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师工作室是由地方行政部门组织和管理,以教师自愿参与为前提的集科研、培训等职能为一体的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本文通过阐述成立名师工作室的意义以及借助PDCA循环模式说明工作室运行方式,探索有借鉴价值的工作室活动长效开展机制,从而对建立区域内教师发展共同体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成立幼教名师工作室的内涵及意义
幼教名师工作室是在政府及相关幼教政策支持下,在一定区域的幼儿教育系统内,围绕教育教学、科研、教师培养等问题,采用多元立体的活动方式,旨在淬炼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特质,全面提升幼儿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融学习、研修、实践与专业发展为一体的共同体。由此可见,幼教名师工作室的成立在三个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是传播了主持人的教育思想。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是在区域内比较有影响力的园长或教师。通过沙龙、研讨,工作室成员与主持人的近距离接触和沟通等方式,区域内教师的教育思想能够受到主持人的正面影响。二是共享了教育资源和经验。工作室为其所吸纳的成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能够相互交流教育、管理方面的心得。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共享活动,实现了优质的资源和经验的共享。三是促进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工作室通过集中学习、研究、培训等方式开展教研活动。一些工作室还开展基于实践的教科研活动,如微课题研究等。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提升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水平。
基于PDCA模式有效开展工作室活动
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由戴明采纳、宣传并获得普及的一种环环相扣,有助于保障运行的管理理念。工作室的行动路径参照这样的模式展开。结合工作室的探索与实践可对应四个部分:前期合理的规划、运行过程中重点关注实践探索、实践后重视反思以及形成成果辐射效应。
一是前期合理规划。第一,形成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承担着核心的引领作用,需要全方位地带领工作室成员、学员提升综合素质。主持人需要为工作室成员及学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在工作室成立之初,召集工作室成员进行讨论,形成工作室核心工作小组,即班委,包括班长、学习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做到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组织者。
第二,科学合理的内容选择。学前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它是一门综合性、跨领域的学科,可以深入研讨的内容相对比较分散。为了各项活动开展得更加深入、有效,主持人常常需要选择一个方向进行深入的研讨,如:幼儿园课程建设、幼儿自主游戏、幼儿观察、幼儿园管理、幼儿园环境创设等。主持人需要根据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以及所参与成员、学员所在园所的实际情况选择研究内容,并制定工作室的规划(包括目标、具体行动阶段、预期成果等)。
第三,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在工作室正式开始前,需要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以保证工作室工作开展的质量及长效开展。可形成的制度包括工作室考勤制度、工作室活动安排标准、工作室档案制度、工作室财务制度等在内的一些基础制度。工作室还可以通过签订协议、颁发聘书等方式,激发工作室成员的进取心和责任心。
二是重在实践探索。第一,形成研修ABC模式。工作室运行实践过程中常常遇到成员学员基数大、活动开展质量难以保证的情况。为了更好地发挥工作室在实践指导中的作用,可形成研修的ABC模式,即工作室主持人为A,所在工作室成员为B,工作室学员及成员所在园所的教师为C。以A指导B,B再指导C的模式开展工作。第二,以课题为抓手凝聚工作室成员及学员。工作室鼓励成员、学员发现教育教学及幼儿园管理当中的真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形成小组研究氛围——小课题研究,通过行动研究范式,指导成员及学员在行动中思考。同时,通过课题研究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研究素养。
三是反思促进发展。第一,形成指导实际工作的任务清单。工作室为成员及学员制作任务清单,即每次活动后的反思框架,着重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一些实践的具体设想,并鼓励成员及学员进行实践。第二,形成阶段性总结与评价的机制。首先,应该在运行一定阶段后进行工作室的内部总结,如:简报、过程性档案、总结等。其次,工作室可邀请相关专家、教育局管理者、其他工作室主持人通过访谈、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了解工作室成果,并对工作室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与指导。
四是形成成果辐射效应。第一,提升区域内教师的专业水平。名师工作室以促进区域内骨干教师专业水平,构建区域内教师发展共同体为主要目标。第二,促进学前教育事业良好发展。任何名师工作室建立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工作室形成的成果不仅可以指导区域内幼儿教师,同时对各地教师都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
名师工作室是具有专业能力和共同理想目标的团队,主持人既是团队中的核心技术领导,也为工作室成员、学员搭建了平台,构建了工作室愿景。工作室通過科学合理的规划、重在实践的精神以及反思和不断实践的模式,带来了运行的活力,让工作室成员向着“教育 研究”的方向不断发展,形成和谐、稳定的区域内教师发展共同体。由此,工作室主持人也应把握这样的机遇,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助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实验幼儿园)
成立幼教名师工作室的内涵及意义
幼教名师工作室是在政府及相关幼教政策支持下,在一定区域的幼儿教育系统内,围绕教育教学、科研、教师培养等问题,采用多元立体的活动方式,旨在淬炼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特质,全面提升幼儿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融学习、研修、实践与专业发展为一体的共同体。由此可见,幼教名师工作室的成立在三个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是传播了主持人的教育思想。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是在区域内比较有影响力的园长或教师。通过沙龙、研讨,工作室成员与主持人的近距离接触和沟通等方式,区域内教师的教育思想能够受到主持人的正面影响。二是共享了教育资源和经验。工作室为其所吸纳的成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能够相互交流教育、管理方面的心得。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共享活动,实现了优质的资源和经验的共享。三是促进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工作室通过集中学习、研究、培训等方式开展教研活动。一些工作室还开展基于实践的教科研活动,如微课题研究等。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提升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水平。
基于PDCA模式有效开展工作室活动
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由戴明采纳、宣传并获得普及的一种环环相扣,有助于保障运行的管理理念。工作室的行动路径参照这样的模式展开。结合工作室的探索与实践可对应四个部分:前期合理的规划、运行过程中重点关注实践探索、实践后重视反思以及形成成果辐射效应。
一是前期合理规划。第一,形成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承担着核心的引领作用,需要全方位地带领工作室成员、学员提升综合素质。主持人需要为工作室成员及学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在工作室成立之初,召集工作室成员进行讨论,形成工作室核心工作小组,即班委,包括班长、学习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做到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组织者。
第二,科学合理的内容选择。学前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它是一门综合性、跨领域的学科,可以深入研讨的内容相对比较分散。为了各项活动开展得更加深入、有效,主持人常常需要选择一个方向进行深入的研讨,如:幼儿园课程建设、幼儿自主游戏、幼儿观察、幼儿园管理、幼儿园环境创设等。主持人需要根据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以及所参与成员、学员所在园所的实际情况选择研究内容,并制定工作室的规划(包括目标、具体行动阶段、预期成果等)。
第三,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在工作室正式开始前,需要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以保证工作室工作开展的质量及长效开展。可形成的制度包括工作室考勤制度、工作室活动安排标准、工作室档案制度、工作室财务制度等在内的一些基础制度。工作室还可以通过签订协议、颁发聘书等方式,激发工作室成员的进取心和责任心。
二是重在实践探索。第一,形成研修ABC模式。工作室运行实践过程中常常遇到成员学员基数大、活动开展质量难以保证的情况。为了更好地发挥工作室在实践指导中的作用,可形成研修的ABC模式,即工作室主持人为A,所在工作室成员为B,工作室学员及成员所在园所的教师为C。以A指导B,B再指导C的模式开展工作。第二,以课题为抓手凝聚工作室成员及学员。工作室鼓励成员、学员发现教育教学及幼儿园管理当中的真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形成小组研究氛围——小课题研究,通过行动研究范式,指导成员及学员在行动中思考。同时,通过课题研究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研究素养。
三是反思促进发展。第一,形成指导实际工作的任务清单。工作室为成员及学员制作任务清单,即每次活动后的反思框架,着重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一些实践的具体设想,并鼓励成员及学员进行实践。第二,形成阶段性总结与评价的机制。首先,应该在运行一定阶段后进行工作室的内部总结,如:简报、过程性档案、总结等。其次,工作室可邀请相关专家、教育局管理者、其他工作室主持人通过访谈、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了解工作室成果,并对工作室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与指导。
四是形成成果辐射效应。第一,提升区域内教师的专业水平。名师工作室以促进区域内骨干教师专业水平,构建区域内教师发展共同体为主要目标。第二,促进学前教育事业良好发展。任何名师工作室建立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工作室形成的成果不仅可以指导区域内幼儿教师,同时对各地教师都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
名师工作室是具有专业能力和共同理想目标的团队,主持人既是团队中的核心技术领导,也为工作室成员、学员搭建了平台,构建了工作室愿景。工作室通過科学合理的规划、重在实践的精神以及反思和不断实践的模式,带来了运行的活力,让工作室成员向着“教育 研究”的方向不断发展,形成和谐、稳定的区域内教师发展共同体。由此,工作室主持人也应把握这样的机遇,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助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