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与学校社会工作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ling1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化进程下,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面临着挑战和革新。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化教育的特点和功能、基础教育地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探讨了学校社会工作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学校社会工作适应新时期德育和基础教育的目标和改革要求,应率先在中小学引入社工,共同为现代化人才培养而努力。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 学校社会工作 德育 基础教育
  
  一、现代化与中国教育
  
  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社会进步日新月异,也给中国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认为,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它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现代化概念不同于工业化,是指一种以现代科学为标志、以工业化为基础,并包括与此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文明。因此现代化包括物质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中国物质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人的素质和观念的现代化已经逐渐上升到制约现代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邓小平关于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认为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点,而人的素质是第一位的。因此他提出 “四有新人”标准作为塑造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的基本方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则是21世纪中国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指导方针。
  中国的教育多年来的教育事业同样侧重于物的现代化,也就是科学技术、人文知识的传递,但是人的思想素质和价值观的塑造还很落后。尤其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一味强调知识和技术的灌输,扼杀了学习者的创新精神。为了应对现代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教育体制和理念面临一系列的变革,如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实施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提高人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等等。因此中央提出了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从农业化社会教育转变到工业化社会教育的过程,以及与工业化社会相适应的教育形态。中国的教育现代化主要从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德育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几个方面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二、教育现代化与基础教育
  
  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包括获取知识技能、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社会化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而是要贯穿到人一生的教育过程中。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尤其是面向青少年的基础教育。首先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活动是一个井然有序的系统,是有目的和计划和控制过程,它能够集中又统一的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其次学校像一个微型的社会,与同辈群体和老师的接触和互动对其人际适应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再次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处在朦胧期的少年儿童可塑性最强,而且这个时期的社会化质量对其一生影响深远。而这一阶段正好是他们接受基础教育的时期,因此学校教育使命重大。
  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小学主要是高等教育的“预备教育”,即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处于从属高等教育的地位。由于社会进步和发展,教育自身结构不断调整,中小学教育逐步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不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一方面,它既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教育,也是从事任何劳动就业的基础教育,另一方面它承担着现代意义上的国民基础教育的任务,具有其独立的地位和培养模式。近年来中央提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将九年义务教育视为“人生之本、国家之本和民族之本”。
  基础教育地位的转变与我国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理念也应当与现代化对人的综合素质和观念的要求相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和质量标准而为被培养者所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方式。我国从80年代初就开始积极探索如何避免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应试体制的种种弊端,各地也开始纷纷进行学校教育的改革实践。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 轨道。”1997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开始在中国全面推广。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在素质教育内容上“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实现方式则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教育现代化与学校社会工作
  
  1.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义。学校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在学校领域内实施的一种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为学校领域内的有需求者,主要是学生,提供有效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并从问题的解决中获得能力的提升,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在校学生,特别是在个人、家庭、人际关系和学校适应方面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不过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需要,有效的协助学生,学校社会工作者也会与学生家长、学校人员和社区人士进行沟通和协调,有时还要为相关人员提供咨询服务,以利于学生的成长和问题的解决。总体说来,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尊重受助者的权利和选择, 促进其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2.德育现代化与社会工作。德,指个体品质中德性,狭义指个体的道德品质,广义的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德育是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成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现代德育是以社会现代发展变迁相适应,能够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知识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德育。现代德育强调以人为本,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这双重价值。德育应该在尊重每一个人的基础上,从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个体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德育应当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而不是以“社会本位”乃至“政治本位”作为德育价值的定位。我国的德育教育往往强调爱国观念、集体意识的培养,不重视个人观念、个性意识的培养,不利于个性和创造力的形成,也扼杀了人的批判意识和改革精神。因此,德育工作要提高实效性,首先就是要改变价值定位,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
  学校社会工作强调人的个性的成长和潜能的发挥,即强调个人价值。但是同样深切地意识到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的健康成长同样离不开接受并内化社会的基本价值准则,并运用价值观适应社会。虽然现今社会、经济的转型带来了价值观的多元化,但在这个社会中始终存在着一个被绝大多数人接受的价值观体系,这个基本价值体系是以人类的真、善、美的价值取向为主导的。因此在学校社会工作实践中,学校社会工作者会在尊重人的个性及社会基本价值体系之间取得平衡。在这一点上,学校社会工作和学校德育工作是一致的。学校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新的力量介入进来,可以有效的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根本上实现教育为人的目的。
  3.中小学教育与学校社会工作。中小学教育总体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适应能力、健康发展和素质全面的人。因此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改变以学科知识系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构建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在新世纪教育现代化的大环境下提出学校社工介入中小学教育,就是要将社工的专业价值观念和工作手法带入学校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加重素质结构和能力机构的培养和塑造,尤其是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的规范和内化,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适应能力,确保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学校社会工作的伦理价值观和工作方法与现代化的人才观和教育理念相协调,有利于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和现代化人才的全面培养。具体来说,开展学校社会工作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具有以下贡献:
  ①社工个别化的价值观和专业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有利于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降低辍学率和离学率,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才适性的教育,提高我国的义务教育水平和整体教育水平。②社工重视个人能力的发展,协助学生增强获取实用的知识和技巧、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其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并培养其创造精神和自主发展能力。③社工价值观注重人全面发展,协助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爱国情操、道德观念、纪律观念和良好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具备高尚思想品质、良好道德修养,完善的人格和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因而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素质教育水平尤其是德育水平。④社工运用其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可以进行个人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治疗,小组辅导等工作,并针对每个人的特点进行自我发展和训练,可以弥补中国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队伍缺乏的现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⑤社工强调人与资源、环境的互动,协助学生与学校—家庭—社区的良好关系,以及学校内部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以增进教育的功能。同时协助我国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非学校教育的发展,促进全社会对教育的责任承担。⑥社工的价值观念和多样化的工作手法有利于改变或完善学校的原有的单一教育模式,影响教育工作者的传统工作理念,促进学校教育功能和教育方式的改革和完善,对传统的人才观念和其他相关观念和制度也提出了挑战。
  因此,在中国推广学校社会工作,尤其是面向基础教育的中小学社会工作意义重大。在我国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情况下,应当率先在中小学引入学校社工,共同为现代化人才培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钱扑.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2]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 李岚清.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J].人民教育, 1996(4)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一篇优秀文章中闪光的内容为何长久不衰,分析作者及文章主人公的品质,看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谈到大学生就业、创业时应该怎样着力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  [关键词]文章 创业者 品质 自性人格    一篇《致加西亚的信》的文章,是一百多年前一位名叫阿尔伯特·哈伯德的人写的。至文章发表,就不断加印,最后创下单行本印数4千万册的惊人数字。  哈伯德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哈伯德于
期刊
[摘要]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写作语境赋予了阿来浓厚的民族意识与锐利的先锋意识,使他对本民族生活的书写、历史的整体反思和人类命运的观照有机地融为一体。本文试从傻子的形象、诗意化的神秘天堂、“骨头”的世界等多个角度切入分析,进而审视该民族原生态的精神面貌。它折射出来的是历史的沧桑,人生的悲凉,厚重的文化意蕴,至诚的人性关怀。  [关键词]民族心性 权力 诗意化 性    四川藏族作家杨永睿,原名阿来
期刊
[摘要]词发展到南宋后期,出现了与音乐相脱离的倾向。由于当时的词人“不晓音律”,加上前人“歌法不传”,词与音乐的距离愈离愈远,逐渐丧失其听觉艺术的优势和音乐赋予的美感,无法满足社会娱乐的需要,便逐渐被人们所冷落、遗忘,宋词从而走向衰落。   [关键词]词 音乐美 衰落 丧失     词发展到南宋后期,出现了与音乐相脱离的倾向。许多词人不谙音乐,或者不顾词的音乐性这一特征,将词当诗来写,又导致了本体
期刊
改革开放以后,服装成为大众追求的时尚产品。这种情况下,我国的服装和艺术类院校担当起了培养服装设计师的重任。但是,由于多年来基层群众服装意识的淡薄,使得大多数报考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缺乏与国际接轨的服装感觉。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有必要通过服装效果图的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着装观念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于是,服装院系将服装效果图作为我国服装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研究,产生了一批在这方面很有成
期刊
襄樊五中设立“创造教育奖励基金”    本刊讯(通讯员 杨立军 罗本忠 丁治东)近日,由我国著名教育家、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创办的湖北省刘道玉教育基金会与襄樊市政府、襄樊五中联合签订协议书,决定三方各出资25万元(合计75万元),在襄樊五中设立“刘道玉创造教育奖励基金”。  “刘道玉创造教育奖励基金”每年评奖一次,每次拿出5万元用于奖励襄樊五中实践创造教育的优秀教师和善于创造性学习的优秀学生。在签
期刊
潜江市教育局  着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本刊讯(记者 戢华盛)近日,潜江市职业教育发展专题会议在市教育局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综合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从云、市政府副市长戴明和市教育局局长杨家森等市、局领导参加了会议。  市职业教育发展专题会议指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市职业教育,是潜江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期刊
办学有方广受关注  ——武汉科大中南分校备受各级媒体青睐    本刊讯(记者 戢华盛 郭玉宝)自3月15日《一位校长的改革创新路》一文见报以来,武汉科大中南分校频频受到媒体关注,分别有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中国广播网等多家媒体分别就值得关注的新闻话题进行了及时报道。  武汉科大中南分校办学有方,众媒体纷纷聚焦该校的发展热点话题,其
期刊
编者按:经营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环境是第一环境。如何做好培养人才这块大文章,是摆在当前教育战线的一件大事。培养新世纪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武汉市硚口区教育局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发展目标,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积极营造稳定和谐的教育发展环境,努力实现教育发展新跨越,全区教育事业呈现出持续、健康、优质发展的良好态势。硚口区教
期刊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推进我国教育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理念是在技术理性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一种主体实践意识,是一种既有合理性、概括性、统摄性,又具有现实性和实际可应用、可操作性的观念和精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有一种生态和谐的教育理念。    一、教育的生态和谐理念的内涵    “生态和谐”教育理念是生态平衡与生态和谐概念在教育上的移植、借用,它强调教育的主客体与内外部环境的和谐匹配和有机统一;强调教
期刊
“教育理念是一种能统摄、指导具体教育行为的、富于理性主义色彩的、能够反映教育深层次本质及内在发展规律的崇高的精神原则。而办学理念,正是特定教育理念指导办学实践的总的准则。教育理念与办学理念紧密相连,不能截然分开……”沈振煜院长的话让记者领悟到,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拥有今天这样可喜的局面绝非偶然。    位于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区的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简称“传媒学院”)东临凤凰台,西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