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生双辉映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dx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与郑小娟同志相识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那时,她在湖南人民出版社担任少儿读物的美术编辑,好像还兼任了一個党支部的宣传委员。我则是在右派被“改正”后,从南县的一个中学调回长沙,分配到湖南人民出版社担任副社长。那时,王勉思同志也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她是分管少儿读物出版工作的副社长,也是湖南少儿出版社的第一任社长。勉思是老共产党员,她对党忠诚,为人厚道,办事踏实,是非分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搞机构改革,勉思就向我积极推荐郑小娟,认为她是适合领导美术出版社的首要人选,因为她懂行,头脑清楚,工作积极,且为人正派。于是,我就请有关人员深入调查,果然如此。就这样,八十年代初,她就当上了湖南美术出版社的社长兼总编辑。她上任后,湖南美术出版社果然大翻身了。
  郑小娟是个水平很高的画家,因此,要深入认识她,还要从她的绘画说起。
  在现代中国,朱光潜教授算是一位学贯中西、著译宏富的“美学一代宗师”。他提出“美是主、客观辩证统一”的美学核心理论。郑小娟的绘画作品,就完全符合这个核心理论。她的作品反映了客观世界的现实,但这种反映,在她的作品中,又都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而不是人云亦云,千篇一律。这就是作者的主观表现。这现象,从她的画集中,可以从头到尾清清楚楚看得到。现代中国还有一位著名的漫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理论家丰子恺先生,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认为,将来的绘画必然是向着“形体切实”(以西洋画为代表)与“印象强明”(以中国画为代表)两个标准进展,且两者必然化合。(按:朱光潜教授的上述理论,详见朱著《谈美书简》一书;丰子恺先生的上述理论,则详见东方出版社出版的《丰子恺集》中的《将来的绘画》一文,此文见丰集第274页。)郑小娟的画集中,也体现了这个深刻的预言。读者如有兴趣,去找来朱著和丰著,仔细阅读,必可见到我言不虚。此处限于篇幅,不能详述。
  这就难怪,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姜坤和郑小娟伉俪借调到北京中国画研究院进行创作时,蔡若虹、叶浅予、黄胄等几位鼎鼎大名的老画家,见到郑小娟的《山雀》等画作及速写附件时,十分惊喜,认为他们见到了国画中的“现代派”。这种“现代派”,也就是丰子恺先生讲的那种“化合”。
  了解郑小娟的经历,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她调到湖南美术出版社后,在短短的六、七年时间中,她做出的重要贡献。由于她能深入研究美术出版的实际,深入联系群众,因人就势,发挥每个同志的特长和能力,那几年,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许多重要的美术著作,其中包括《中国高等美术学院作品全集》丛书等。那几年,我在参加全国出版界的领导会议时,好几个省、区的出版界领导都对湖南美术出版社的这种工作加以赞许。由于郑小娟等美术社领导的努力,当时就给全社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就奠定了今日的良好局面。
  我要介绍的就是这些。这样介绍粗浅得很,但以上所写的都是实实在在的话。这些粗浅而又实在的话语说明了郑小娟确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我们祝她健康、长寿,祝她晚年还能创作一些具有自己特色的中国画,为潇湘大地增添光彩。
其他文献
在昆曲史上,文人与歌姬始终是两个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的阶层。不惟发源地是如此,在流布的区域也是如此。徽州就是一个突出的典型。明代中叶,由于传奇作家梅鼎祚是宣城人,汪廷讷是休宁人,汪道昆是歙县人,加上评论家潘之恒和鼎鼎大名的阮大钺,那里的昆曲演出活动十分兴盛,业内一直有“金陵歌舞诸部甲天下,而怀宁歌者为冠”的说法。八卷信札集《精选当代各名公短札字字珠》(明·许以忠选编)中,收录了汪道昆的多封信札。仔细
作为狭义上的随笔文集,止庵目前共出版十二种。这十二种随笔集,多是他“因读书而生的想法”,都有“一点儿自己的意思”。对于这些随笔集子,很值得称道的是:其一,这些文集中收录的文章,从第一册《樗下随笔》起,均保持很高的水准,前后文章差距并不明显,可见其起手甚高。其二,止庵似乎没有一些其他随笔作者将新旧文章混编的习惯,除了选集外,他的文集中的文章,均是初次收录,这一方面说明其有很强的文集编选的自觉意识,另
《文本盗猎者》一书的结构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到第四章介绍了参与式文化的基本信息,包括作为文化创造主体的粉丝的社会和文化身份、粉丝接受模式的特点、粉丝社群的批评和阐释行为以及粉丝反馈中所起的作用。后四章将目光转向粉丝群体的文化产品,详细介绍和分析包括同人写作、同人视频和音乐在内的文化产品的发展与流传现状。  有研究者指出:“粉丝群体是一个基于趣缘的人际交往而逐渐形成的社会交往圈。因为对某个偶像的
郑也夫先生新著《文明是副产品》,堪称是继《代价论》、《信任论》之后的第三论“文明论”,基本风格与前二者类似,但这本文明论关注更宏大,为人类文明寻找逻辑,大胆推论下缜密的逻辑,让人叹为观止;不管是外婚制的形成、农业的起源、文字的起源,还是造纸术的发明、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技术的出现,背后的逻辑是它们都是非目的性的“副产品”。在这个共同逻辑之下,这每一项人类重大发明自身的形成逻辑都具有自身个性。因而阅读
丰子恺在评价弘一大师的时候说,人生的境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为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是衣食,精神生活是学术和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或灵性。  丰先生说,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有的人终其一生赖在一层楼上,他们满足于物质生活的丰裕,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也就满足了;但有一部分人不满足于物质生活的欲望,想爬到二层楼去看看,或者久居于此,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
一  1942年1月19日,在战火纷飞的香港医院临时救护站,萧红留下遗言:“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萧红去世时才三十一岁,确实不甘!  可是,萧红如果地下有知,她恐怕也无法料到当今学界会掀起如此强劲的“萧红热”:各类传记至今已有七十多部,相关研究论文更是成千上万难以计数;2011年3月其百年诞辰,三卷本两百万字的《萧红研究七十年
在大多数人看来,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区别在于:哲学家提倡抽象的思考,而日常人的思维方式则是具体、形象的。作为德意志观念论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更是被认为是在抽象思考这条道路上走到了极致。恩格斯曾说,黑格尔哲学乃是“倒立行走”,也就是说,它过于注重头脑和思考,而忽视了日常的现实生活。  然而,在黑格尔的作品中,有一篇奇文却让我们颠覆了对这位哲学家的以往印象。这篇文章名曰:《谁抽象地思考》。早期黑格尔著作
一  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  ——西方谚语  对于犹太民族而言,二十世纪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世纪。  自希特勒登上德国的政治舞台,一场以犹太民族为主要迫害对象的大屠杀便拉开了历史序幕,以纳粹德国为首的反犹主义罪恶势力把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推向极端。从1933年至1945年的十二年间,被纳粹屠杀的犹太人达六百万,其中仅儿童就超过一百万。被屠杀的犹太人人数占当时全世界犹太人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在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魏征死后,唐朝太宗皇帝的感慨之悟,早已成为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唐皇李世民的镜子理论帮助他辅佐李渊灭隋建唐,继而开创贞观之治的宏图伟业。而当这一切成为历史,李氏父子亦成为照耀后世的一面镜子。不过,对历史这面镜子的观照,并不像端坐在铜镜前整理仪容那样简单,因为历史的确有可能像一个千依百顺的女孩子,被人涂抹修饰一番。  读《大唐创
《红楼梦》最突出的艺术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女性的典型形象。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所塑造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十分成功的,比如宁国府里大少奶奶秦可卿的形象,便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困惑和遗憾。而有关秦可卿的身世、死因以及丧葬的奢侈,大概是该书留给读者最大的谜团之一,也是至今让研究者争论不休、让读者最为不解的问题之一。秦可卿形象的矛盾性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红楼梦》一书整体上所取得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