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型水库是用大坝拦截河流或山溪形成的人工湖泊,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有:(1)大坝——拦截河流、山溪形成水库;(2)放水涵管——放水灌田、发电等;(3)溢洪道——排除库内多余的洪水。
修建小型水库是发展灌溉、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小型水库还可以用来发电、养鱼等,实行综合利用,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但是,水库抬高了河流的水位,会淹没部分农田、房屋、厂矿和交通设施等,从而带来一定的损失。
水库工程是否安全可靠,对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都有很大影响。所以,修建水库之前必须对水库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形、地质、水文和自然地理进行实地勘测,对社会经济情况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研究,以便选定合适的坝址,合理地确定水库兴利内容和要求,并为工程设计提供必要的资料。
小型水库的勘测工作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实行领导、群众、技术人员三结合,对灌区、库区、坝址等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
一、库址查勘。库址要尽量利用天然地形。查勘库址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坝址处的谷口要窄,即口子要小。因为谷口窄,大坝短,工程量就小。
2、坝址的上游地形要平坦开阔,河流的纵坡要比较平缓。这样,水库的库容大,可以多蓄水。但是水库库容大,淹没损失也会相应增大。因此,选定坝址时,要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3、集水面积要适当。这就是说,坝址以上的集水面积应和灌溉面积相当。如果集水面积过大,就要修筑较大的溢洪道,才能及时溢泄暴雨时的洪水,这显然不经济。集水面积过小,水库就不能保证在一定时期内蓄满灌溉所需要的水量,也是浪费。灌溉水库坝址以上的集水面积最好为灌溉面积的1.5-2.0倍。
4、地质条件可靠。坝基和大坝两岸山坡的地质条件要好,不漏水,如有漏水,也必须能堵塞。大坝不宜修筑在不能堵塞的岩层裂缝或有洞口的地基上。
5、坝址附近要有足够的和质量较好的筑坝材料,如粘土、壤土、砂土、沙砾石及石料等。
6、坝址处要具备利于修筑各种建筑物和便于施工的条件。例如:坝址附近要有修筑溢洪道的天然地形,还要有方便的运土运料的道路和堆积建筑材料的场地。
7、水库要靠近灌区,最好是在容易修建渠道的地方。因为水库离灌区太远,渠道长,渠系建筑物会相应增多;放水灌溉时,沿途的渗漏损失也大,显然不经济。在不易挖掘的地方修建渠道,问题多,也是不经济的。
8、在能够获得相同效益的条件下,水库的淹没范围要小,移民的户数要少。
二、水库的测量。经过初步查勘,在认为可以兴修水库的地方,还要进行水库测量,为水库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提供必要的资料。
1、地形测量。设计水库工程一般需要如下的地形资料:
(1)库区地形图。一般采用1/2000-1/5000比例尺,等高线间距用2-5米,测至淹没范围10米以上。它可以用来计算水库蓄水容积和估算水库的淹没范围,绘制水位——容积曲线和水位——水面面积曲线。
(2)坝址地形图。采用1/200-1/500比例尺,等高线间距0.5-1米,测至坝顶10米以上。利用它可以规划大坝、放水涵管和溢洪道,估算大坝工程量,安排施工时的土场、石场、交通运输、施工导流、临时建筑物等。
(3)放水涵管、溢洪道、电站等建筑物所在位置的纵横断面图。横断面图用1/100-1/200比例尺;纵断面图可用不同的比例尺,垂直距离用1/100-1/200,水平距离用1/500-1/2000。这两种图可以用来设计建筑物和估算挖填的土石方量。
上述地形资料,并不一定必须完全具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工程的要求简化。例如:条件不具备或水库规模较小,库区地形图可以不测,坝址地形图也可以用几个实测的纵横断面图来代替。
2、水位——容积曲线和水位——水面面积曲线。
水库的蓄水量和水面面积的大小均与蓄水水位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水位愈高,蓄水量愈大,水面面积也愈大。以水位和蓄水量的关系画成曲线,叫做水库的水位——容积曲线又简称库容曲线,以水位和水面面积的关系画成曲线,叫做水位——水面面积曲线,又简称面积曲线。从这两条曲线上,可以查得相应水位的蓄水量和水面面积。它们是规划水库和设计建筑物很重要的依据,下面就介绍它们的绘制方法。
(1)水平断面法。在有库区地形图的情况下,多采用水平断面法推求和绘制库容曲线和面积曲线。水平断面法就是将水库容记分成很多水平层,每一层的高度根据需要的精度而定,一般可用2-5米。总库容的计算,是先由下而上算出每个水平层的容积,然后累加起来。同时,在计算中还可以求得各种水位时的水面面积。
计算水库某一水位的水面面积时,可以用求积仪在库区地形图上量出每条等高线所保围的面积。如果没有求积仪,也可以用透明方格纸蒙在地形图上,按每条等高线所包括的范围,计算方格的多少,再根据方格的数目按比例放大算出水面面积;还可以将这条等高线所包括的范围分隔成许多小矩形或小三角形,分别计算其面积,然后再按比例放大计算出水面面积。
(2)铅直断面法。在没有库区地形图的情况下,可采用铅直断面法推求和绘制水库的容积曲线和面积曲线。铅直断面法是假想用许多互相平行的铅直断面,将水库容积分成许多个铅直段,先计算每个铅直段的容积,再累加起来,即得总的库容。这个方法,是在水库蓄水范围内的主要河沟或山谷中间,每隔50米至100米打一个中心桩(地形变化大的地方还应加桩),用水准仪或小平板仪测出纵断面,然后对纵断面上每个中心桩测出互相平行的横断面。根据横断面测量成果,即可算出不同水位时的容积。
三、地质勘察。水库的地质条件是保证工程安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必须认真勘察。进行水库地质勘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石灰岩地区建库,要尽量避开洞穴或暗沟。石灰岩的溶蚀性强,长期受水流侵蚀会形成洞穴,造成严重渗漏。在石灰岩地区建库,要尽量避免在有洞穴或暗沟的地方作坝址。遇到强风化的岩层,在筑坝时应将它清除,以防止渗漏。
2、坝址处岩石应完整一致,避免断裂。坝址两岸岩石露头的层次走向,以平行于坝轴并略向上游倾斜为最好。两岸岩石的层次走向一致,可以判定岩石没有大的构造裂隙。如果两岸或上下油的岩石层次的走向不一致,基岩可能有断层破碎带和构造裂隙存在,在这种地方筑坝,会造成严重漏水,甚至影响坝身的安全,应慎重考虑。
3、坝址处应避免崩塌。坝址内外的山坡或溪流的两岸,如发现有很多孤石,那可能是山崩、岸崩或岩石风化后碎块堆集的结果。这种地方不宜选作坝址,否则大坝两端不能与完整的山岩连接,水库蓄水后会严重漏水或造成山坡坍塌、崩裂等,降低水库效能,甚至危及坝身安全。
4、摸清楚坝址处的土质、土层结构和深度情况。对非岩层坝基,或岩层离地面很深的,查勘时要用土钻钻探或直接挖坑观察,了解土质和土层结构、深度等情况,以便合理地确定大坝的防渗措施。
修建小型水库是发展灌溉、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小型水库还可以用来发电、养鱼等,实行综合利用,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但是,水库抬高了河流的水位,会淹没部分农田、房屋、厂矿和交通设施等,从而带来一定的损失。
水库工程是否安全可靠,对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都有很大影响。所以,修建水库之前必须对水库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形、地质、水文和自然地理进行实地勘测,对社会经济情况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研究,以便选定合适的坝址,合理地确定水库兴利内容和要求,并为工程设计提供必要的资料。
小型水库的勘测工作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实行领导、群众、技术人员三结合,对灌区、库区、坝址等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
一、库址查勘。库址要尽量利用天然地形。查勘库址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坝址处的谷口要窄,即口子要小。因为谷口窄,大坝短,工程量就小。
2、坝址的上游地形要平坦开阔,河流的纵坡要比较平缓。这样,水库的库容大,可以多蓄水。但是水库库容大,淹没损失也会相应增大。因此,选定坝址时,要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3、集水面积要适当。这就是说,坝址以上的集水面积应和灌溉面积相当。如果集水面积过大,就要修筑较大的溢洪道,才能及时溢泄暴雨时的洪水,这显然不经济。集水面积过小,水库就不能保证在一定时期内蓄满灌溉所需要的水量,也是浪费。灌溉水库坝址以上的集水面积最好为灌溉面积的1.5-2.0倍。
4、地质条件可靠。坝基和大坝两岸山坡的地质条件要好,不漏水,如有漏水,也必须能堵塞。大坝不宜修筑在不能堵塞的岩层裂缝或有洞口的地基上。
5、坝址附近要有足够的和质量较好的筑坝材料,如粘土、壤土、砂土、沙砾石及石料等。
6、坝址处要具备利于修筑各种建筑物和便于施工的条件。例如:坝址附近要有修筑溢洪道的天然地形,还要有方便的运土运料的道路和堆积建筑材料的场地。
7、水库要靠近灌区,最好是在容易修建渠道的地方。因为水库离灌区太远,渠道长,渠系建筑物会相应增多;放水灌溉时,沿途的渗漏损失也大,显然不经济。在不易挖掘的地方修建渠道,问题多,也是不经济的。
8、在能够获得相同效益的条件下,水库的淹没范围要小,移民的户数要少。
二、水库的测量。经过初步查勘,在认为可以兴修水库的地方,还要进行水库测量,为水库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提供必要的资料。
1、地形测量。设计水库工程一般需要如下的地形资料:
(1)库区地形图。一般采用1/2000-1/5000比例尺,等高线间距用2-5米,测至淹没范围10米以上。它可以用来计算水库蓄水容积和估算水库的淹没范围,绘制水位——容积曲线和水位——水面面积曲线。
(2)坝址地形图。采用1/200-1/500比例尺,等高线间距0.5-1米,测至坝顶10米以上。利用它可以规划大坝、放水涵管和溢洪道,估算大坝工程量,安排施工时的土场、石场、交通运输、施工导流、临时建筑物等。
(3)放水涵管、溢洪道、电站等建筑物所在位置的纵横断面图。横断面图用1/100-1/200比例尺;纵断面图可用不同的比例尺,垂直距离用1/100-1/200,水平距离用1/500-1/2000。这两种图可以用来设计建筑物和估算挖填的土石方量。
上述地形资料,并不一定必须完全具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工程的要求简化。例如:条件不具备或水库规模较小,库区地形图可以不测,坝址地形图也可以用几个实测的纵横断面图来代替。
2、水位——容积曲线和水位——水面面积曲线。
水库的蓄水量和水面面积的大小均与蓄水水位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水位愈高,蓄水量愈大,水面面积也愈大。以水位和蓄水量的关系画成曲线,叫做水库的水位——容积曲线又简称库容曲线,以水位和水面面积的关系画成曲线,叫做水位——水面面积曲线,又简称面积曲线。从这两条曲线上,可以查得相应水位的蓄水量和水面面积。它们是规划水库和设计建筑物很重要的依据,下面就介绍它们的绘制方法。
(1)水平断面法。在有库区地形图的情况下,多采用水平断面法推求和绘制库容曲线和面积曲线。水平断面法就是将水库容记分成很多水平层,每一层的高度根据需要的精度而定,一般可用2-5米。总库容的计算,是先由下而上算出每个水平层的容积,然后累加起来。同时,在计算中还可以求得各种水位时的水面面积。
计算水库某一水位的水面面积时,可以用求积仪在库区地形图上量出每条等高线所保围的面积。如果没有求积仪,也可以用透明方格纸蒙在地形图上,按每条等高线所包括的范围,计算方格的多少,再根据方格的数目按比例放大算出水面面积;还可以将这条等高线所包括的范围分隔成许多小矩形或小三角形,分别计算其面积,然后再按比例放大计算出水面面积。
(2)铅直断面法。在没有库区地形图的情况下,可采用铅直断面法推求和绘制水库的容积曲线和面积曲线。铅直断面法是假想用许多互相平行的铅直断面,将水库容积分成许多个铅直段,先计算每个铅直段的容积,再累加起来,即得总的库容。这个方法,是在水库蓄水范围内的主要河沟或山谷中间,每隔50米至100米打一个中心桩(地形变化大的地方还应加桩),用水准仪或小平板仪测出纵断面,然后对纵断面上每个中心桩测出互相平行的横断面。根据横断面测量成果,即可算出不同水位时的容积。
三、地质勘察。水库的地质条件是保证工程安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必须认真勘察。进行水库地质勘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石灰岩地区建库,要尽量避开洞穴或暗沟。石灰岩的溶蚀性强,长期受水流侵蚀会形成洞穴,造成严重渗漏。在石灰岩地区建库,要尽量避免在有洞穴或暗沟的地方作坝址。遇到强风化的岩层,在筑坝时应将它清除,以防止渗漏。
2、坝址处岩石应完整一致,避免断裂。坝址两岸岩石露头的层次走向,以平行于坝轴并略向上游倾斜为最好。两岸岩石的层次走向一致,可以判定岩石没有大的构造裂隙。如果两岸或上下油的岩石层次的走向不一致,基岩可能有断层破碎带和构造裂隙存在,在这种地方筑坝,会造成严重漏水,甚至影响坝身的安全,应慎重考虑。
3、坝址处应避免崩塌。坝址内外的山坡或溪流的两岸,如发现有很多孤石,那可能是山崩、岸崩或岩石风化后碎块堆集的结果。这种地方不宜选作坝址,否则大坝两端不能与完整的山岩连接,水库蓄水后会严重漏水或造成山坡坍塌、崩裂等,降低水库效能,甚至危及坝身安全。
4、摸清楚坝址处的土质、土层结构和深度情况。对非岩层坝基,或岩层离地面很深的,查勘时要用土钻钻探或直接挖坑观察,了解土质和土层结构、深度等情况,以便合理地确定大坝的防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