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莫高窟的大泉之水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t3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敦煌莫高窟以它无数精美的雕塑和壁画而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外很多人不知道中国有个甘肃省,却知道中国有个敦煌,敦煌有个莫高窟。敦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也成了著名的旅游城市。以莫高窟为主要景点,加上阳关、玉门关、月牙泉等,都是人们去敦煌参观旅游的目的。
  很少有人知道,莫高窟其实也是一块沙漠绿洲。它坐落在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西面背靠终年流沙的鸣沙山,面对着的是岩石嶙峋的三危山,四周是茫茫戈壁,唯有这一条长约4.5公里、最宽处不足1里的沙漠绿洲,生长着高大的树木,还有草丛,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遥想在公元366年的一天,一位叫乐僔的和尚西游到了这个地方,他穿过沙漠之后,发现沙漠中难得的清凉之地,不免歇息一番。他坐在参天大树之下,听着流水潺潺,感觉舒心无比。恰逢雨后,只见对面的三危山上忽然出现了万道霞光,状若千佛奇景。乐僔和尚眼观此景,顿悟此处乃是一方圣地,仿佛是佛祖指引、显灵,他不走了,发下誓愿在这里开凿石窟,为佛塑造全身,一来弘扬佛法,二来在这里修习禅定。打从乐僔和尚开凿石窟起,历朝历代都在此处不断开凿石窟,一直到清代前期。
  乐僔和尚看到的情景我有幸见过一次。1972年春,甘肃省革委会政治部落实政策小组在莫高窟住了76天,任务是把“文革”中下放到各地农村的研究人员一个个请回来重新工作,请回的有段文杰、贺世哲……“解放”了常书鸿夫妇,为他们平了反。5月末的一个下午,下了一场大雨,雨后天晴若洗,敦煌研究所的樊锦诗、马世长等同志邀请我们四个人上洞窟游览,他们说,在这样的季节,这种时间的雨后,三危山可能有奇特景观出现。大家一起上了洞窟,不久,我们站在宋代洞窟的栈道上,便目睹了罕见的美景。只见三危山映着斜阳,随着水气升腾,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绚丽霞光放射开来,仿佛一条条彩带蜿蜒升空,忽红忽黄,忽绿忽蓝,变幻万千,幻化出许多形象,太美了!这就是当年乐僔和尚所见的状若千佛吧!如此美景,久住莫高窟的人也难得遇上几次。
  自1943年常书鸿来到这里成立了敦煌研究所以来,工作人员借小河之利,坚持植树,在这片小绿洲上种植了榆树、杨树、核桃树、沙枣、李广杏、梨等树木,成为一片繁茂的林区。这片树林犹如一道绿色的帷幕,为洞窟抵制枯风、流沙,抵挡烈日、强光,使得洞窟保持着一定温度和湿度,使得那大大小小的彩塑千佛、飞天和壁画,延续着艺术青春。
  这条小河,不仅养育了莫高窟的植物,造就了一个小小的绿洲,而且是几十年来研究所几十口人的饮用水,这条小河功莫大焉!
  这条河是从哪里来的?原来它发源于莫高窟南30公里的祁连山麓中一个名叫大源的地方,一路涓涓流下,流到三危山与鸣沙山的峡谷前,汇入了一条小溪。大泉流下的水是甜的,三危山流出的水是苦涩的,是由于三危山多云母等矿,含有镁和一些微量元素融化在水中。这条河流到莫高窟,让树木、小草饮饱喝足,不多远便消失在沙漠中了。但这水太珍贵了,没有它,就没有莫高窟。想想千年来开凿石窟的工匠、在此修行的高僧大德,还有敦煌研究所的人们,都靠它生活。我们在这里工作时也同大家一样,喝过这带着苦味、咸味的水,虽不好喝,但可以维持生命的需要。
  就在1973年夏初,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敦煌文物研究所(当时的名称)通过电话向甘肃省文化局(当时名称)报告,敦煌县的农民在大泉开荒种地,大量用大泉水,大批砍伐涵养水源的红柳,以致造成大泉水量减少,莫高窟部分树木枯死!
  这是关乎保护莫高窟的大事!一旦水源被截断,小河断流,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甘肃省文化局领导对敦煌所反映的情况十分重视,决定派人实地查看,而后与敦煌县协商解决。局里派副局长郑啟友和我前往,我们乘坐一辆北京吉普,即刻出发。我记不得具体的日期了,但记得正是沙枣花盛开的季节,由兰州到敦煌莫高窟,1000多公里,我们两天赶到。
  郑局长和我都感到事关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第二天清晨,便由敦煌研究所保护组组长李云鹤带我们前往大泉。
  往大泉去是没有公路的,可以说是没路的,只能沿河而上。30公里,往返60公里只能靠自己的双脚了。早上7时出发,我们沿着河流在三危山与鸣沙山之间的峡谷穿行,峡谷幽暗,深一脚浅一脚走了约10公里,看到由东南方流出了一条溪流汇入主河道。李云鹤说,这就是那条苦水,它一流入主河道,流到莫高窟的水就变苦了,如果只有这条苦水,莫高窟前的树就无法存活,人也不能饮用了。峡谷里长些杂草,还有一些不太高的红柳,光线不好,植物长得不太好。经过了三个多小时跋涉,10时许我们走出了峡谷,前面豁然开朗,原来阳光是那么灿烂,走不多时,一阵香气袭来,似乎是玫瑰的香味。紧赶几步,我们看到好大一片盛开的黄玫瑰,面积四五十平方米,这么大片的黄玫瑰,我从没有见过,花朵个头都有茶杯大小,金色夺目,花香四溢,李云鹤说,这就是真正的好品种——蒙古黄。在这里居然看见大片黄玫瑰,也算是段奇遇了,使我至今不忘。我们一面赞叹大自然的神工造化,一面感到滋润生命的沙漠之水,真是太伟大了。
  穿过这片开阔地继续山行,路越发难走。溪流两边的红柳长得很旺,又高又密,有的长得有三四米高,直径3~5厘米,它们的树龄最少也有几十年了,红柳开着淡红的穗状花束,细细的树干,小小的树叶,依然袅娜动人。大泉水滋养着红柳,红柳掩映着河水,在贫瘠的沙山中,互相扶持,度过悠久的岁月。在这里,我们发现了砍伐红柳的痕迹,在前面的开阔地上,发现了车辙,不由发出不应该砍伐红柳的感慨,人们怎么能这样破坏自然,毁掉生存的环境呢,那些被砍的红柳,真让我们心痛,它们多少年才长了这么大!
  我们三个人沿河艰难地走着,边走边叹,没有停歇,到了下午1时多,终于来到了大泉。
  这里是祁连山下的一个缓坡,我们看到了一块块被开垦的农田,台阶式地散布在山坡上。大泉是从山麓几处涌出来的泉水,大的泉眼仅有10多平方米,农民在此处挖了水渠,水缓缓地浇灌着农田。地里种着小麦、胡豆等作物,都长得很好,麦苗约有3厘米高。山坡下方有块平地,盖有数间土坯房,住着三个人,我们进到房里,看到有炕、有灶台。   我们和农民拉起了话,郑局长问,你们是哪个县,哪个公社的,怎么到这里开荒种地,知道不知道这条河流到哪里,你们在这生活方便不方便,吃的什么,烧的什么等等。农民回答得非常清楚,说这是敦煌县和公社的决定,要贯彻“以粮为纲”的方针,让他们到此开荒种地,这里有水源,能种庄稼,先开了这些地,以后根据水的情况再扩大面积。吃的面是从村里运来的,取暖做饭烧的是红柳,不是大队的决定,谁愿意到离村庄这么远的地方种地。他们给我们烧了一壶开水,我们三个人吃着自带的干粮。这壶水喝起来又干净又甘甜,和在莫高窟喝得水大相径庭。有如此甘美的水,难怪庄稼长得好。
  我们又上泉眼和小块农田细看了一番,稍事休息,下午3时多动身原路返回。
  返回的路上,我们三个人很少说话,心里都不是滋味,一方面想,县里的领导明知大泉水是莫高窟的命脉,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贯彻“以粮为纲”的方针,难道再无别的措施,非要在这里开垦十来亩地。就算县上能多收万把斤粮食,与莫高窟的保护孰轻孰重?这样机械教条地贯彻“以粮为纲”方针,究竟是为什么?另一方面,如此下去,莫高窟的树木浇不上水怎么办,眼看夏季来临,用水量还需增大。红柳是水源涵养林,这样大量砍伐,生态会遭到破坏……就这样,30公里路比来时走得慢多了,天黑后,我们回到了研究所。敦煌天黑大概在晚上10时多,夏天大约11时太阳才西沉。
  我们和研究所的领导交换了意见后,决定第二天一起去县里,向县委作汇报。第二天,我们去到县委,向接待人员说明来意,介绍了来人,可以这么说,基本上吃了闭门羹。县委书记和主要领导不愿见我们,过了较长时间终于等来了一位领导,我们把敦煌所的反映和我们实地查看的情况一一说明,尽管郑局长汇报的态度十分缓和,但我们的意见十分明确,我们在大泉源头作了考察,希望县上本着省革委会对莫高窟“保护、研究、发展”的原则,保护水源,立即制止在大泉源头开荒种地,大量砍伐红柳的行为,让大泉之水顺畅地流到莫高窟。
  鉴于敦煌县的态度,我们觉得事不宜迟,越过了酒泉地委先向甘肃省文化局党组作汇报,党组又立即向省革委会汇报。又过了一段时间,大泉水源保护问题才得以解决。
  现在还记得这件事情的人已为数寥寥,郑啟友已作古数年了,近40年来类似的事件再没有发生过。如今的敦煌市,十分注重环境的保护,敦煌研究所早已用上了自来水,阳关遗址得到保护,建立了阳关博物馆,在南湖建起了葡萄长廊,采取了很多办法来保持月牙泉的水量……2011年,敦煌斥资57亿,加强敦煌市的环境保护工作。
  在这件事情上,敦煌的教训和经验都是丰富的。但在中国的大地上,为了眼前的利益牺牲环境保护的事件还有很多。山林被砍伐,江河湖海的污染,土壤的毒化,纵有许多需要的理由,但终究是目光短浅,饮鸩止渴,不计后果。孰不知,资源破坏了,发展便是空话。
其他文献
[摘要] 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的创作中突出人文主义,在时间和回忆的叙述中运用碎片化的表现方式,通过讲述一个孤独与绝望的故事,展现给读者的不是人类在社会或历史中的地位,而是通过孤独与命运的坎坷所体现出来的人类的真实存在。黑暗、死亡、性压抑、人性的沮丧、绝望的情绪弥漫在文字之中。  [关键词]《在细雨中呼喊》;回忆性思维;人类本性;绝望与孤独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在90年代创作的具有界程碑意义的
期刊
贺西北师范学院更名  西北师范大学兼以书怀五首  黄席群·甘肃  艰难鸠庀溯源头,城固风光几度秋。  一事今朝宜记取,门庭虽易慧根留。  讲肄储材五十年,鹰扬北国誉空前。  循名督实翻新样,驰骋神州以外天。  变革雄风亦快哉!艰危须仗出群材。  兰滋九畹园丁颂,是处芳菲着意栽。  高阁临风对夕阳,检书差喜借馀光。  行藏纵有无穷感,欲诉苍穹已淡忘。  漫讶朱颜付劫波,春蚕丝向暮年多。  沉吟明月清
期刊
白云飘来含泪水哟  那是蓝天啊流汗珠  百灵鸟儿一对对哟  在歌唱辽阔的蓝天  山丹花盛开红艳艳  牛羊肥壮遍山坡咾  亲爱的朋友快下马  来这里我们见个面  地上的羊儿一群群  是草原上的羊羔花  大雁飞起来人字行  歌声像天堂幸福鸟  红柳开花红艳艳哟  海子湖边牛羊欢哟  亲爱的朋友快下马  在这里我们见个面  彩色的地毯铺起来  酥油奶茶喝上来哟  香香的手抓吃起来  美妙的歌声唱起来  
期刊
[摘要]“痴”本是一种生理疾病,意为呆傻之状,无深意可言。魏晋时期,“痴”逐渐作为一个文化问题而出现,由一个完全贬义的词语变成带有智慧色彩的褒义词。到明清时期,“痴”的文化意义进一步发展,曹雪芹的《红楼梦》将“痴”的文化意义更是发扬光大。“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存在于文学作品中难以准确表述和被人理解,它所表示的含义是纯粹的上层精神世界,与世俗之意明显不同。“痴”在《红楼梦》中具有一种只可意会不
期刊
[摘要]把“山海经”理解为“山海的经过”是不对的。《山海经》唯一的内容是性文学,“山海经”实际是“山”、“海”、“精(茎)”的联合结构。“山”是“膳”的谐音;《山海经》所有的“海”字,都比喻女阴;“经”是“精”,指精液,有时也谐音“茎”而指阴茎。“山海经”是以男女阴为膳食的意思,以食指性交。  [关键词]《山海经》;山;海;经;性文学  上海古籍出版社对袁珂《山海经校注》的《出版说明》云:“《山海
期刊
许多年以后,我依然会记得那些徜徉在巴黎街头的日子。就像在萧瑟的冬季怀念一树繁花、几声燕语,怀念巴黎,也就是怀念那些逝去的岁月,怀念一份浪漫的情怀。  我曾在古老的建筑间漫步,也曾在它悠闲的时光中沉浮,更为它醉人的风情所倾倒。当一切都成为记忆,怀念便只有在文字和图片中寻找依托。那些被定格下来的瞬间,带着巴黎独有的气息,缓慢而悠长,总是让人无法加快脚步,只能流连忘返。  这次的文字之旅,就从第一眼的惊
期刊
科技发展到今天,许多传统的手工技艺都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能够传承下来的不仅是一门手艺,更能折射出一种文化的传承。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库尔米西村,就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几十年坚持手工打造哈萨克小刀,使这一传统技艺没有被时代遗忘,同时也给自己创造了幸福生活。这个人叫司马义·赛平,今年56岁。  出生在铁匠世家的司马义·赛平从小耳濡目染,十分喜爱哈萨克族铁器制作,特
期刊
多少年来吟诵着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感人诗作《满江红》,其中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意境犹为壮烈,北宋大文豪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同样饱含着一种激昂之气。这两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除它们的艺术感染力外,也同时说明了当时贺兰山下的西夏王朝是中原王朝的最大威胁。当年强盛的西夏灰飞烟灭了,湮没得找不到
期刊
疏勒河水泛着银光涌出祁连山蜿蜒西去,流向河西走廊的尽头,在嘉峪关外的大漠戈壁深处孕育了一片绿洲,这就是被称为“流尽一潭碧水,产出万担金粮”的古瓜州县。瓜州南望祁连,北枕大漠,东倚雄关,西邻国际旅游名城敦煌,是古丝绸之路重镇,素有“瓜果之乡”、“河西粮仓”之美誉。兰新铁路横贯全境,境内312、313、215公路线连通四方。县境东西长185公里,南北宽220公里,面积2.41万平方公里,全县辖5镇10
期刊
汪岳云·江西  绿草如茵,红花满树,鸟鸣蜂乱粉  蝶狂。瑞霭卿云,锦绫罗绮飘扬。天南  地北都依样,望江山一片辉煌。笑颜开  这也繁华,那也芬芳。  晨曦隐约纱窗晓,正西沉残月,东  起朝阳。白发垂青,向谁去商量。留春  未识春居处,道怀抱空有心肠。且端详  返老无方,康健为强。  戏题荷锄女郎  活泼天真一女郎,不长不短身康强。  匀妆毋庸施朱白,多力善能种稻粱。  昂首锄挥鬓发乱,曲身汗滴土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