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镜头成为世界了解平遥的窗口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_mi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19日至25日,2009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在平遥古城成功举办。大展主题为“生命·梦想”。2万余幅中外作品,25万人次参观规模。让我们在这里见证了影像艺术穿越国界的魅力。
  
  展现世界文明的橱窗
  
  国际摄影大展已在这里成功举办了9届,本届7天的大展让古城平遥再次成为反映世界各国摄影艺术的橱窗。大展突破了以往摄影展举办地多以反映当地人文地理风貌为主的做法,而是让平遥成为聚焦中国和世界的窗口、世界摄影家及其作品会聚的园地。大展记录了世界风云变幻中,不变的人间真情大爱——伦敦地铁爆炸案、5·12汶川地震、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张张图片,触动人们心灵中幸福或痛苦的瞬间记忆。此外,全球各地的风光美景也格外吸引人们的视线,来自非洲的风光图片显示了非洲的苦难、潜力和魅力。
  
  艺术家展示才华的园地
  
  2009年8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2009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新闻发布会上,担任大展艺术总监多年的张国田先生在回答本刊记者有关“国际化、专业化和多元化”的问题时说,关于专业化,平遥摄影大展邀请了众多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摄影家参展,其作品既有挑战性又有开创性,最能反映国际摄影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在第九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世界顶级艺术家的魅力可谓一览无余。影像艺术超越了国界,跨越了时空。
  
  从摄影大家到爱好者交流的平台
  
  大展还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作为高端摄影展会,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也包容广大摄影爱好者的业余创作,大众摄影成果在此得到丰富的集体呈现,预示着群众性的摄影展览、摄影活动,今后将高潮迭起、蓬勃开展。在大展中许多艺术院校学生纷纷带上相机来到平遥,不仅是来看看自己或同学的参展作品,还要跟昔日“只见其图,未见其人”的世界摄影界名人见上一面,讨教一番。除展览外,大展期间,还举办了五大论坛,其中包括:80年代摄影群体论坛、80年代风光展摄影论坛、图片市场论坛、院校教育与就业论坛、中国移动手机摄影论坛;参展艺术家展场创作谈;幻灯晚会;特别是在9月19日下午还举办了与国外策展人“面对面”活动。无论是中外摄影师一对一直接交流,还是国际一流摄影师经验之谈,都对中国摄影师产生了“把脉”、“指点迷津”、“启发创意”之作用。
  
  欢乐的外宣氛围
  
  走在大展期间的平遥古城里,时不时会遇到骑着自行车游古城的外国游客,他们戴上“瓜皮帽”装扮成中国古代清朝人走在明清一条街上,还有的在观赏社火表演。他们有的漫步在古城里,有的独自拍照,有的相互探讨问题,还有的成群结队与山西老汉拍合影。在这里,可以让人真地相信世界有时小得就像平遥这座古城。
  2010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主题将是“信心·力量”。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也在给发展中的平遥带来很多变化:大规模国际酒店正在兴建、古城居民在自家开设的小饭店里呈献给各方游客十几种面食,生意兴隆的商店里不断推出饶有新意的旅游纪念品……透过这些我们已经能看到,摄影大展对旅游业的促进,以及给50万平遥人所带来的信心和力量。
其他文献
北京奥运会是巨大的成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令人惊叹!  但在这些赞美之辞中间,一些西方记者在对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中似乎总有一些酸溜溜的味道,他们一会儿说北京奥运会是“不惜重金,铺张浪费”,一会儿又指责中国有什么人权问题。  这让我这个身在伦敦的新华社记者感受到了西方媒体人对中国文化知识的缺乏,或者说是他们在报道中国这个跨文化传播中认知信息的不对称。  8月23日,BBC电视台找到了我,就北京奥运会和四
期刊
2009年,中央电视台对全台的新闻采编系统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成立了规模颇大的、包括“视频发稿中心”在内的“新闻中心”。这次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实现了新闻资源的集成,在业务流程上实现“采编分离”。对于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这样的对外频道来说,这次改革虽然减小了其“自选动作”的空间,但无疑丰富了新闻资源、强化了其在海外中文频道中的竞争力。对于中国的对外传播来说,尤其是在对外传播资源的整合利用上,
期刊
话语权,不单纯指说话的权利;还指决定说什么,怎么说,谁来说,对谁说,在哪里说,甚至包括怎么理解的“权力”。毋庸讳言,过去的中国,由于“国际话语权”的缺失,我们的自我认知,过多地被西方那一面硕大无比的镜子所左右。  奥运中国的登场,虽然赢得了碰头彩,但文化信息符号的深度和广度传播,也才刚刚开始。  在具体的沟通传播过程中,我们传播者的个体“软能力”,仍是整体文明软实力结构中的“短板”。  ——吴旭 
期刊
创造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不能光靠热情和宣教,还应讲究艺术。其中,注重报道的“有趣、有用、有益”三要素和“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就是我们在对外新闻报道中需要加以运用的方法。在国庆60周年的报道中。我对此深有体会。    “有趣、有用、有益”    新华社对外部副主任韩松老师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记者要从读者潜在的阅读心理考察,在内容和形式上要做到兼具“有趣”、“有用”和“有益”三个基本要素。“
期刊
编者按:杨绛曾经翻译过英国诗人蓝德的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对自然和艺术的喜爱,也是很多人的心声。  艺术,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在国际交往中展现着别样的魅力。  本刊“艺术长廊”栏目推荐的艺术家,都是在中国当代艺术长河中显现的珍品,是艺术园地中绽放的璀璨奇葩,其作品体现着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渴望,代表着这个时代中国画家对当代艺术的理
期刊
2005年和2006年夏季,美中两国分别遭受了飓风“卡特里娜”和强台风“桑美”的袭击。中美两国的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本国发生的自然灾难的报道是很不相同的。本文以自然灾害发生后1周时间内《人民日报》对“桑美”的报道和《纽约时报》对“卡特里娜”的报道为对比样本,通过对两家媒体报道内容构成、侧重点、新闻价值体现、对待政府的态度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来论证新闻文化不同对媒体的报道影响;并基于此
期刊
在用线形排列的拼音文字读写的西方人眼中,结构复杂多变的方块汉字,就像一幅幅奇妙的图画,它本身的美令人赞叹,而其义涵却深不可测。因此,与陶瓷、青铜、绘画等比较直观的视觉艺术相比,汉字的书写艺术,即书法艺术,在西方是最后被认识的。  近百年来,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虽然也有一些出类拔萃的研究中国书法艺术的学者,但是其人数之众和著述之丰远不如其他艺术门类。近二十几年,世界各国学习汉语、喜爱中国书法艺术的
期刊
编者按 “翻译与多元文化”是前不久在上海结束的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的主题。这个主题也正是当今对外传播所面临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围绕该主题所阐述的精辟见解,蕴涵着外宣工作者深入思考的永恒话题。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接受专访时指出:“本届大会的主题体现了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人民对文化多样性的共同关注。”他同时表示,我国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在国际上已经被越
期刊
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会议5月2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发出明确政策信号:2010年底前,中央各部门各单位148家经营性出版社将全部转制为企业,其所属报纸、期刊、音像、电子等经营性出版单位一并转为企业。  与共和国同龄的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今年在迎来60年局庆的同时,其下属的多家以出版外宣图书为主的出版社,也将面临改企转制。原本以外宣为主业的事业单位,改制后如何在国家的支持下利用市场机
期刊
新疆外宣办在“7·5”事件中,积极有效地开展了对外舆论引导工作。    第一时间有效抢占舆论制高点    “7·5”事件发生后,自治区党委迅速做出进行报道的决策,要求新闻办及相关部门组织协调好事件的舆论宣传,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当天晚上,新华社新疆分社迅速安排得力记者队伍深入现场,实地采访,同时撰写新闻稿件。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新疆电视台、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天山网等主流媒体纷纷刊发通稿。7月5日晚
期刊