来不顺口的地方,必然提出。有时我马上首肯,有时商榷,有时难免争执不下。
我和洁若都没有老迈感,因为我们的思维都还清楚,而且效率也不减当年。工作最大的报偿,是从完成了它而得到的快慰。等它变成铅字,能与广大读者见面时,所感到的幸福就更大了。
我们对眼下这种“车间生活”十分满意,不论拿什么阔绰舒适的生活来换,我们也不干。
1991年7月17日
我的同辈人中间,有的已经四世同堂了,一般也多是儿孙满堂。逢年过节,总会热闹一番。像我和洁若这样三个子女都远走高飞的,寥寥无几。而且,从四十开外的老大到已过而立之年的老三,都还是单身,像这样的情况,恐怕就更少了。
我们还有一种共识——更重要的共识:人生最大的快乐莫如工作。我们有许多乐趣。楼下一个读小学的姑娘每周上来跟我学点英语。我爱听她那娇滴滴的发音,爱看她翻翻眼皮若有所悟的憨态。我还经常听音乐和相声,种花,搜集小摆设,饲养乌龟,揣着小半导体去湖边林间散步。洁若抽不出空来散步。她帮助三姐常韦做些家务(如扫地,倒垃圾,收拾卫生间),借此活动一下筋骨,运动量足够了——连锻炼身体也是生产性的。
我们都庆幸搞的是文字工作。干这行当,无所谓离退休。只要有纸笔,随处都可以出活儿。这不但矿工瓦匠办不到,就连搞科研的,也未必能如此便当。
洁若常说,退下来四年了,如今反而比在班上还忙多了。她又编,又写,又译。忽而是《小说神髓》,忽而是《万叶集》,忽而是《天人五衰》。有时电话铃响个不停——好在电话机就在她椅后。然而今后几年她的主要工作是完成那部80万字的英语世界名著——《尤利西斯》的翻译。我最佩服她那搞“定额”的办法(据她说,是小时她父亲训练出来的)。不论多么艰巨的工作,都能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去完成。
相形之下,我就疏懒多了,我从来也不是个“拼命三郎”。1954年同洁若结缡后,我变得勤快点了。1955年当上了专业作家后,就碰上审干,未能下去写作。然而三年之内,我一连译了三本书(《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选》)、《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和《好兵帅克》)。可惜好景不长,1957年我手中的笔就被夺走了。
1978年以还,我又连写带译了近百万字。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完成了关于我一生经历的《未带地图的旅人》。当然,还花了不少时间去整理旧著译。20世纪90年代,我着手写起文学生涯的回忆录,并已开始在《新文学史料》上连载。
洁若的书桌放在卧室,挤在我们那张大床旁边。由于搞翻译,她整个被英、日文工具书包围起来了。她是能坐下来就干上几个钟头的。
我的书房兼会客室,空间比她的大,设备也比她的齐全。我们两个就分头搞着各自的工作。有时她会探进头来问我要点什么。当然,我也短不了打搅她。我的“手稿”称得起是“天书”,而且经常长得像蜈蚣。我总是利用一些废纸的反面写,并且随写随接。每完成一篇,洁若不论手头有什么工作,都立即放下,替我誊成在编辑部够得上是甲级(指工整程度)的稿子。誊清时,凡她读来不顺口的地方,必然提出。有时我马上首肯,有时商榷,有时难免争执不下。
我和洁若都没有老迈感,因为我们的思维都还清楚,而且效率也不减当年。工作最大的报偿,是从完成了它而得到的快慰。等它变成铅字,能与广大读者见面时,所感到的幸福就更大了。
我们对眼下这种“车间生活”十分满意,不论拿什么阔绰舒适的生活来换,我们也不干。
1991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