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外訪仆街,韓國瑜愈批愈旺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e5ne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當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委婉地暗示本身不會出來參選,並嘗試實行“徵召式初選”之後,目前韓國瑜的最大敵人已經不是民進黨,而是國民黨內某些“不識好歹”,“私心自用”將自己的“私人利益”置於“黨國利益”之上,擺明會“將一手好牌打爛”的“大佬”身上。
  前 言
   由於高雄市市長韓國瑜的到訪香港、澳門、深圳、廈門,獲得四地政府官員和國務院台灣事務公室的高規格接待,這兩個星期港、澳、深、廈四地可以說是星光熠熠,記者雲集,一時之間便成了新聞熱點。與此相反,台灣領導人蔡英文外訪太平洋島國,卻是幾乎無人理會,還未出門便碰上他的老對手賴清德領表參加民進黨總統大選初選,不但氣急敗壞地宣佈“三條件”,跟著便在外國參訪時當場“仆街”,幾乎跌進養海豚的水池裡,真的是既可憐又可笑。然後便是一眾台灣綠營政客、無良媒體,還有某些香港泛民失意政客無理取鬧,狂批韓國瑜“賣台”、“助紂為虐”、“魔鬼交易”,真的是“好看過超人上電視,精彩過電視的卡通片”。
  民進黨黨內互打,
  刀刀見血見骨
   曾任台南市市長、行政院長的賴清德,於台灣領導人蔡英文出訪南太平國家前夕,突然前往民進黨總部領取表格,公開表示會參加將於4月17日舉行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初選,為台灣政壇丟下了一個超級炸彈。
   台灣領導人蔡英文於18日公開表示:“要做台灣的總統,有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台灣外部有來自中國的威脅,更應該要強化跟國際的連結,讓國際理念相同的國家,跟我們共同捍衛民主價值,和區域的穩定和平。這需要熟悉國際事務,懂得跟其他國家折衝協調的人。第二個條件,台灣的內部挑戰很多,過去執政者選擇拖延,我們選擇改革。我希望這些工作,可以持續下去不要中斷,讓臺灣能夠真正脫胎換骨。做領導人要承受很多壓力,承受很多攻擊,要能夠不計毀譽,才能帶領社會繼續前進。第三個條件,總統不是只是明星球員,必須是一個好隊長。要擔起所有責任,要把柴米油鹽的單子扛在身上,把全黨的力量團結起來,再團結理念相同的社會力量。這三件事的答案,就是蔡英文。所以我來登記,接受挑戰。”
   問題在誰有條件當台灣領導人,不是蔡英文一個人說了就算,而是根據台灣客觀的法律、制度和某些民進黨內部默認的遊戲規則,恰恰這幾年來由於蔡英文的種種倒行逆施政策,在內搞到天怒人怨,對外挑起種種衝突,民望(民意支持率)已經掉到谷底,不管是從那一個角度來看,只要中國國民黨的韓國瑜(高雄市長)、朱立倫(前新北市長),無黨派的柯文啠(台市長)出來和她對決,她都會遭到大敗,毫無勝選可能。
   然而,民進黨如果派賴清德出選,他的民望除了比韓國瑜、柯文哲稍為落後之外,其他候選人都無法超過賴清德。換言之,賴清德成為民進黨唯一可以推出取勝的人選。
   故此,根據客觀的法律、制度和遊戲規則,民進黨都只能推出最強的候選人參選,4月17日的民進黨初選,蔡英文大概在劫難逃,一定會被賴清德高票打走,之後一年有多(今年4月18日至明年5月20日正式下台)的日子,被迫成為“深宮怨婦”,變成一隻徹頭徹尾的“跛腳鴨”。
  國民黨黨內互打,
  朱立倫遭受報應
   針對蔡英文的所謂“三條件”,中國國民黨籍的高雄市長韓國瑜直接批評:“當總統只需符合八個字,即‘台灣安全、人民有錢’,這才是人民需要的。”
   與此同時,在港、澳、深、廈訪問的韓國瑜,被台灣綠營政治人物,包括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民進黨立法委員王定宇、高雄市議員陳致中(陳水扁的兒子)、桃園縣議員王浩宇、前民進黨大陸事務部主任董立文、民進黨祕書長羅文嘉、“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甚至流亡美國的中國民運人士王丹等等,都紛紛披掛上陣,一陣痛批。
   只是客觀的發展卻是韓國瑜愈批愈旺,人氣不墜,幾乎所有的民意調查結果都壓住柯文哲、賴清德、朱立倫和蔡英文,把這些綠營人士氣得要死。
   所以,當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委婉地暗示本身不會出來參選,並嘗試實行“徵召式初選”之後,目前韓國瑜的最大敵人已經不是民進黨,而是國民黨內某些“不識好歹”,“私心自用”將自己的“私人利益”置於“黨國利益”之上,擺明會“將一手好牌打爛”的“大佬”身上。
   “大佬”朱立倫九成出局的原因很多,除了“個人性格官僚”、“權貴子弟”、“高傲”、“與黨主席吳敦義不和”等等之外,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無法保證會贏”和“搞過分裂”。因為他曾經以國民黨黨主席身份,於2015年強力“拔柱”(逼退完全依照合法初選程序並成為大選候選人的前立法院副主席洪秀柱,讓自已出來競選台灣領導人),此舉不但嚴重破壞黨內選舉制度,還造成黨內大分裂,只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朱立倫竟然在2016年1月大敗給蔡英文300多萬票,創國民黨歷史最高失敗紀綠,不但政治上一無所獲,而且和以黃復興黨部(軍人/公務員)為首的藍營鐵票部隊結下不解之怨,機關算盡,反而害了卿卿,這次黨內初選應該是冤冤相報,遭受報應,兇多吉少。
  香港泛民政客,超級無恥
   正當台灣綠營政客紛紛無理指責韓國瑜進港澳“中聯辦”之際,問題卻在指責韓國瑜的那些政客(包括民進黨、香港泛民)自己早早就進去過“中聯辦”會面談判,甚至見過更高級別的“國台辦”主任,還進去過不少次,雙重標準,一隻手指在指責別人,卻不知道同時有四隻手指回自己。
   其實,台灣綠營的多位政客,早就通過會見中國渉台事務官員,去累積自己政治資本,例如,前高雄市長陳菊,幾年就前在北京偷偷會見前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既沒事先報備,也沒事後報告,自已首開“惡例”。
   如果大家翻查一下作為港澳《基本法》補充文件的“錢七條”,其實裡面早就指出“涉台關係”和“國防、外交”事務一樣,不屬特區政府管理的範疇之內。實務上,“港澳渉台事務”一直都是由“中聯辦”(小事由台務部決定,大事則報上北京“國台辦”/“中台辦”甚至“中央對台工作指導小組決定”,不但早於1997年初就由前“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張浚生公開宣布,後來一直明文刊登在“中聯辦”的官方網頁上面,表示本身主管“涉台事務”,可以說是堂堂正正,只是有一堆“政治白痴”不知道是真的無知,還是假的無知而已。
   不但如此,台灣駐港澳代表辦事處在港澳的對口單位,也一直都是“中聯辦”(台務部),雙方按照自己的法律和有關程序(事前報備/事後報告)“半官方地”溝通了幾十年,一直都相安無事。如果今次韓國瑜的進入“中聯辦”是“賣台”、“助紂為虐”、“魔鬼交易”,難道過去幾十年兩岸官員在香港澳門的溝通往來,都是“非法”的嗎?
   結果竟然有一批香港泛民政客和評論員,紛紛鸚鵡學舌,亂炒台灣綠營製造的謠言、假新聞和偽評論,對韓國瑜的訪問港澳“中聯辦”指指點點,稱韓國瑜“助紂為虐”、“魔鬼交易”,特別是“香港眾志”的黃之鋒和羅冠聰等小政客,“識少少、扮代表”,“一朝得志,語無倫次”,卻不知道自己只是一顆正在急速下墜的流星,真是既可悲、又可憐。
  總 結
   迄今為止,綜合各方情報,過去幾年倒行逆施,幾乎將台灣不同階級、不同職業、不同性別、不論貧富的選民都統統得罪清光,民意長期低落的台灣領導人蔡英文,在民意支持率遠遠超過蔡英文很多,也是民進黨內唯一有勝算的前台南市長、行政院長頼清德的挑戰下,目前已經是九成會在黨內初選被淘汰出局。
   賴清德的對手究竟是朱立倫還是韓國瑜,照目前情勢來看,來朱立倫應是凶多吉少,在國民當必須勝選的(因為再不奪回政權,很可能便會亡黨)考慮下被迫出局,讓位給目前民意支持率遠遠超過其他所有候選人的韓國瑜。
   柯文哲方面,如果柯文哲公開表態參選,民意支持率長期落後於柯文哲的朱立倫,更是必然出局,因為國民黨上上下下,都不可能挑選一個沒有勝算的候選人出來和柯文哲競爭。如果柯文哲真的參選,則不一定贏得了韓國瑜,這才是目前台灣的政治現實。
   總而言之,大家應該信任台灣目前通過“一人一票”方式選出各級行政首長和民意代表(議員)的選舉制度,明年1月11日(大選預計投票日)晚上,全體台灣選民自然會為大家給出一個合理的結果。至於一堆香港泛民政客和弱智評論員紛紛跳出來假扮台灣專家,做小丑,亂評論,大家就當走過路邊總是難免聽到野狗亂吠罷!
其他文献
媒介匯流和人工智慧  壓力日增  最近在廣州、香港和澳門參加了好幾個有關傳播媒介和現代科技有關的學術研討會,發覺由新科技帶來的新媒介(包括網路媒介、社交媒介等等)和平板電腦、智慧手機在年輕族群之間的日漸流行,年輕人愈來愈不會直接接觸傳統媒介,包括紙本媒介和廣播(電臺、電視)媒介在內,其市場銷量和廣告收入,已經日漸被網路媒介和社交媒介所瓜分,令傳統媒介不得不通過媒介匯流的手段,去爭取網路上的點撃率來
期刊
在行政長官崔世安準備啟程往北京述職的前日,國務院港澳辦18日公佈新一批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學習、就業、生活的政策措施,內容包括住房公積金待遇、港澳及華僑學生獎學金、開放國家社科基金各類項目申報。有關新政策迅速成為內地及港澳各地報章的焦點報導。  根據新政策,港澳居民關注的看點如下:一、在內地就業的港澳居民,均可按照內地《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和相關政策的規定繳存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繳存比例、辦理流程
期刊
近月要數風頭人物,除了一衆頻頻在立法會出入的各級政府官員,澳門史上最年輕的民選議員蘇嘉豪都算是個熱門人物了。這是因為,其一是其自加入澳門老牌民主派社團新澳門學社,數年間火速成為一線人物,發動多起激進社會運動;其二是因其與前輩吳區之間的不和傳聞全城皆知,蘇更因此留得一個不雅的駡名;其三當數其在今屆選舉中扭轉乾坤反劣為勝,以逾9千票為民主派別贏得難得的議席;其四是自十月中立法會宣誓以來,蘇在立法會的賣
期刊
2017年是澳門回歸祖國十八周年的特別年份。這一年裏,澳門不管在政治、經濟、民生等方面都發生了令人欣喜的變化,所取得的進步也是全社會有目共睹。尤其是2017年正值十九大召開,中央寄語澳門要“銳意進取”,意味著給澳門指出了一個未來發展的路向,一個向前進發的目標。在這種背景之下,對澳門社會所經歷的2017年來說,尤顯得意義重大,政府管治團隊以及社會各界都倍感特區的未來是匹夫有責,與有榮焉。  而隨著一
期刊
灣區整合,兩制更需“一國”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第一次在區域發展政策上比照世界一流灣區進行推動,這是一次非常大的突破。改革開放的四十年來,過去跟亞洲四小龍比較,與日本、歐洲比,而現在可謂是與世界級的領先地區(全球三大灣區)進行比較,中國可以與這些先進地區一樣發展,甚至是可以超越,這是粵港澳大灣區釋放出來的重要信號與開端。  而對於中國第一個大灣區,其定位主要體現在:第一,其是世界經濟的主要引擎,具
期刊
深圳VS台港,灣區經濟悄變  眾所皆知,粵港澳大灣區涵蓋香港、澳門及廣東省九個大小不一的城市:廣州、東莞、深圳、珠海、中山、佛山、江門、惠州、肇慶。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億,國內生產總值GDP規模達1.3兆美元,已經是台灣的2.4倍。從現有規劃可以看出,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主要方向有四:(1)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2)推進投資、貿易、人員往來便利化;(3)大力開展創業孵化、科技金融
期刊
現時職業教育對社會和各行業急需的人才是否能夠有效供應?據統計,澳門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畢業去向主要是升學,澳門職技教育發展面臨怎樣的困境?  龚志明指出,澳門沒有純粹的職技學校,本澳職技教育規模小,因本地人口較少,招生人數也較少,所以中學大部分是一般中學課程,而部分高中同時開辦職技課程(高中職技)。本澳職技教育與內地情況不一樣,因為內地人口規模大,開辦專門的職技學校也能運作。  澳門學生規模不大,近年
期刊
政府是否應該加大對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力度和資源投入?除計劃興建的石排灣職業教育實踐中心外,是否應該規劃更多職業教育用地,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聯繫,以顯示政府對職業技術教育的支持和重視。  龔志明指出,在資源投入上,針對免費教育學校,基本上會以免費教育的方式支援學校。開辦職技課程的私立學校得到每班25人至35人的包班津貼,人數不足會按比例扣減。而考慮到職技學校的規模和課程特點,若收生人數不足25人,
期刊
邁進2018年,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全線竣工與準備開通工作的有序展開,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的構建進一步成為現實,因為這座大橋的建成將會大幅度地縮減穿越三地的交通時間,形成便利的交通生活圈。而這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更是粵港澳大灣區基建工程的重點之一,未來為灣區打造超級交通樞紐帶來極大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從2017年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到如今各項建設與政策如火如荼的進行,我們身處的這個灣區
期刊
據《澳門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模式研究》報告指出,本澳職教正面臨制度未完善、職技學校吸引力不足、學校生源及空間不足、與企業的合作不全面,以及專業教師質素有待提升等問題。2017年年初,教青局鼓勵各持份者努力辦好職技教育,爭取“職技教育法”盡快進入立法程序。2018年施政報告提及推進“修訂職業技術教育法規”,指出相關工作已經開展,並會持續進行,不過具體完成時間欠奉。  為此本期時事辯論聚焦澳門職業教育議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