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已隔山河,再梦恍若隔世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n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文本结构严密,叙述笔调迭宕。整部作品的三个部分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共同形成一个在不同时空展开又完成的故事。整个故事围绕“梦”展开,整个文本就是三个梦的回环往复。无论是对故事中人物情感心理的刻画,还是对文本中出现的现实图景的描摹,都借助于“梦”。可以说,故事中“人生如梦”的惶然与文本中“梦耶非耶”的错落共同谱写出一曲对昔日岁月的追想与对眼前荒凉的逃遁。那刻骨的相思、温存的陪伴都被作者节制在简省含蓄的梦中惘然与梦后追忆中。
  关键词:《我们仨》 “梦” 文本结构
  一梦已隔山河,再梦恍若隔世。
  情深自是无语,情炽反见心伤。
  ——题记
  显然,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作为叙述性、回忆性的散文集,其文本结构的严密、叙述笔调的迭宕截然区别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创作,就是与她早期的《干校六记》《将饮茶》《杂忆与杂写》系列的组合与成书也具有很大差别。可以说,《我们仨》的三个部分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共同形成一个在不同时空展开又完成的故事。整个故事围绕“梦”展开,整个文本就是三个梦的回环往复。无论是对故事中人物情感心理的刻画,还是对文本中出现的现世图景的描摹,都借助于“梦”。可以说,故事中“人生如梦”的惶然与文本中“梦耶非耶”的错落共同谱写出一曲对昔日岁月的追想与对眼前荒凉的逃遁。那刻骨的相思、温存的陪伴都被作者节制在简省含蓄的梦中惘然与梦后追忆中。
  第一部 我们俩老了——梦中生离
  习惯上,研究者把这一部分的抒写当作是导语或枝节,认为其不在整个故事情节或叙事结构中,但这种认识显然跟我们的阅读经验相悖异,因为无论新老读者都很清楚,该著最初打动或捕获我们的正是这首部分看似简短平易的叙述。我们突然之间迷离惝恍,似梦非梦;我们情难自抑,悲痛欲绝;我们欲哭无泪,却只能说:人生就是这样,我们无处可遁。
  “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这平淡自然的起首一句,却像一个记忆的总闸门、情感的蕴积处,所有的故事好像正是由此上演。虽然我们明明知道,这简单固执的记忆也仅仅是整个生命历程中的一个印记,但它却仍然让我们感觉有宏大叙事在,或者说它打通了处于不同时空、不同场域的你我共同的人生经验:那些感悟、隐忧、无奈,宿命般的“人生如梦,何处不离”就这样忽然间天旋地转般地笼罩了我们。
  “我和锺书一同散步,说说笑笑,走到了不知什么地方”,此为“我的梦”,既是对现实生活的描摹,更是对未来生活的谱写:我们对人生没有什么奢望,我们只求相守,生死不离。然而,现实真能如愿吗?
  “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薄暮,苍苍茫茫中,忽然锺书不见了”,仿佛晴天霹雳,我们失散了。好梦易醒,“我的梦”随之破灭,“我”四顾寻找,大声呼喊,无人应,“锺书不知到哪里去了”,再次猛醒对方的缺失,而自己是这样的无助:“喊声落在旷野里,好像给吞吃了似的,没留下一点依稀仿佛的音响。彻底的寂静,给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凄”。那么,这半路失伴、老年丧偶的“我”该何去何从?“我脚下是一条沙土路,旁边有林木,有潺潺流水,看不清楚溪流有多么宽广”,在极度困■中,我们不由得要想:眼前所见的是前事影像,还是忘川之水?“向后看去,好像是连片的屋宇房舍,是有人烟的去处,但不见灯火,想必相离很远了”,向后所见,当为人间图像,但有人烟的去处,由于他的缺失,于“我”已不再具有意義。此处,痛苦似又深了一层。那么,“锺书自顾自先已回家了吗?”这是极度悲痛中的自我调适,笔调似乎宕起。“我也得回家呀”,自问之后的自答,但我们已明显感到此处的沉吟与叩问:所谓“家”当作别解,没有“他”哪有“家”,此“家”或已是我们所有人最终的归宿。这应是全书的主线、命脉,亦为“家”的实际含义:自觅归路,无处可觅,人生就如梦一场。此刻,宿命般的别离,铺天盖地的悲感再次涌起,我们仍然无处可遁。
  “我正待寻觅归路,忽见一老人拉着一辆空的黄包车,忙拦住他”,惶急之中的归路,岂是这老人所能提供的?于是便有“我怎么也说不出要到哪里去,惶急中突然醒了”。噩梦醒来,他在身边,睡得正酣;他没有去,只在酣睡;他永在我身边,即便无言,亦是相伴,这是怎样的安慰啊。但我们明显感到作者并没有这样的沉湎,而是心有余悸般地转侧了半夜,等他醒来,向他倾诉“我的梦”,埋怨他“怎么一声不响地撇下我自顾自地走了”,祈望得到他的承诺“不要离开我”,他“不为我梦中的他辩护,只安慰我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此一语可谓生命真相,生活常态:我们老了,离开,无可避免,留下的如何自惜,如何度日,才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是的,这类的梦我又做过多次,梦境不同而情味总相似”,这是认命、接受、和解。但梦中惶惑、绝望、孤凄,“好像只要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却留给读者微渺的希冀与不绝的追问:能找到吗?梦会醒吗?人能圆吗?
  最后一句“锺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看似平淡、闲笔,却是他对“我”的许诺,亦是我们永生的长想:永相守,不分离;长万里,即如梦。但可能吗?从表面的情感振作中我们明显看出相诺双方的无力与无助。的确,面对命运,面对别离,任何人都无能无力,我们只能用有形的言词来掩盖现实的荒凉,但此句的确是再次重申主题、强化主题:人生不过是一个长达万里,永难醒来的梦,我们永在梦中,无能为力。
  第二部 我们仨失散了——现实死别
  这一部分是写现实中的死别,却仍由梦境写起。“万里长梦”,与其当作空间概念,更可看作心理距离,或者说就是一个超越时空的愿景:愿做万里行,相依偎;愿梦不醒,人常在。然而,“万里长梦”更是一个无法逾越的生死之隔。此一梦,真隔山河,从此离散,永无聚日。
  “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是梦非梦,是醒非醒,这其实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否认:宁愿相信它是一场梦,如同往昔;梦醒之时,噩梦即醒。可此刻,醒来时,却真坠万丈深渊,无边苦海。“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仿佛梦呓,却是最清醒的觉知,最痛切的感悟:但愿仍是梦,从此不再醒。然而在思绪的那端,却早已打开记忆的闸门,世间最惨痛的死别已一点一点展现在读者眼前。   (一)走上古驿道——走上不归路
  “已经是晚饭以后,他们父女两个玩得正酣”,此为梦起,其实正是悲剧酝酿前的和鸣。注意此“酣”字,第二次出现。在第一部分时是“锺书在我旁边的床上睡得正酣”,那时,梦醒时,他在梦中;此刻,梦中的他,“玩得正酣”。究竟何为梦,何为真,不能不恍然。然而,人生若梦,谁又真能说得清。主题再次浮现并渐次深化定格为这样一幕无限谐和的人间图景。或许,此即是我们生之留恋,梦之不醒的最大动力,由此亦见出后梦之残酷,之突兀。“阿圆欺我”,此“欺”字亦意味深长,在这样的人世间,在这样的宿命中,究竟何谓为之“欺”?谁又“欺”了我?“我”宁愿相信这一切都是梦,宁愿你们都在“欺骗”我,可此刻我究竟又该向谁“求救”?
  “锺书把自己缩得不能再小,紧闭着眼睛说:‘我不在这里!’他笑得都站不直了。我隔着他的肚皮,也能看到他肚子里翻滚的笑浪。”这应是人间最美好、最幸福的图景,于是“我忍不住也笑了。三个人都在笑”,极致的幸福和谐之后,果然出现了第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客厅里的电话响了几声,我们才听到。这种来自外界的粗暴的声响,谁愿意听到呢?可“我”下意识地“赶忙去接”,“没听清是谁打来的,只听到对方找钱锺书去开会”。我请假,对方不理,只发出命令:明天报到,不带包,不带笔记本,上午九点有车来接。
  此命令,不说其简单粗暴,只看其措辞内容,着实让人不解:既是开会,为何不带包,不带笔记本?
  “锺书早一溜烟过来坐在我旁边的沙发上。圆圆也跟着过来,挨着爸爸,坐在沙发的扶手上”,“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这两个人,怎是如此的驯服?怎有这般的畏惧?而圆圆,“每逢爸爸‘因病请假’,小儿赖学似的心虚害怕”,就来安慰“我们的爸爸吓不着”,这是噩运中亲人间的扶助与安慰,只是在这一家人中,最强大的爸爸为何反而需要弱小的妻女来守卫?不由让我们深思:这种家庭的、命运的悲剧,究竟肇始于谁?如何避免?可能避免?
  “我”抱歉“没敢问”,锺书“并不怪我不问明白”。一切似乎毋庸多说,不容置疑,但锺书明明已是“八十四岁的老人了,又是大病之后,而且他也不担任什么需他开会的职务”,这一切何止不合理,更让人觉得极端荒谬。可锺书“一声不响地”去自己收拾行李,因为他知道这一切无从违拗。但他“没精打采地干完他的晚事,乖乖地睡了”,真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不由让我们心生怜悯。可究竟为什么?怎么会这样?却是始终盘旋在我们脑际的大问题。
  “他向例早睡早起,我晚睡晚起,阿圆晚睡早起”,此句看似闲笔,但细心读来,真是惊心动魄:这简直就是我们仨的宿命,一切似乎已经注定。锺书的人生之路开始得早,结束得也早;圆圆开始得晚,结束得却很早;而“我”,注定是那个留在最后,收拾残局,打扫“战场”的人。
  “第二天早上”一段,看似平淡的叙事,却是离乱前的平静。作者细致描述了锺书按部就班做的这顿早饭,“然后我收拾饭桌,刷锅洗碗,等他穿着整齐,就一同下楼散散步,等待汽车来接”。一切似乎有条不紊,但命运来袭时,我们却只能如此束手无策;但毕竟此刻,我们是一起的。
  时间“将近九点”,我们“同站在楼门口等待”此处再次用“同”,用“等待”,再次强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同呼吸,共命运,不能分离。但是,“开来一辆大黑汽车,车里出来一个穿制服的司机”,显然,这趟车是专为锺书而来。“我站在楼门口,眼看着那辆车稳稳地开走了”,然而,“我”却“不识汽车是什么牌子,也没注意车牌的号码”。此句叙述已明显有了自怨自艾,但识又如何,注意又怎样?好像我们能有反抗之力。此種叙述不过是无助的人类在命运面前的自我安慰与故作镇定。因为我们明显已经注意到了“大黑汽车”“穿制服”“身份”“防”这些用词与自然人性的不协调,这种粗暴野蛮的外力,何尝不是命运的化身。
  “我一个人上楼回家……但是我常觉得年纪不饶人,我已力不从心”,这是客观的生活描摹,也是对自我处境的自疏:经了磨难,我无力又无助,再经不起任何打击了。然而,此话题显然不能继续,以下似转述他人他事:我家的阿姨“这天她来干完活就走了”;“我焖了饭,捂在暖窝里;切好菜,等锺书回来了下锅;汤也炖好了,捂着”。特别是后面一件事中的三个并列句,三个动词,看似有条不紊,看似平淡,却是满蕴深情,满含热烈:生命中可有这样的等待,我把他捂在心头,我只愿与他就这样相守。
  “等待是很烦心的”,以下更连用三个“等”:“我叫自己别等”,可是,“说不等,却是急切地等”。“书也看不进,一个人在家团团转”。此种煎熬如何消解?“我”不仅“胡乱吃饭”“胡思乱想”,“忽然动了一个可怕的念头”:那辆大黑车不知来路,又开往何处?前面的不祥之感再次涌起,但可怕又能怎样?“我”却仍然只能等待:“只等阿圆回来为我解惑”。
  “我自己饭量小……我们吃得勉强,她也没趣,往往剩下很多她也没心思吃”,以上这一长段似乎宕开一笔,补叙一家人的日常,补叙我们仨相互之间的照顾、心疼,补叙困境中一家人的相守,补叙我们仨的生死相依、缺一不可,然而现实又怎样呢?
  他被带走,“我这一整天只顾折腾自己”,“那小锅的饭已经让我吃掉半碗了,阿圆又得饿饭。而且她还得为妈妈讲许多道理,叫妈妈别胡思乱想,自惊自扰”。前时的勇敢坚强似乎已消失殆尽,此刻,只有阿圆才是唯一的依靠,可她亦被我愁得无法好生吃饭。好在“她明天不必到学校去”,“好在明天有她在我身边,我心上有依靠。可是我一夜没睡”。
  “早起我们俩同做早饭,早饭后她叫我出去散步……电话铃响我也没听到”,这是早晨的协奏曲,按理应是我和锺书,但此刻是我和圆圆。一切似乎都失了序,一切似乎都乱了套。我们的命运究竟谁来安排?可有转圜?此电话铃响又会带来什么?“我”已经茫然无措,“电话铃响我也没听到”。
  电话是阿圆接的,她高兴地喊:“爸爸!!”随后交代“爸爸有了!我办事去”。
  阿圆走后,“我”似乎才有了余力再做回顾,“我大半辈子只在抱歉,觉得自己对家务事潦草塞责,没有尽心尽力”,这是我的自责、补课,更是还债与抱歉,然而可还有机会?哪怕当时他俩都嘲笑我,可此刻连这种嘲笑也都是幸福的回忆。何况“说实话,我做的菜他们从未嫌过,只要是我做的,他们总叫好”。那么,现在,“我”就一心一意地给他们做顿好饭吧。可“我”一面没有信心,一面更是疑虑重重:“因为事情往往是别扭的,总和希望或想象的不一样。”此话不愿道出,但似乎又是预感、真相,亦是对以下厄运的一个简单交代。
其他文献
我一直以为,人是在一夜间长大的,其实不是。人是在那些年少的岁月里,一步一步,慢慢成长的。  一年级,我背着空荡荡的书包,一个人孤魂野鬼似的在学校里游荡。妈妈去医院照顾生病的奶奶了,爸爸在外地工作,第一天上学,只能我一个人走。  我一边走,一边歪着脑袋,努力地想:额,我在那个班?额,好像,好像是一年二班。唉?一年二班在哪——妈妈昨天不是刚交代过吗?额,想不起来了诶……  这时,我忽然撞到了一个人——
【摘要】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形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初中英语教学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对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不断创新,以此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本文对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对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摘要:陈忠实的《白鹿原》以其书中所体现出的对民族文化的深入挖掘,對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被称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文坛上的扛鼎之作,而作者对封建制度解体后的民族命运走向的探索,在书中所塑造的诸多女性形象中亦有所体现。通过女性主义的批评视角,结合《白鹿原》中的经典女性形象,以此窥探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的女性观念,并探究在性别政治背后,女性命运悲剧与民族命运走向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白鹿原
摘 要:在《紫颜色》中,虽然女主角西莉的蜕变完美地诠释了作者艾丽斯·沃克所提倡的妇女主义。但该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如索菲亚、耐蒂和莎格的思想、经历和选择则破坏了妇女主义的内涵。因此,《紫颜色》所呈现的只是折中后的妇女主义。  关键词:妇女主义 蜕变 折中  当我们将《水浒传》定义为农民起义的时候,常常忘了许多梁山好汉隐晦的目的是为了被招安;當我们为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反抗精神所折服时,常常忘了他后来保护
摘 要:国家队与社会队在文艺创作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二者之间互为补充、互相促进,而要想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离不开二者之间的相互配合。明确二者的使命和责任,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塑造国家队“领头羊”形象,激励不同主体成长是实现这种配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文艺创作 国家队 社会队 以人民为中心 实现途径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1}文艺
摘 要:回顾20世纪的中国新文学革命是激动人心的,而其中的新诗从无到有再到轰轰烈烈地进行却也是值得永远纪念的。1956年8月由臧克家编选、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诗选(1919—1949)》正是这样的纪念册之一,它选取的正是“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三十年间的新诗作品。这样一部选本从诗人到新诗作品的选择的背后,无不体现着那个特定年代的现实因素和文学格局的变迁,从它的编选上也可以看到中
【开栏语】   通过认真审题,在弄清楚了写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表达什么主题等问题之后,接下来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来展开全文呢?大家不妨用一用“书信式”。   所谓“书信式”,就是围绕着作文标题或所确定的论题(中心论点),以书信的方式将文章展开,由书信的内容构成文章的主体。   让我们读例文、悟写法。      【佳作示例】  例文一:  勇往直前  一考生  小S:  
摘 要:爷爷说“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于是兄弟俩开始了回家的路。回家是寻找也是寻根,是对草原不断沙漠化的控诉。水是生物链的根系,父亲的草原沙化、母亲的河流干枯都是人类向自然巧取豪夺的结果。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声音,导演艺术地把它隐含在诗意的画面里。  关键词:李睿珺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 回家 寻找 和谐 寻根  看了青年导演李睿君的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我们会联想到北朝民歌《敕勒川》:“敕勒
摘 要:李碧华的短篇小说《饺子》通过描写李太艾菁菁为了留住丈夫而不惜代价吃下婴胎饺子,展开了对男权社会的批判与反思。根据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三更2之饺子》,不管在编剧、拍摄还是表演等方面都达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多个奖项,但影像却解构并改写了文本中原有的性别意识。本文试图从女性身体被消费、男性形象被美化、商业化因素三个方面,分析电影对小说性别意识的解构与篡改。  关键词:《饺子》
摘 要:研究幺喜龙书法艺术的成就和特色,最不能忽视的一点是他的书法创作的人格主体性特征。主体性是我们判定他的书法作品是否具有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尺。幺喜龙的人格主体性,除了创作的个性化、精神的独创性和心灵的自由化外,还包括心灵的本真、感情的本真和生命的本真。  关键词:幺喜龙 书法创作 人格主体性  一、引言  幺喜龙是辽宁当代书法艺术的开拓者之一。习书四十多年来,他始终以推动中国传统书法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